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7.3 介电强度 7.4 铁电性 7.5 压电性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31
文件大小:727.29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7.3 介电强度 7.4 铁电性 7.5 压电性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7.3介电强度

7.3 介电强度

7.3.1介质在电场中的破坏 介质的特性,如绝缘、介电能力,都是指在一定的电场强度范围内的材料的 特性,即介质只能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以内保持这些性质。当电场强度超过某 一临界值时,介质由介电状态变为导电状态。这种现象称介电强度的破坏, 或叫介质的击穿。 介质的击穿:外加电场强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介质由介电状态变为导电状态 的现象称为击穿。 介电强度:相应的临界电场强度。 击穿 分为热击穿和电击穿

7.3.1 介质在电场中的破坏 介质的击穿:外加电场强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介质由介电状态变为导电状态 的现象称为击穿。 介电强度:相应的临界电场强度。 击穿 分为热击穿和电击穿 介质的特性,如绝缘、介电能力,都是指在一定的电场强度范围内的材料的 特性,即介质只能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以内保持这些性质。当电场强度超过某 一临界值时,介质由介电状态变为导电状态。这种现象称介电强度的破坏, 或叫介质的击穿

7.3.2热击穿 热击穿的本质:处于电场中的介质,由于介质损耗而受热;当外加电压足够高 时,散热和发热从平衡状态转入非平衡状态,介质的温度将越来越高,直至出 现永久性破坏。 临界条件: Q1(EC.TC)=Q2(Tc) 为了简化,取两种极端情况: (1)稳态热击穿 电压长期作用,介质内温度变化极慢 (2)脉冲热击穿一一 电压作用时间很短,散热来不及进行

7.3.2 热击穿 热击穿的本质:处于电场中的介质,由于介质损耗而受热;当外加电压足够高 时,散热和发热从平衡状态转入非平衡状态,介质的温度将越来越高,直至出 现永久性破坏。 临界条件: 为了简化,取两种极端情况: (1)稳态热击穿——电压长期作用,介质内温度变化极慢 (2)脉冲热击穿——电压作用时间很短,散热来不及进行

只讨论稳态热击穿: dT d2T CvX -kx dt dx2 =σE2 温升 散热 发热 将J=σE代入上式化简,得: dTdT =0 du dx k·Jax 可求出热击穿电压U。(临界电压)

只讨论稳态热击穿: 温升 散热 发热 将J = σE²代入上式化简,得: 可求出热击穿电压Uc(临界电压)

1.温度不均匀的厚膜介质 8KTo2k 2 W Uoc≈ e2kT OoW 临界击穿电压可近似为: B U0c≈Ae2 >热击穿电压随环境温度升高而降低; >热击穿电压与介质厚度无关,因此介质厚度增大时,热击穿强度降低

1. 温度不均匀的厚膜介质 临界击穿电压可近似为: ➢ 热击穿电压随环境温度升高而降低; ➢ 热击穿电压与介质厚度无关,因此介质厚度增大时,热击穿强度降低

2.温度均匀的薄膜介质 dr 1/2 Uc- (:热传导系数::为系数品) 随试样的厚度的平方根变化

2. 温度均匀的薄膜介质

7.3.3电击穿 固体介质电击穿实际上是碰撞电离理论: 在强电场作用下,固体导带中可能因冷发射或热发射存在一些电子,这些电 子被加速,获得动能; 高速电子与晶格振动相互作用,把能量传递给晶格; 上述两个过程在一定温度和场强下平衡时,固体介质有稳定的电导; 当电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大于传递给晶格振动能量时,电子动能越来越大; 大到一定值,电子与晶格振动的相互作用导致电离产生新电子,使电子数目迅速 增加,电导进入不稳定状态,发生击穿

7.3.3 电击穿 固体介质电击穿实际上是碰撞电离理论: 在强电场作用下,固体导带中可能因冷发射或热发射存在一些电子,这些电 子被加速,获得动能; 高速电子与晶格振动相互作用,把能量传递给晶格; 上述两个过程在一定温度和场强下平衡时,固体介质有稳定的电导; 当电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大于传递给晶格振动能量时,电子动能越来越大; 大到一定值,电子与晶格振动的相互作用导致电离产生新电子,使电子数目迅速 增加,电导进入不稳定状态,发生击穿

电击穿理论分为本征电击穿和“雪崩”电击穿理论。 1.本征电击穿理论 e2E2 电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 A= m* 用AE,W表示。 与晶格波相互作用时单位时间能量的损失用B=BT) 表示,平衡时: AE,W=B=B(To川 当电场上升到使平衡破坏时,碰撞电离过程立即发生

电击穿理论分为本征电击穿和“雪崩”电击穿理论。 1.本征电击穿理论 电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 用A(E,u)表示。 与晶格波相互作用时单位时间能量的损失用 B=B(T0 ,u) 表示,平衡时: A(E,u) = B=B(T0 ,u) 当电场上升到使平衡破坏时,碰撞电离过程立即发生

2.“雪崩”电击穿理论 材料掺杂浓度较低时,随着电压增加,空间电荷区中的电场增强。这样通 过空间电荷区的电子和空穴,就会在电场作用下,获得更大能量。在晶体中 运行的电子和空穴将不断地与晶体原子发生碰撞,通过这样的碰撞可使束缚 在共价键中的价电子碰撞出来,产生自由电子-空穴对。 新产生的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撞出其他价电子,又产生新的自由电子和空 穴对。如此连锁反应,使得阻挡层中的载流子的数量雪崩式地增加,流过晶体 的电流就急剧增大,撞击晶格而破坏,这种碰撞电离导致的击穿被称为“雪崩” 击穿,也称为电子雪崩现象

2.“雪崩”电击穿理论 材料掺杂浓度较低时,随着电压增加,空间电荷区中的电场增强。这样通 过空间电荷区的电子和空穴,就会在电场作用下,获得更大能量。在晶体中 运行的电子和空穴将不断地与晶体原子发生碰撞,通过这样的碰撞可使束缚 在共价键中的价电子碰撞出来,产生自由电子-空穴对。 新产生的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撞出其他价电子,又产生新的自由电子和空 穴对。如此连锁反应,使得阻挡层中的载流子的数量雪崩式地增加,流过晶体 的电流就急剧增大,撞击晶格而破坏,这种碰撞电离导致的击穿被称为“雪崩” 击穿,也称为电子雪崩现象

7.4铁电性

7.4 铁电性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