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一章(1.4)向量范数与矩阵范数

§1.4向量和矩阵范数 >向量范数( vector norms) 定义1:R空间的向量范数‖·‖,对任意xye满足下列条件 (1)‖x‖≥20;‖x=0x=0 (2)‖x=|‖x对任意eC (3)‖x+y⊥‖x+y列 物常用向量范数: x;=2|x1 max x 1≤isn i=1
§1.4 向量和矩阵范数 ➢ 向量范数 ( vector norms ) n x y R , 对任意 定义1:Rn空间的向量范数 || · || ,对任意 满足下列条件 (1) || || 0 ; || || 0 0 x x = x = (2) || x || | | || x || = C (3) || x y || || x || || y || + + 常用向量范数: = = n i i x x 1 1 || || | | = = n i i x x 1 2 2 || || | | || || max | | 1 i i n x x =

@主要性质 性质1:|-×11=|×l 性质2:|x1|lys|kyl 性质3:向量范数‖Ⅻ是R上向量x的连续函数 范数等价设川和l是R上任意两种范数,若存在 常数1、c2>0使得G1|x2xsC2| A和|lB等价。 定理41Rn上一切范数都等价
主要性质 性质1:‖-x‖=‖x‖ 性质2:|‖x‖-‖y‖|≤‖x-y‖ 性质3: 向量范数‖x‖是Rn上向量x的连续函数. 范数等价:设‖·‖A 和‖·‖B是R上任意两种范数,若存在 常数 C1、C2 > 0 使得 ,则称 ‖·‖A 和‖·‖B等价。 定理1.4.1 Rn 上一切范数都等价

定义2设{xk}是Rn上的向量序列, 令ⅹk=(XX12,Xkn)T,k=12,, 又设x=(x1*,x2,…,Xn)T是R上的向量 如果!mxki对所有的=12,,n成立, 那么称向量x是向量序列{xk}的极限 若一个向量序列有极限称这个向量序列是收敛的 定理14.2任意一种向量范数而言,向量 序列{ⅹk}收敛于向量x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lim x-x“|=O
定义2:设{xk}是Rn上的向量序列, 令 xk=(xk1,xk2,…,xkn)T , k=1,2,…., 又设x *=(x1 * ,x2 * ,…,xn * )T是Rn上的向量. 如果lim xki=xi对所有的i=1,2,…,n成立, 那么,称向量x *是向量序列{xk}的极限 , 若一个向量序列有极限,称这个向量序列是收敛的. 对任意一种向量范数‖·‖而言,向量 序列{xk}收敛于向量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定理1.4.2 * lim || || 0 k k x x → − =

>矩阵范数( matrix norms) 定义3:对任意A,B∈劂·‖为Rmx空间的矩阵范数, 指‖·‖满足(1)-(3): (1)‖A|20;‖A‖=0兮A=0 (2)4A=124对任意a∈C 3)‖A+B|s|A‖+|Bl 若还满足(4)称为相容的矩阵范数 (4)‖AB‖s‖A‖·‖B
➢ 矩阵范数 ( matrix norms ) m n A B R 定义3:对任意 , ,称|| · || 为Rmn空间的矩阵范数, 指|| · ||满足(1)-(3): (1) || A|| 0 ; || A|| = 0 A = 0 (2) || || | | || || A A = 对任意 C (3) || A+ B || || A|| + || B || (4) || AB || || A || · || B || 若还满足(4),称为相容的矩阵范数

例5:设A=(a∈M定义 A|=-2 n i,j=1 证明:这样定义的非负实数不是相容的矩阵范数 证明:设/1 B 22 AB A=1,B1,ABl-=2 从而AB|AAB‖
例5: 设A=(aij)∈M. 定义 2 , 1 1 || || | | n ij i j A a n = = 证明:这样定义的非负实数不是相容的矩阵范数. 证明:设 1 1 1 1 , 1 1 1 1 A B = = 2 2 2 2 AB = || || 1,|| || 1,|| || 2 A B AB = = = 从而 || || || || || || AB A B

>相容性 1)矩阵范数与矩阵范数的相容:|AB⊥|AⅢB‖ (2)矩阵范数与向量范数 设A∈M,A是矩阵范数x∈Rn,刈是 向量范数如果满足不等式 IAXIsAlllxl 则称矩阵范数|A与向量范数!x|相容
➢相容性 (1)矩阵范数与矩阵范数的相容:‖AB‖≤‖A‖‖B‖ (2)矩阵范数与向量范数 设A∈M,‖A‖是矩阵范数,x∈Rn ,‖x‖是 向量范数.如果满足不等式: ‖Ax‖≤‖A‖‖x‖ 则称矩阵范数‖A‖与向量范数‖x‖相容

Frobenius范数:Am=12∑lan(响向量l‖的直接推广 可以证明对方阵A∈R"和x∈R有:,Ax2sA‖xl2 算子范数( operator norm),又称为从属的矩阵范数: 由向量范数‖·导出关于知吃 利用 Cauchy不等式 4x‖l lAlL=max =na x 常用的算子范数 可证(例6) lA|=max∑|an|(行和范数) ‖Al1=mx∑|an(列和范数) A|2=√amn、(4r4)(谱范数( spectral norm))
常用的算子范数: 由向量范数 || · ||p 导出关于矩阵 A Rnn 的 p 范数: p x p p p Ax x Ax A p x max || || || || || || || || max 0 | | | | 1 = = = 则 p p p p p p Ax A x AB A B || || || || || || || || || || || || = = n j A aij i n 1 || || max | | 1 (行和范数) = = n i A aij j n 1 1 || || max | | 1 (列和范数) || || max( ) A 2 A A T = (谱范数 ( spectral norm ) ) 利用Cauchy 不等式 可证(例6)。 2 2 | | || || || || x y x y 可以证明,对方阵 AR nn 和 有: , n x R 2 2 || || || || || || Ax A x F = = = n i n j A F aij 1 1 2 || || | | (向量|| ·|| Frobenius范数: 2的直接推广) 算子范数 ( operator norm ),又称为从属的矩阵范数:

