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二讲 室内热环境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主要内容提要★室内热环境★建筑保温建筑防热★
主要内容提要 ★ 室内热环境 ★ 建筑保温 ★ 建筑防热 第一篇 建筑热工学

第一章室内热环境主要内容提要★人与室内热环境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中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与改善室内热环境的途径
主要内容提要 ★ 人与室内热环境 ★ 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 ★ 中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与改善室内热环 境的途径 第一章 室内热环境

第一章室内热环境研究目的:建筑热环境是研究人们在建筑空间中的热舒适问题,以便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播施改善建筑热环境,满足人们的热舒适要求
第一章 室内热环境 研究目的:建筑热环境是研究人们在建筑空间中的 热舒适问题,以便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改善 建筑热环境,满足人们的热舒适要求

1.1人与室内热环境口人体的热平衡△q=qm±qc±qr-qwAq人体热负荷,即人体产热率与散热率之差(W/m2)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W/m2)qm人体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率(W/m2)qc人体与环境的辐射换热率(W/m2)qr人体蒸发散射率(W/m2)qw
1.1 人与室内热环境 人体的热平衡 △q = qm qc qr qw △q ——人体热负荷,即人体产热率与散热率之差(W/m2) qm ——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W/m2) qc ——人体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率(W/m2) qr ——人体与环境的辐射换热率(W/m2) qw ——人体蒸发散射率(W/m2)

1.1人与室内热环境人体达到热舒适4 = 0>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当对流散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呼吸和有感觉蒸发散热量占25%~30%时人体才能达到热舒适状态
当对流散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 %,辐射散热量占45%~50%,呼吸 和有感觉蒸发散热量占25%~30%时, 人体才能达到热舒适状态。 人体达到热舒适 ➢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 1.1 人与室内热环境

1.1人与室内热环境口人体热平衡的影响因素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睡觉阅读负重>影响因素:人体的活动0.7met2.1met1met量、生产劳动的强度、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肌肉活动强度对代谢率起决定性的影响。一般的体操下楼跑步室内运动代谢率多在53.5met4met6.29metmet以下
1.1 人与室内热环境 人体热平衡的影响因素 ◼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 ➢影响因素:人体的活动 量、生产劳动的强度、年 龄、性别、身高、体重等。 ➢肌肉活动强度对代谢率 起决定性的影响。一般的 室内运动代谢率多在5 met以下

水蒸气分压力:湿空气是水蒸气与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体积的湿空气单水蒸气所占的份量(以重量计)通常比干空气要少得多,但它占有与干空气相同的体积,也具有相同的温度。湿空气中水蒸气所具有的压力称为水蒸气分压力,其值反映了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水蒸气含量越高,水蒸气分压力也越高影响内系:人所看衣服、八体的皮肤温度、环境空气温度、气体流动速度等。辐射换热量S影响因素:人体皮肤平均温度与室内各表面平均辐射温度蒸发散热量影响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气流速度,环境的水蒸汽分-压力
◼ 对流换热量 ➢ 影响因素:人所着衣服、人体的皮肤温度、环境空气 温度、气体流动速度等。 ◼ 辐射换热量 ➢ 影响因素:人体皮肤平均温度与室内各表面平均辐射 温度 ◼ 蒸发散热量 ➢ 影响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气流速度,环境的水蒸汽分 压力 ⚫1.1 水蒸气分压力: 人与室内热环境 湿空气是水蒸气与干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体积 的湿空气里水蒸气所占的份量(以重量计)通常比干空气要少得多,但 它占有与干空气相同的体积,也具有相同的温度。湿空气中水蒸气所 具有的压力称为水蒸气分压力,其值反映了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 少,水蒸气含量越高,水蒸气分压力也越高

1.1人与室内热环境影响人体热感的因素>空气温度>空气湿度e>气流速度v>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qm>环境平均辐射温度tr>人体着衣状况
◼影响人体热感的因素 ➢空气温度tI ➢空气湿度φe ➢气流速度v ➢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qm ➢环境平均辐射温度tr ➢人体着衣状况 1.1 人与室内热环境

皮肤温度热舒适状态与感觉45℃以上皮肤组织迅速损伤43~41℃被烫伤的疼痛感41~39℃疼感域39~37℃热的感觉37~35℃开始有热的感觉34~33℃休息时处于热中性状态,热舒适33~32℃2-4met的(中等)运动量时感觉舒适32~30℃3-6met的(较大)运动量时感觉舒适31~29℃坐着时有不愉快的冷感20℃(手)非常不快的冷感觉15℃(手)极端不快的冷感觉5℃(手)伴随疼感的冷感觉
皮肤温度 热舒适状态与感觉 45 ℃ 以上 皮肤组织迅速损伤 43~41 ℃ 被烫伤的疼痛感 41~39 ℃ 疼感域 39~37 ℃ 热的感觉 37~35 ℃ 开始有热的感觉 34~33 ℃ 休息时处于热中性状态,热舒适 33~32 ℃ 2-4met 的(中等)运动量时感觉舒适 32~30 ℃ 3-6met 的(较大)运动量时感觉舒适 31~29 ℃ 坐着时有不愉快的冷感 20 ℃(手) 非常不快的冷感觉 15 ℃(手) 极端不快的冷感觉 5 ℃(手) 伴随疼感的冷感觉

1.1人与室内热环境热环境的综合评价—3种有效温度ET影响因素: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实验方法
热环境的综合评价——3种 ◼ 有效温度 ET ➢ 影响因素: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 ➢ 实验方法 1.1 人与室内热环境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五讲 建筑保温(1/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八讲 建筑防热.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三讲 传热基本知识(传热方式).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四讲 平壁的稳定传热和周期性传热.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十讲 建筑日照与遮阳(2/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九讲 建筑日照与遮阳(1/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六讲 建筑保温(2/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光学)第十三讲 光学基本知识.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光学)第十七讲 建筑照明(2/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光学)第十六讲 建筑照明(1/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光学)第十五讲 天然采光(2/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光学)第十四讲 天然采光(1/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声学)第二十三讲 室内音质设计.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声学)第二十二讲 噪声控制.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声学)第二十一讲 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声学)第二十讲 声学的基本知识.ppt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声学)第二十讲 声学的基本知识.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声学)第二十上讲 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声学)第二十二讲 噪声控制.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声学)第二十三讲 室内音质设计.doc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o dynamics.doc
- 《电动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数学基础知识准备、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docx
- 《电动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第三章 静磁场、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docx
- 《电动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第五章 电磁波的辐射.docx
- 《电动力学》课程作业习题(含解答)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doc
- 《电动力学》课程作业习题(含解答)第二章 静电场.doc
- 《电动力学》课程重点难点考点剖析.pdf
-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Humanism Physics.pdf
-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九讲 古代哲学思想与现代宇宙观.pdf
-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八讲 量子论中的物理思想和人文精神.pdf
-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七讲 时空观的革命——相对论.pdf
-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六讲 物理学与核能.pdf
-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五讲 打开微观世界研究大门的三大发现.pdf
-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二讲 经典力学的建立与发展.pdf
-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一讲 人文物理与两种文化.pdf
-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四讲 从探索与实践中认识光现象的本质.pdf
-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讲 绪论 两种文化.pdf
-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讲 经典力学的建立与发展.pdf
-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讲 统计规律——信息与熵.pdf
-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讲 从静电现象到电磁波.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