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检测实验室管理与运行》课程授课教案(共十个项目,授课教师:林俊虹)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授课教案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检测实验室管理与运行班级食检241、食检(3+)241教研室食品教研室授课教师林俊虹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系 授 课 教 案 2024 - 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检测实验室管理与运行 班 级 食检 241、食检(3+)241 教 研 室 食品教研室 授课教师 林俊虹

项目一检测实验室管理标准认知授课章节项目一检测实验室管理标准认知讲授+自学课时安排2授课方式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主要内容:任务一认识实验室资质认定与实验室认可任务二学习检测实验室认可流程任务三理解检测实验室管理的常用术语与定义教学目的、要求:知识目标1.了解实验室认可与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内涵与发展历程。2.熟悉实验室认可流程。3.熟悉检测实验室管理相关的术语与定义。能力目标1.能够区分实验室认可与实验室资质认定。2.能够正确使用CNAS、CMA和CATL标志。3.能正确策划实验室申请认可的方案。素养目标1.通过学习检测实验室资质要求,树立合规意识。2.通过学习实验室认可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区别,树立守法意识。3.通过学习实验室认可流程,树立规范意识。思政元素树立合规意识、守法意识、规范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实验室认可与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内涵与发展历程。2.实验室认可流程。3.检测实验室管理相关的术语与定义。教学过程:1
1 项目一 检测实验室管理标准认知 授课章节 项目一 检测实验室管理标准认知 课时安排 2 授课方式 讲授+自学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主要内容: 任务一 认识实验室资质认定与实验室认可 任务二 学习检测实验室认可流程. 任务三 理解检测实验室管理的常用术语与定义 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1.了解实验室认可与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2.熟悉实验室认可流程。 3.熟悉检测实验室管理相关的术语与定义。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实验室认可与实验室资质认定。 2.能够正确使用 CNAS、CMA 和 CATL 标志。 3.能正确策划实验室申请认可的方案。 素养目标 1.通过学习检测实验室资质要求,树立合规意识。 2.通过学习实验室认可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区别,树立守法意识。 3.通过学习实验室认可流程,树立规范意识。 思政元素 树立合规意识、守法意识、规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实验室认可与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2.实验室认可流程。 3.检测实验室管理相关的术语与定义。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1.如果你要创办一家检测公司,需要申请哪些基本资格评定,如何申请?2.作为实验室负责人,如何规范实验室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读与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型人物一-质检卫士何仁洋【思政元素】何仁洋主任深入艰苦地区,扎根检验一线,搞检验、攻克检验难题、制定检验标准,他的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精神是检测人的楷模。任务一认识实验室资质认定与实验室认可一、实验室资质认定及其发展(一)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CMA)的起源和发展(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审查认可(验收)(CAL)的起源和发展(三)评审准则的统一(四)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准则的发布(五)《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发布二、实验室认可及其发展三、IS0/IEC17025标准的发展历程四、CMA资质认定标准和认可准则的新变化五、实验室资质认定与实验室认可的区别(1)两者基本性质不同(2)两者审核依据不同(3)两者实施对象范围不同(4)两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六、实验室认可的作用和意义(1)表明实验室具备了按有关国际认可准则开展校准和检测服务的技术能力。(2)增强实验室的市场竞争能力,赢得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信任。(3)获得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签署互认协议方国家和地区实验室认可机构的承认。(4)参与国际间实验室认可双边、多边合作,得到更广泛的承认。2
