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7.1 介质的极化 7.2 介质损耗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第七章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第七章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主要内容: 1.介质的极化 2.介质损耗 3.介电强度 4.铁电性 5.压电性
主要内容: 1.介质的极化 2.介质损耗 3.介电强度 4.铁电性 5.压电性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能建立极化的一切物质。 通常指电阻率大于10102cm的一类在电场中以感应而并 非传导的方式呈现其电学性能的物质。 电介质的主要性能: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因子、介电强 度

电介质的作用: 电容就是利用两片挨得很近但又彼此绝缘的金属,在通上直流电压的时候,利用 电场力对电子的束缚达到存储电量的目的. 电容中间的电介质起提高电容容量的作用。 加入电介质后,存储电荷的能力高了,所以电容也就升高了 电介质的电阻率一般都很高,被称为绝缘体如果不加电介质的话,空气会有一 定的导电能力因而存储电荷的能力会弱一些,而加入电介质后,电容正负极板 的绝缘性能就要比没有电介质时好,也就是存储电荷的能力高了,所以电容也 就升高了
电容就是利用两片挨得很近但又彼此绝缘的金属,在通上直流电压的时候,利用 电场力对电子的束缚,达到存储电量的目的. 电容中间的电介质起提高电容容量的作用 。 加入电介质后,存储电荷的能力高了, 所以电容也就升高了 电介质的电阻率一般都很高,被称为绝缘体.如果不加电介质的话,空气会有一 定的导电能力,因而存储电荷的能力会弱一些,而加入电介质后,电容正负极板 的绝缘性能就要比没有电介质时好,也就是存储电荷的能力高了,所以电容也 就升高了. 电介质的作用:

真空 E 一 (+ ⊕+⊕+⊕+⊕ ○自由电荷 +一 偶极子 □ 束缚电荷

7.1介质的极化
7.1 介质的极化

7.1.1极化现象及其物理量 构成质点的正负电荷沿电场方向在有限范围内短程移动,形成一个偶极子。 电偶极矩μ: u=q·l(单位:库仑·米) 电偶极矩的方向: 负电荷指向正电荷。电偶极矩的方向与外电场的方向 一致
构成质点的正负电荷沿电场方向在有限范围内短程移动,形成一个偶极子。 7.1.1 极化现象及其物理量 -q +q E

电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介质内的质点(原子、分子、离子)正负电 荷重心的分离,使其转变成偶极子的过程。 或在外电场作用下,正、负电荷尽管可以逆向移动,但它们并不能挣脱 彼此的束缚而形成电流,只能产生微观尺度的相对位移并使其转变成偶 极子的过程
电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介质内的质点(原子、分子、离子)正负电 荷重心的分离,使其转变成偶极子的过程。 或在外电场作用下,正、负电荷尽管可以逆向移动,但它们并不能挣脱 彼此的束缚而形成电流,只能产生微观尺度的相对位移并使其转变成偶 极子的过程

质点的极化率o:a=L。 表征材料的极化能力。 单位:Fm 局部电场Eoc: 作用在微观质点上的局部电场。 介质的极化强度P:P=。 单位:Cm 单位介质体积内的电偶极矩总和。或束缚电荷的面密 度
单位:F·m2 单位:C/m2

介质的极化强度与宏观可测量之间的关系 单位板面上束缚电荷的数值(极化电荷密度)可以用单位体积材料中总的偶极矩即极化 强度P来表示。 设N是体积V内偶极矩的数目,电偶极矩等于两个异号电荷士Q乘以间距d,则: P=Nu/V=Qd/V=Q/A O日⊙日Θ日Q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 -Q + Q 单位板面上束缚电荷的数值(极化电荷密度)可以用单位体积材料中总的偶极矩即极化 强度P来表示。 设N是体积V内偶极矩的数目,电偶极矩等于两个异号电荷Q乘以间距d,则: P= N /V = Q d/V= Q/A 介质的极化强度与宏观可测量之间的关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材料的磁学性能(Magnetic Properties of Materials).ppt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六 锥光镜下干涉图的观察与测定.doc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五 消光类型、消光角及延性符号的测定.doc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 解理及多色性观察.doc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糙面、突起、贝克线的观察与应用.doc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偏光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doc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doc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8 矿物的化学成分.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7 晶体化学基础知识.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6 晶体的规则连生.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5 晶体内部结构和生长简介.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4 单形与聚形.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3 晶体定向和晶面符号.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2 晶体的对称.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1 晶体与晶体的基本性质.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9 矿物的形态.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3 矿物的命名和分类.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2 矿物鉴定和研究的主要方法.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1 矿物的形成、变化及其成因标型.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0 矿物的物理性质.pdf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7.3 介电强度 7.4 铁电性 7.5 压电性.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界面力学性能的分析表征、界面形态的微观分析表征.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总复习讲稿.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表界面基础(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Kelvin公式、二元体系的表面张力).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复合材料界面 5.1 复合材料概述 5.2 复合材料界面理论.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复合材料界面 5.3 偶联剂.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复合材料界面 5.4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界面 5.5 先进复合材料的界面.pdf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表界面.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磁性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生物医学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电性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功能转换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能源材料.ppt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0章 功能薄膜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光学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第1章 材料的电子结构与物理性能.ppt
-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样品制备技术.ppt
-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高效毛细管电泳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ppt
-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薄层色谱(1/2).ppt
-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薄层色谱(2/2)复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