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 Electrostatic field 2.2 唯一性定理 Uniqueness Theorem

S 2.2 唯一性定理Uniqueness Theorem·知识要点一介质中静电问题静电问题定解需要什么条件(解唯一)?的唯一性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一有导体存在时的无论何种方法,获得的满足条件的解必是该问唯一性定理题唯一的正确的解;
• 知识要点 –介质中静电问题 的唯一性定理 –有导体存在时的 唯一性定理 • 静电问题定解需要什么 条件(解唯一)? • 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 无论何种方法,获得的 满足条件的解必是该问 题唯一的正确的解; §2.2 唯一性定理 Uniqueness Theorem

1.静电问题的唯一性定理表述:设区域V内有给定的电荷分布p(x)。V可以被分1为若干个均匀、各向同性的区域V,每个小区域内介电常数为。电势在均匀区域V内满足泊松方程:=-P有几个区域,就有几个方程相关。8在两区域V和V的分界面上满足边值关系:apand=88;P, =PjVonan在V的边界S上给定ap并且的关系orDOnls盛的关系则V的电场唯一确定
1. 静电问题的唯一性定理 ① 表述:设区域V内有给定的电荷分布ρ(x)。V可以被分 为若干个均匀、各向同性的区域Vi,每个小区域内介电 常数为εi。电势在均匀区域Vi内满足泊松方程: i = − 2 在两区域Vi和Vj的分界面上满足边值关系: j j i i j i n n and = = 在V的边界S上给定 S S n or 则V的电场唯一确定。 有几个区域,就 有几个方程相关。 并且的关系 或的关系

证明:反正法设有两组不同的解β和β”满足唯一性定理的条件。令=p'-"V?g'=-P>则每个均匀区域V内8-Vo"=-P81>在两均匀区域界面上有ap'ap'88aeP=ΦananapiCPa"ananap'"=08i8onan1
➢则每个均匀区域Vi内 ② 证明:反正法 ➢ 设有两组不同的解 和 满足唯一性定理的条件。令 = − 0 2 2 = = − = − i i ➢在两均匀区域界面上有 n n n n n n j j i i j j j i i j j i i i j i j i j = = = = = =

>在整个区域V的边界S上有="===s"=0或apapap"=0解在边界上相同OnlsanOnCS为什么是这个积>考虑第i个区域V的界面S上的积分分而不是其它?.spp.ds两种边界和的法向导数的乘积[..(,pp)dv(,(V)dV + (,VpdvV2 @=0
➢在整个区域V的边界S上有 = = 0 = − = 0 S S S S S 或 = 0 − = n S n S n S 解在边界上相同 ➢考虑第i个区域Vi的界面Si上的积分 S i dS 为什么是这个积 分而不是其它? ( ) ( ) = + = i i i V i V i V i dV dV dV 2 2 两种边界φ和φ的 法向导数的乘积 ▽2 φ=0

.p.ds=(,(vp)dv即对所有分区V,求和得Ef, ,op ds -E,e,(vo) dv该式左边为零。因为两均匀区域V和V的分界面上和V的法向分量分别相等,但dS;二--dS。故左边求和,内部分界面的积分互相抵消,只剩下整个V的边界S上的积分。S上或√的法向分量等于零。P和只差一常量都描述同一电场。Ef,(Vp) dV= 0因此有上式成立,只有在V内各点√=0,即=常量
即 ( ) = i Vi i S i dS dV 2 对所有分区Vi求和得 ( ) = i V i i S i i i dS dV 2 ➢ 该式左边为零。因为 ✓ 两均匀区域Vi和Vj的分界面上φ 和ε▽φ的法向分量分别 相等,但dSi=- dSj。故左边求和,内部分界面的积分互 相抵消,只剩下整个V的边界S上的积分。 ✓ S上φ 或▽φ的法向分量等于零。 因此有 ( ) 0 2 = i V i i dV 上式成立,只有在V内各点▽φ=0,即φ =常量。 φ ΄和φ ΄΄只差一常量, 都描述同一电场

2.有导体存在时的唯一性定理1两类问题:有导体存在时,确定电场需要条件:要么每个导体上的电势;要么每个导体上的总电荷。第一类型:为简单,考虑区域内2S只含一种均匀介质情形。除去导体SVI内部后的区域V'。V边界包含S和每个导体表面S。S2已知的导体电势即成了讨论区域V'的部分边界条件,该问题就完全与前面证明过的一致
2. 有导体存在时的唯一性定理 ① 两类问题:有导体存在时,确定电场需要条件:要么 每个导体上的电势;要么每个导体上的总电荷。 2 S S1 V S ➢ 已知的导体电势即成了讨论区域 V΄的部分边界条件,该问题就完 全与前面证明过的一致。 ② 第一类型:为简单,考虑区域内 只含一种均匀介质情形。除去导体 内部后的区域V΄ 。V΄边界包含S΄和 每个导体表面Si

