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营养成分综合测定技术

第二章 营养成分综合测定技术
第二章 营养成分综合测定技术

第一节 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测定
第一节 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测定

一、水分的测定 (一)测定意义及方法 1、意义 (1)保持食品良好性状(感观) 如新鲜面包 水分 32-42% <28% 则干瘪 失去光泽 饼干 2.5- 4.5% 各种食品都含有各自的含水量要求 (2)控制水分含量,增加保存期 如脱水蔬菜 6-9 %, 高了易发生非酶促褐变 (3)保证产品质量 对于果汁、番茄酱、糖水、 糖浆 等质量标准中列入固形物含量 固形物%=100%-水分%
一、水分的测定 (一)测定意义及方法 1、意义 (1)保持食品良好性状(感观) 如新鲜面包 水分 32-42% <28% 则干瘪 失去光泽 饼干 2.5- 4.5% 各种食品都含有各自的含水量要求 (2)控制水分含量,增加保存期 如脱水蔬菜 6-9 %, 高了易发生非酶促褐变 (3)保证产品质量 对于果汁、番茄酱、糖水、 糖浆 等质量标准中列入固形物含量 固形物%=100%-水分%

2、测定方法 烘箱干燥 红外干燥 直接法 重量法 干燥剂法 蒸馏法 卡尔—费休法 比重 间接法 折射法 电导 介电常数 化学干燥法 气相色谱法 其它法 微波法 红外线吸收光谱法
2、测定方法 烘箱干燥 红外干燥 直接法 重量法 干燥剂法 蒸馏法 卡尔—费休法 比重 间接法 折射法 电导 介电常数 化学干燥法 气相色谱法 其它法 微波法 红外线吸收光谱法

(二)水分含量测定 1、 直接干燥法 (1) 105℃ 恒重法 (1-3 mg) (2) 130℃ 定温定时烘干法(热稳定的谷物等)1-2h (3) 二步干燥法(先称重量,自然风干15-20h) 当水分>16% 固态样品 可采用 浓稠态样品,加入精制海砂 或无水硫酸钠,使其增大蒸发 面积,防止结硬壳焦化,内部水蒸发受阻。 液态样品:为防止沸腾造成损失,先低温浓缩-再干燥(热 水浴) 或 用比重法,折光法测固形物。 水分% = 100% - 固形物%
(二)水分含量测定 1、 直接干燥法 (1) 105℃ 恒重法 (1-3 mg) (2) 130℃ 定温定时烘干法(热稳定的谷物等)1-2h (3) 二步干燥法(先称重量,自然风干15-20h) 当水分>16% 固态样品 可采用 浓稠态样品,加入精制海砂 或无水硫酸钠,使其增大蒸发 面积,防止结硬壳焦化,内部水蒸发受阻。 液态样品:为防止沸腾造成损失,先低温浓缩-再干燥(热 水浴) 或 用比重法,折光法测固形物。 水分% = 100% - 固形物%

2、 减压干燥法 使用范围:易发生热分解,变质,不易除去结合水的 食品(糖浆,果糖,味精,麦乳糖,果蔬制品.) 原理:低压下,沸点下降,即低温下干燥. 测定方法:减压干燥 果酱 脱水蔬菜 糖制品 P mmHg 100 100 50 温度℃ 70 70 70 h 2 6 2
2、 减压干燥法 使用范围:易发生热分解,变质,不易除去结合水的 食品(糖浆,果糖,味精,麦乳糖,果蔬制品.) 原理:低压下,沸点下降,即低温下干燥. 测定方法:减压干燥 果酱 脱水蔬菜 糖制品 P mmHg 100 100 50 温度℃ 70 70 70 h 2 6 2

3、 红外线干燥法 特点及适用范围 快速(10-30min) 精密度差,一定允许范围,偏差 原理:红外灯管为热源,利用辐射热及直射 热加热试样,快速蒸去水分,并同时称重
3、 红外线干燥法 特点及适用范围 快速(10-30min) 精密度差,一定允许范围,偏差 原理:红外灯管为热源,利用辐射热及直射 热加热试样,快速蒸去水分,并同时称重