2 问题导入 1.如果你要创办一家检测公司,需要申请哪些基本资格评定,如何申请? 2.作为实验室负责人,如何规范实验室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读与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型人物一-质检卫士何仁洋 【思政元素】何仁洋主任深入艰苦地区,扎根检验一线,搞检验、攻克检验难 题、制定检验标准,他的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精神是检测人的楷模。 任务一 认识实验室资质认定与实验室认可 一、实验室资质认定及其发展 (一)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CMA)的起源和发展 (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审查认可(验收)(CAL)的起源和发展 (三)评审准则的统一 (四)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准则的发布 (五)《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发布 二、实验室认可及其发展 三、IS0/IEC 17025 标准的发展历程 四、CMA 资质认定标准和认可准则的新变化 五、实验室资质认定与实验室认可的区别 (1)两者基本性质不同 (2)两者审核依据不同 (3)两者实施对象范围不同 (4)两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六、实验室认可的作用和意义 (1)表明实验室具备了按有关国际认可准则开展校准和检测服务的技术能力。 (2)增强实验室的市场竞争能力,赢得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信任。 (3)获得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签署互认协议方国家和地区实验 室认可机构的承认。 (4)参与国际间实验室认可双边、多边合作,得到更广泛的承认

(5)通过实验室认证可以规范实验室内部管理。【读与思】CNAS认可助力冬奥医疗保障任务二学习检测实验室认可流程一、认可条件二、初次认可流程1.意向申请2.正式申请和受理3.文件评审4.组建评审组5.现场评审一般情况下,现场评审的过程:①首次会议:②现场参观(需要时):③现场取证:④评审组与申请人沟通评审情况③末次会议。评审组长在现场评审末次会议上将现场评审结果提交给被评审实验室。对于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被评审实验室应及时实施纠正.需要时采取纠正措施纠正/纠正措施通常应在2个月内完成。评审组应对纠正/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纠正/纠正措施验证完华后,评审组长将最终评审报告和推荐意见报CNAS秘书处。6.认可评定7.发证与公布三、认可受理的要求【读与思】CNAS专项监督和投诉调查实验室整改及提升工作典型案例通报(摘录)任务三理解检测实验室管理的常用术语与定义一、管理术语二、技术术语思考题1.简述实验室认可的意义。2.比较实验室认可与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异同点。3
3 (5)通过实验室认证可以规范实验室内部管理。 【读与思】 CNAS 认可助力冬奥医疗保障 任务二 学习检测实验室认可流程 一、认可条件 二、初次认可流程 1.意向申请 2.正式申请和受理 3.文件评审 4.组建评审组 5.现场评审 一般情况下,现场评审的过程:①首次会议;②现场参观(需要时);③现场取证;④评 审组与申请人沟通评审情况;⑤末次会议。评审组长在现场评审末次会议上,将现 场评审结果提交给被评审实验室。对于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被评审实验室应及 时实施纠正,需要时采取纠正措施,纠正/纠正措施通常应在 2 个月内完成。评审组 应对纠正/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纠正/纠正措施验证完华后,评审组长将最 终评审报告和推荐意见报 CNAS 秘书处。 6.认可评定 7.发证与公布 三、认可受理的要求 【读与思】 CNAS 专项监督和投诉调查实验室整改及提升工作典型案例通报(摘录) 任务三 理解检测实验室管理的常用术语与定义 一、管理术语 二、技术术语 思考题 1.简述实验室认可的意义。 2.比较实验室认可与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异同点

项目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授课章节项目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4课时安排授课方式讲授+自学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主要内容:任务一检测实验室设计标准及相关概念任务二检测实验室规划的内容、设计流程及要求任务三检测实验室设计和建设范例--食品实验室任务四林检测实验室环境条件的建立与监控教学目的、要求:知识目标1.了解检测实验室设计相关规范与标准。2.熟悉实验室设计的内容及设计流程。3.掌握检测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要求。能力目标1.能读懂检测实验室设计图纸。2.能根据要求设计相关的检测实验室。素养目标1.通过学习检测实验室设计标准,培养学生标准意识。2.通过学习检测实验室规划设计内容、流程及要求,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3.通过学习检测实验室环境条件的建立与健康,培养学生环保意识。4
4 项目二 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 授课章节 项目二 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 课时安排 4 授课方式 讲授+自学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主要内容: 任务一 检测实验室设计标准及相关概念 任务二 检测实验室规划的内容、设计流程及要求 任务三 检测实验室设计和建设范例-食品实验室 任务四 检测实验室环境条件的建立与监控 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1.了解检测实验室设计相关规范与标准。 2.熟悉实验室设计的内容及设计流程。 3.掌握检测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 1.能读懂检测实验室设计图纸。 2.能根据要求设计相关的检测实验室。 素养目标 1.通过学习检测实验室设计标准,培养学生标准意识。 2.通过学习检测实验室规划设计内容、流程及要求,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绿色 可持续发展理念。 3.通过学习检测实验室环境条件的建立与健康,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思政元素培养标准意识、以人为本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检测实验室设计相关规范与标准2.熟悉实验室设计的内容及设计流程。3.能读懂检测实验室设计图纸。教学过程:问题导入1.设计一个检测实验室,应该参考哪些标准?考虑哪些因素?2.如果要设计一个500m的第三方食品检测实验室,你该如何设计?思政元素:绿色实验室建设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效率,助力科研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节能设备、废弃物管理、能源和水资源管理、人员培训等措施,实现环保与科研双赢。