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五 消光类型、消光角及延性符号的测定

山东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4级2班同组者罗国治李翔林凡凯 成 室温: 气压: 课程名称:无机材料显微结构分析 教师签字 实验项目 消光类型、消光角及延性符号的测定 指导 杨富贵 编码(五) 教师 实验目的 1.认识和鉴别各种消光类型: 2.学会测定消光角及延性符号的方法 实验仪器(编 偏光显微镜、试样薄片 号)材料工具 一、实验内容: 1.观察白云母或红柱石的平行消光,并测定其延性符号: 2.观察普通角闪石垂直Z品轴切面的对称消光: 3.观察普通角闪石平行Z晶轴切面(平行(010)切面)的斜消光,并测定平行(010)切 面上的消光角。 二、实验原理: 消光现象:在正交偏光条件下,下偏光镜的P叩偏光透过薄片而不能透过上偏光镜使目镜视 域呈光暗现象,称为消光现象 消光位:品粒处于消光的位置,称为品体的消光位 全消光:下偏光镜的P即偏光透过光率体切面是圆的介质时,偏光直接通过介质,并且振动 特点不发生改变,所以与上偏光镜振动方向垂直而不能通过。目镜内呈现黑暗,转 动物台360度永远均为黑暗,这种消光称为全消光。(所有均质体介质,包括一切 非品体的气体、液体、树胶、玻璃等和等轴品体系品体,以及垂直光轴的非均质体) 四次消光:所有的光率体切面是椭圆的介质,下偏光镜的PP偏光射入薄片要发生双折射 分裂成平行光率体切面椭圆半径方向振动的两偏光:若椭圆半径平行PP与AA 方向,目镜视域内晶粒呈现消光:转动物台后切面的椭圆半径与上下偏光振动方 向斜交,PP偏光射入品粒发生双折射的两偏光振动方向均斜交于上偏光镜AA 方向,进入上偏光镜将再次发生双折射,使部分光线通过上偏光镜,结果目镜视 实验室名称:偏光显微镜实验室 2017年3月14日
实验室名称:偏光显微镜实验室 2017 年 3 月 14日 山东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 14 级 02 班 同组者 罗国治 李翔 林凡凯 成 绩 室温: 气压: 课程名称:无机材料显微结构分析 教师签字 实 验 项 目 编 码(五) 消光类型、消光角及延性符号的测定 指 导 教 师 杨富贵 实验目的 1.认识和鉴别各种消光类型; 2.学会测定消光角及延性符号的方法。 实验仪器(编 号)材料工具 偏光显微镜、试样薄片 一、实验内容: 1.观察白云母或红柱石的平行消光,并测定其延性符号; 2.观察普通角闪石垂直 Z 晶轴切面的对称消光; 3.观察普通角闪石平行 Z 晶轴切面(平行(010)切面)的斜消光,并测定平行(010)切 面上的消光角。 二、实验原理: 消光现象:在正交偏光条件下,下偏光镜的 PP 偏光透过薄片而不能透过上偏光镜使目镜视 域呈光暗现象,称为消光现象。 消光位:晶粒处于消光的位置,称为晶体的消光位 全消光:下偏光镜的 PP 偏光透过光率体切面是圆的介质时,偏光直接通过介质,并且振动 特点不发生改变,所以与上偏光镜振动方向垂直而不能通过。目镜内呈现黑暗,转 动物台 360 度永远均为黑暗,这种消光称为全消光。(所有均质体介质,包括一切 非晶体的气体、液体、树胶、玻璃等和等轴晶体系晶体,以及垂直光轴的非均质体) 四次消光:所有的光率体切面是椭圆的介质,下偏光镜的 PP 偏光射入薄片要发生双折射, 分裂成平行光率体切面椭圆半径方向振动的两偏光:若椭圆半径平行 PP 与 AA 方向,目镜视域内晶粒呈现消光;转动物台后切面的椭圆半径与上下偏光振动方 向斜交,PP 偏光射入晶粒发生双折射的两偏光振动方向均斜交于上偏光镜 AA 方向,进入上偏光镜将再次发生双折射,使部分光线通过上偏光镜,结果目镜视

域呈现明亮不消光,晶粒处于明亮位。转动物台,将出现四次明亮和四次消光 称为四次消光现象 消光角:正交显微镜下,矿片处于消光位时,解理缝、双晶缝或晶棱于十字丝的夹角。 延性符号: 1、正延性:薄片中晶体延长方向与较大折射率平行或斜交小于45度者为正延性 2、负延性:延长方向与较小折射率平行或斜交小于45度者为负延性。 3、正负延性:如果同种单向延长晶粒有的为正延性,另一些为负延性,称为正负 延性 三、实验内容: 1.观察白云母或红柱石的平行消光,并测定其延性符号: 2.观察普通角闪石垂直Z晶轴切面的对称消光: 3.观察普通角闪石平行Z品轴切面(平行(010)切面)的斜消光,并测定平行010)切面 上的消光角。 四、实验指导; (一)白云母消光类型和延性符号测定: L.在单偏光镜下选择解理缝较清晰而密集平直的白云母切面: 2.推入上偏光、转动载物台达到消光位,然后抽出上偏光观察解理缝与十字丝的关系(是 平行还是斜交),从而确定消光类型: 3.在正交镜间,将白云母从消光位转45°(即光率体主轴与十字丝相交45°),此时白 云母干涉色最明亮,插入云母试板,根据补色法则,确定白云母的延长符号(解理缝平行、g 为正廷性,平行如为负延性)。 (二)观察普通角闪石⊥Z轴切面上的对称消光 在单偏光镜下,普通角闪石⊥Z轴的切面具有(110)和(110)两组清晰解理缝,提升镜筒 解理缝不左右移动,然后推进上偏光,转动截物台,使矿物牌消光位,然后推出上偏光,明 显可见十字丝正好与两组解理夹角平分线一致,此即为对称消光。 (三)测普通角闪石∥(O10)面上的倾斜消光及最大消光角 1.在单偏光镜下选择普通角闪石∥(010)面的颗粒。此切面的特点是呈长条状、一组完 全解理、多色性明显、干涉色最高(可达二级蓝绿)。 2.使解理缝目镜平行纵丝记下载物台刻度读数a: 3.转动物台至消光位,推出上偏光,明显可见十字丝正好与解理缝有一交角。此即为倾 斜消光(图1-15),记下载物台刻度读数b,a与b读数之差即为消光角a 4.自消光位转动物台45°,加入试板,根据补色法则判断与解理缝夹角为α的光率体 实验室名称:偏光显微镜实验室 2017年3月14日
