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沈阳师范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 Biochemistry(含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共十六章,生命科学学院:逄洪波)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248
文件大小:4.15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一 绪论 二 糖类化学 三 脂质化学 四 蛋白质化学 五 核酸化学 六 酶化学 七 维生素化学 八 糖代谢 九 脂质代谢 十 蛋白质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十一 核酸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十二 生物氧化 十三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及其调节 十四 DNA 的生物合成 十五 RNA 的生物合成 十六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沈阳师范大学教学日历生物_专业_24年级_1-5_班_25-26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教学班号:课程代码:02100280教学作业类别及内容周讲授实践环节课外作业参考书目星时次教学大纲的章节、题目实验课、习题课题目和题数书名、章节、页数期数概念:10第一章绪论王镜岩朱圣庚徐长简答:51.1生物化学的概念法主编,生物化学(第第一周综合:11.2生物化学发展历程3版上册)高等教育8月25日SPOC网络1.3生物化学研究内容出版社,PP:1-7812至教学平台:32第二章糖类化学王淼主编,生物化学章节学习测8月31日2.1糖的概念(2017),中国轻工业试题、作业2.2单糖出版社,PP:15—56题、考试题第二章糖类化学概念:5王镜岩朱圣庚徐长2.3二糖和三糖简答:3法主编,生物化学(第第二周2.4多糖计算:23版上册)高等教育9月1日SPOC网络第三章脂质化学1出版社,PP:79—121至教学平台:23.1脂质的概念和类别3王淼主编,生物化学9月7日3.2单脂2章节学习测(2017),中国轻工业3.3复脂试题、作业出版社,PP:62—824.4固醇题、考试题概念:10王镜岩朱圣庚徐长第四章蛋白质化学简答:6法主编,生物化学(第第三周SPOC网络4.1蛋白质的一般组成3版上册)高等教育9月8日124.2氨基酸结构分类教学平台:出版社,PP:123—156至324.3蛋白质的分类章节学习测王淼主编,生物化学9月14日试题、作业4.4蛋白质的分子结构(2017),中国轻工业题、考试题出版社,PP:87—108概念:10简答:6王镜岩朱圣庚徐长计算:6法主编,生物化学(第第四周第四章蛋白质化学综合:23版上册)高等教育9月15日SPOC网络出版社,PP:157—2894.5蛋白质的重要性质至124.6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教学平台:王淼主编,生物化学9月21日42章节学习测(2017),中国轻工业试题、作业出版社,PP:110—144题、考试题

沈 阳 师 范 大 学 教 学 日 历 生物 专业 24 年级 1-5 班 25-26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课程代码:02100280 教学班号: 周 次 教学作业类别及内容 讲授 实践环节 课外作业 参考书目 星 期 时 数 教学大纲的章节、题目 实验课、习题课 题目和题数 书名、章节、页数 第一周 8 月 25 日 至 8 月 31 日 1 3 2 2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化学的概念 1.2 生物化学发展历程 1.3 生物化学研究内容 第二章 糖类化学 2.1 糖的概念 2.2 单糖 概念:10 简答:5 综合:1 SPOC 网络 教学平台: 章节学习测 试题、作业 题、考试题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 法主编,生物化学(第 3 版 上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PP:1—78 王淼主编,生物化学 (2017),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PP:15—56 第二周 9 月 1 日 至 9 月 7 日 1 3 2 2 第二章 糖类化学 2.3 二糖和三糖 2.4 多糖 第三章 脂质化学 3.1 脂质的概念和类别 3.2 单脂 3.3 复脂 4.4 固醇 概念:5 简答:3 计算:2 SPOC 网络 教学平台: 章节学习测 试题、作业 题、考试题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 法主编,生物化学(第 3 版 上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PP:79—121 王淼主编,生物化学 (2017),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PP:62—82 第三周 9 月 8 日 至 9 月 14 日 1 3 2 2 第四章 蛋白质化学 4.1 蛋白质的一般组成 4.2 氨基酸结构分类 4.3 蛋白质的分类 4.4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概念:10 简答:6 SPOC 网络 教学平台: 章节学习测 试题、作业 题、考试题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 法主编,生物化学(第 3 版 上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PP:123—156 王淼主编,生物化学 (2017),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PP:87—108 第四周 9 月 15 日 至 9 月 21 日 1 3 2 2 第四章 蛋白质化学 4.5 蛋白质的重要性质 4.6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概念:10 简答:6 计算:6 综合:2 SPOC 网络 教学平台: 章节学习测 试题、作业 题、考试题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 法主编,生物化学(第 3 版 上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PP:157—289 王淼主编,生物化学 (2017),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PP:110—144