任务一检测实验室设计标准及相关概念一、国内有关检测实验室相关的规范与标准GB/T32146.1-2015《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32146.2-2015《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第2部分:电气实验室》GB/T32146.3-2015《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第3部分:食品实验室》ISO/IEC17025:2017及其有益补充ISO/IEC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标准是由ISO/CASCO(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制定的实验室管理标准,该标准的前身是ISO/IEC导则25:1990《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的要求》,国内对应标准为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实验室获得ISO/EC17025标准认证与认可是对其能力的肯定,是实验室能力与结果得到保证的必要条件。5
5 思政元素 培养标准意识、以人为本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检测实验室设计相关规范与标准, 2.熟悉实验室设计的内容及设计流程。 3.能读懂检测实验室设计图纸。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1. 设计一个检测实验室,应该参考哪些标准?考虑哪些因素? 2. 如果要设计一个 500m’的第三方食品检测实验室,你该如何设计? 思政元素:绿色实验室建设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效率,助力科研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节能设备、废弃物管理、能源和水资源管理、人员培训等措施, 实现环保与科研双赢。 任务一 检测实验室设计标准及相关概念 一、国内有关检测实验室相关的规范与标准 GB/T 32146.1-2015《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GB/T 32146.2-2015《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第 2 部分:电气实验室》 GB/T 32146.3-2015《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第 3 部分:食品实验室》 ISO/IEC 17025:2017 及其有益补充 ISO/IEC 17025:2017 《 检 测 和 校 准 实 验 室 能 力 的 通 用 要 求 》 标 准 是 由 IS0/CASCO(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制定的实验室管理标准,该标准的 前身是 ISO/IEC 导则 25:1990《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的要求》,国内对应标准 为 GB/T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实验室获得 ISO/EC17025 标准认证与认可是对其能力的肯定,是实验室能力与结果得到保证 的必要条件

ISO/IEC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主要分为结构要求、资源要求、过程要求和管理体系要求。其中资源要求包括总则、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设备、计量溯源性、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6个方面。其中设施和环境条件的主要内容如下:(1)设施和环境条件应适合实验室活动,不应对结果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注:对结果有效性有不利隐形的因素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微生物污染、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音和振动。(2)实验室应将从事实验室活动所必需的设施及环境条件的要求形成文件。(3)当相关规范、方法或程序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时,或环境条件影响结果的有效性时,实验室应检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4)实验室应实施、监控并定期评审控制设施的措施,这些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①进入和使用影响实验室活动区域的控制;②)预防对实验室活动的污染、干扰或不利影响③有效隔离不相容的实验室活动区域,(5)当实验室在永久控制之外的地点或设施中实施实验活动时,应确保满足本准则中有关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要求。三、相关概念1.检验检测实验室(Inspectionandtestinglaboratory)从事检验检测工作的实验室。注: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检测是按照程序确定合格评定对象的一个或多个活动。2.灵活性(Flexibility)实验室要便于改扩建,能够迅速适应重新组合和其他变化,允许多种用途的能力。3(绿色)可持续性[(Green)Sustainability]通过降低实验室对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建筑本身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即从材料开采、加工运输、建造、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各个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实验室达到保护外部生态环境,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同时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促进人员的健康状态。4.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由计算机硬件6
