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测量元件与变换器

第三章测量元件与变换器 §3.1概述 参数的测量 ●参数检测:将被测参数经过一次或多次能量的 交换,获得一种便于显示和传递的信的过程 根据信号的不同,参数检测仪表可以分为 检测仪表和电动检测仪表两类 非电量的电测法 将非电量工艺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物位等 转换为电流、电压等电路参数(信号)的检测方法
第三章 测量元件与变换器 §3.1 概述 一、参数的测量 ⚫ 参数检测:将被测参数经过一次或多次能量的 交换,获得一种便于显示和传递的信号的过程。 ⚫ 根据信号的不同,参数检测仪表可以分为气动 检测仪表和电动检测仪表两类。 ⚫ 非电量的电测法: – 将非电量工艺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物位等, 转换为电流、电压等电路参数(信号)的检测方法

二、检测仪表的性能 1.准确度与误差 ●准确度:测量值与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 ●绝对误差:测量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之比; 实际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之比; 示值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指示值之比; 引用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满刻度值之 ●允许误差:最大引用相对误差
二、检测仪表的性能 1. 准确度与误差 ⚫ 准确度:测量值与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 ⚫ 绝对误差:测量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之比; – 实际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之比; – 示值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指示值之比; – 引用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满刻度值之 比。 ⚫ 允许误差:最大引用相对误差

二、检测仪表的性能 2指示变差与精密度 ●指示变差:同一仪表对相同的被测参数进行正 反行程测量时,其显示值的差异。 精密度(简称精度):仪表检测微小参数变化 的能力。 ●仪表精度等级:用允许误差的绝对值表示 常用仪表等级有:0005,002,0.05,0.1,0.2, 0.4,0.5,10,15,2.5,4.0,5.0等, 精确度:仪表精密而准确的程度
二、检测仪表的性能 2.指示变差与精密度 ⚫ 指示变差:同一仪表对相同的被测参数进行正、 反行程测量时,其显示值的差异。 ⚫ 精密度(简称精度):仪表检测微小参数变化 的能力。 ⚫ 仪表精度等级:用允许误差的绝对值表示: 常用仪表等级有:0.005,0.02,0.05,0.1,0.2, 0.4,0.5,1.0,1.5,2.5,4.0,5.0等, 精确度:仪表精密而准确的程度

检测仪表的性能 3.灵敏度、灵敏限与分辨率 灵敏度:仪表的指示位移变化量与被测 参数变化量之比。 ●灵敏限:能引起仪表指针发生位移变化 的被测参数的最小变化量。 ●分辨率:测试仪表数字显示器的最末位 数字间隔所代表的被测参数变化量
二、检测仪表的性能 3. 灵敏度、灵敏限与分辨率 ⚫ 灵敏度:仪表的指示位移变化量与被测 参数变化量之比。 ⚫ 灵敏限:能引起仪表指针发生位移变化 的被测参数的最小变化量。 ⚫ 分辨率:测试仪表数字显示器的最末位 数字间隔所代表的被测参数变化量

检测仪表的性能 4.线性度与反应时间 ●线性度:测量仪表在 准值与理论对应值的 吻合程度。 反应时间:显示值变 被测变量 化相对于实际值变化 的滞后时间
二、检测仪表的性能 4. 线性度与反应时间 ⚫ 线性度:测量仪表在 全量程范围内实际校 准值与理论对应值的 吻合程度。 ⚫ 反应时间:显示值变 化相对于实际值变化 的滞后时间。 被测变量 仪 表 显 示 值

检测系统的构成 显 小 被测参数 敏感元件 信号变换 信号传输 信号测量 记录 控制 A/DE PLC
三、检测系统的构成 被 测 参 数 敏 感 元 件 信 号 变 换 信 号 传 输 信 号 测 量 显示 记录 控制 + - A/D PLC

§32压力的测量与变送 压力的表示与单位 压力的表示: 表压 标進大气压绝对压力 绝对压力 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力 真空度 相对压力(表压) 绝对压力与大气压之差 绝对 压力 真空度 大气压与绝对压力之差
§3.2 压力的测量与变送 一、压力的表示与单位 压力的表示: ⚫ 绝对压力 – 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力 ⚫ 相对压力(表压) – 绝对压力与大气压之差 ⚫ 真空度 – 大气压与绝对压力之差 绝 对 压 力 绝对 压力 真空度 表压 标准大气压

压力(压强)的单位 ●压强(俗称压力):单位面积所受到的 垂直作用力 ●工程上的“压力”与力学中的“压力” 不表示同一个概 帕Pa N/mt 毫米汞柱 mm 兆帕MPa10N/m2 水柱 m 工程大气压10mH2O dyn/cm 物理大气压20海平面 SI lb/in
压力(压强)的单位 ⚫ 压强(俗称压力):单位面积所受到的 垂直作用力。 ⚫ 工程上的“压力”与力学中的“压力” 不表示同一个概念。 帕 Pa N/m2 毫米汞柱 mm 兆帕 MPa 106N/m2 水柱 m 工程大气压 10mH2O 巴 dyn/cm2 物理大气压 20ºC海平面 psi lb/in2

二、压力计的分类与工作原理 工业压力计通常按敏感元件的类型进行分类: 液柱式压力计 ●活塞式压力计 ●弹性式压力计 ●电气式压力计
二、压力计的分类与工作原理 工业压力计通常按敏感元件的类型进行分类: ⚫ 液柱式压力计 ⚫ 活塞式压力计 ⚫ 弹性式压力计 ⚫ 电气式压力计

1.液柱式压力计 测量原理:P=h所以h=P/y 单管压力计 U型管压力计 斜管压力计
1. 液柱式压力计 测量原理:P=h 所以 h=P/ 单管压力计 U型管压力计 斜管压力计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调节对象的特性.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题,杨建国).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九章 频域稳定性(9.4-9.8).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九章 频域稳定性(9.1-9.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八章 频率响应法(2/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八章 频率响应法(1/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七章 根轨迹法(2/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七章 根轨迹法(1/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六章 线性反馈系统的稳定性(2/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六章 线性反馈系统的稳定性(1/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五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4/4).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五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3/4).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五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2/4).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五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1/4).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四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3/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四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2/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四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1/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三章 状态空间模型(3/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三章 状态空间模型(2/3).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显示仪表.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自动控制仪表.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执行器.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简单控制系统.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复合控制系统.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计算机程序控制系统.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总复习).doc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环工2001化仪习题).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一章 系统描述.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二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运动分析.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三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分析.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四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综合与设计 4.5 状态重构问题与Luenberger状态观测器 4.6 利用MATLAB设计状态观测器 4.7 伺服系统设计 4.8 利用MATLAB设计控制系统举例.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四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综合与设计 4.1 引言 4.2 极点配置问题 4.3 利用MATLAB求解极点配置问题4.4 利用极点配置法设计调节器型系统.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五章 Lyapunov稳定性分析和二次型最优控制(2/2).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五章 Lyapunov稳定性分析和二次型最优控制(1/2).doc
-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线性系统的多项式矩阵描述.ppt
-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线性反馈系统的时间域综合(5.1-5.4).ppt
-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线性反馈系统的时间域综合(5.5-5.6)解耦控制问题、跟踪问题——无静差性和鲁棒控制.ppt
-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线性反馈系统的时间域综合(5.7-5.8)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状态重构问题和状态观测器.ppt
-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数学基础:多项式矩阵理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