概念:5第五章核酸化学王镜岩朱圣庚徐长简答:35.1核酸的概念、重要性质法主编,生物化学(第综合:1第五周5.2DNA的结构3版上册)高等教育9月22日SPOC网络5.3RNA的结构12出版社,PP:470—511至教学平台:5.4核酸的性质32王淼主编,生物化学9月28日章节学习测5.5核酸的生物学功能(2017),中国轻工业试题、作业5.6基因组学相关概念出版社,PP:235—251题、考试题概念:8王镜岩朱圣庚徐长第六章酶化学简答:6法主编,生物化学(第第六周6.1酶的概念、命名和分类SPOC网络3版上册)高等教育9月29日6.2酶的化学本质和特性教学平台:12出版社,PP:319—431至6.3酶的结构和功能3章节学习测王淼主编,生物化学210月5日6.4酶的专一性试题、作业(2017),中国轻工业6.5酶的作用机制题、考试题出版社,PP:163—186第六章酵化学概念:5王镜岩朱圣庚徐长6.6酶的反应速率和影响反应简答:3法主编,生物化学(第第七周速率的因素SPOC网络3版上册)高等教育10月6日6.7调节酶、诱导酶、同工酶教学平台:出版社,PP:433—46912至和多酶复合体系3章节学习测2王淼主编,生物化学10月12日6.8个别酶:溶菌酶、超氧化试题、作业(2017),中国轻工业物歧化酶题、考试题出版社,PP:218—2246.9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第七章维生素化学7.1维生素的概念和类别概念:5王镜岩朱圣庚徐长7.2脂溶性维生素简答:6法主编,生物化学(第7.3水溶性维生素综合:23版上册)高等教育第八周7.4维生素的作用机制计算:2出版社,PP:433—10月13日7.5维生素在医疗卫生和保健469:下册PP:63—12SPOC网络至32上的重要性教学平台:8910月19日章节学习测第八章 糖代谢王淼主编,生物化学8.1糖代谢概述试题、作业(2017),中国轻工业8.2糖的分解代谢一无氧氧化题、考试题出版社,PP:309—325途径概念:3王镜岩朱圣庚徐长简答:2第八章糖代谢法主编,生物化学(第第九周综合:28.3糖的分解代谢一有氧氧化3版下册)高等教育10月20日SPOC网络途径2出版社,PP:92—1121教学平台:8.4糖的分解代谢一磷酸戊糖王淼主编,生物化学3210月26日章节学习测途径(2017),中国轻工业试题、作业出版社,PP:282—303题、考试题

第五周 9 月 22 日 至 9 月 2 8 日 13 22 第五章 核酸化学 5.1 核酸的概念、重要性 质 5.2DNA 的结构 5.3RNA 的结构 5.4 核酸的性质 5.5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 5.6 基因组学相关概念 概念:5 简答: 3 综合: 1 SPOC 网络 教学平台 : 章节学习测 试题、作业 题、考试题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 法主编,生物化学(第 3 版 上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 ,PP :470 —511 王淼主编,生物化学 (2017),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PP :235 —251 第六周 9 月 29 日 至 10 月 5 日 13 22 第六章 酶化学 6.1 酶的概念、命名和分类 6.2 酶的化学本质和特性 6.3 酶的结构和功能 6.4 酶的专一性 6.5 酶的作用机制 概念: 8 简答: 6 SPOC 网络 教学平台 : 章节学习测 试题、作业 题、考试题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 法主编,生物化学(第 3 版 上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 ,PP :319 —431 王淼主编,生物化学 (2017),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PP :163 —186 第七周 10 月 6 日 至 10 月 1 2 日 13 22 第六章 酶化学 6.6 酶的反应速率和影响反应 速率的因素 6.7 调节酶、诱导酶、同工酶 和多酶复合体系 6.8 个别酶:溶菌酶、超氧化 物歧化酶 6.9 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概念:5 简答: 3 SPOC 网络 教学平台 : 章节学习测 试题、作业 题、考试题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 法主编,生物化学(第 3 版 上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 ,PP :433 —469 王淼主编,生物化学 (2017),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PP :218 —224 第八周 10 月 1 3 日 至 1 0 月 19 日 13 22 第七章 维生素化学 7.1 维生素的概念和类别 7.2 脂溶性维生素 7.3 水溶性维生素 7.4 维生素的作用机制 7.5 维生素在医疗卫生和保健 上的重要性 第八章 糖代谢 8.1 糖代谢概述 8.2 糖的分解代谢 —无氧氧化 途径 概念:5 简答: 6 综合: 2 计算: 2 SPOC 网络 教学平台 : 章节学习测 试题、作业 题、考试题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 法主编,生物化学(第 3 版 上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 ,PP :433 — 469;下册 PP :63 — 89 王淼主编,生物化学 (2017),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PP :309 —325 第九周 10 月 20 日 至 1 0 月 2 6 日 13 22 第八章 糖代谢 8. 3 糖的分解代谢 —有氧氧化 途径 8. 4 糖的分解代谢 —磷酸戊糖 途径 概念:3 简答: 2 综合: 2 SPOC 网络 教学平台 : 章节学习测 试题、作业 题、考试题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 法主编,生物化学(第 3 版 下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 ,PP :92 —11 2 王淼主编,生物化学 (2017),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PP :282 —303