6 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主要分为结构要求、 资源要求、过程要求和管理体系要求。其中资源要求包括总则、人员、设施和环 境条件、设备、计量溯源性、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6 个方面。其中设施和环 境条件的主要内容如下: (1)设施和环境条件应适合实验室活动,不应对结果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注:对 结果有效性有不利隐形的因素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微生物污染、灰尘、电磁干扰 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音和振动。 (2)实验室应将从事实验室活动所必需的设施及环境条件的要求形成文件。 (3)当相关规范、方法或程序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时,或环境条件影响结果的有效 性时,实验室应检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 (4)实验室应实施、监控并定期评审控制设施的措施,这些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 ①进入和使用影响实验室活动区域的控制; ②)预防对实验室活动的污染、干扰或不利影响; ③有效隔离不相容的实验室活动区域。 (5)当实验室在永久控制之外的地点或设施中实施实验活动时,应确保满足本准 则中有关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要求。 三、相关概念 1.检验检测实验室(Inspection and testing laboratory) 从事检验检测工作的实验室。 注: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检测 是按照程序确定合格评定对象的一个或多个活动。 2.灵活性(Flexibility) 实验室要便于改扩建,能够迅速适应重新组合和其他变化,允许多种用途的能力。 3.(绿色)可持续性[(Green)Sustainability] 通过降低实验室对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建筑本身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即 从材料开采、加工运输、建造、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各个阶段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实验室达到保护外部生态环境,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同 时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促进人员的健康状态。 4.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由计算机硬件

和应用软件组成,能够完成实验室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管理的系统。5.实验室安全预警系统(Laboratorysafetypre-warningsystem)以实验室被防护对象的防护等级及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要求为依据,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等,构成的具有安全预警作用的系统。四、检测实验室的分类根据实验室服务对象所在的具体行业,并考虑检验检测领域约定的分类原则可以分为电气、食品、纺织、石油、化工、机械、检疫等。任务二检测实验室规划的内容、设计流程及要求一、检测实验室规划设计的内容实验室规划设计首先需要进行目标需求分析,确定实验室建设的性质,结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编制规划设计任务书,以提升实验室内部环境质量降低实验室外部环境污染与可能引起的风险。主要内容如下。目标需求分析:掌握实验室功能相关需求,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或改建。建设的目的依据及规模:根据检验检测任务,确定实验室功能及其发展规模建筑物。要求及内容:如结构形式、层数、建筑标准以及各种工程管网的类型。参考资料:参考同类型实验室建设方案和国内外文献资料,以及当地公用设施和环境状况等资料。抗震、防空措施: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公害预防:对废气、废液、固废、噪声、辐射、振动等的预防和处理。建筑面积:新建实验室的总建筑面积;单项工程的建筑面积。二、检测实验室设计的流程实验室设计流程包括规划设计、系统设计及深化设计,如图2-1所示。规划设计是实验室设计的首要环节,其内容涵盖:实验室设计建设的目的任务建设性质(如:新建、改建、扩建)、法律依据、规模、工艺条件、环境适应性。系统设计是实验室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包括:选址、平面布局、建筑布局、实验室功能与空间标准、公害预防与处理、灵活性规划、绿色可持续性规划、信息化和智能化。深化设计主要针对实验室设计中的布局,包括:房屋配件、实验辅助设施、实验7
7 和应用软件组成,能够完成实验室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管理的系统。 5.实验室安全预警系统(Laboratory safety pre-warning system) 以实验室被防护对象的防护等级及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要求为依据,综合运用安 全防范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等,构成的具有安全预警作用的系统。 四、检测实验室的分类 根据实验室服务对象所在的具体行业,并考虑检验检测领域约定的分类原则可以 分为电气、食品、纺织、石油、化工、机械、检疫等。 任务二 检测实验室规划的内容、设计流程及要求 一、检测实验室规划设计的内容 实验室规划设计首先需要进行目标需求分析,确定实验室建设的性质,结合国家 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编制规划设计任务书,以提升实验室内部环境质量 降低实验室外部环境污染与可能引起的风险。主要内容如下。 目标需求分析:掌握实验室功能相关需求, 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或改建。 建设的目的依据及规模:根据检验检测任务,确定实验室功能及其发展规模建筑 物。 要求及内容:如结构形式、层数、建筑标准以及各种工程管网的类型。 参考资料:参考同类型实验室建设方案和国内外文献资料,以及当地公用设施和 环境状况等资料。 抗震、防空措施:按照国家相关规定。 公害预防:对废气、废液、固废、噪声、辐射、振动等的预防和处理。 建筑面积:新建实验室的总建筑面积;单项工程的建筑面积。 二、检测实验室设计的流程 实验室设计流程包括规划设计、系统设计及深化设计,如图 2-1 所示。规划设计 是实验室设计的首要环节,其内容涵盖:实验室设计建设的目的任务建设性质 (如:新建、改建、扩建)、法律依据、规模、工艺条件、环境适应性。系统设计 是实验室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包括:选址、平面布局、建筑布局、实验室功能与 空间标准、公害预防与处理、灵活性规划、绿色可持续性规划、信息化和智能化。 深化设计主要针对实验室设计中的布局,包括:房屋配件、实验辅助设施、实验

