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型钢孔型设计)05 三辊开坯机孔型设计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4
文件大小:563.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轧钢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型钢孔型设计)05 三辊开坯机孔型设计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三章三辊开坏环机孔型设计未采用连铸坏,可或小型车间连铸坏断面较大,难以直接使用。对一些特殊钢厂来说,为保证钢材质量。3.1三辊开坏孔型设计的特点3. 1. 1 孔型系统3.1.2编制压下规程3.1.3共轭孔型

第三章 三辊开坯机孔型设计 ➢ 未采用连铸坯,或小型车间连铸坯断面较大,难以直接使用。 ➢ 对一些特殊钢厂来说,为保证钢材质量。 3.1三辊开坯孔型设计的特点 3.1.1 孔型系统 3.1.2 编制压下规程 3.1.3 共轭孔型

3.1.1 孔型系统HGH8H图3-1三辊开坏的孔型系统

3.1.1 孔型系统 图3-1三辊开坯的孔型系统

3.1.1 孔型系统通常为箱形孔型系统。用箱形孔型轧制断面小的方坏,多采用箱-菱方混合孔型系统。在三辑开坏机上轧制大圆钢,采用通用孔型系统。在粗轧道次,不管何种最终成品,一般都采用箱形孔型。采用箱形孔型时还必须注意到三辊开坏机的特点,即轧制分为上下轧制线,升降台上一般不设翻钢装置,而在机前设置翻钢滑板

3.1.1 孔型系统 ✓ 通常为箱形孔型系统。 ✓ 用箱形孔型轧制断面小的方坯,多采用箱-菱- 方混合孔型系统。 ✓ 在三辊开坯机上轧制大圆钢,采用通用孔型系 统。 ✓ 在粗轧道次,不管何种最终成品,一般都采用 箱形孔型。 ✓ 采用箱形孔型时还必须注意到三辊开坯机的特 点,即轧制分为上下轧制线,升降台上一般不设 翻钢装置,而在机前设置翻钢滑板

3.1.1 孔型系统n1 底座2 钢结构框架23 挡杆54挡板5 滑板图3-2自动翻钢板结构

3.1.1 孔型系统 1 底座 3 挡杆 4 挡板 5 滑板 2 钢结构框架 图3-2自动翻钢板结构

3.1.2编制压下规程影响压下量的主要因素为:1)咬入条件:改善方法有轧辊刻痕,表面堆焊,采用双侧壁箱形孔。2)电机能力:合理分配各道次的压下量,使各架轧机的生产能力均衡,以利于多条轧制。3)轧辊强度:合理分配各道次的压下量,确定多条、交又轧制的顺序,保持轧辊的强度

3.1.2 编制压下规程 影响压下量的主要因素为: 1)咬入条件:改善方法有轧辊刻痕,表面堆 焊,采用双侧壁箱形孔。 2)电机能力:合理分配各道次的压下量,使 各架轧机的生产能力均衡,以利于多条轧制。 3)轧辊强度:合理分配各道次的压下量,确 定多条、交叉轧制的顺序,保持轧辊的强度

3.1.2编制压下规程ZAh =Ah +AhZhH =H-h+β,(B-b)ZAhg = B-b+β,(H-h)

由于采用压下量表示变形的大小 3.1.2 编制压下规程 ,因而孔型设计时首先应编排压下规程,确定每道次的 压下量,宽展量,翻钢程序以及轧件尺寸。 总压下量: h = hH + hB 3-1 h H h (B b)  H = − +  p − h B b (H h)  B = − +  p − 对碳钢  p = 0.15 ~ 0.25

O3.1.3 共轭孔型共轭孔型:中间轧辊的轧槽为上下辊共用。由于配置了共轭孔型产生了工作辑辊径差,造成了“上压力”轧制。因此合理地配置孔型,尽量减小“上压”值。必须注意,只有箱形孔型才能采用共轭孔型,其他孔型不能采用共轭孔型

3.1.3 共轭孔型 共轭孔型:中间轧辊的轧槽为上下辊共用。 由于配置了共轭孔型产生了工作辊径差,造成了“上 压力”轧制。因此合理地配置孔型,尽量减小“上压” 值。 必须注意,只有箱形孔型才能采用共轭孔型,其他孔 型不能采用共轭孔型

+3.2 三辑辊开坏机的变形系数1)压下量对各个孔型而言,每个孔型所用的压下量大小不是孤立的,在分配压下量时,要尽量为实现多条轧制创造条件。2)宽展系数扁箱孔型轧方件:B=0.2~0.3B=0.15~0.25方箱孔轧扁轧件:β=0~0.1头几道轧钢锭时:3)延伸系数从=1.16~1.3或更小。通常延伸系数平均为N

3.2 三辊开坯机的变形系数 1)压下量 对各个孔型而言,每个孔型所用的压下量大小不是孤 立的,在分配压下量时,要尽量为实现多条轧制创造 条件。 2)宽展系数 扁箱孔型轧方件: 方箱孔轧扁轧件: 头几道轧钢锭时: 3)延伸系数 通常延伸系数平均为  cp = 1.16 ~ 1.3 或更小。  = 0.2 ~ 0.3  = 0.15 ~ 0.25  = 0 ~ 0.1

3.3 三辊开坏机的孔型设计83.3.1编制压下规程3. 3. 23共轭孔型的配置方法3.3.3共轭孔型尺寸的确定3.3.1编制压下规程确定压下规程的方法有两种:已知原料的最大断面尺寸H、B,和成品的尺寸H,、B,1)从原料计算到成品2)从成品计算到轧件在实际中,通常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运用,更为方便

3.3 三辊开坯机的孔型设计 3.3.1 编制压下规程 3.3.2 共轭孔型的配置方法 3.3.3 共轭孔型尺寸的确定 3.3.1编制压下规程 确定压下规程的方法有两种: 已知原料的最大断面尺寸H0、B0和成品的尺寸Hn、Bn 1)从原料计算到成品 2)从成品计算到轧件 在实际中,通常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运用,更为方便

3.3 三辊开坏机的孔型设计3.3.2共轭孔型的配置方法图)共轭孔的配置方法有两种:1)轧辊名义直径相等的配置方法:2)轧辊名义直径不等的配置方法

3.3 三辊开坯机的孔型设计 3.3.2 共轭孔型的配置方法 共轭孔的配置方法有两种:(图) 1)轧辊名义直径相等的配置方法; 2)轧辊名义直径不等的配置方法

共14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