概念:6王镜岩朱圣庚徐长第八章 糖代谢简答:3法主编,生物化学(第第十周8.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计算:23版下册)高等教育10月27日8.6糖异生途径SPOC网络出版社,PP:147—12至8.7血糖及其调节教学平台:195:PP:230-2563211月2日第九章脂质代谢章节学习测王淼主编,生物化学试题、作业9.1脂肪的分解代谢(2017),中国轻工业题、考试题出版社,PP:327—337第九章脂质代谢9.2脂肪的合成代谢概念:5王镜岩朱圣庚徐长9.3脂质代谢的调节简答:3法主编,生物化学(第第十一周SPOC网络9.4脂质代谢反常引起的常见3版下册)高等教育11月3日疾病教学平台:出版社,PP:257—29812至32第十章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章节学习测王森主编,生物化学11月9日试题、作业酸的代谢(2017),中国轻工业题、考试题10.1蛋白质的降解出版社,PP:340—37110.2氨基酸的主要代谢途径第十章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代谢概念:5王镜岩朱圣庚徐长简答:310.3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法主编,生物化学(第第十二周10.4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综合:23版下册)高等教育11月10日10.5个别氨基酸的代谢SPOC网络出版社,PP:299—21至第十一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教学平台:366:PP:387-4053211月16日酸的代谢章节学习测王森主编,生物化学试题、作业11.1核酸的酶解(2017),中国轻工业题、考试题11.2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出版社,PP:376—39911.3核苷酸的合成代谢概念:6王镜岩朱圣庚徐长第十二章生物氧化简答:4法主编,生物化学(第第十三周12.1生物氧化的一般原理SPOC网络3版下册)高等教育11月17日12.2生物氧化体系的类型教学平台:出版社,PP:144—14612至12.3重要的生物氧化酶类3章节学习测王淼主编,生物化学211月23日12.4生物氧化与能量的产生试题、作业(2017),中国轻工业和转移题、考试题出版社,PP:402—410第十三章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概念:5王淼主编,生物化学13.1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简答:213.2代谢调节的重要性(2017),中国轻工业第十四周综合:213.3酶的调节出版社,PP:422—43811月24日SPOC网络1213.4激素的调节王镜岩朱圣庚徐长至教学平台:213.5神经的调节法主编,生物化学(第3章节学习测11月31日第十四章 DNA 的生物合成3版下册)高等教育试题、作业14.1DNA的复制出版社,PP:406—432题、考试题14.2逆转录14.3基因表达调控

第十周 10 月 27 日 至 11 月 2 日 13 22 第八章 糖代谢 8. 5 糖 原的合成与分解 8. 6 糖异生途径 8. 7 血糖及其调节 第九章 脂质代谢 9.1 脂肪的分解代谢 概念:6 简答: 3 计算: 2 SPOC 网络 教学平台 : 章节学习测 试题、作业 题、考试题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 法主编,生物化学(第 3 版 下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 ,PP :147 — 19 5 ;PP : 230 -256 王淼主编,生物化学 (2017),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PP :327 —337 第十一周 11 月 3 日 至 11 月 9 日 13 22 第九章 脂质代谢 9.2 脂肪的合成代谢 9.3 脂质代谢的调节 9.4 脂质代谢反常引起的常见 疾病 第十章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 酸的代谢 10.1 蛋白质的降解 10.2 氨基酸的主要代谢途径 概念:5 简答: 3 SPOC 网络 教学平台 : 章节学习测 试题、作业 题、考试题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 法主编,生物化学(第 3 版 下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 ,PP : 257 — 298 王淼主编,生物化学 (2017),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PP :340 —371 第十二周 11 月 1 0 日 至 11 月 1 6 日 13 22 第十章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 酸的代谢 10.3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10.4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10.5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第十一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 酸的代谢 11.1 核酸的酶解 11.2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1.3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概念:5 简答: 3 综合: 2 SPOC 网络 教学平台 : 章节学习测 试题、作业 题、考试题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 法主编,生物化学(第 3 版 下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 ,PP :299 — 366 ;PP : 387 -405 王淼主编,生物化学 (2017),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PP :376 —399 第十三周 11 月 1 7 日 至 1 1 月 2 3 日 13 22 第十二章 生物氧化 12.1 生物氧化的一般原理 12.2 生物氧化体系的类型 12.3 重要的生物氧化酶类 12.4 生物氧化与能量的产生 和转移 概念:6 简答: 4 SPOC 网络 教学平台 : 章节学习测 试题、作业 题、考试题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 法主编,生物化学(第 3 版 下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 ,PP :144 —146 王淼主编,生物化学 (2017),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PP :402 —410 第十四周 11 月 24 日 至 11 月 3 1 日 13 22 第十三章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 系和调节控制 13.1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13.2 代谢调节的重要性 13.3 酶的调节 13.4 激素的调节 13.5 神经的调节 第十四章 DNA 的生物合成 14.1DNA 的复制 14.2 逆转录 14.3 基因表达调控 概念:5 简答: 2 综合: 2 SPOC 网络 教学平台 : 章节学习测 试题、作业 题、考试题 王淼主编,生物化学 (2017),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PP :422 —438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 法主编,生物化学(第 3 版 下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 ,PP :406 —432

