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工艺学》课程毕业设计指导书

《轧制工艺》毕业设计指导书设计目的、任务和要求(1)设计目的1)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2)培养独立工作,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吃苦耐劳、协作攻关的精神。3)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2)设计任务以现有的某个厂工艺设备为对象,进行轧制工艺设计。设计成果体现为:(1)设计说明书;(2)轧机速度图、轧制进程图、主电动机负荷力矩图或车间平面布置图。(3)设计要求1)尽快明确设计任务、要求和思路。2)尽快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设计过程中需要的参考文献和技术资料。3)尽快对以前所学知识查漏补缺,为进行快速设计做好准备。4)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个阶段的设计任务,随时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5)尽量应用计算机完成设计任务。6)说明书对设计思路和设计过程说明要详细具体;重要数据、公式、方案来源要有根有据;前后步骤之间要有逻辑联系:各个数据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同一参数、同一观点在各处一致性要好,无前后矛盾之处:文字要通顺、流畅、表意准确:错别字要少,版面要美观、新颖。7)图纸应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一、轧钢车间设计内容及其科学程序1、轧钢车间设计内容通常一个轧钢车间设计包含下列内容:1)轧钢生产工艺设计;2)车间机械设备设计:3)厂房与设备基础设计;4)供水与排水设计5)热力与电力设施设计;6)通风与照明设计;
《轧制工艺》毕业设计指导书 设计目的、任务和要求 (1)设计目的 1)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2)培养独立工作,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吃苦耐劳、协作攻关的精神。 3)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 2)设计任务 以现有的某个厂工艺设备为对象,进行轧制工艺设计。 设计成果体现为: (1)设计说明书; (2)轧机速度图、轧制进程图、主电动机负荷力矩图或车间平面布置图。 (3)设计要求 1)尽快明确设计任务、要求和思路。 2)尽快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设计过程中需要的参考文献和技术资料。 3)尽快对以前所学知识查漏补缺,为进行快速设计做好准备。 4)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个阶段的设计任务,随时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 5)尽量应用计算机完成设计任务。 6)说明书对设计思路和设计过程说明要详细具体;重要数据、公式、方案 来源要有根有据;前后步骤之间要有逻辑联系;各个数据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 同一参数、同一观点在各处一致性要好,无前后矛盾之处;文字要通顺、流畅、 表意准确;错别字要少,版面要美观、新颖。 7)图纸应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 一、 轧钢车间设计内容及其科学程序 1、轧钢车间设计内容 通常一个轧钢车间设计包含下列内容: 1)轧钢生产工艺设计; 2)车间机械设备设计; 3)厂房与设备基础设计; 4)供水与排水设计; 5)热力与电力设施设计; 6)通风与照明设计;

7)其他设计。轧钢车间工艺设计是整个车间设计的重要内容。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有关单位确定的任务,对下列问题进行详尽的设计与计算:1)确定产品大纲;2)选择坏料,制订产品工艺过程;3)确定轧机组成,编制轧制图表,完成与此有关的工艺与设备计算;4)选择相应的各种辅助设备;5)画出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6)提出水、电、热力、通风照明、厂房建筑等设计所需的各种资料;7)计算各项材料、原料消耗,确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8)编制劳动定员,进行投资估算等。在进行工艺设计之前,应取得由有关单位经过详尽讨论后制订的设计任务书(或有关单位经过协商确定的设计委托书),作为进行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基础资料。一般设计任务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车间生产的规模、生产的钢种;2)车间生产的产品品种与规格,生产方法和与此有关的某些工艺规定;3)建厂地址、建厂范围和建厂地区的矿产资源、水文地质、原材料、燃料、动力、供水等供应情况以及交通运输情况:4)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的标准和规定;5)要求达到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6)拟建车间在全厂所处的位置、今后发展、车间建设投资的控制数字:7)劳动定员的控制数等。2、车间设计的科学程序按照设计性质不同,车间设计可以分为新建设计、改建设计和扩建设计三种情况。新建设计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按照设计的科学程序从头开始进行。改建设计和新建设计是对现有车间加以改造和扩大,以达到增加产量或扩大品种,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设计时必须强调从现有条件出发,强调对现有的厂房和设备的利用和改造,其设计程序一一般可以简化。按照设计进行的程序可以把整个设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但是,为了确保拟建项目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浑项目建成投产后的作用,在设计开始之前,应先进行有关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7)其他设计。 轧钢车间工艺设计是整个车间设计的重要内容。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有关单 位确定的任务,对下列问题进行详尽的设计与计算: 1)确定产品大纲; 2)选择坯料,制订产品工艺过程; 3)确定轧机组成,编制轧制图表,完成与此有关的工艺与设备计算; 4)选择相应的各种辅助设备; 5)画出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 6)提出水、电、热力、通风照明、厂房建筑等设计所需的各种资料; 7)计算各项材料、原料消耗,确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8)编制劳动定员,进行投资估算等。 在进行工艺设计之前,应取得由有关 单位经过详尽讨论后制订的设计任务书(或有关单位经过协商确定的设计委托 书),作为进行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基础资料。 