实验室名称:偏光显微镜实验室 2017 年 3 月 14日 域呈现明亮不消光,晶粒处于明亮位。转动物台,将出现四次明亮和四次消光, 称为四次消光现象。 消光角:正交显微镜下,矿片处于消光位时,解理缝、双晶缝或晶棱于十字丝的夹角。 延性符号: 1、正延性:薄片中晶体延长方向与较大折射率平行或斜交小于 45 度者为正延性。 2、负延性:延长方向与较小折射率平行或斜交小于 45 度者为负延性。 3、正负延性:如果同种单向延长晶粒有的为正延性,另一些为负延性,称为正负 延性。 三、实验内容: 1.观察白云母或红柱石的平行消光,并测定其延性符号; 2.观察普通角闪石垂直 Z 晶轴切面的对称消光; 3.观察普通角闪石平行 Z 晶轴切面(平行(010)切面)的斜消光,并测定平行(010)切面 上的消光角。 四、实验指导: (一)白云母消光类型和延性符号测定: 1.在单偏光镜下选择解理缝较清晰而密集平直的白云母切面; 2.推入上偏光、转动载物台达到消光位,然后抽出上偏光观察解理缝与十字丝的关系(是 平行还是斜交),从而确定消光类型; 3.在正交镜间,将白云母从消光位转 45°(即光率体主轴与十字丝相交 45°),此时白 云母干涉色最明亮,插入云母试板,根据补色法则,确定白云母的延长符号(解理缝平行 Ng 为正廷性,平行 Np 为负延性)。 (二)观察普通角闪石⊥Z 轴切面上的对称消光 在单偏光镜下,普通角闪石⊥Z 轴的切面具有(110)和(110)两组清晰解理缝,提升镜筒 解理缝不左右移动,然后推进上偏光,转动载物台,使矿物牌消光位,然后推出上偏光,明 显可见十字丝正好与两组解理夹角平分线—致,此即为对称消光。 (三)测普通角闪石∥(010)面上的倾斜消光及最大消光角 1.在单偏光镜下选择普通角闪石∥(010)面的颗粒。此切面的特点是呈长条状、一组完 全解理、多色性明显、干涉色最高(可达二级蓝绿)。 2.使解理缝目镜平行纵丝记下载物台刻度读数a; 3.转动物台至消光位,推出上偏光,明显可见十字丝正好与解理缝有一交角。此即为倾 斜消光(图 1-15),记下载物台刻度读数b,a 与 b 读数之差即为消光角α ; 4.自消光位转动物台 45°,加入试板,根据补色法则判断与解理缝夹角为α的光率体

的椭圆半径名称。 5.根据结品学知识,判断解理所代表的结品轴名称。 6.写出消光角公式,书写格式为:光率体半径名称八结晶轴名称(或双晶结合面名称》 -a。如:消光角为NgAC=a(注意正交镜下测出的光率体长半径不一定就是Ng,也可能 是Ng,甚至是Nm,本次实验Ng方向为己知)。 普通角闪石的延性符号与消光角 薄片编号:b007-14 六、实验过程: 1.延性符号的测定: 先在镜中找到角闪石晶体,使延长方向平行于纵丝,记下载物台度数为103度。 旋转至消光位,记下载物台度数为110度 顺时针转动45度,使其干涉色最亮。载物台度数为 插入试板,观察到角闪石晶体干涉色升高。 故,角闪石为正延性。NgC=7·<45°】 实验室名称:偏光显微桃实验室 2017年3月14日
实验室名称:偏光显微镜实验室 2017 年 3 月 14日 的椭圆半径名称。 5.根据结晶学知识,判断解理所代表的结晶轴名称。 6.写出消光角公式,书写格式为:光率体半径名称∧结晶轴名称(或双晶结合面名称) =α。如:消光角为 Ng∧C=α (注意正交镜下测出的光率体长半径不一定就是 Ng,也可能 是 Ng',甚至是 Nm,本次实验 Ng 方向为已知)。 普通角闪石的延性符号与消光角 薄片编号:b007-14 六、实验过程: 1.延性符号的测定: 先在镜中找到角闪石晶体,使延长方向平行于纵丝,记下载物台度数为 103 度。 旋转至消光位,记下载物台度数为 110 度 顺时针转动 45 度,使其干涉色最亮。载物台度数为 插入试板,观察到角闪石晶体干涉色升高。 故,角闪石为正延性。{Ng^C=7°<45°}

2.消光角的测定: 先在镜中找到角闪石晶体,使延长方向平行于纵丝,记下载物台度数为103度。 旋转至消光角,记下载物台度数为110度 再转45度,然后插入试板,确定椭圆半径名称。 由于NgC=110°-103°=7°,故消光角为7°。 实验室名称:偏光显微镜实验室 2017年3月14日
实验室名称:偏光显微镜实验室 2017 年 3 月 14日 2.消光角的测定: 先在镜中找到角闪石晶体,使延长方向平行于纵丝,记下载物台度数为 103 度。 旋转至消光角,记下载物台度数为 110 度 再转 45 度,然后插入试板,确定椭圆半径名称。 由于 Ng^C=110°-103°=7°,故消光角为 7°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 解理及多色性观察.doc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糙面、突起、贝克线的观察与应用.doc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偏光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doc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doc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8 矿物的化学成分.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7 晶体化学基础知识.