概念:10简答:6第十四章DNA的生物合成王镜岩朱圣庚徐长14.4DNA损伤及修复法主编,生物化学(第第十五周概念:3第十五章RNA的生物合成3版下册)高等教育12月1日15.1转录简答:2出版社,PP:438—5032至SPOC网络王淼主编,生物化学215.2RNA复制3教学平台:12月7日15.3多核苷酸磷酸化酶(无模(2017),中国轻工业章节学习测板的RNA的合成出版社,PP:456一试题、作业15.4RNA生物合成抑制剂470:PP:482—488题、考试题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概念:10法主编,生物化学(第第十六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简答:33版下册)高等教育第十六周16.1遗传密码综合:2出版社,PP:517—53712月8日计算:116.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PP:580—616至16.3蛋白质的定向转运SPOC网络王淼主编,生物化学3212月14日教学平台:(2017),中国轻工业16.4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章节学习测出版社,16.5蛋白质工程试题、作业PP:490—499题、考试题PP:501—506学时数合计理论课学时为64学时,共142人,理论讲授使用教材内容张冬梅陈钧辉主编,普通生物化学(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7变动说明1.采用讲授、案例、课堂讨论、项目学习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改革及使用现代教2.采用教师精讲、师生互动、实时测验、教师小结等教学策略。学手段说明3.使用SPOC网络教学平台、和微信群等信息技术工具。采用双语教学情况说明任课教师逢洪波张奇系(教研室)主任单位教学负责人检查人填表日期:2025年8月25日教学日历完成倩况附注:本日历一式三份,一份任课教师本人使用,一份由开课单位办公室存档,一份报教务处存档。主要参考文献1.张冬梅陈钧辉主编,普通生物化学(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72.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第四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063.杨荣武主编,生物化学原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04.聂剑初,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生命的化学,双月刊6.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进展,月刊

