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运筹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9讲 对偶单纯形法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238.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运筹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9讲 对偶单纯形法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课程名称:《运筹学》第_9_讲次对偶单纯形法授课题目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对偶单纯形法。。[重点及难点]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单纯形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对偶单纯形法,[本讲课程的内容]一、对偶单纯形法前节讲到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解之间的对应关系(性质7)时指出:在单纯形表中进行选代时在b’列中得到的是原问题的可行解,而在检验数行得到的是对偶问题的基解。通过逐步选代,当在检验数行得到对偶问题的解也是基可行解时,则原问题与对偶问题都达到最优解。根据对偶问题的对称性,也可以这样考虑:若保持对偶问题的解是基可行解,即所有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不大于0,而原问题在非基可行解的基础上,通过逐步迭代达到基可行解,这样也得到了最优解。其优点是原问题的初始解不一定要是基可行解。可从非基可行解开始迭代。具体方法是:每次迭代是将基变量中的负分量xl取出,去替换非基变量中的xk,经基变换,所有检验数仍保持非正。从原问题来看,经过每次迭代,原问题由非可行解向可行解靠近。当原问题得到可行解时,便得到了最优解。对偶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1)根据线性规划问题,列出初始单纯形表。检查b列的数字,若都为非负,检验数都为非正,则已得到最优解,停止计算。若b列的数字中至少有一个负分量,检验数保持非正,那么进行以下计算。(2)确定换出变量按min((Bb)i/(Bb)i-10=(Bb对应的-1变量xl为换出变量

课程名称:《运筹学》 第 9 讲次 授课题目 对偶单纯形法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 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对偶单纯形法。 [重点及难点] 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 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单纯形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对偶单纯形法。 [本讲课程的内容] 一、对偶单纯形法 前节讲到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解之间的对应关系(性质 7)时指出:在单纯形表中进行迭代时, 在 b'列中得到的是原问题的可行解,而在检验数行得到的是对偶问题的基解。通过逐步迭代,当在 检验数行得到对偶问题的解也是基可行解时,则原问题与对偶问题都达到最优解。 根据对偶问题的对称性,也可以这样考虑:若保持对偶问题的解是基可行解,即所有非基变量 的检验数不大于 0,而原问题在非基可行解的基础上,通过逐步迭代达到基可行解,这样也得到了最 优解。其优点是原问题的初始解不一定要是基可行解。可从非基可行解开始迭代。具体方法是:每次 迭代是将基变量中的负分量 xl 取出,去替换非基变量中的 xk,经基变换,所有检验数仍保持非正。 从原问题来看,经过每次迭代,原问题由非可行解向可行解靠近。当原问题得到可行解时,便得到了 最优解。 对偶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 (1)根据线性规划问题,列出初始单纯形表。检查 b 列的数字,若都为非负,检验数都为非 正,则已得到最优解,停止计算。若 b 列的数字中至少有一个负分量,检验数保持非正,那么进行以 下计算。 (2)确定换出变量 按 min{(B b)-1i | (B b)i <-1 0 =(B b)l 对应的基变量 -1 xl 为换出变量

内容(3)确定换入变量在单纯形表中检查xl所在行的系数alj,若所alj≥0,则无可行解,停止计算。若存在alj0且B'p,≤0无解:存在(Bb)0变量xilaaan例1用对偶单纯形方法求解:minF=3x,+2x23x+x≥34x +3x2 ≥6X +3x2≥2X,X≥0

内 容 (3)确定换入变量 在单纯形表中检查 xl 所在行的系数 alj ,若所 alj ≥ 0 ,则无可行解,停止计算。 若存在 alj < 0 ,计算 θ= min(σj /alj | alj < 0 =σk / alk 按θ规则所对应的列的非基变量 xk 为换入变量,这样才能保持对偶问题的解仍为可行解。 (4)以 alk 为主元素,按原单纯形法在表中进行迭代运算,得到新的计算表。 重复(1)-(4)的步骤。 对偶单纯形法的特点 (1)初始解可以是非可行解,当检验数都为非正时,就可以进行基的变换,这时不 需要加入人工变量,因此可以简化计算。 (2)当变量多于约束条件,对这样的线形规划问题,用对偶单纯形法计算可以减少 计算工作量,因此对变量较少,而约束条件很多的线性规划问题,可先将它变换成对偶问 题,然后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 (3)在灵敏度分析中,有时需要用对偶单纯形法,这样可使问题的处理简化。 (4)对偶单纯形法的局限性主要是,对大多数线性规划问题,很难找到一个初始可 行基,因此这方法在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很少单独应用。 原始与对偶单纯形法的对比 例 1 用对偶单纯形方法求解: 原始单纯形法 对偶单纯形法 初始解 原问题可行:Ax  b, x  0 对偶可行:yA  c, y  0 最优检验 条件:  = c - cBB -1A  0 无界:存在j >0 且 B -1 pj 0 条件: x = B -1 b  0 无解:存在(B -1 b)i<0 且i0 确定入基 变量 xk k=max{cj -cBB -1 pj , jJN} rk k r rj j j min                = < 0 确定出基 变量 xr rk r ik ik i a b a a b min           0 i  = (B -1 b)r = min{(B -1 b)i iJB}                 , 0 3 2 4 3 6 3 3 min 3 2 1 2 1 2 1 2 1 2 1 2 x x x x x x x x f x x