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6 晶体的规则连生.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5 晶体内部结构和生长简介.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4 单形与聚形.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3 晶体定向和晶面符号.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2 晶体的对称.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1 晶体与晶体的基本性质.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9 矿物的形态.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3 矿物的命名和分类.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2 矿物鉴定和研究的主要方法.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1 矿物的形成、变化及其成因标型.pdf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0 矿物的物理性质.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1章 钢轨预弯控制(主讲:陈林).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9章 板带材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0章 高速线材生产过程自动控制.ppt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六 锥光镜下干涉图的观察与测定.doc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材料的磁学性能(Magnetic Properties of Materials).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7.1 介质的极化 7.2 介质损耗.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7.3 介电强度 7.4 铁电性 7.5 压电性.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界面力学性能的分析表征、界面形态的微观分析表征.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总复习讲稿.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表界面基础(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Kelvin公式、二元体系的表面张力).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复合材料界面 5.1 复合材料概述 5.2 复合材料界面理论.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复合材料界面 5.3 偶联剂.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复合材料界面 5.4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界面 5.5 先进复合材料的界面.pdf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表界面.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磁性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生物医学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电性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功能转换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能源材料.ppt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0章 功能薄膜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光学材料.pdf
-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第1章 材料的电子结构与物理性能.ppt
- 《材料色谱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样品制备技术.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