第十五周 12 月 1 日 至 12 月 7 日 1 3 2 2 第十四章 DNA 的生物合成 14.4DNA 损伤及修复 第十五章 RNA 的生物合成 15.1 转录 15.2RNA 复制 15.3 多核苷酸磷酸化酶(无模 板的 RNA 的合成 15.4RNA 生物合成抑制剂 概念:10 简答:6 概念:3 简答:2 SPOC 网络 教学平台: 章节学习测 试题、作业 题、考试题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 法主编,生物化学(第 3 版 下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PP:438—503 王淼主编,生物化学 (2017),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PP:456— 470 ;PP:482—488 第十六周 12 月 8 日 至 12 月 14 日 1 3 2 2 第十六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6.1 遗传密码 16.2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6.3 蛋白质的定向转运 16.4 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 16.5 蛋白质工程 概念:10 简答:3 综合:2 计算:1 SPOC 网络 教学平台: 章节学习测 试题、作业 题、考试题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 法主编,生物化学(第 3 版 下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PP:517—537 PP:580—616 王淼主编,生物化学 (2017),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 PP:490—499 PP:501—506 学时数合计 理论课学时为 64 学时,共 142 人,理论讲授 使用教材内容 变动说明 张冬梅 陈钧辉主编,普通生物化学(第 6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7 教学方法改革及使用现代教 学手段说明 1.采用讲授、案例、课堂讨论、项目学习等教学方法。 2.采用教师精讲、师生互动、实时测验、教师小结等教学策略。 3.使用 SPOC 网络教学平台、和微信群等信息技术工具。 采用双语教学 情况说明 任课教师 逄洪波 张奇 系(教研室)主任 单位教学负责人 填表日期:2025 年 8 月 25 日 教学日历完成情况 检查人 附注:本日历一式三份,一份任课教师本人使用,一份由开课单位办公室存档,一份报教务处存档。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冬梅 陈钧辉主编,普通生物化学(第 6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7 2. 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第四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06 3. 杨荣武主编,生物化学原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0 4. 聂剑初,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生命的化学,双月刊 6.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进展,月刊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Biochemistr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2100280课程总学时:64学时周学时:4学时学分:4学分开课学期:第3学期二、课程目标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生物化学发展史,熟悉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及功能的关系,掌握生物能的转化和利用、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知识。课程目标2: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结构决定功能”逻辑主线,熟悉生物大分子组成、含量、性质、序列分析测定等方法和技术,具备解决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等复杂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3:学生了解生物化学与医学、农学、环境等学科的辩证关系,能够运用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端粒酶与衰老癌症、青蒿素作用等前沿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评价,形成一定的跨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生物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中学生物教学及生物科学和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能力。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度)课程目标1(H)3-1.掌握生物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熟悉从事中学生物学3.学科素养课程目标2(M)教学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课程目标1(H)3-3.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生物学知识技3.学科素养课程目标2(M)能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课程目标3(L)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Biochemistry)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02100280 课程总学时:64 学时 周学时:4 学时 学分:4 学分 开课学期:第 3 学期 二、课程目标 1.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生物化学发展史,熟悉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及功能的 关系,掌握生物能的转化和利用、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工程、蛋白质 工程等知识。 课程目标 2: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结构决定功能”逻辑主线,熟悉生物大分子组成、 含量、性质、序列分析测定等方法和技术,具备解决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等复杂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 3:学生了解生物化学与医学、农学、环境等学科的辩证关系,能够运用国际人类基因 组计划、端粒酶与衰老癌症、青蒿素作用等前沿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评价,形成一定的跨学 科素养和创新思维。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生物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中学生物教学及生物科学和相关 领域的科学问题能力。 3.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支撑 度) 3.学科素养 3-1.掌握生物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熟悉从事中学生物学 教学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课程目标 1(H) 课程目标 2(M) 3.学科素养 3-3.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生物学知识技 能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 课程目标 1(H) 课程目标 2(M) 课程目标 3(L)

课程目标2(M)7-1.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基础教育发展核心7.学会反思课程目标3(L)内容和发展趋势,能够结合就业远景制定自身发展规划。(注:H代表课程分目标与毕业要求分指标点为高支撑,M代表中支撑,L代表低支撑。)4.课程目标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章次内容支撑课程目标-绪论课程目标1.3糖类化学三课程目标1.2三脂质化学课程目标1.2四蛋白质化学课程目标1.2.3五核酸化学课程目标1.2.3六酶化学课程目标1.2.3七维生素化学课程目标1.2.3八糖代谢课程目标1.2.3九脂质代谢课程目标1.2.3+蛋白质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课程目标1.2.3+-核酸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课程目标1.2.3十二生物氧化课程目标1.2.3十三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及其调节课程目标1.2.3十四DNA的生物合成课程目标1.2.3十五RNA的生物合成课程目标1.2.3十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课程目标1.2.35.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它与分子生物学紧密相连,分子生物学侧重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来阐释生命现象,生物化学为其提供生物分子的化学组成、性质和反应机理等基础知识,比如在研究基因表达过程中,生物化学所涉及的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代谢知识就极为关键。和细胞生物学的关系也很密切。细胞生物学主要关注细胞的结构、功能等,生物化学为细胞内的各种生理活动,像物质跨膜运输、细胞呼吸等提供分子机制方面的解释,例如细胞呼吸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等过程就属于生物化学的研究范畴。在遗传学方面,生物化学能帮助理解基因的本质、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等。像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等遗传过程都有其生物化学基础。6.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普通生物化学》(第5版),陈钧辉张冬梅,高等教育出版社

