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复合材料界面 5.3 偶联剂

1947年Johns Hopkins大学的Ralph K.Witt等 在一份写给海军军械局的“秘密”报告中指 出,用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处理玻璃纤维而 制得的聚酯复合材料的强度为采用乙基三氯 硅烷处理玻璃纤维时的两倍。 1949年,美国空军与Bjorksten组织签订了一 项合同(AFTR6220),旨在探索玻璃纤维处 理剂对聚酯层压板湿强度性能的影响,对 2000种化合物做了筛选试验,其中最佳的, 并且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仍不失为佼佼者的 是以乙烯基三氯硅烷和邱-氯代烯丙醇的等摩示 加成物为基础的非水剂型处理剂(BY)
• 1947年Johns Hopkins大学的Ralph K. Witt等 在一份写给海军军械局的“秘密”报告中指 出,用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处理玻璃纤维而 制得的聚酯复合材料的强度为采用乙基三氯 硅烷处理玻璃纤维时的两倍。 • 1949年,美国空军与Bjorksten组织签订了一 项合同(AFTR6220),旨在探索玻璃纤维处 理剂对聚酯层压板湿强度性能的影响,对 2000种化合物做了筛选试验,其中最佳的, 并且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仍不失为佼佼者的 是以乙烯基三氯硅烷和β-氯代烯丙醇的等摩尔 加成物为基础的非水剂型处理剂(BJY)

500 400 BJY处理 300 200 114(铬) 100 112(无处理州) 1 在沸水中的时问(h) 图1.1根据B0 rkstonf31的数据,聚酯层压板在1950年时的强度

图6.34单向CFRP剪切断裂形貌[4)

8.5.2偶联剂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基体与玻璃纤维或其他无机填料,在结构和性能上存 在很大的差异,相互亲和力差,常使用偶联剂,以实现良好的界面结合。 ▣ 所谓偶联剂是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性质基团的化合物,其中一种 基团可与增强材料发生化学或物理的作用。另一种基团可与基体 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通过偶联剂的偶联作用,使基体与增强材 料实现良好的界面结合。 ▣ 主要种类: (1)硅烷类; (2)钛酸酯类; (3)有机铬络合物类
8.5.2 偶联剂 所谓偶联剂是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性质基团的化合物,其中一种 基团可与增强材料发生化学或物理的作用。另一种基团可与基体 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通过偶联剂的偶联作用,使基体与增强材 料实现良好的界面结合。 主要种类: (1)硅烷类; (2)钛酸酯类; (3)有机铬络合物类。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基体与玻璃纤维或其他无机填料,在结构和性能上存 在很大的差异,相互亲和力差,常使用偶联剂,以实现良好的界面结合

8.5.2.1有机硅烷偶联剂 通式: RnSiX4-n 口R为与聚合物分子有亲和力或反应能力的有机基团, 可含有乙烯基,环氧基,胺基,巯基,氰基,甲基 丙烯酰氧基等基团 ▣ X为可水解基团,如-Cl,OCH3,OCH2CH3等 ▣n=1~4; 若n=1,则通式为: RSiX3
8.5.2.1 有机硅烷偶联剂 通式: RnSiX4-n R为与聚合物分子有亲和力或反应能力的有机基团, 可含有乙烯基,环氧基,胺基,巯基,氰基,甲基 丙烯酰氧基等基团 X为可水解基团,如-Cl,OCH3, OCH2CH3等 n=1~4; 若n=1,则通式为: RSiX3

硅烷偶联剂作用机理 (1)X基团水解,形成硅醇: X OH X-Si-R+3H20-HO Si-R+3HX OH (2)硅醇的硅羟基之间以及硅醇硅羟基与玻纤表面硅羟 基之间形成氢键
硅烷偶联剂作用机理 (1)X基团水解,形成硅醇: X Si R + 3H O HO Si R + 3HX X X OH OH 2 (2)硅醇的硅羟基之间以及硅醇硅羟基与玻纤表面硅羟 基之间形成氢键。 O Si H O H H R Si H Si O O O O Si O R Si O H R H H O H

(3)硅羟基之间脱水形成-Si-O-Si-键。 对于偶联剂硅醇基之间的反应, R 我们可以认为是偶联剂作用过 程中的一个副反应: -0Si-0-Si-O- (1)减少了与填料或纤维作 用的硅羟基数,使偶联效率降 低; (2)在填料表面形成多分子 7777777777 的覆盖层,影响无机物与有机 物之间的紧密结合。 硅烷偶联剂与玻纤表面以S一O一S化学键结合,同时在 玻纤表面缩聚成膜,形成了有机R基团朝外的的结构
(3)硅羟基之间脱水形成-Si-O-Si-键。 硅烷偶联剂与玻纤表面以Si-O-Si化学键结合,同时在 玻纤表面缩聚成膜,形成了有机R基团朝外的的结构。 对于偶联剂硅醇基之间的反应, 我们可以认为是偶联剂作用过 程中的一个副反应: (1)减少了与填料或纤维作 用的硅羟基数,使偶联效率降 低; (2)在填料表面形成多分子 的覆盖层,影响无机物与有机 物之间的紧密结合。 -O-Si-O-Si-OO O R R

