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贫血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97
文件大小:2.47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贫血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第二节贫血缺铁性贫血O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第二节 贫 血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概述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容积内的血(RRC)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最低值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中以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最为重要

概 述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容积内的血 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RC) 和(或)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最 低值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中以血红蛋白 浓度降低最为重要

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为:成年男性:Hb<120g/L,RBC<4.5×1012/L,HCT<0.42;成年女性:Hb<110g/L、RBC<4.0×1012/L,HCT<0.37;妊娠女性:Hb<100g/L、RBC<3.5×1012/L,HCT<0.30

成年男性:Hb<120g/L,RBC<4.5×1012/L, HCT<0.42; 成年女性:Hb<110g/L、RBC<4.0×1012/L, HCT<0.37; 妊娠女性:Hb<100g/L、RBC<3.5×1012/L, HCT<0.30 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为: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造血干细胞异常:再障、白血病造血微环境受损:淋巴瘤、骨纤维化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各种溶血3. 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大血管破坏等慢性失血: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

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异常:再障、白血病 ▲造血微环境受损 :淋巴瘤、骨纤维化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巨幼细胞性 贫血,缺铁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各种溶血 3.失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大血管破坏等 ▲慢性失血: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按血红蛋白浓度分类贫血程度血红蛋白浓度临床表现轻度>90 g/L症状轻微活动后气促、中度60~90 g/L心悸休息时仍气促、重度30~59g/L心悸常并发贫血性极重度<30 g/L心脏病

按血红蛋白浓度分类 贫血程度 血红蛋白浓度 临床表现 轻度 > 90 g/L 症状轻微 中度 60~90 g/L 活动后气促、 心悸 重度 30~59 g/L 休息时仍气促、 心悸 极重度 < 30 g/L 常并发贫血性 心脏病

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MCVMCHCMCH分类临床类型(%)(pg)(f1)32332大细胞32100巨幼细胞性贫血。性贫血26~28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正常细0~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35胞贫血100血。V小细胞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263280低色素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性贫血障碍性贫血

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分 类 MCV (fl) MCHC (%) MCH (pg) 临床类型 大细胞 性贫血 > 100 3 2~ 35 > 32 巨幼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 胞贫血 8 0~ 100 3 2~ 35 2 6 ~ 32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 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 血。 小细胞 低色素 性贫血 < 80 < 32 < 26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 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 障碍性贫血

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类分类临床类型骨髓增生不良再生障碍性贫血性贫血骨髓增生性除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外的贫血贫血

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类 分 类 临床类型 骨髓增生不良 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性 贫血 除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外的贫血

临床表现

一 .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反甲、未梢神经炎活动耐力下降等。2.实验检查:不同贫血外周血象、骨髓象、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三个平均指数有不同改变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 白、皮肤干燥、毛发干 枯、反甲、末梢神经炎 活动耐力下降等。 2.实验检查:不同贫血外 周血象、骨髓象、网织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三 个平均指数有不同改变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