7.学会反思 7-1. 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基础教育发展核心 内容和发展趋势,能够结合就业远景制定自身发展规划。 课程目标 2(M) 课程目标 3(L) (注:H 代表课程分目标与毕业要求分指标点为高支撑,M 代表中支撑,L 代表低支撑。) 4. 课程目标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 章次 内容 支撑课程目标 一 绪论 课程目标 1.3 二 糖类化学 课程目标 1.2 三 脂质化学 课程目标 1.2 四 蛋白质化学 课程目标 1.2.3 五 核酸化学 课程目标 1.2.3 六 酶化学 课程目标 1.2.3 七 维生素化学 课程目标 1.2.3 八 糖代谢 课程目标 1.2.3 九 脂质代谢 课程目标 1.2.3 十 蛋白质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课程目标 1.2.3 十一 核酸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课程目标 1.2.3 十二 生物氧化 课程目标 1.2.3 十三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及其调节 课程目标 1.2.3 十四 DNA 的生物合成 课程目标 1.2.3 十五 RNA 的生物合成 课程目标 1.2.3 十六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课程目标 1.2.3 5. 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它与分子生物学紧密相连,分子生物学侧重于研究生物 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来阐释生命现象,生物化学为其提供生物分子的化学组成、性质和 反应机理等基础知识,比如在研究基因表达过程中,生物化学所涉及的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代谢知 识就极为关键。和细胞生物学的关系也很密切。细胞生物学主要关注细胞的结构、功能等,生物化 学为细胞内的各种生理活动,像物质跨膜运输、细胞呼吸等提供分子机制方面的解释,例如细胞呼 吸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等过程就属于生物化学的研究范畴。在遗传学方面,生物化学能帮助理解 基因的本质、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等。像 DNA 复制、RNA 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等遗传过程都有其 生物化学基础。 6.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普通生物化学》(第 5 版),陈钧辉 张冬梅,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生物化学》(第3版),王镜岩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6版),魏民张丽萍杨建雄,高等教育出版社7.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a.混合式教学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线上的生物化学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通过超星平台和学习通等智慧工具,完成课前知识推送,实现对知识的具体化讲解线下开展活动,能检验、巩固、转化线上知识的学习,完成知识内化,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把学生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b.讲授法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并实施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课程的改革和教学实施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之上,按照“教师精讲”、“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教学。c.讨论法对本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布置课外学习任务,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相应的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并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一般进行2次左右。d.项目练习布置课后网上以及线下的习题作业,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采用教师批改、学生互评等方法,对反馈的问题进行讲评或让学生对作业进行思路讲解、讨论。布置课后自主学习作业,对已学习的内容梳理总结、反思,理解力学中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与中学生物的内涵联系。(2)学习方法a.自主学习针对本课程内的基础知识,可以通过线上线下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了解生物化学发展史,熟悉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及功能的关系,掌握生物能的转化和利用、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知识。b.文献调研本课程的前沿性发展动态,可以通过文献调研,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展主动探究深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结构决定功能”逻辑主线,熟悉生物大分子组成、含量、性质、序列分析测定等方法和技

(2)《生物化学》(第 3 版),王镜岩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 6 版),魏民 张丽萍 杨建雄,高等教育出版社 7.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a. 混合式教学 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线上的生物化学辽宁省精 品资源共享课资源,通过超星平台和学习通等智慧工具,完成课前知识推送,实现对知识的具体化讲解, 线下开展活动,能检验、巩固、转化线上知识的学习,完成知识内化,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 把学生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 b. 讲授法 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并实施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课程的改革和教学实施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 之上,按照“教师精讲”、“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教学。 c. 讨论法 对本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布置课外学习任务,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相应的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并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一般进行 2 次左右。 d. 项目练习 布置课后网上以及线下的习题作业,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采用教师批改、学生互评等方法,对 反馈的问题进行讲评或让学生对作业进行思路讲解、讨论。布置课后自主学习作业,对已学习的内容梳 理总结、反思,理解力学中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与中学生物的内涵联系。 (2) 学习方法 a. 自主学习 针对本课程内的基础知识,可以通过线上线下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了解生物化学发展史,熟 悉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及功能的关系,掌握生物能的转化和利用、生物遗传信息的 储存、传递和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知识。 b. 文献调研 本课程的前沿性发展动态,可以通过文献调研,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展主动探究深入理解“结构 决定性质、结构决定功能”逻辑主线,熟悉生物大分子组成、含量、性质、序列分析测定等方法和技

术,具备解决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等复杂问题的能力。c.学思结合本课程与医学、农学、环境等学科的辩证关系,运用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端粒酶与衰老癌症、青蒿素作用等前沿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评价,形成一定的跨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d.合作学习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生物化学知识和技能,共同合作解决中学生物教学及生物科学和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能力。8.成绩评定方法(1)学生成绩评价方式课程目标权重评价方式1.线上学习测评2.课堂表现测评课程目标10.63.作业测评4.期末考试1.线上学习测评2.课堂表现测评课程目标20.33.作业测评4.期末考试1.课堂表现测评0.1课程目标32.作业测评3.课程论文(2)学生成绩评定方法a.总评成绩计算方法总评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25%×线上学习成绩+5%×课堂表现测评成绩+5%×作业测评成绩+5%x课程论文成绩线上学习课堂表现作业测评期末考试课程论文比例分数分配比分数分配比分数分配比分数分配比分数分配比例%例%例%例%例%课程目标70403060课程目标120305040课程目标2100302010课程目标3b.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评价内容75-89分评价方式90-100分60-75分小于60分

