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二节 古罗马文学概述

第二节古罗马文学概述 一、 社会历史背景 古罗马的发祥地是与古希腊隔海相望的意大利半岛。相传特洛伊城被攻陷后 埃涅阿 斯带着族人逃出,后代中有一位公主与战神相爱生了 堆李生兄弟,被外祖父抛弃山中, 由山中母狼抚养成人。兄弟二人长大成人后游历至今罗马所在地,建了一座城。为了命名 和占有这座城市,他门发生了争执,结果兄长罗积路斯胜出,占有城市,命名为罗马 士罗马文化主要是继承古希腊文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希腊化时期,罗马就曾输入 许多希腊作 加以翻译和摹仿 6年罗马灭1 更是将全部希腊 诗歌和戏剧据为已有,这使得古罗马文学染上了浓厚的古希腊色彩。以至于古罗马诗人贺 拉斯指出:“罗马征服了希腊,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是希腊征服了罗马。”当然,古罗马 文学也并非全是希腊文学的仿造品,它毕竞是古罗马社会的产物,其采用的语言是拉丁语, 所以又称拉丁文学。最早的古罗马文学是在劳动和举行宗教仪式时的对唱诗歌和原始的、 笑剧式的 留传 希腊海洋民族不同,古罗马属于内陆民族,主要以耕牧方式生存。他们崇尚武力 追求社会与国家、法律与集权的强盛与完美,富于牺牲精神和责任观念。这种民族与文化 性格就使古罗马文学具有比古希腊文学更强的理性精神和集体意识,因而具有更强的庄严 崇高的气质,但又缺少了古希腊文学那种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和无拘无束的儿童式天真与 世漫 相比之下显出精神与情感世界的相对贫乏 古罗马文学在艺术上强调均衡、 亚救 1, 重视修辞与句法,技巧上偏于雕琢与矫饰,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自然 质朴的特征。 古罗马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共和时期、黄金时期、白银时期。 二、 维利 德罗尼库斯 古罗马文学的奠基人 首次将《奥德赛》翻译成了拉丁文的诗体形式,从而成为罗马第一个诗人,还编译了 些希腊的悲、喜剧。正是在这个基出上罗马是个才逐步发展起来。他把古希腊文学中的 某些精品介绍隔了缺少书面文学传统的古罗马人,把古希腊文学的某些主要形式移栽到了 缺少骨干文学类型的古罗马 改写和创作过悲剧,写过喜剧、讽刺诗和史诗《编年史》。他的同胞把他称为“罗马文 学之父” 3、普劳图斯 古罗马留存下来的最早文学作品是戏剧,在共和中期就出现了戏剧繁荣局面。早期罗 马戏剧主要有悲剧和喜剧两种,有的是仿希腊的,也有以罗马历史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 悲剧都以失作 留下来的喜剧主要有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的作品,共 和时期戏剧主要是希 米南德式的风俗喜剧。此后戏剧创作曾一度衰败,直到“白银时代”才有有所发展。晚期 最重要的作家是塞内加(卡)。 普劳图斯生于平民家庭,曾在剧场当差干杂活儿,闲暇时写脚本,在剧场上演,频受 欢迎,从此以此为生。普劳图斯的喜剧主要是以古希腊新喜剧作家米南德的风俗喜剧为蓝 本改编,讽刺罗马社会的腐化风 他主要的作品有《李生兄弟, 坛金子》《吹牛的军 人》等。《一坛金子》写 个老头儿偶然发现一坛金子,唯恐被人知道,于是藏来藏去。由 于金子的诱惑,老头儿几乎由一个诚实的穷人变成了一个丧失人性的吝啬鬼,剧本刻画了 他疑神疑鬼,患得患失的心态。最后他把金子送给女儿做了嫁妆,心里才得到安宁。金子 送走了,他的人性也失而复得了。这出喜剧向人们提出了一个迫切的社会问题就是:贫富
1 第二节 古罗马文学概述 一、社会历史背景 古罗马的发祥地是与古希腊隔海相望的意大利半岛。相传特洛伊城被攻陷后,埃涅阿 斯带着族人逃出,后代中有一位公主与战神相爱生下一堆孪生兄弟,被外祖父抛弃山中, 由山中母狼抚养成人。兄弟二人长大成人后游历至今罗马所在地,建了一座城。为了命名 和占有这座城市,他们发生了争执,结果兄长罗穆路斯胜出,占有城市,命名为罗马。 古罗马文化主要是继承古希腊文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希腊化时期,罗马就曾输入 许多希腊作品,加以翻译和摹仿。公元前 146 年罗马灭亡希腊后,更是将全部希腊神话、 诗歌和戏剧据为己有,这使得古罗马文学染上了浓厚的古希腊色彩。