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分离精制方法——溶剂法及沉淀法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4
文件大小:1.45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分离精制方法——溶剂法及沉淀法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分离精制方法溶剂法(系统溶剂提取法)各种分离方法溶剂分配法(系统溶剂法)一般选择顺序其他方法(沉淀法)/膜分离法各种色谱法重结晶法

分离精制方法 各种分离方法 一般选择顺序 溶剂法(系统溶剂提取法) 溶剂分配法(系统溶剂法) 其他方法(沉淀法)/膜分离法 各种色谱法 重结晶法

溶剂法(系统溶剂提取法)极性递增的溶剂依次进行提取固体药材石油醚提取,滤过药渣 (1)油脂、蜡、挥发油、游离笛体及菇挥尽石油醚,用氟仿或乙酸乙酯提取药渣(2)游离生物碱、有机酸黄酮、香豆素甲醇、乙醇、丙酮(药渣挥散溶剂)药渣(3)糖、苷、生物碱盐、有机酸盐

溶剂法(系统溶剂提取法) 固体药材 极性递增的溶剂依次进行提取 石油醚提取,滤过 药渣(1) 油脂、蜡、挥发油、游离甾体及萜 挥尽石油醚,用氯仿或乙酸乙酯提取 游离生物碱、有机酸 黄酮、香豆素 药渣(2) 甲醇、乙醇、丙酮(药渣挥散溶剂) 糖、苷、生物碱盐、有机酸盐 药渣(3)

溶剂分配法液-液萃取法(系统溶剂法)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两相溶剂:互相饱和水相和有机相分离极性小的成分一氯仿(或乙醚)-水;石油醚-水分离极性中等的成分→乙酸乙酯一水分离极性大的成分,→正丁醇一水分配系数相差越大,则分离效果越好

溶剂分配法 液-液萃取法(系统溶剂法)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 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 两相溶剂:互相饱和水相和有机相 分离极性小的成分 氯仿(或乙醚)-水;石油醚-水 分离极性中等的成分 乙酸乙酯-水 分离极性大的成分 正丁醇-水 分配系数相差越大,则分离效果越好

分配系数K一溶质在上相溶剂中浓度与在下相溶剂中浓度比分离因子β一A、B两种溶质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分配系数比值分离因子β与萃取次数的关系β≥100,仅作一次简单萃取就可基本达到分离100≥β≥10则需萃取10~12次β≤2则须萃取100次以上

β≥100,仅作一次简单萃取就可基本达到分离 100≥ β≥10则需萃取10~12次 β≤2则须萃取100次以上 分配系数K—溶质在上相溶剂中浓度与在下相溶剂中浓度比 分离因子β—A、B两种溶质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分配系 数比值 分离因子β与萃取次数的关系

常用方法:简单萃取法(β≥50)---用分液漏斗液-液萃取与纸色谱(pH梯度萃取法)连续萃取法液滴逆流分配法(β<5O)(CCD)液滴逆流色谱(DCCC)及高速逆流色谱(HSCCC)止微型系冷出器样品注入器溶剂储槽用于比水轻的溶剂用于比水重的溶剂分部收集器液滴逆流色谱-连续萃取器

常用方法: 简单萃取法( β≥50)-用分液漏斗 液-液萃取与纸色谱(pH梯度萃取法) 连续萃取法 液滴逆流分配法(β≤50)(CCD) 液滴逆流色谱(DCCC)及高速逆流色谱(HSCCC) 用于比水轻的溶剂 用于比水重的溶剂 液滴逆流色谱-连续萃取器

萃取操作三(以系统溶剂萃取法为例)两相加入顺序振摇力度判断?水溶液一般为比重小将石油醚置分液漏斗中,加入水溶液振摇先加入,比重大静置待分层,分液的后加入如何判断是否分配平衡上层(石油醚液)下层(水液)加入三氟甲烷,振摇,静置待分层,分液(减压)回收有机溶剂上层(水液)下层(三甲烷液)加入水饱和正丁醇,振摇,静置待分层,分液上层(正丁醇液)下层(水液)