术,具备解决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等复杂问题的能力。 c. 学思结合 本课程与医学、农学、环境等学科的辩证关系,运用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端粒酶与衰老癌症、 青蒿素作用等前沿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评价,形成一定的跨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 d. 合作学习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生物化学知识和技能,共同合作 解决中学生物教学及生物科学和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能力。 8. 成绩评定方法 (1) 学生成绩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权重 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1 0.6 1. 线上学习测评 2. 课堂表现测评 3. 作业测评 4.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2 0.3 1. 线上学习测评 2. 课堂表现测评 3. 作业测评 4.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3 0.1 1. 课堂表现测评 2. 作业测评 3. 课程论文 (2) 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a. 总评成绩计算方法 总评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25%×线上学习成绩+5%×课堂表现测评成绩+5%×作业测评成 绩+5%×课程论文成绩 比例 课程目标 线上学习 分数分配比 例% 课堂表现 分数分配比 例% 作业测评 分数分配比 例% 期末考试 分数分配比 例% 课程论文 分数分配比 例% 课程目标 1 70 40 30 60 课程目标 2 20 30 50 40 课程目标 3 10 30 20 100 b.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 90-100 分 75-89 分 60-75 分 小于 60 分

良优合格不及格课程视频完成课程视频完成课程视频完成1课程视频完60%以下:章80%以上:章成60%以上;100%:章节测节测验成绩601课程视频验成绩90分以节测验成绩75章节测验成绩分以下:线上2章节测验上:线上讨论参分以上:线上60分以上;线线上学习讨论参加60%3线上讨论加100%;线讨论参加上讨论参加测评以下:线上作4线上作业上作业完成80%;线上作70%:线上作业完成60%以5线上考试100%:线上考业完成80%;业完成70%;下:线上考试试成绩90分以线上考试成绩线上考试成绩成绩60分以上60分以上75分以上下缺勤1次:缺勤2次;缺勤3次及以无缺勤;1出勤率能够回答问上;能够主动回答课堂表现能够主动回答问2回答问题问题,回答逻题,回答逻辑回答问题内容测评题,回答逻辑清情况辑清楚,内容清楚,内容正不正确,逻辑楚,内容正确。正确。确。混乱。作业延时完作业按时完1作业完成成;作业提前完成;成:进度作业补交;80%以上的概念60%以上的概40%以上的概作业测评2基本理论40%以下的概清晰,知识理解念清晰,需加念清晰,基本知识的理解念清晰。扎实理解知识内强知识的理和掌握容。解。基础知识掌握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知识掌握90%以上:运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分析间80%以上:方60%以上;方基础知识掌握2运用基础题解决问题方案案能够解决案能够解决60%以下:不知识分析问合理,能够解决70%以上的主50%以上的主能制定方案;期末考试80%以上的主要要问题。要问题。题解决问题不能提出不同方案正确性问题。只能提出一种能提出多种或的解决方案;3是否能够不同解决方一种解决方能提出多种基于或方案基本无提出不同的不同原理的不同案,但比较有案,但有效性效。不足。解决问题方解决方案,且都效。案比较有效。1选题专业性1选题是否1选题具备专具备专业1选题具备专业1选题具备一定不强,与课程业性,与课程性,是否具性,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与课内容联系不够内容联系较为备一定的创创新性,与课程程内容联系紧紧密:紧密:密:新性,与课内容联系紧密;2不能制定方2方案能够解课程论文程内容联系2方案能够解决2方案能够解决案;不能提出决40%以上的紧密:80%以上的主要60%以上的主不同的解决方主要问题2是否能够问题要问题案:或方案基3论文撰写逻提出不同的3论文撰写逻辑3论文撰写逻本无效。辑还存在一定解决问题方清晰辑较为清晰3论文撰写逻问题案辑不清晰