一般设计任务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1)车间生产的规模、生产的钢种; 2)车间生产的产品品种与规格,生产方法和与此有关的某些工艺规定; 3)建厂地址、建厂范围和建厂地区的矿产资源、水文地质、原材料、燃料、 动力、供水等供应情况以及交通运输情况; 4)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的标准和规定; 5)要求达到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 6)拟建车间在全厂所处的位置、今后发展、车间建设投资的控制数字; 7)劳动定员的控制数等。 2、车间设计的科学程序 按照设计性质不同,车间设计可以分为新建设计、 改建设计和扩建设计三种情况。新建设计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按照设计的科学 程序从头开始进行。改建设计和新建设计是对现有车间加以改造和扩大,以达到 增加产量或扩大品种,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设计时必须强调从现有条件出发, 强凋对现有的厂房和设备的利用和改造,其设计程序一般可以简化。按照设计进 行的程序可以把整个设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 但是,为了确保拟建项目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浑项目建成投产后的作用,在设计 开始之前,应先进行有关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3、产品方案编制编制产品方案一般是由下达设计任务书的单位负责,由有关部门根据对拟建车间的要求在设计任务书中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有时编制产品方案也由设计单位来考虑。产品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车间生产的钢种和生产规模:各类产品的品种和规格:各类产品的数量和其在总产量中所占比重等。二、板带钢轧制工艺设计轧制制度主要包括压下制度、速度制度、温度制度、张力制度及辊型制度等。压下制度必然影响到速度制度、温度制度和张力制度,而压下制度与张力制度决定着板带轧制时的辊缝大小和形状。轧制制度的确定要求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的。因此,合理地轧制规程设计应该满足下列原则和要求:1)在设备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提高产量:2)在保证操作稳定方便的条件下提高质量:3)应保证组织性能和表面质量。1、轧制规程(压下规程)设计(设定)1)根据原料、产品和设备条件,在咬入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经验分配各道次压下量,这包括直接分配各道次绝对压下量或压下率、确定各道次压下量分配率、及确定各道次能耗负荷分配比等各种方法;2)制定速度制度,计算轧制时间并确定逐道次轧制温度;3)计算轧制压力、轧制力矩及总传动力矩:4)校核轧辊等部件的强度和电机过载过热能力;5)按前述制订轧制规程的原则和要求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改进。(2)限制压下量的因素:金属塑性、咬入条件、轧辊强度及接轴叉头等的强度条件、轧制质量。(3)道次压下量的分配规律。(4)压下规程设计(5)轧制规程制定(6)常用的负荷分配(变形制度制定)2、速度制度的制定速度制度的合理性在于保证轧制温度和获得最短的轧制节奏。(1)转向转速不变的轧制
3、产品方案编制 编制产品方案一般是由下达设计任务书的单位负责,由有关部 门根据对拟建车间的要求在设计任务书中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有时编制产品方案 也由设计单位来考虑。 产品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车间生产的钢种和生产规模; 各类产品的品种和规格;各类产品的数量和其在总产量中所占比重等。 二、 板带钢轧制工艺设计 轧制制度主要包括压下制度、速度制度、温度制度、张力制度及辊型制度等。 压下制度必然影响到速度制度、温度制度和张力制度,而压下制度与张力制度决 定着板带轧制时的辊缝大小和形状。轧制制度的确定要求达到优质、高产、低消 耗的目的。因此,合理地轧制规程设计应该满足下列原则和要求: 1)在设备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提高产量; 2)在保证操作稳定方便的条件下提高质量; 3)应保证组织性能和表面质量。 1、轧制规程(压下规程)设计(设定) 1)根据原料、产品和设备条件,在咬入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经验分配各 道次压下量,这包括直接分配各道次绝对压下量或压下率、确定各道次压下量分 配率、及确定各道次能耗负荷分配比等各种方法; 2)制定速度制度,计算轧制时间并确定逐道次轧制温度; 3)计算轧制压力、轧制力矩及总传动力矩; 4)校核轧辊等部件的强度和电机过载过热能力; 5)按前述制订轧制规程的原则和要求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改进。 (2)限制压下量的因素:金属塑性、咬入条件、轧辊强度及接轴叉头等的 强度条件、轧制质量。 (3)道次压下量的分配规律。 (4)压下规程设计 (5)轧制规程制定 (6)常用的负荷分配(变形制度制定) 2、速度制度的制定 速度制度的合理性在于保证轧制温度和获得最短的轧制节奏。 (1)转向转速不变的轧制

(2)固定转向可调速轧制(3)可调速的可逆式轧制3、温度制度温度制度是指轧件的加热、轧制、冷却、卷取等过程中的温度确定。温度制度与变形制度是决定组织及机械性能的重要因素。温度制度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对产品性能的要求,而同时考虑设备强度和生产能力。(1)加热温度(2)轧制过程中轧件温度降落的计算(3)轧制温度的确定(4)冷却、卷取温度确定4、辑型制度的制定辊型制度是通过轧辊辊型设计实现的。轧辊辊型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予先设计出合理的轧辊磨削凸凹度曲线,以补偿轧制时缝形状的变化量,获得横断面厚度较均匀的板材产品。对型钢轧制则是设计合理的孔型。三、几个重要工艺参数的计算1、轧制压力、轧制力矩的计算(1)平均单位压力计算(2)轧制压力的计算参考文献:1、阮煦寰王连忠。板带钢轧制生产工艺学,北京科技大学压力加工系.1995.2、刘芥.孙一康。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3、康永林主编轧制工程学,北京:治金工业出版社.2004.4、赵志业主编.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理论.北京:治金工业出版社.1980.5、邹家祥主编。轧钢机械(2).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6、王廷薄主编.轧钢工艺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81.7、袁康.轧钢车间设计基础.北京钢铁学院压力加工系.19858、杨节主编.制过程数学模型:北京:治金工业出版社:1983