萃取操作(以系统溶剂萃取法为例) 水溶液 将石油醚置分液漏斗中,加入水溶液振摇 静置待分层,分液 上层(石油醚液) 下层(水液) 如何判断是否分配平衡 加入三氯甲烷,振摇,静置待分层,分液 上层(水液) 下层(三氯甲烷液) 加入水饱和正丁醇,振摇,静置待分层,分液 上层(正丁醇液) 下层(水液) (减压)回 收有机溶剂 两相加入顺序 振摇力度判断? 一般为比重小 先加入,比重大 的后加入

如何处理萃取中出现问题萃取乳化现象是萃取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即分层不明显出现乳化的原因是因为中药提取液中即含亲水性成分,又含亲脂性成分,振摇后出现水包油或油包水的情况,即产生乳化现象解决办法2.加热;3.放冷;4.加入表面活性剂1.充分静置;5.加入无机盐;6.分出乳化层,超声处理

如何处理萃取中出现问题 萃取乳化现象是萃取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即分层不明显 出现乳化的原因是因为中药提取液中即含亲水性成分, 又含亲脂性成分,振摇后出现水包油或油包水的情况, 即产生乳化现象 解决办法 1.充分静置 ; 2. 加热; 3.放冷; 4.加入表面活性剂 5.加入无机盐; 6.分出乳化层,超声处理

请写出具体操作方法(酸碱)溶剂法利用混合物中酸碱性不同,通过加入酸或碱以调节溶液PH值,改变混合物中某些成分的溶解性,从而达到分离目的通过加入无机酸使其成盐,从而与难溶于水有机碱性成分-非碱性成分分离通过加入碱使其成盐,从而与非具有羧基或酚羟基的酸性成分酸性成分分离通过加入碱皂化溶于水,从而与其他具有内酯或内酰胺的成分难溶于水的成分分离

(酸碱)溶剂法 利用混合物中酸碱性不同,通过加入酸或碱以调节溶液 pH值,改变混合物中某些成分的溶解性,从而达到分离 目的 难溶于水有机碱性成分- 具有羧基或酚羟基的酸性成分— 具有内酯或内酰胺的成分— 通过加入无机酸使其成盐,从而与 非碱性成分分离 通过加入碱使其成盐,从而与非 酸性成分分离 通过加入碱皂化溶于水,从而与其他 难溶于水的成分分离 请写出具体操作方法

pH梯度萃取法--~分配比与pH(酸碱性与萃取法相结合)对酸性、碱性及两性化合物而言,分配比受溶液的pH值的影响pH值的变化可以改变它们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离解型),从而影响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比禁物质的pKa为10.1,欲使其若酸性物质完全解离,即使HA均转化为A-完全解离,则pH应调节至多少?则pH=pKa+2若酸性物质完全游离,即使A-均转化为HA则pH=pKa-2

pH梯度萃取法- 分配比与pH(酸碱性与萃取法相结合) 对酸性、碱性及两性化合物而言,分配比受溶液的pH值的影响 pH值的变化可以改变它们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离解型),从而 影响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比 若酸性物质完全解离,即使HA均转化为A- 则pH=pKa+2 若酸性物质完全游离,即使A-均转化为HA 则pH=pKa-2 某物质的pKa为10.1,欲使其 完全解离,则pH应调节至多少?

pH梯度萃取法以PH值成梯度的酸水溶液依次萃取以亲脂性有机溶剂溶解的碱性成梯度的混合碱性溶液(比如,生物碱的混合溶液)再将酸液碱化,得到游离的碱性成分以PH值成梯度的碱水溶液依次萃取以亲脂性有机溶剂溶解的酸性成梯度的混合酸性溶液(如酚,酸性成分)再将碱液酸化,则得到游离的酸性成分分离实例:大黄中游离蕙醒的分离

pH梯度萃取法 以pH值成梯度的酸水溶液依次萃取以亲脂性 有机溶剂溶解的碱性成梯度的混合碱性溶液 (比如,生物碱的混合溶液) 再将酸液碱化,得到游离的碱性成分 以pH值成梯度的碱水溶液依次萃取以亲脂性 有机溶剂溶解的酸性成梯度的混合酸性溶液 (如酚,酸性成分)再将碱液酸化,则得到游离 的酸性成分 分离实例:大黄中游离蒽醌的分离

共14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