第二类型:3表述:给定导体外电荷分布P,导体以外满足泊松2V=-方程:8同时给定各导体上的总电荷Q,在第i个导体上满足总电荷条件和等势面条件:Ods=Qils. = P,=常量andJs, On以及在V的边界S上具有给定的:apor?Onls则V内电场完全确定
= = = 常量 − S i i S i i and Q dS n 以及在V的边界S上具有给定的: S S n or 则V内电场完全确定 ➢ 同时给定各导体上的总电荷Qi,在第i个导体上满足 总电荷条件和等势面条件: = − 2 ③ 第二类型: a) 表述:给定导体外电荷分布ρ,导体以外满足泊松 方程:

b)证明::反正法设有两组不同的解β和β”满足上述条件,令β=p'-">则?满足Vp=0 (V内)dS = O, and pls, =常量Js; Onap=0orons>对区域V'用高斯公式fpVp.dS =(v (pVp)dv
➢则φ满足 b) 证明:反正法 ➢ 设有两组不同的解 和 满足上述条件,令 = − ( ) = = = = − = 0, 0 0, 0 2 S S S S n or dS and n V i i 常量 内 ➢对区域V΄用高斯公式 S ( ) V S V d = d

.Vp.ds = ( (Vo)dV+ ?pd>左边积分区域为S'=S+Si.pvp.ds =f.p.ds+fpVp.dsS上的法线指向导体内doS上或的法ds=0-部,aplon是导体表面向导数为零,iJs.an法向导数。S,上是常积分为零量。此积分为零。=0>即有右边为零,即而p=0,积分为零。J.(V0) dV + . pd=0>必有=0,即=常量。和只差一常量
( ) = + S V V dS dV dV 2 2 ➢左边积分区域为S΄=S+Si, 0 0 = = − = + i i S i S S S dS n dS dS dS S上φ或φ 的法 向导数为零, 积分为零 Si上的法线指向导体内 部, 是导体表面 法向导数。Si上φ是常 量。此积分为零。 n ➢即有右边为零,即 ( ) 0 2 2 + = V V dV dV 而 2 = 0 ,积分为零。 ➢必有▽φ=0,即φ =常量。φ ΄和φ ΄΄只差一常量

说明:>唯一性定律是求解静电问题指导。不论用什么方法(包括试探)得到满足条件的解,一定是问题的唯一解;当确定了导体外的电势,导体上的面密度亦能确定。=Oonls;3.例题[例1]有一半径为a的导体球,它的中心恰位于两种均匀无限大介质的分界面上,介质的介电常数分别是&1与&2。若导体球总电荷为Q,求导体球表面处自由电荷分布解:设导体球上下半球各自带电量为91和q2,则Q=q1+q2又因为导体球是等势体,上下半球电势相等,即
说明: ➢ 唯一性定律是求解静电问题指导。不论用什么方法(包 括试探)得到满足条件的解,一定是问题的唯一解; ➢ 当确定了导体外的电势,导体上的面密度亦能确定。 = − i 3. 例题 n S [例1]有一半径为a的导体球,它的中心恰位于两种均匀无限 大介质的分界面上,介质的介电常数分别是ε1与ε2。若 导体球总电荷为Q,求导体球表面处自由电荷分布 解: 设导体球上下半球各自带电量为q1和q2 ,则Q=q1+q2 又因为导体球是等势体,上下半球电势相等,即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 Electrostatic field 2.3 拉普拉斯方程,分离变量法 Laplace's equation, method of separate variation.ppt
- 石河子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2014-2015年版,理学院:郭志荣).doc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 Electrostatic field 2.4 镜像法 Method of Images.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矢势及其微分方程 Vector potential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矢势及其微分方程 Vector potential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电动力学电子讲稿(简本,共六章).doc
- 石河子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共五章).doc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电动力学PDF电子版(郭硕鸿著,第二版).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doc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odynamics.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管外机器人结构设计及仿真.pdf
- 东南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Bending Internal Forces.pdf
- 东南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B.pdf
- 江苏科技大学:《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4章 结构的稳定计算.pdf
- 江苏科技大学:《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0章 结构动力计算基础.pdf
- 江苏科技大学:《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8章 渐近法及其他算法简述.pdf
- 江苏科技大学:《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7章 位移法.pdf
- 江苏科技大学:《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6章 力法 FORCE ANALYSIS.pdf
- 江苏科技大学:《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5章 虚功原理与结构位移计算.pdf
- 江苏科技大学:《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4章 影响线.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 Electrostatic field 2.1 静电场的标势及其微分方程 Scalar potential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electrostatic field.ppt
- 石河子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2016-2017年版).doc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1.6 电磁场的能量和能流 Energy and Energy Flow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六章 狭义相对论.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五章 电磁波的辐射.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三章 静磁场.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二章 静电场.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量子电动力学PDF电子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马伯强等译).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电动力学PDF电子版(人民教育出版社,胡宁著).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电磁场理论PDF电子版 ELECTRO MAGNETIC FIELD THEORY(英文版).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经典电动力学PDF电子版(下册).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经典电动力学PDF电子版(上册).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电动力学PDF电子版(武汉大学出版社,刘觉平著).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电动力学PDF电子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吴寿锽著).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1.5 电磁场边值关系 Boundary Condition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ppt
- 中山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完整电子讲义,共六章).pdf
- 中山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运动电荷的电磁场与电磁辐射.pdf
- 中山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狭义相对论.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