以至于古罗马诗人贺 拉斯指出:“罗马征服了希腊,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是希腊征服了罗马。”当然,古罗马 文学也并非全是希腊文学的仿造品,它毕竟是古罗马社会的产物,其采用的语言是拉丁语, 所以又称拉丁文学。最早的古罗马文学是在劳动和举行宗教仪式时的对唱诗歌和原始的、 笑剧式的对话,但留传绝少。 与古希腊海洋民族不同,古罗马属于内陆民族,主要以耕牧方式生存。他们崇尚武力, 追求社会与国家、法律与集权的强盛与完美,富于牺牲精神和责任观念。这种民族与文化 性格就使古罗马文学具有比古希腊文学更强的理性精神和集体意识,因而具有更强的庄严 崇高的气质,但又缺少了古希腊文学那种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和无拘无束的儿童式天真与 烂漫,相比之下显出精神与情感世界的相对贫乏。古罗马文学在艺术上强调均衡、严整、 和谐,重视修辞与句法,技巧上偏于雕琢与矫饰,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自然 质朴的特征。 古罗马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共和时期、黄金时期、白银时期。 二、共和时期的古罗马文学 1、维利乌斯·安德罗尼库斯——古罗马文学的奠基人 首次将《奥德赛》翻译成了拉丁文的诗体形式,从而成为罗马第一个诗人,还编译了 一些希腊的悲、喜剧。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罗马是个才逐步发展起来。他把古希腊文学中的 某些精品介绍隔了缺少书面文学传统的古罗马人,把古希腊文学的某些主要形式移栽到了 缺少骨干文学类型的古罗马。 2、埃纽斯 改写和创作过悲剧,写过喜剧、讽刺诗和史诗《编年史》。他的同胞把他称为“罗马文 学之父”。 3、普劳图斯 古罗马留存下来的最早文学作品是戏剧,在共和中期就出现了戏剧繁荣局面。早期罗 马戏剧主要有悲剧和喜剧两种,有的是摹仿希腊的,也有以罗马历史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 悲剧都以失传,留下来的喜剧主要有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的作品,共和时期戏剧主要是希腊 米南德式的风俗喜剧。此后戏剧创作曾一度衰败,直到“白银时代”才有有所发展。晚期 最重要的作家是塞内加(卡)。 普劳图斯生于平民家庭,曾在剧场当差干杂活儿,闲暇时写剧本,在剧场上演,颇受 欢迎,从此以此为生。普劳图斯的喜剧主要是以古希腊新喜剧作家米南德的风俗喜剧为蓝 本改编,讽刺罗马社会的腐化风气。他主要的作品有《孪生兄弟》《一坛金子》《吹牛的军 人》等。《一坛金子》写一个老头儿偶然发现一坛金子,唯恐被人知道,于是藏来藏去。由 于金子的诱惑,老头儿几乎由一个诚实的穷人变成了一个丧失人性的吝啬鬼,剧本刻画了 他疑神疑鬼,患得患失的心态。最后他把金子送给女儿做了嫁妆,心里才得到安宁。金子 送走了,他的人性也失而复得了。这出喜剧向人们提出了一个迫切的社会问题就是:贫富

矛盾、金钱关系的发展破坏了人的内心、家庭以及社会的安宁。后来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 莫里哀的剧作《悭吝人》就取材于这部剧作。普劳图斯的改编大刀阔斧,善于创造戏剧性 情节,取消了古希腊戏剧中的歌舞队部分,形式上更接近近代喜剧。 伦斯 泰伦斯生于迦太基,幼年时作为奴隶随主人来到罗马,主人见他聪颖过人,就解除了 他奴隶的身份并上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泰伦斯生写过六部喜剧,大多由米南德的作品 翻译改编而来。多是通过父子、兄弟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反映不同年龄和不同地位的人 与人之间的矛盾。泰伦斯同情奴隶和受压迫者,嘲笑奢侈、吝啬而又愚蠢的富人。他重要 的作品有《婆母》 《两兄弟》。 三、黄金时期的古罗马文学 罗马共和国末期和渥大维统治时期合称罗马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这是拉丁语和广 义上的拉丁文学发展史上的古典或辉煌时期,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文艺理论,都取得了 较大成就】 西塞罗时期 共和国末期,政治斗争激烈,阶级矛盾复杂,帝国进 一步扩张 罗马统治阶级的法律逐渐形成,这些因素使得雄辩术获得了高度发展。西塞罗把古代雄辩 术推到了高峰。