R Si 有机基团R中可含有一C=C一、 0 0 一NH2、环氧基、一SH等基团, 0 可参与基体树脂的固化反应。这 R-Si-0-Si 样偶联剂就与基体树脂以化学键 S1 0-Si-R 结合起来 玻纤截面 玻璃纤维表面的有机硅单分子层示意图
玻璃纤维表面的有机硅单分子层示意图 有机基团R中可含有-C=C-、 -NH2、环氧基、-SH等基团, 可参与基体树脂的固化反应。这 样偶联剂就与基体树脂以化学键 结合起来

可水解基团X的性质 ▣X=一CI,水解产物为HCI,有促进水解、缩聚作用, 水解产生的硅醇不稳定。 X=一OCH3或一OC2H5,水解慢,水解产物稳定, 在水中溶解性降低。 ▣ X=一OCH2CH2OCH3,水溶性好,柔软性好。 新配好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 硅烷偶联剂水解产 单体:82%二聚体:15% 物不稳定,会自行 三聚体:3% 缩合沉淀 放置后: 单体:34%二聚体:23% 偶联剂之间的缩合反应导 三聚体:30%四聚体:13% 致偶联剂的失效,进一步 印证了是副反应的看法 配好的硅烷偶联剂溶液应在12r内用完
可水解基团X的性质 X=-Cl,水解产物为HCl,有促进水解、缩聚作用, 水解产生的硅醇不稳定。 X=-OCH3或-OC2H5,水解慢,水解产物稳定, 在水中溶解性降低。 X=-OCH2CH2OCH3,水溶性好,柔软性好。 新配好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 单体:82% 二聚体:15% 三聚体:3% 放置后: 单体:34% 二聚体:23% 三聚体: 30% 四聚体:13% 配好的硅烷偶联剂溶液应在12hr内用完。 硅烷偶联剂水解产 物不稳定,会自行 缩合沉淀 偶联剂之间的缩合反应导 致偶联剂的失效,进一步 印证了是副反应的看法

X基团:水解和聚合速度 ·关于X基团对用YS1X,偶联剂处理的玻璃布-聚酯树脂 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形响① 表2 弯曲强度(磅/英寸) CH,=CHSiX, 干 态 8小时煮沸后 -C1 68,5 58.1 -OCH, 65.0 59.0 -OC2H; 66.0 57.0 -OCH,CH:OCH; 69.0 61.0 0-&-cm 64.0 57.0 -N(CH3)2 72.2 57.8 ①由12层玻璃布和通用聚酯树脂制成的层压板
X基团:水解和聚合速度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复合材料界面 5.1 复合材料概述 5.2 复合材料界面理论.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表界面基础(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Kelvin公式、二元体系的表面张力).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总复习讲稿.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界面力学性能的分析表征、界面形态的微观分析表征.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7.3 介电强度 7.4 铁电性 7.5 压电性.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7.1 介质的极化 7.2 介质损耗.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材料的磁学性能(Magnetic Properties of Materials).ppt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六 锥光镜下干涉图的观察与测定.doc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五 消光类型、消光角及延性符号的测定.doc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 解理及多色性观察.doc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糙面、突起、贝克线的观察与应用.doc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偏光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doc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doc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8 矿物的化学成分.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7 晶体化学基础知识.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6 晶体的规则连生.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5 晶体内部结构和生长简介.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4 单形与聚形.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3 晶体定向和晶面符号.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2 晶体的对称.pdf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复合材料界面 5.4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界面 5.5 先进复合材料的界面.pdf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表界面.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磁性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生物医学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电性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功能转换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能源材料.ppt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0章 功能薄膜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光学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第1章 材料的电子结构与物理性能.ppt
-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样品制备技术.ppt
-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高效毛细管电泳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ppt
-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薄层色谱(1/2).ppt
-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薄层色谱(2/2)复习.ppt
-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ppt
-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考试习题,含答案).doc
-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色谱法的发明(山东理工大学:王依山).ppt
-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基本理论(2/2)速率理论.ppt
-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基本理论(1/2)平衡理论、塔板理论.ppt
-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2/3)3.4 填充柱气相色谱固定相.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