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南方医科大学:《超声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主讲:马焕容)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3
文件大小:13.22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脾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脾脏超声检查技术及正常超声表现 常见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超声医学科 马焕容 小0

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超声医学科 马焕容

内容 ▣脾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脾脏超声检查技术及正常超声表现 ▣常见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内容 p 脾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p 脾脏超声检查技术及正常超声表现 p 常见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掌握内容 ▣正常脾脏超声图像表现 ▣弥漫性脾肿大、脾破裂声像图表现

掌握内容 p 正常脾脏超声图像表现 p 弥漫性脾肿大、脾破裂声像图表现

脾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位置:腹腔内左季肋部后外侧,第9~11肋深面 第9肋 膈面光滑隆起 脾切迹 ▣形态 脏面内凹不规侧,脾蒂(血管、神经、淋巴管) 上缘 脾门 下缘 口功能: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 参与免疫反应 膈面 脏面

脾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p 位置:腹腔内左季肋部后外侧,第9~11肋深面 p 形态 p 功能: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 参与免疫反应 膈面 光滑隆起 脏面 内凹不规则,脾蒂 (血管、神经、淋巴管) 上缘 下缘 膈面 脏面

脾脏超声检查技术及正常超声表现 ▣检查前准备:不宜饱餐后进行 ▣探头频率:3.5~5MHZ ▣体位:右侧卧位最常用 左肋间斜断面扫查

脾脏超声检查技术及正常超声表现 p 检查前准备:不宜饱餐后进行 p 探头频率:3.5~5MHZ p 体位:右侧卧位 最常用 左肋间斜断面扫查

脾脏超声检查技术及正常超声表现 脾被膜:光滑、高回声 厚径(<4cm 脾门部血管清晰可见 口二维 脾实质:等回声,略低于肝 大小:个体差异较大 长径12cm) 副脾:常见于脾门处,与脾回声相同 副脾

脾脏超声检查技术及正常超声表现 p 二维 脾被膜:光滑、高回声 脾实质:等回声,略低于肝 大小:个体差异较大 副脾:常见于脾门处,与脾回声相同 厚径(<4cm) 长径(<12cm) 脾门部血管清晰可见 副脾

脾脏超声检查技术及正常超声表现 ▣CDFI:脾血管呈条状从脾门进入脾实质呈树枝状 副脾可有血管分支与脾动脉相通

脾脏超声检查技术及正常超声表现 p CDFI:脾血管呈条状从脾门进入脾实质呈树枝状 副脾可有血管分支与脾动脉相通

脾脏超声检查技术及正常超声表现 ▣超声造影:(脾内含丰富静脉窦,1ml声诺维造影剂问积聚5~6min) ①10~15s后,脾内小血管由脾门处开始呈放射状向内分支增强 ② 随后脾实质开始不均匀增强 动脉期:开始至~20s ③40~50s后,脾实质呈均匀增强 实质期:脾内充满造影剂至3~5min 正脾 正脾 副脾 副牌 3min

脾脏超声检查技术及正常超声表现 p 超声造影:(脾内含丰富静脉窦,1ml 声诺维造影剂可积聚5~6min) ① 10~15s后,脾内小血管由脾门处开始呈放射状向内分支增强 ② 随后脾实质开始不均匀增强 ③ 40~50s后,脾实质呈均匀增强 动脉期:开始至~20s 实质期:脾内充满造影剂至3~5min 副脾 3min 正脾 副脾 正脾 肝 脾

常见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口脾弥漫性病变:脾大 ▣脾实质局灶性病变: 脾囊性病变 脾血管瘤 脾破裂 。 脾淋巴瘤 ①非肿瘤性病变 ·脾梗死 ②肿瘤 脾转移瘤 ·脾结核 脾脓肿

常见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p 脾弥漫性病变:脾大 p 脾实质局灶性病变: ① 非肿瘤性病变 • 脾囊性病变 • 脾破裂 • 脾梗死 • 脾结核 • 脾脓肿 • 脾血管瘤 • 脾淋巴瘤 • 脾转移瘤 • …… ② 肿瘤

弥漫性脾大 ▣脾大程度估测: ·轻度:脾厚>4cm,肋下3cm,脐水平线,形态失常,脾门切迹消失,挤压脾周围器官

弥漫性脾大 p 脾大程度估测: • 轻度:脾厚>4cm,肋下3cm,脐水平线,形态失常,脾门切迹消失,挤压脾周围器官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