这就是文学史上的西塞罗时期。 “奥古斯都时期” 一程大维执政时期,采取了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罗马暂时呈现一片和平稳定景象。他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利用自己的亲信麦凯纳斯会聚文 人墨 为自 的文化政策服务 著名诗人维吉尔,贺拉斯 等都属于这个 集团 不过他们的创作过不完全柔承元直的意冒。这阶段在文学史怀为奥都时,但 缺乏前一时期的哲学探索精神和政治辩论热情,而更多是肯定显存秩序所带来的和平生活 和强大的国力:文学风格也不及前一时期遒劲豪放,但技巧更趋成熟,追求形式的完美, 强调内心,的描写 西塞罗 是公元前1世纪首屈一指的修辞学家和哲学家,主要散文成就是演说辞和书信。他的 演说注重材料和程式组织,句法考究,词汇丰富,段落对称,音调铿锵,称为“西塞罗句 法”。他使拉丁散文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成为表达思想感情的有力而优美的工具,确立 了拉丁文学语言“准确、流畅、清新、雄浑”的原则。当时凯撒曾这样称赞西塞罗“你的 功绩高于军事将领,扩大知识领域比之于扩大罗马帝国的版图, 在音义审为可可贵 2、卢克莱修 《论自然》共六卷,每卷千余行。提出宇宙一切皆由原子组成这一基本论点,间接地 介绍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善于用新颖的词汇、生动的比喻来表达抽象概念和哲学思想。 3、维吉尔 维吉尔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重要作品有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 维吉尔被奥古斯都(渥大维)赏识, 公元前26年左右,奥古斯都建议他为罗马创作史 诗, 于是他深感知遇之恩,立刻从事史诗的创作 《埃涅阿斯纪》共12卷,约1万行,写于诗人一生中的最后11年,史诗追述了罗马 建国的光荣历史,描写的是特洛伊王族安齐塞斯和女神维纳斯所生之子埃涅阿斯到意大利 津立新王朝的故事 1)《埃涅阿斯纪》的内容 海上漂泊一迦太基狄多一抵达意大利一游历冥府一同当地异族展开斗争一胜利、战争 结束 (2)《埃涅阿斯纪》的主题 诗人通过埃涅阿斯的传说,歌颂了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和罗马的光荣。诗人把埃涅阿 斯的儿子尤鲁斯写成是凯撒和渥大维的祖先,因而肯定了渥大维的“神统”。埃涅阿斯历尽
2 矛盾、金钱关系的发展破坏了人的内心、家庭以及社会的安宁。后来 17 世纪古典主义时期 莫里哀的剧作《悭吝人》就取材于这部剧作。普劳图斯的改编大刀阔斧,善于创造戏剧性 情节,取消了古希腊戏剧中的歌舞队部分,形式上更接近近代喜剧。 4、泰伦斯 泰伦斯生于迦太基,幼年时作为奴隶随主人来到罗马,主人见他聪颖过人,就解除了 他奴隶的身份并让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泰伦斯一生写过六部喜剧,大多由米南德的作品 翻译改编而来。多是通过父子、兄弟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反映不同年龄和不同地位的人 与人之间的矛盾。泰伦斯同情奴隶和受压迫者,嘲笑奢侈、吝啬而又愚蠢的富人。他重要 的作品有《婆母》、《两兄弟》。 三、黄金时期的古罗马文学 罗马共和国末期和渥大维统治时期合称罗马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这是拉丁语和广 义上的拉丁文学发展史上的古典或辉煌时期,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文艺理论,都取得了 较大成就。 “西塞罗时期”——共和国末期,政治斗争激烈,阶级矛盾复杂,帝国进一步扩张, 罗马统治阶级的法律逐渐形成,这些因素使得雄辩术获得了高度发展。西塞罗把古代雄辩 术推到了高峰。这就是文学史上的西塞罗时期。 “奥古斯都时期”——渥大维执政时期,采取了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罗马暂时呈现一片和平稳定景象。他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利用自己的亲信麦凯纳斯会聚文 人墨客,为自己的文化政策服务。著名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都属于这个集团, 不过他们的创作也不完全秉承元首的意旨。