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 5.3 氧化还原滴定

廢门大了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分析化学 第五章 氧化愿滴 (2) 2005-11 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2005-11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1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 (2)

廢门大了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分析化学 53氧化还原滴定 5.3.1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5.3.2氧化还原指示剂 5.3.3终点误差 5.3.4氧化还原反应的预处理 2005-11 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2005-11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2 5.3 氧化还原滴定 5.3.1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5.3.2 氧化还原指示剂 5.3.3 终点误差 5.3.4 氧化还原反应的预处理

廢门大了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分析化学 531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滴定曲线 例:在1moLH2SO4介质中, 1.40 用0.1000mo/LCe4滴定01000 1.20 Ce#t+Fe 2+=Ce+le 3+ s mo/LFe2+溶液。 1.00 0.80 Fe3++e=Fe2+E2=0.68V 50100150200250 4+ e +e=Ce3E1=1.44v 滴定百分数 滴定至任何一点达到平衡时,体系中两电对的电位相等: E=E1+0.0591g Cc=E2+0.059g Ce(lln) Fe(ll) 2005-11 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 3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2005-11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3 5.3.1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滴定曲线 例:在1 mol/L H2SO4 介质中, 用0.1000 mol/L Ce4+ 滴定0.1000 mol/L Fe2+溶液。 + + + = 3 2 Fe e Fe 0.68v ' 2 = E + + + = 4 3 Ce e Ce 1.44v ' 1 = E 滴定至任何一点达到平衡时,体系中两电对的电位相等: Ce(III) ' Ce(IV) 1 0.059lg C C E = E + Fe(II) ' Fe(III) 2 0.059lg C C = E + + + + + + = + 4 2 3 3 Ce Fe Ce Fe 0.60 0.80 1.00 1.20 1.40 0 50 100 150 200 250 滴定百分数 E/v

廢门大了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滴定曲线计算 Ce4++Fe2+=Ce3+ +Fe3+ 滴定前 Fe(l/fe(d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滴定百分数为T%时 Ce(IⅤ Ce(ly) Fe(l) Fe(Ⅲ C(Ce(l) C(Ce(l) C(Fe(l) C(Fe(d) 未知 T Ce(Ivo Fe(lD) Fe(n 100-T T%=50% 50 E=E2+0.0591 =E2E=068v 100-50 T%=999% 99.9。 E=E2+0.059 =E2+0.059×3E=0.861 0.1 2005-11 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2005-11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4 滴定曲线计算 滴定前 Fe (III) / Fe (II)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Ce (IV) Ce (III) C (Ce (IV)) C (Ce (III)) 未知 Fe (II) Fe (III) V V = Ce (IV) O C C (Fe (II)) C (Fe (III)) 滴定百分数为T%时 T T C C − = Fe(II) 100 Fe(III) T% = 50% ' 2 ' 2 100 50 50 0.059lg E E = E − = + E = 0.68v + + + + + = + 4 2 3 3 Ce Fe Ce Fe T% = 99.9% 0.059 3 0.1 99.9 0.059lg ' 2 ' = 2 + = + E E E E = 0.86v

廢门大了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化学计量点 Ce4+ +Fe2+=Ce3++ Fe3+ En=E1+0.059g Ce(v 想一想?若滴定反 Ce(n) 应涉及不对称电对, E是否与浓度无关? En=E2+0.059g Fe(lD) Fe(l) 两式相加,得2E=E2+E”+00591g Ce(lln Fe(l) 化学计量点时Cre()=Ce()CFe(I)=Cce(u +E2 Er E.=1.06 2 sp 2005-11 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 5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2005-11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5 Ce(IV) F Fe(III) Ce e(II) ' ' 2 1 (III) 2 0.059lg sp C C E E E C C = + + Fe(II) ' Fe(III) 2 0.059lg C C Es p = E + 化学计量点 化学计量点时 CFe(II) = CCe(IV) CFe(III)= CCe(III) 两式相加,得 Ce(III) ' Ce(IV) 1 0.059lg C C Es p = E + 2 ' 2 ' 1 E E Esp + = E v sp = 1.06 + + + + + = + 4 2 3 3 Ce Fe Ce Fe 想一想?若滴定反 应涉及不对称电对, Esp是否与浓度无关?

廢门大了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化学计量点后 Ce4+ +Fe2+=Ce+ +Fe3+ E=E1+0.059=E1+09-100 100 Cell 200-100 T%=200%E=E1+0.0591g E 100 E=144w I%=100:1%E=E1-0.059×3 E=1.26v 2005-11 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 6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2005-11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6 化学计量点后 Ce(III) ' Ce(IV) 1 0.059lg C C E = E + 100 100 0.059lg ' 1 − = + T E T% = 200% ' 1 ' 1 100 200 100 0.059lg E E = E − = + E =1.44v T% = 100.1% 0.059 3 ' = 1 − E E E =1.26v + + + + + = + 4 2 3 3 Ce Fe Ce Fe