优 良 合格 不及格 线上学习 测评 1 课程视频 2 章节测验 3 线上讨论 4 线上作业 5 线上考试 课程视频完成 100%;章节测 验成绩 90 分以 上;线上讨论参 加 100% ;线 上作业完成 100%;线上考 试成绩 90 分以 上 课程视频完成 80%以上;章 节测验成绩 75 分以上;线上 讨论参加 80%;线上作 业完成 80%; 线上考试成绩 75 分以上 1 课程视频完 成 60%以上; 章节测验成绩 60 分以上;线 上讨论参加 70%;线上作 业完成 70%; 线上考试成绩 60 分以上 课程视频完成 60%以下;章 节测验成绩 60 分以下;线上 讨论参加 60% 以下;线上作 业完成 60%以 下;线上考试 成绩 60 分以 下 课堂表现 测评 1 出勤率 2 回答问题 情况 无缺勤; 能够主动回答问 题,回答逻辑清 楚,内容正确。 缺勤 1 次; 能够主动回答 问题,回答逻 辑清楚,内容 正确。 缺勤 2 次; 能够回答问 题,回答逻辑 清楚,内容正 确。 缺勤 3 次及以 上; 回答问题内容 不正确,逻辑 混乱。 作业测评 1 作业完成 进度 2 基本理论 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 作业提前完成; 80%以上的概念 清晰,知识理解 扎实 作业按时完 成; 60%以上的概 念清晰,基本 理解知识内 容。 作业延时完 成; 40%以上的概 念清晰,需加 强知识的理 解。 作业补交; 40%以下的概 念清晰。 期末考试 1 基础知识 掌握扎实 2 运用基础 知识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 方案正确性 3 是否能够 提出不同的 解决问题方 案 基础知识掌握 90%以上;运用 基础知识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方案 合理,能够解决 80%以上的主要 问题。 能提出多种基于 不同原理的不同 解决方案,且都 比较有效。 基础知识掌握 80%以上;方 案能够解决 70%以上的主 要问题。 只能提出一种 不同解决方 案, 但比较有 效。 基础知识掌握 60%以上;方 案能够解决 50%以上的主 要问题。 能提出多种 或 一种解决方 案,但有效性 不足。 基础知识掌握 60%以下;不 能制定方案; 不能提出不同 的解决方案; 或方案基本无 效。 课程论文 1 选题是否 具备专业 性,是否具 备一定的创 新性,与课 程内容联系 紧密; 2 是否能够 提出不同的 解决问题方 案 1 选题具备专业 性,具备一定的 创新性,与课程 内容联系紧密; 2 方案能够解决 80%以上的主要 问题 3 论文撰写逻辑 清晰 1 选题具备一定 专业性,与课 程内容联系紧 密; 2 方案能够解决 60%以上的主 要问题 3 论文撰写逻 辑较为清晰 1 选题具备专 业性,与课程 内容联系较为 紧密; 2 方案能够解 决 40%以上的 主要问题 3 论文撰写逻 辑还存在一定 问题 1 选题专业性 不强,与课程 内容联系不够 紧密; 2 不能制定方 案;不能提出 不同的解决方 案;或方案基 本无效。 3 论文撰写逻 辑不清晰

3论文撰写逻辑是否清晰(3)课程达成度评价方法a.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线上学习课堂表现作业测评期末考试课程论文权重权重权重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比例测评权重测评权重方法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达成度=0.2×(线上学习测评平均成绩/线上学习测评总分)+0.1×(课堂表现测评平均成绩/课堂表现测评总分)+0.1×(作课程目标10.20.10.10.6业测评平均成绩/作业测评总分)+0.6×(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期末测试总分)+0×(课程论文测评平均成绩)/课程论文总分)课程目标2达成度=0.2×(线上学习测评平均成绩/线上学习测评总分)+0.3×(课堂表现测评平均成绩/课堂表现测评总分)+0.1x(作0.4课程目标20.20.30.1业测评平均成绩/作业测评总分)+0.4×(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期末考试总分)+0x(课程论文测评平均成绩)课程论文总分)课程目标3达成度=0.1x(线上学习测评平均成绩/线上学习测评总分)+0.4×(课堂表现0.5课程目标30.10.4测评平均成绩/课堂表现测评总分)+0×(作业测评平均成绩/作业测评总分)+0×(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期末考试总

3 论文撰写 逻辑是否清 晰 (3) 课程达成度评价方法 a.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比例 课程目标 线上学习 测评权重 课堂表现 测评权重 作业测评 权重 期末考试 权重 课程论文 权重 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 方法 课程目标 1 0.2 0.1 0.1 0.6 课程目标 1 达成度 =0.2×(线上学习测评平 均成绩/线上学习测评 总分) + 0.1×(课堂表现 测评平均成绩/课堂表 现测评总分) + 0.1×(作 业测评平均成绩/作业 测评总分) + 0.6×(期末 考试平均成绩)/ 期末测 试总分) + 0×(课程论 文测评平均成绩)/ 课程 论文总分) 课程目标 2 0.2 0.3 0.1 0.4 课程目标 2 达成度 =0.2×(线上学习测评平 均成绩/线上学习测评 总分) + 0.3×(课堂表现 测评平均成绩/课堂表 现测评总分) + 0.1×(作 业测评平均成绩/作业 测评总分) + 0.4×(期末 考试平均成绩)/ 期末考 试总分) + 0×(课程论 文测评平均成绩)/ 课程 论文总分) 课程目标 3 0.1 0.4 0.5 课程目标 3 达成度 =0.1×(线上学习测评平 均成绩/线上学习测评 总分) + 0.4×(课堂表现 测评平均成绩/课堂表 现测评总分) + 0×(作业 测评平均成绩/作业测 评总分) + 0×(期末考试 平均成绩)/ 期末考试总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