这一阶段在文学史上通称为奥古斯都时期,他 缺乏前一时期的哲学探索精神和政治辩论热情,而更多是肯定显存秩序所带来的和平生活 和强大的国力;文学风格也不及前一时期遒劲豪放,但技巧更趋成熟,追求形式的完美, 强调内心的描写。 1、西塞罗 是公元前 1 世纪首屈一指的修辞学家和哲学家,主要散文成就是演说辞和书信。他的 演说注重材料和程式组织,句法考究,词汇丰富,段落对称,音调铿锵,称为“西塞罗句 法”。他使拉丁散文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成为表达思想感情的有力而优美的工具,确立 了拉丁文学语言“准确、流畅、清新、雄浑”的原则。当时凯撒曾这样称赞西塞罗“你的 功绩高于军事将领,扩大知识领域比之于扩大罗马帝国的版图,在意义上更为可贵。” 2、卢克莱修 《论自然》共六卷,每卷千余行。提出宇宙一切皆由原子组成这一基本论点,间接地 介绍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善于用新颖的词汇、生动的比喻来表达抽象概念和哲学思想。 3、维吉尔 维吉尔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重要作品有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 维吉尔被奥古斯都(渥大维)赏识,公元前 26 年左右,奥古斯都建议他为罗马创作史 诗,于是他深感知遇之恩,立刻从事史诗的创作。 《埃涅阿斯纪》共 12 卷,约 1 万行,写于诗人一生中的最后 11 年,史诗追述了罗马 建国的光荣历史,描写的是特洛伊王族安齐塞斯和女神维纳斯所生之子埃涅阿斯到意大利 建立新王朝的故事。 (1)《埃涅阿斯纪》的内容 海上漂泊—迦太基狄多—抵达意大利—游历冥府—同当地异族展开斗争—胜利、战争 结束 (2)《埃涅阿斯纪》的主题 诗人通过埃涅阿斯的传说,歌颂了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和罗马的光荣。诗人把埃涅阿 斯的儿子尤鲁斯写成是凯撒和渥大维的祖先,因而肯定了渥大维的“神统”。埃涅阿斯历尽

艰辛,旨在说明缔造帝国的艰难,表现奴隶主珍视帝国和平及爱过的精神。史诗主人公埃 涅阿斯虔诚、孝敬、勇敢、克制、大度、仁爱,集中体现了诗人心目中一个理想的政治领 知所应耳备的羊德。埃涅阿斯和《荷卫史诗》中《奥德赛》的主人公奥德修斯同样有流浪 经历 但埃涅阿斯负有重大使命 是神的旨意的执行者:与《伊利亚特》中的阿客琉疏斯为 争 一个女俘而放弃责任,而埃涅阿斯却克制了自己的感情服从使命。从 《埃涅阿斯纪 开始,欧洲文学中出现了所谓爱情与责任相冲突的主题。史诗写的是罗马的光荣,但也不 时流露出诗人哀伤的情绪,主人公埃涅阿斯看到神庙墙上刻着特洛伊的故事曾叹息道:“人 间一切都使我伤心落泪。”“被征服的人只有一条活路,那就是不要希望有活路。”艺术上, 《埃涅阿斯纪》没有荷马史诗的自然质朴的特点,缺少口头文学的活力:它的风格哀婉严 肃,格律严整,在心理刻画上超过荷马史诗。《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 好,我不留你,我也不驳回你说的话;你去吧,乘着风去找你的意大利,渡过海去寻 你的王国去吧。不过,如果正义的神灵还有威力的话,我但愿你有一天落到海上巉岩之间 饮尽那报应的苦酒,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狄多的名字。我虽然不在,也要擎着黑烟滚滚的 火炬追来,即使冰冷的死亡把我的灵魂和肉体分开,不管你到什么地方,我的魂魄也会到 来的。你是会收到惩罚的,你这狠心的人。我是会听到这消息的,在冥界的深处,这消息 是会传到我耳朵里来的。—狄多 4、奥维德 古罗马的神话由于古希腊的影响而合希腊神话融为一体。但这并不等于说古罗马就没 有神话文学 后也 学家所用的神话材料多从罗马的一部神话作品中提取 这就是 之称的奥维德的《变形记》。《变形记》是一部神话诗集,用史诗体写成, 全诗15卷,包括250多个故事,集希腊罗马神话之大成。诗人将这些故事按时间顺序排列, 以天地开辟、人类创造开始,最后凯撒变成星宿的故事结束全诗。采用故事套故事,人物 轮流讲故事,描写织物、器皿上的故事画,写完一个故事又写另一个性质相反的故事等方 式使250多个故事巧妙地串成一个有机整体, 全诗的细节前后贯通,线索衔接自然 表现 出高超的叙事技巧。诗人流利的诗句、优美的音律、丰富的想象、深刻细腻的心里刻画 独具匠心的结构技巧,使许多古老神话和传说获得了新的生命。但诗中也有放纵情欲和罪 恶心理的描写,具有一定消极作用。