4、蒸馏法 原理:二互不相溶的液体沸点低于各组分的沸点,将 食品中的水分与有机溶剂甲苯、二甲苯等沸蒸出、 冷凝、收集、分层,即可测水分含量。 有机溶剂的物理常数表 特点及适用范围: 高效换热,水分迅速移去。密封,加热温度低,设备 简单,操作方便。 适用于因加热易氧化,分解,含有大量挥发性组分的 样品。 特别适用于香料、油类水分的测定
4、蒸馏法 原理:二互不相溶的液体沸点低于各组分的沸点,将 食品中的水分与有机溶剂甲苯、二甲苯等沸蒸出、 冷凝、收集、分层,即可测水分含量。 有机溶剂的物理常数表 特点及适用范围: 高效换热,水分迅速移去。密封,加热温度低,设备 简单,操作方便。 适用于因加热易氧化,分解,含有大量挥发性组分的 样品。 特别适用于香料、油类水分的测定

测定方法: 试剂制备:新蒸馏甲苯或二甲苯(以水饱和, 蒸馏,收集液备用) 样品-→烧瓶 以50-75ml 甲苯浸没样品 从冷凝管上口蒸馏至水分量不再增加(水被 集中在计量管下部,溢出的甲苯又被蒸馏) 读水的容量 计算 H2O%= V/W*100 (V—ml,W—g)
测定方法: 试剂制备:新蒸馏甲苯或二甲苯(以水饱和, 蒸馏,收集液备用) 样品-→烧瓶 以50-75ml 甲苯浸没样品 从冷凝管上口蒸馏至水分量不再增加(水被 集中在计量管下部,溢出的甲苯又被蒸馏) 读水的容量 计算 H2O%= V/W*100 (V—ml,W—g)

5、卡尔.费休法 (Karl.Fischer) 11 (1)原理 根据下列反应能定量进行 SO2+I2+2H2O=H2SO4+2HI 为使反应顺利进行,需加入吡啶(C5H5N),中和H2SO4, 甲醇(CH3OH),防止硫酸吡啶于H2O发生副反应 总反应:(I2+SO2+3 C5H5N+ CH3OH)+H2O→ 2 C5H5N·HI + C5H5N·HSO4·CH3 终点滴定方法:>1%,过量I2棕黄色;电极安培滴定法 适用于深色样品,微量水分测定 (2)适用范围 是测定痕量水分的理想方法 可测1ppm H2O 适用范围广,固、液、气 1ppm-100% H2O
5、卡尔.费休法 (Karl.Fischer) 11 (1)原理 根据下列反应能定量进行 SO2+I2+2H2O=H2SO4+2HI 为使反应顺利进行,需加入吡啶(C5H5N),中和H2SO4, 甲醇(CH3OH),防止硫酸吡啶于H2O发生副反应 总反应:(I2+SO2+3 C5H5N+ CH3OH)+H2O→ 2 C5H5N·HI + C5H5N·HSO4·CH3 终点滴定方法:>1%,过量I2棕黄色;电极安培滴定法 适用于深色样品,微量水分测定 (2)适用范围 是测定痕量水分的理想方法 可测1ppm H2O 适用范围广,固、液、气 1ppm-100% H2O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试卷习题)试卷A及答案.doc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实验技术基础.ppt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的检测.ppt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测定.ppt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脂类的测定.ppt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灰分的测定.ppt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食品质量的感官检验.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食品常见有害有毒物质测定.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食品矿物质测定.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食品添加剂测定.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一般成分测定 第六节 蛋白质的测定 第七节 维生素的测定.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一般成份测定 第五节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一般成份测定 第四节 脂类的测定.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物理检测.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食品检测的基本知识.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食品感官检验.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
-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中餐烹调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完整版,共七章).ppt
-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中餐烹调技术》课程教学实训指导书(模拟与现场表演).doc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ppt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试卷习题)试卷B及答案.doc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常见食品添加剂的测定.ppt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有害物质的测定.ppt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ppt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食品安全现代生物检测技术.ppt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一章 绪论.pdf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二章 水.pdf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三章 糖类.pdf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四章 脂类.pdf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五章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pdf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六章 酶.pdf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七章 食品色素和着色剂.pdf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八章 维生素和矿物质.pdf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九章 风味.pdf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十章 食品添加剂.pdf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三十个实验).pdf
-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pdf
-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pdf
-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基础营养.pdf
-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不同人群食品的营养要求.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