定理146对任意算子范数有:P(4)sA 证明:由算子范数的相容性,得到‖A‖≤‖A‖·‖c‖ 将任意一个特征根λ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代入 |·l‖=‖Ai=Al‖s‖Al‖·l‖l‖l 命题(P,推论1)若A对称,则有4以( 证明:‖A42=√m(44)=Vl,(f4对称 若是A的一个特征根则a必是A2的特征根 →an(42)=x2(4)萇个A的特征根成立 又:对称矩阵的 嫩即(4)为负实数 所以2范数亦称为 故得证。 谱范数
定理1.4.6 对任意算子范数 || ·|| 有: (A) || A|| 证明:由算子范数的相容性,得到 || Ax || || A|| || x || 将任意一个特征根 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u 代入 || Au || || A|| || u || | | || u || = || u || = 命题(P26,推论1) 若A对称,则有: || || ( ) A 2 = A A对称 证明: || || ( ) ( ) 2 A 2 max A A max A T = = 若 是 A 的一个特征根,则 2 必是 A2 的特征根。 又:对称矩阵的特征根为实数,即 2 (A) 为非负实数, 故得证。 ( ) ( ) 2 2 max A = A 对某个 A 的特征根 成立 所以2-范数亦称为 谱范数

定理14若矩阵A对某个算子范数满足风<1)则必有 ④.±4可逆;②k Ⅰ± 证明:⑨若不然,则(±A)x=0有非零解,即存在非零向 量x使得±Ax0=-x01x6 →(4≥1√ ②(±A)±A(I±A)=(±A±A)=1 (±A)=I千4(I±A) (I±A)‖≤1+A‖(±A)‖
定理1.4.4 若矩阵 A 对某个算子范数满足 ||A|| < 1,则必有 ①. I A 可逆; ②. ( ) 1 1 1 || || I A A − − 证明:① 若不然,则 有非零解,即存在非零向 量 使得 ( ) 0 I A x = 0 x = − Ax x 0 0 0 0 || || 1 || || Ax x = || || 1 A ✓ ② 1 ( )( ) I A I A I − = 1 1 ( ) ( ) I A A I A − − = 1 1 ( ) ( ) I A I A I A = − − 1 1 || ( ) || 1 || || || ( ) || I A A I A + − −

§1.5线性方程组的性态(误差分析) Error Analysis for Linear system of Equations 思考求解Ax=b时,A和b的误差对解ⅹ有何影响? 设A精确,误差。b,得到的解为x+6x,即 绝对误差放大因子 A(+8x=b+8b →δx=A16b→‖δx|s‖44H 相对误差放大因子 又‖b=‖Ax1s‖A·‖x‖ CTTZITU l‖b)‖1 8x ≤‖Al|·l‖A)川 18b ‖b
§1.5 线性方程组的性态(误差分析) ( Error Analysis for Linear system of Equations ) 思考:求解 A x b = 时, A 和 b 的误差对解 x 有何影响? ➢ 设 A 精确, b 有误差 b ,得到的解为 x x + ,即 1 x A b = − 1 || || || || || || x A b − 绝对误差放大因子 又 || || || || || || || || b Ax A x = 1 || || || || || || A x b 1 || || || || || || || || || || || || x b A A x b − 相对误差放大因子 A x x b b ( ) +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二章 线性规划(2.3)对偶问题与灵敏度分析.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二章 线性规划(2.5)线性整数规划.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二章 线性规划(2.4)运输问题.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二章 线性规划(2.2)单纯形法.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二章 线性规划.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二章 线性规划(2.1)线性规划的模型与图解法.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五章 图与网络分析(5.2)网络分析.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五章 图与网络分析.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五章 图与网络分析(5.1)图的基本概念.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九章 动态规划(9.1)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与方法.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九章 动态规划(9.2)动态规划应用举例.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九章 动态规划(主讲:杜纲、吴育华).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十三章 排队系统分析(13.5)MG1排队模型.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十三章 排队系统分析(13.4)MMC排队模型.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十三章 排队系统分析(13.1)排队的基本概念.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十三章 排队系统分析.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十三章 排队系统分析(13.3)M/M/1排队模型 十三章三节MM1排队模型.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十三章 排队系统分析(13.6)排队系统最优化.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十三章 排队系统分析(13.2)到达与服务的规律.ppt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运筹学)第十一章 二人有限零和对策.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二章 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2.1)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二章 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2.2)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一章(1.1)数值分析简介.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二章 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2.3)共轭斜量法.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三章 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3.1)对分法和一般迭代法.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三章 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3.2)牛顿法.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四章 插值法(4.1)Lagrange插值.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四章 插值法(4.4)牛顿插值和Hermite插值.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五章 函数逼近(5.1)最佳一致逼近.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五章 函数逼近(5.2)最佳平方逼近.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四章 插值法(4.3)样条函数插值.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六章 曲线拟合.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七章 数值积分(7.2)Romberge积分和Gauss积分.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七章 数值积分(7.1)Newton-Cotes公式.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八章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8.1)单步法.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八章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8.2)单步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八章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8.3)stiff systems.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9章 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值方法(9.5)乘幂法和QR算法.ppt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第9章 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值方法(9.1-9.4)特征值和Jacobi方法.ppt
- 河北地质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数学软件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数学建模实验解题)计算机模拟法相关知识——怎样产生随机数.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