《变形记》是希腊神话和罗马传说的宝库,为后世文学 家提供了重要材料和创作灵感。在结构技巧上,为后来的框架故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十 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等开了先河 5、贺拉其 是奥古斯都时期杰出的抒情诗人、讽刺诗人和文艺评论家。《歌集》是他抒情诗的代表 作。《诗艺》是他文学批评的代表作。《诗艺》上承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下开文艺复兴时 期文艺理论和古典主义理论之端,对16世纪至18世纪的西方文学立生过巨大景影响。 四、白银时期的古罗马文学 渥大维死后的二百年间,文学史上称为古罗马文学的“白银时期”。文学中的宫廷趣味 日趋浓重,文人们过多使用强调、对称和警句点缀等修辞手法,使文体藤肿,给人过度雕 琢的感觉。 1、塞内卡 3
3 艰辛,旨在说明缔造帝国的艰难,表现奴隶主珍视帝国和平及爱过的精神。史诗主人公埃 涅阿斯虔诚、孝敬、勇敢、克制、大度、仁爱,集中体现了诗人心目中一个理想的政治领 袖所应具备的美德。埃涅阿斯和《荷马史诗》中《奥德赛》的主人公奥德修斯同样有流浪 经历,但埃涅阿斯负有重大使命,是神的旨意的执行者;与《伊利亚特》中的阿客琉斯为 争夺一个女俘而放弃责任,而埃涅阿斯却克制了自己的感情服从使命。从《埃涅阿斯纪》 开始,欧洲文学中出现了所谓爱情与责任相冲突的主题。史诗写的是罗马的光荣,但也不 时流露出诗人哀伤的情绪,主人公埃涅阿斯看到神庙墙上刻着特洛伊的故事曾叹息道:“人 间一切都使我伤心落泪。”“被征服的人只有一条活路,那就是不要希望有活路。”艺术上, 《埃涅阿斯纪》没有荷马史诗的自然质朴的特点,缺少口头文学的活力;它的风格哀婉严 肃,格律严整,在心理刻画上超过荷马史诗。《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 诗。 好,我不留你,我也不驳回你说的话;你去吧,乘着风去找你的意大利,渡过海去寻 你的王国去吧。不过,如果正义的神灵还有威力的话,我但愿你有一天落到海上巉岩之间, 饮尽那报应的苦酒,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狄多的名字。我虽然不在,也要擎着黑烟滚滚的 火炬追来,即使冰冷的死亡把我的灵魂和肉体分开,不管你到什么地方,我的魂魄也会到 来的。你是会收到惩罚的,你这狠心的人。我是会听到这消息的,在冥界的深处,这消息 是会传到我耳朵里来的。——狄多 4、奥维德 古罗马的神话由于古希腊的影响而合希腊神话融为一体。但这并不等于说古罗马就没 有神话文学,相反,后世文学家所用的神话材料多从罗马的一部神话作品中提取,这就是 有“神话词典”之称的奥维德的《变形记》。《变形记》是一部神话诗集,用史诗体写成, 全诗 15 卷,包括 250 多个故事,集希腊罗马神话之大成。诗人将这些故事按时间顺序排列, 以天地开辟、人类创造开始,最后凯撒变成星宿的故事结束全诗。采用故事套故事,人物 轮流讲故事,描写织物、器皿上的故事画,写完一个故事又写另一个性质相反的故事等方 式使 250 多个故事巧妙地串成一个有机整体,全诗的细节前后贯通,线索衔接自然,表现 出高超的叙事技巧。诗人流利的诗句、优美的音律、丰富的想象、深刻细腻的心里刻画, 独具匠心的结构技巧,使许多古老神话和传说获得了新的生命。但诗中也有放纵情欲和罪 恶心理的描写,具有一定消极作用。《变形记》是希腊神话和罗马传说的宝库,为后世文学 家提供了重要材料和创作灵感。在结构技巧上,为后来的框架故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十 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等开了先河。 5、贺拉斯 是奥古斯都时期杰出的抒情诗人、讽刺诗人和文艺评论家。《歌集》是他抒情诗的代表 作。《诗艺》是他文学批评的代表作。《诗艺》上承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下开文艺复兴时 期文艺理论和古典主义理论之端,对 16 世纪至 18 世纪的西方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 四、白银时期的古罗马文学 渥大维死后的二百年间,文学史上称为古罗马文学的“白银时期”。文学中的宫廷趣味 日趋浓重,文人们过多使用强调、对称和警句点缀等修辞手法,使文体臃肿,给人过度雕 琢的感觉。 1、塞内卡

