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薄层色谱(2/2)复习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60
文件大小:5.46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薄层色谱(2/2)复习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复习 色谱法(Chromatography)亦称色层法、层 析法等。色谱法是分高、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 重要方法之一。 色谱法的原理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 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分配)的不同,或其亲 和性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 复的吸附或分配作用,从而使各组分分离

复习 色谱法的原理

1.按固定相所处的状态分类: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柱色谱 (Column Chromatography) 纸色谱 (Paper Chromatography) 2. 按分腐机理分类: 吸附色谱(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分配色谱(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离子交换色谱(IEC) 疑胶色谱(GPC) 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仪器分析实验

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仪器分析实验

●定义: ●平面液相色谱法(plane chromatography)是 以液体为流动相(展开剂),在平面上进行分离 的一种色谱方法. ●分类: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和薄 层电泳法

⚫定义: ⚫平面液相色谱法(plane chromatography)是 以液体为流动相(展开剂),在平面上进行分离 的一种色谱方法. ⚫分类: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和薄 层电泳法

保留参数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溶剂前沿 2 5 6 ●比移值R(retardation factor;Rf)是某一组分移动距离与展开剂 移动距离之比,是平面色谱的基本定性能数。 R,=原点到组分斑点质量心的距离 L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Lo R范围: 0<Rf<1 R=0.2~0.8(常用) R=0.30.5(最佳)

保留参数 ⚫比移值Rf (retardation factor;Rf )是某一组分移动距离与展开剂 移动距离之比,是平面色谱的基本定性能数。 L0 L R f = = 原 点 到 溶 剂 前 沿 的 距 离 原 点 到 组 分 斑 点 质 量 中心 的 距 离 Rf范围: 0< Rf <1 Rf = 0.2~0.8(常用) Rf = 0.3~0.5(最佳)

保留参数 ●相对比移值:是指被分离组分与所选参比物的比移值之比。 原点到组分斑点质量中心的距离 R、 R() R(参】 原点到参考物斑点质量中心的距离L? 讨论 ,参考物与被测组分在完全相同条件下展开。可以消除系统误差,大 大提高重现性和可靠性; ,参考物可以是后加入纯物质,也可是样品中已知组分 相对比移值R与组分、参考物性质及色谱条件有关,范围可以大于 或小于1

保留参数 ⚫相对比移值:是指被分离组分与所选参比物的比移值之比。 2 1 L L R R R f f s = = = 原点到参考物斑点质量中心的距离 原点到组分斑点质量中心的距离 (参) (组) ✓讨论 •参考物与被测组分在完全相同条件下展开。可以消除系统误差,大 大提高重现性和可靠性; •参考物可以是后加入纯物质,也可是样品中已知组分 •相对比移值Rs与组分、参考物性质及色谱条件有关,范围可以大于 或小于1

薄层色谱分离效能参数 1、理论塔板数n=16(L/W)2 ●L: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W:组分斑点的纵 向宽度 2、塔板高度H=L/n L0:原点到展开剂前沿的距离. ●n越大,H越小

薄层色谱分离效能参数 1、理论塔板数 n=16(L/W)2 ⚫L: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 W:组分斑点的纵 向宽度 2、塔板高度 H=L0 /n L0:原点到展开剂前沿的距离. ⚫ n越大,H越小

●容量因子为组分在固定相的保留时间与在展开剂中的保留时间之比。 容量因子与比移值的关系 Rj= 1+k (1)R与K有关,即与组分性质(溶解度)以及薄层板 和展开剂的性质有关,K↑大,R小 (2)薄层板一定,R只与组分性质有关,对于极性组分, 展开剂极性↑大,R↑大(容易洗脱) 展开剂极性小,R↓小(不容易洗脱) (3)R=1K或k=0 组分在前沿;R=0K或k=o0组分在原点

容量因子与比移值的关系 k Rf + = 1 1 ⑴ Rf与K有关,即与组分性质(溶解度)以及薄层板 和展开剂的性质有关,K↑大,Rf ↓小 ⑵薄层板一定,Rf只与组分性质有关,对于极性组分, 展开剂极性↑大,Rf ↑大(容易洗脱) 展开剂极性↓小,Rf ↓小 (不容易洗脱) ⑶Rf =1 K或k=0 组分在前沿; Rf =0 K或k=∞ 组分在原点 ⚫容量因子为组分在固定相的保留时间与在展开剂中的保留时间之比

分离评价参数 1分离度(resolution;R):两相邻斑 点中心的距离与两斑点平均宽度的 比值 Wi W> R=2(L2-L1)/W+W2) W> =2d/W1+W2) L1、L2:分别为原点至两半斑点中 图18-2平面色谱分离度示意图 心的距离,W1、W2斑点的宽度

分离评价参数 1 分离度(resolution; R):两相邻斑 点中心的距离与两斑点平均宽度的 比值 R=2(L2 -L1 )/(W1+W2 ) =2d/(W1+W2 ) •L1 、L2 :分别为原点至两半斑点中 心的距离, W1、W2斑点的宽度

2.分离数(separation number;SN) ●定义:相邻斑,点分离度为1.177时,在R=0(原点) 到R=1(溶剂前沿)之间能容纳的色谱斑点数。 ●一般薄层板的分离数为7~10,高效薄层板可达 1020。 ●SN是衡量分离容量的重要参数

2.分离数(separation number; SN) ⚫定义:相邻斑点分离度为1.177时,在Rf=0(原点) 到Rf=1(溶剂前沿)之间能容纳的色谱斑点数。 ⚫一般薄层板的分离数为 7~10,高效薄层板可达 10~20。 ⚫SN是衡量分离容量的重要参数

薄层色谱 点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将固定相均匀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平板上,形成薄层 而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特点: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展开时间较短、显 色方便。 ●分离机理:吸附、分配、离子交换、空间排阻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将固定相均匀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平板上,形成薄层 而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特点: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展开时间较短、显 色方便。 ⚫分离机理:吸附、分配、离子交换、空间排阻. 薄层色谱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