(2)固定转向可调速轧制 (3)可调速的可逆式轧制 3、温度制度 温度制度是指轧件的加热、轧制、冷却、卷取等过程中的温度确定。温度制 度与变形制度是决定组织及机械性能的重要因素。温度制度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对 产品性能的要求,而同时考虑设备强度和生产能力。 (1)加热温度 (2)轧制过程中轧件温度降落的计算 (3)轧制温度的确定 (4)冷却、卷取温度确定 4、辊型制度的制定 辊型制度是通过轧辊辊型设计实现的。轧辊辊型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予先设计 出合理的轧辊磨削凸凹度曲线,以补偿轧制时辊缝形状的变化量,获得横断面厚 度较均匀的板材产品。对型钢轧制则是设计合理的孔型。 三、 几个重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1、轧制压力、轧制力矩的计算 (1)平均单位压力计算 (2)轧制压力的计算 参考文献: 1、阮煦寰. 王连忠. 板带钢轧制生产工艺学. 北京科技大学压 力加工系. 1995.2、刘芥. 孙一康. 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 北京: 机械工业出 版社. 1997.3、康永林主编. 轧制工程学.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4.4、赵 志业主编. 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理论.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0.5、邹家祥 主编. 轧钢机械(2).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9.6、王廷溥主编. 轧钢工艺 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1.7、袁康. 轧钢车间设计基础. 北京钢铁学院压力加 工系. 1985 8、杨节主编. 轧制过程数学模型.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3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轧制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轧钢专业方向生产实习指导书.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完整讲稿,轧制工艺基础、型材和棒线材生产).doc
- 《型钢孔型设计》课程授课教案(完整讲义,共七部分).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型钢孔型设计讲义)7 导卫装置设计.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型钢孔型设计讲义)6 连轧机孔型设计.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型钢孔型设计讲义)5 H型钢孔型设计.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型钢孔型设计讲义)4 简单断面型钢孔型设计.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型钢孔型设计讲义)3 延伸孔型系统设计.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型钢孔型设计讲义)2 孔型设计理论基础.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型钢孔型设计讲义)1 前言.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轧制原理讲义)第四章 前滑.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轧制原理讲义)第六章 平均单位压力.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轧制原理讲义)第五章 轧制单位压力.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轧制原理讲义)第二章 变形区内金属质点流动规律的分析.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轧制原理讲义)第三章 宽展.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轧制原理讲义)第七章 轧制力矩.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轧制原理讲义)第一章 轧制过程基本概念.doc
- 《型钢孔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Pass design.doc
- 《金属材料加工理论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轧制原理 Rolling Theory).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Rolling Technology(热加工理论与工艺).doc
- 《轧制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压下规程设计指导书.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PDF电子片).doc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轧制原理)概述.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轧制原理)第一章 轧制过程基本概念.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轧制原理)第六章 平均单位压力计算模型.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轧制原理)第七章 轧制力矩与电机负荷力矩的计算.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轧制原理)第三章 轧制时的横向变形——宽展.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轧制原理)第二章 变形区内金属质点流动规律的分析.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轧制原理)第五章 轧制单位压力分布函数式.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轧制原理)第四章 金属纵向流动时的前滑与后滑.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型钢孔型设计)01 绪论、孔型设计的基本知识.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型钢孔型设计)10 热切分轧制.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型钢孔型设计)11 连轧机孔型设计.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型钢孔型设计)02 孔型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孔型在轧辊上的配置.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型钢孔型设计)03 菱-方孔型系统、椭圆-方孔型系统.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型钢孔型设计)04 六角—方孔型系统、椭圆—立椭圆孔型系统、椭圆-圆孔型系统.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型钢孔型设计)05 三辊开坯机孔型设计.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型钢孔型设计)06 型钢孔型设计(圆钢孔型设计).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型钢孔型设计)07 角钢孔型设计.ppt
-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型钢孔型设计)08 螺纹钢孔型设计、异形孔型中金属变形的特点.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