是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写过九部悲刷和一部讽刺喜剧。他的悲剧多取自希腊悲刷, 讨论内容生死、情欲、自由意志、罪恶以及惩罚的问题。作品用拉丁诗体写成,道德教条 和格言式的语言多,动作少描述多,对话和人物都缺乏真实感。代表作《特洛伊妇女》写 特洛伊城灭后 妇女的不幸遺遇 2、普鲁塔克 《希腊罗马名人传》共50篇,记载了从半神话人物一直到1世纪的罗马皇帝生平。人 物刻画生动。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希腊罗马名人传》所记史实有不少失真之处,年代上 也有混乱和前后矛盾的地方,因而在严格注重史实准确性的19世纪,其影响开始减弱。 3、阿普列 最著名的作品是小说《金驴记》(又称《变形记》),用自叙形式写成。青年鲁奇乌斯来 到有名的巫术之邦 一希腊北部的帖萨利亚,留宿在高利贷者米罗家里,米罗的妻子是个 女巫,在身上敷上魔药后能变成一只鸟。青年很羡慕,也偷了魔药在米罗妻子的女仆的帮 助下变形,却错变成一头驴子,后来辗转流落到其他地方。小说以主人公的经历,广泛描 写了罗马外省的生活,主人公虽变成了驴子却保持了好奇的性格,虽不能说话,但仍是 能思考,有见识的观察者 由于人们对他没有戒备,所以他能耳闻目睹人们最卑鄙的思 想和行为。阿普列尤斯被认为是“小说之父”,《金驴记》被看作是最早的长篇小说
4 是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写过九部悲剧和一部讽刺喜剧。他的悲剧多取自希腊悲剧, 讨论内容生死、情欲、自由意志、罪恶以及惩罚的问题。作品用拉丁诗体写成,道德教条 和格言式的语言多,动作少描述多,对话和人物都缺乏真实感。代表作《特洛伊妇女》写 特洛伊城灭后,妇女的不幸遭遇。 2、普鲁塔克 《希腊罗马名人传》共 50 篇,记载了从半神话人物一直到 1 世纪的罗马皇帝生平。人 物刻画生动。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希腊罗马名人传》所记史实有不少失真之处,年代上 也有混乱和前后矛盾的地方,因而在严格注重史实准确性的 19 世纪,其影响开始减弱。 3、阿普列尤斯 最著名的作品是小说《金驴记》(又称《变形记》),用自叙形式写成。青年鲁奇乌斯来 到有名的巫术之邦——希腊北部的帖萨利亚,留宿在高利贷者米罗家里,米罗的妻子是个 女巫,在身上敷上魔药后能变成一只鸟。青年很羡慕,也偷了魔药在米罗妻子的女仆的帮 助下变形,却错变成一头驴子,后来辗转流落到其他地方。小说以主人公的经历,广泛描 写了罗马外省的生活,主人公虽变成了驴子却保持了好奇的性格,虽不能说话,但仍是一 个能思考,有见识的观察者。由于人们对他没有戒备,所以他能耳闻目睹人们最卑鄙的思 想和行为。阿普列尤斯被认为是“小说之父”,《金驴记》被看作是最早的长篇小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三节 荷马史诗.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四节 古希腊戏剧.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 中世纪文学概述.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节 但丁.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述.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二节 塞万提斯.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三节 莎士比亚.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第一节 十七世纪文学概述.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第二节 莫里哀.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 第一节 十八世纪文学概述.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 第二节 歌德.doc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外国文学导论.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一节 概述.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二节 荷马史诗.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三节 古希腊戏剧.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节 但丁.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 概述.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二节 塞万提斯.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三节 莎士比亚.ppt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一节 古希腊文学概述.doc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东方文学部分——第二章 中古东方文学 第四节《一千零一夜》.pdf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东方文学部分——第二章 中古东方文学 第三节 紫式部与《源氏物语》.pdf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东方文学部分——第二章 中古东方文学 第二节 迦梨陀娑.pdf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东方文学部分——第二章 中古东方文学 第一节 概述.pdf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东方文学部分——第一章 古代亚非文学 第四节 圣经.pdf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东方文学部分——第一章 古代亚非文学 第三节 史诗.pdf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东方文学部分——导论、第一章 古代亚非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神话.pdf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八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下)第五节 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八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下)第四节 马克·吐温.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八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下)第三节 易卜生.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八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下)第二节 托尔斯泰.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八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下)第一节 哈代.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六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五节 果戈理.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四节 狄更斯.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三节 巴尔扎克.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二节 司汤达.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六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二节 雨果.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