廢门大了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特征点Ce++re=Ce++etE1=1.44E2 0.68v T%=50%E=0.68VE=E2 可逆对称电对 T%=99E=0.86E=E2+0.059×3/m2 化学计量点Ep=106VE e, tne E1+E2 T%=100.1%E=1.26VE=E1-0.059×3/m1 1.40 T%=200%E=1.44VE=E1 1.20 1.00 T%=±0.1%滴定突跃区间: 0.60 E2+3×0059 1-3×0.059 100 150 200 250 2 滴定百分数 2005-11 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 7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2005-11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7 特征点 T% = 50% E = 0.68v E = E2 T% = 99.9% E = 0.86v E E n 2 2 0.059 3/ = + 化学计量点 Esp =1.06v 1 1 2 2 1 2 sp n E n E E n n + = + + + + + + = + 4 2 3 3 Ce Fe Ce Fe 0.60 0.80 1.00 1.20 1.40 0 50 100 150 200 250 滴定百分数 E/v E1 =1.44v E2 = 0.68v T% = 100.1% E =1.26vE E n 1 1 0.059 3/ = − T% = 200% E =1.44v E E1 = 可逆对称电对 2 ' 2 0.059 3 n E + 1 ' 1 0.059 3 n E − T% = 0.1% 滴定突跃区间: 2 1 2 + = E E Esp

滴定曲线特征 4非对称电对的 化学计量点和 滴定突跃? 0.059 E1-3 n,Ei +n,E p 0.059 0.80 E,+3 E 2 2 0.60 100 150 200 250 分析 Cc4+Fe2+ce+Fe滴定百分数 201 X分析化学075-2508号年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2005-11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8 滴定曲线的特征点 0.60 0.80 1.00 1.20 1.40 0 5 0 100 150 200 250 滴定百分数 E/v 2 1 1 2 2 + = n E n E Esp E2 E1 2 ' 2 0.059 3 n E + 1 ' 1 0.059 3 n E − 滴定曲线特征 非对称电对的 化学计量点和 滴定突跃? 分析 + + + + + → + 4 2 3 3 Ce Fe Ce Fe

廢门大了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滴定曲线特点总结2 nl≠n2时,化学计量点偏向n值大的一边,如:MnO滴定 Fe2,化学计量点偏向滴定剂一方。 Mno+5fe++16H 6 2Mn=t+ 5fett8HO 2 ei +nE 5E;+E E 2 00 n1+n2 滴定百分数% 12 如果滴定中涉及不可逆电对,计 算出的滴定曲线与实际测出的滴 定曲线相差较大,其主要差在不 420 可逆电对控制的一段。 如:MnO滴定Fe0 150 滴定百分数% 2005-11 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 9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2005-11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9 滴定曲线特点总结-2 n1 n2 时,化学计量点偏向 n 值大的一边,如:MnO4 -滴定 Fe2+,化学计量点偏向滴定剂一方。 2 4 2 3 2 MnO 5Fe 16H 2Mn 5Fe 8H O − + + + + + + + + 0 2 4 6 8 10 12 0 50 100 150 200 滴定百分数% E 6 5 1 2 1 2 1 1 2 2 + = + + = E E n n n E n E Es p 如果滴定中涉及不可逆电对,计 算出的滴定曲线与实际测出的滴 定曲线相差较大,其主要差在不 可逆电对控制的一段。 如:MnO4 -滴定Fe2+ 0 2 4 6 8 10 12 0 50 100 150 200 滴定百分数% E

廢门大了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分析化学 滴定曲线特点总结-3 如果滴定中涉及不对称电对,化学计量点的电位计算,还 应加上浓度对数项。如 Cro+6Fet+14ht=6fe't+2cr+ho 6E Cr(VI)/Cr(ID+E Fe(ll/Fe(D 0.059 6+1 2C CraIn 因反应而异 2005-11 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 10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2005-11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10 如果滴定中涉及不对称电对,化学计量点的电位计算,还 应加上浓度对数项。如: Cr O 6Fe 14H 6Fe 2Cr 7H2 O 2 2 3 3 2 7 + + = + + − + + + + Cr(III) Fe(III)/Fe(II) ' Cr(VI)/Cr(III) ' 2 1 lg 7 0.059 6 1 6 C E E Es p + + + = 因反应而异 滴定曲线特点总结-3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络合平衡与络合滴定 4.3 络合滴定的基本原理 4.4 混合离子的选择滴定.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络合平衡与络合滴定 4.5 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应用.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7 酸碱滴定.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6 滴定分析法概述.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Acid-base equilibrium & Acid-base titration(3.1-3.4.5).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分析数据处理及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2.3.5-2.6).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5 酸碱指示剂.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4 缓冲溶液.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分析数据处理及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2.1-2.3.4).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3.2 各种体系[H+]浓度的计算.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主讲:郭祥群)Analytical Chemistry 化学分析部分).ppt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十二章 羧酸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十一章 醛和酮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十章 醇酚醚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九章 卤代烃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八章 现代物理方法应用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七章 芳香烃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六章 对映异构解答.doc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络合平衡与络合滴定 4.1 概论 4.2 络合平衡.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 Gravimetry(Gravimetric Analysis)&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6.1 重量分析法概述 6.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 形成 6.4 沉淀条件的选择.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 5.4 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简介 7.1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7.2 吸光分析法的方法与仪器简介.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定量分析化学中常用分离富集方法 Methods for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Concentrate).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简介 7.3 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7.4 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 7.5 吸光光度法应用简介.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 Redox titration 5.1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5.2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英文版) Chapter 3 Stereochemistry-Enantiomerism.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章 烷烃( Alkanes).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Chapter 5 Alkenes.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Chapter 5 Alkenes.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Chapter 6 Alkynes And Dienes.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Chapter 13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第十三章(13-2)有机含氮化合物.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第十三章(13-3)有机含氮化合物.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第十二章 羧酸衍生物.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第十六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第十四章(14-2)杂环化合物.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