用房及辅助用房、实验室系统工程、实验室建筑的规划细节。三、检测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要求为保证检测/校准结果准确、可靠、一致、可比,检测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应符合标准/规范所规定的要求,所用仪器设备规定的工作条件以及实验人员必需的生理环境条件。(一)系统设计1.选址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实验室选址宜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通信良好的地区,并满足发展用地的需求。同时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避开化学、生物、噪声、振动、强电磁场等易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所。对于在检验检测过程中,易对外界环境造成影响的实验室,在选址时考虑减少公害,如布置在下风方向及下游地段,并采取绿化隔离、远离人群等措施。2.平面布局(1)实验室用房对于实验室用房的总体布局形式如下。①独立式:整个建筑配置集中在一栋楼内独立设置,适用于较小的分析实验室。②主楼式:以一栋实验楼为主,配以附属建筑,建筑规划较为规则。③单元式:又称细胞式。用一个简单的单元或细胞组成多样的形式,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有利于推行建筑模数和标准化,便于施工。(2)实验室区城3.平面规划实验建筑平面设计除了遵循一般建筑物平面设计原则外,还需遵循组建筑物底层规划、建筑物顶层规划及其他规划原则。(1)组合规划组合规划宜遵循如下原则。同类型实验室宜组合在一起;工程管网较多的实验室宜组合在一起;有隔振要求的实验室宜组合在一起,宜设于底层:有洁净要求的实验室宜组合在一起;有防辐射要求的实验室宜组合在一起:有毒性物质产生的实验室宜组合在一起;8
8 用房及辅助用房、实验室系统工程、实验室建筑的规划细节。 三、检测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要求 为保证检测/校准结果准确、可靠、一致、可比,检测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和环境 条件应符合标准/规范所规定的要求,所用仪器设备规定的工作条件以及实验人 员必需的生理环境条件。 (一)系统设计 1.选址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实验室选址宜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完善、交 通便利、通信良好的地区,并满足发展用地的需求。同时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避 开化学、生物、噪声、振动、强电磁场等易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污染源及易燃 易爆场所。对于在检验检测过程中,易对外界环境造成影响的实验室,在选址时 考虑减少公害,如布置在下风方向及下游地段,并采取绿化隔离、远离人群等措 施。 2.平面布局 (1)实验室用房对于实验室用房的总体布局形式如下。 ①独立式:整个建筑配置集中在一栋楼内独立设置,适用于较小的分析实验室。 ②主楼式:以一栋实验楼为主,配以附属建筑,建筑规划较为规则。 ③单元式:又称细胞式。用一个简单的单元或细胞组成多样的形式,形成各种不 同的空间,有利于推行建筑模数和标准化,便于施工。 (2)实验室区城 3.平面规划 实验建筑平面设计除了遵循一般建筑物平面设计原则外,还需遵循组建筑物底层 规划、建筑物顶层规划及其他规划原则。 (1)组合规划组合规划宜遵循如下原则。 同类型实验室宜组合在一起; 工程管网较多的实验室宜组合在一起; 有隔振要求的实验室宜组合在一起,宜设于底层; 有洁净要求的实验室宜组合在一起; 有防辐射要求的实验室宜组合在一起; 有毒性物质产生的实验室宜组合在一起;

有相同层高要求的特殊设备宜组合在同一层。(2)建筑物底层规划建筑物底层规划宜遵循如下原则。大型或重型设备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较大振动的设备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噪声较大的设备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对振动很敏感的精密测量仪器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待测试件较重或较大的,或重复性检测项目频繁的实验室宜布置在底层;检测过程需大量酸碱液的实验室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需做设备基础或防振基础的实验室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需设置建筑防护设备的实验室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4.建筑布局:单通道设计、双通道设计、单元组合平面设计等。(1)单通道设计单通道设计为实验建筑中最常见的平面形式,该形式型简洁,便于施工,造价较低,易于布置管网,特别适宜于用自然通风、采光的普通实验室。但通道过长时,通行噪声会有一定的影响。因外墙较多,故不宜空气调节、洁净要求较高的实验室。(2)双通道设计在主要实验室与辅助实验室之间设置了两条通道,辅助验室设置在两条通道之间,主要实验室设置在两条通道的外侧,辅助实验室的度比主要实验室的深度浅。其特点有利于空调面积较多的实验室,可以节约能室内温度波动小。同时由于建筑物加大了进深,可以节约用地,建筑物内管网易于集中,各实验室间交通相对缩短。它的特殊形式是环形通道,适宜于洁净要求高的高纯度实验室,同时也有利于事故发生时人员疏散。(3)单元组合平面设计单元组合平面设计是为了适应实验室扩展需要,利于提高实验室建筑灵活性所采用的另一种布置形式,它有利于实验室及其管的相对集中。实验室扩建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若干单元,既可以单向扩展也可以多向扩展,而不影响建筑的完整体形。5.实验室功能与空间标准(1)净高当不设置空气调节时,常规实验室的室内净高不宜低于2.8m;置空气调节时,不宜低于2.4m。走道净高不宜低于2.2m,特殊功能的实验室室净高按照9