内容:(1)引入松弛变量x3,x4,x5化为标准形,并在约束等式两侧同乘-1,得到max Z=-3x,-2x2[-3x, - X, +x3=-3-4x, -3x2+x4 =-6+ xs = -2-xi-3x2[x, ≥0, j=1,2,,5取x3,x4,x5为基变量,此式即为典式形式,并且检验数皆非正,因此可构初始对偶单纯形表0-3-200B"bXBX1X2X3X4XsCB-11000-3-3X30010-6-4(-3)X4-2-1-30010X5000000元00-3-200a1-1-5/3000-1/3X32100-24/3-1/3X2400103-1X5400-2/30-1/3a3/510-3/51/50-3X1010-2 6/54/5-3/5X200109/5-8/511/5xs0021/50-1/5-3/5a写出结论。max Z=-x-X2例2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下面线性规划-2x + X2 +X33 = 21+x = -112*2[x, ≥0,j =1,2,3,4

内 容 解: (1)引入松弛变量 x3 , x4 , x5 化为标准形,并在约束等式两侧同乘-1,得到 取 x3 , x4 , x5 为基变量,此式即为典式形式,并且检验数皆非正,因此可构初始对 偶单纯形表 写出结论。 例 2 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下面线性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2, ,5 3 2 4 3 6 3 3 max 3 2 1 2 5 1 2 4 1 2 3 1 2 x j  x x x x x x x x x Z x x j -3 -2 0 0 0 cB xB B -1 b x1 x2 x3 x4 x5 0 x3 -3 -3 -1 1 0 0 0 x4 -6 -4 (-3) 0 1 0 0 x5 -2 -1 -3 0 0 1  0 0 0 0 0 0  0 -3 -2 0 0 0 0 x3 -1 -5/3 0 1 -1/3 0 -2 x2 2 4/3 1 0 -1/3 0 0 x5 4 3 0 0 -1 1  4 -1/3 0 0 -2/3 0 -3 x1 3/5 1 0 -3/5 1/5 0 -2 x2 6/5 0 1 4/5 -3/5 0 0 x5 11/5 0 0 9/5 -8/5 1  21/5 0 0 -1/5 -3/5 0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2,3,4 1 2 1 2 2 max 1 2 4 1 2 3 1 2 x j x x x x x x Z x x j

容内解:构造对偶单纯形表进行选代,-1-100B'bCBXBXiX2X3X4-21100(-2) X310-11-1/20X400000元0-1-100a11-1/2-1/20-1Xi-200101/2X410-3/2-1/20a从最后的表可以看到,Bb列元素中有-2<0,并且,-2所在行各元素皆非负,因此,原规划没有可行解。[本讲小结】对偶单纯形法适合于解如下形式的线性规划间题:Nmin f=Zcx,(c,≥0)n[2ag,2b,i=1,2,"",m=lx, ≥0, j =1,2,.,n在引入松弛变量化为标准型之后,约束等式两侧同乘-1,能够立即得到检验数全部非正的原规划基本解,可以直接建立初始对偶单纯形表进行求解,非常方便。[本讲课程的作业]】76页2.9

内 容 解: 构造对偶单纯形表进行迭代, 从最后的表可以看到,B -1 b 列元素中有-2<0,并且,-2 所在行各元素皆非负,因此, 原规划没有可行解。 [本讲小结] 对偶单纯形法适合于解如下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 在引入松弛变量化为标准型之后,约束等式两侧同乘-1,能够立即得到检验数全部非正的原规划基 本解,可以直接建立初始对偶单纯形表进行求解,非常方便 。 [本讲课程的作业] 76 页 2.9 -1 -1 0 0 cB xB B -1b x1 x2 x3 x4 0 x3 -2 (-2) 1 1 0 0 x4 -1 1 -1/2 0 1  0 0 0 0 0  0 -1 -1 0 0 -1 x1 1 1 -1/2 -1/2 0 0 x4 -2 0 0 1/2 1  1 0 -3/2 -1/2 0                  x j n a x b i m f c x c j n j ij j i n j j j j 0, 1,2, , 1,2, , min 0 1 1  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