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Humanism Physics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2
文件大小:216.7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Humanism Physics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课程名称:人文物理(HumanismPhysics)学时/学分:24学时/1.5学分先修课程:高中知识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理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系大学物理教研室课程性质:是一门文理交融,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目的:以物理基础知识为载体,突出物理学的文化内涵,展现物理思想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内容简介:《人文物理》课程是在较系统介绍(以定性介绍为主)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通过对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现过程和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重大贡献的介绍,向学生展示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以及著名物理学家的创新思维、高尚道德和人格魅力。同时也对与物理学有关的一些社会性论题及这些重大发现在高科技中生动、有趣的应用作了适当介绍。教材:《物理与文化一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倪光炯、王炎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主要参考资料:1、《改变世界的物理学》,倪光炯、王炎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2、《美哉物理》,沈施,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3、《科学史美丽的一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沈致远,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中所介绍的物理学中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物理学发展史中一些重大发现的内容和意义,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创新思维和突出贡献,以及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在上述基础上深入思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人文精神对科学发展的作用、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在人文科学研究中的参考价值、体会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共同目标,以及在现代教育中消除两种文化隔阅的重要性。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配以一定课时的讨论,并穿插多媒体教学和视频播放(展示物理在高技术应用方面的精彩视频和图片)教学内容安排:(共24学时8进)第一讲 绪论一一两种文化(3学时)第二讲经典力学的建立和发展(3学时)第三讲热学的思想方法与应用(3学时)第四讲从静电现象到电磁波(3学时)第五讲打开微观世界研究大门的三大发现(3学时)第六讲相对论一坐标变换与天体演化(3学时)第七讲近代高新技术与能源革命(3学时)第八讲物质观的革命一量子论(3学时)每讲内容简介:第一讲:阐述《人文物理》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介绍物理学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从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融合入手,了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讲:从天文学的突破、到牛顿力学的创立,介绍经典力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及牛顿的自然哲学思想,了解归纳、演绎法相结合,模型与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第三讲:介绍热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热学的两大理论(宏观理论、微观理论)体系涉及的不同的研究方法,学会用科学方法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热现象,了解热学研究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四讲:从基本的电磁现象入手,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与电磁波的发现过程。展现电磁学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课程名称:人文物理(Humanism Physics) 学时/学分:24学时/1.5学分 先修课程:高中知识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理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系大学物理教研室 课程性质:是一门文理交融, 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 教学目的:以物理基础知识为载体, 突出物理学的文化内涵, 展现物理思想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培养学 生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内容简介:《人文物理》课程是在较系统介绍(以定性介绍为主)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着 重通过对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现过程和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重大贡献的 介绍,向学生展示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以及著名物理 学家的创新思维、高尚道德和人格魅力。同时也对与物理学有关的一些社会性论题及这些重大发现 在高科技中生动、有趣的应用作了适当介绍。 教材:《物理与文化—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倪光炯、王炎森,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主要参考资料: 1、《改变世界的物理学》, 倪光炯、王炎森,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美哉物理》, 沈葹,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年 3、《科学史美丽的—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 沈致远,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中所介绍的物理学中一些最基本的知识, 物理学发展史中一些重大发 现的内容和意义, 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创新思维和突出贡献,以及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在上述 基础上深入思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人文精神对科学发展的作用、自然科学中的 研究方法在人文科学研究中的参考价值、体会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共同目 标, 以及在现代教育中消除两种文化隔阂的重要性。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 配以一定课时的讨论,并穿插多媒体教学和视频播放(展示物理在高技术 应用方面的精彩视频和图片) 教学内容安排:(共24学时 8讲) 第一讲 绪论——两种文化 (3学时) 第二讲 经典力学的建立和发展 (3学时) 第三讲 热学的思想方法与应用 (3学时) 第四讲 从静电现象到电磁波 (3学时) 第五讲 打开微观世界研究大门的三大发现 (3学时) 第六讲 相对论——坐标变换与天体演化 (3学时) 第七讲 近代高新技术与能源革命 (3学时) 第八讲 物质观的革命—量子论 (3学时) 每讲内容简介: 第一讲:阐述《人文物理》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介绍物理学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从物理思想与人文精 神融合入手,了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讲:从天文学的突破、到牛顿力学的创立,介绍经典力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及牛顿的自然哲学思想,了解归 纳、演绎法相结合,模型与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讲:介绍热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热学的两大理论(宏观理论、微观理论)体系涉及的不同的研究方法,学会用 科学方法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热现象,了解热学研究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讲:从基本的电磁现象入手,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与电磁波的发现过程。展现电磁学发展过程中所 体现的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第五讲:介绍19世纪末三大发现的发现过程,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研究方法。展现在三大发现过程中科学家如何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的创新思想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第六讲:简单介绍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了解广义相对论。了解相对论提出的历史背景、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思维过程,体会物理学家的思维方式,展现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第七讲:通过新能源的介绍,体会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介绍著名物理学家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以及与物理学有关的一些社会性论题。第八讲:通过介绍量子论中的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及近代物理学家在"量子论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了解物理学家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与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解追求精神

第五讲:介绍19世纪末三大发现的发现过程,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研究方法。展现在三大发现过程中科学家如何 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的创新思想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第六讲:简单介绍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了解广义相对论。了解相对论提出的历史背景、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 思维过程,体会物理学家的思维方式,展现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 第七讲:通过新能源的介绍,体会"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介绍著名物理学家的高尚品 德和人格魅力以及与物理学有关的一些社会性论题。 第八讲:通过介绍量子论中的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及近代物理学家在"量子论"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了解 物理学家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与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