9 有相同层高要求的特殊设备宜组合在同一层。 (2)建筑物底层规划建筑物底层规划宜遵循如下原则。 大型或重型设备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 较大振动的设备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 噪声较大的设备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 对振动很敏感的精密测量仪器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 待测试件较重或较大的,或重复性检测项目频繁的实验室宜布置在底层; 检测过程需大量酸碱液的实验室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 需做设备基础或防振基础的实验室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 需设置建筑防护设备的实验室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 4.建筑布局: 单通道设计、双通道设计、单元组合平面设计等。 (1)单通道设计单通道设计为实验建筑中最常见的平面形式,该形式型简洁,便 于施工,造价较低,易于布置管网,特别适宜于用自然通风、采光的普通实验室。 但通道过长时,通行噪声会有一定的影响。因外墙较多,故不宜空气调节、洁净 要求较高的实验室。 (2)双通道设计在主要实验室与辅助实验室之间设置了两条通道,辅助验室设置 在两条通道之间,主要实验室设置在两条通道的外侧,辅助实验室的度比主要实 验室的深度浅。其特点有利于空调面积较多的实验室,可以节约能室内温度波动 小。同时由于建筑物加大了进深,可以节约用地,建筑物内管网易于集中,各实 验室间交通相对缩短。它的特殊形式是环形通道,适宜于洁净要求高的高纯度实 验室,同时也有利于事故发生时人员疏散。 (3)单元组合平面设计单元组合平面设计是为了适应实验室扩展需要,利于提高 实验室建筑灵活性所采用的另一种布置形式,它有利于实验室及其管的相对集 中。实验室扩建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若干单元,既可以单向扩展也可以多 向扩展,而不影响建筑的完整体形。 5.实验室功能与空间标准 (1)净高 当不设置空气调节时,常规实验室的室内净高不宜低于 2.8m;置空气调 节时,不宜低于 2.4m。走道净高不宜低于 2.2m,特殊功能的实验室室净高按照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沈阳师范大学:《粮油储藏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三章 储粮生态系统.pdf
- 现代黄酒酿造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指导书.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啤酒制造业清洁生产标准(HJ/T 183-2006)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Brewing industry.pdf
- 沈阳师范大学:《农产品加工与安全控制》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共九章,授课教师:杨晓菲).pdf
- 沈阳师范大学:《农产品加工与安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Processing and Safety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pdf
- 专题知识:啤酒工厂CIP清洗系统及理论知识.pdf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和玻璃器皿的洗涤、包扎及灭菌.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指导(共九个实验).pdf
-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糕点制作(二).docx
-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糕点制作实训(一).docx
-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糕点的制作.ppt
-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糕点制作(一).docx
-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蛋糕制作实训(二).docx
-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蛋糕制作(二).docx
-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蛋糕制作实训(一).docx
-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蛋糕制作.pptx
-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蛋糕制作(一).docx
-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面包制作实训(二).docx
-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面包制作实训(一).docx
-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面包制作.pptx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课程授课教案(实训).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贮运保鲜》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功能性食品》理论课程标准.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功能性食品》理论课程授课教案(思政).pdf
- 厨房中的生物学(讲稿)膳食营养在校园的应用.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