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三章 状态空间模型(2/3)

3.5由状态方程求传递函数 )状态方程的传递函数的导出 X=Ax+Bu Cx sX(S)=AX(S)+BU(S Y(S)=CX(S) (SI-A)X(S)=BU(S) MODERN CONTROL SYSTEM
MODERN CONTROL SYSTEM 0 3.5 由状态方程求传递函数 一)状态方程的传递函数的导出 x = Ax +Bu y = Cx sX(s) = AX(s) + BU(s) Y(s) = CX(s) (sI − A)X(s) = BU(s)

[sI-A]=(s) X(S=qSBU(S Y(S=Cq()BU(S) G(S)=Y(S)/U(S) G(s)=CΦ(s)B MODERN CONTROL SYSTEM
MODERN CONTROL SYSTEM 1 [ ] ( ) 1 sI − A =Φ s − X(s) =Φ(s)BU(s) Y(s) = CΦ(s)BU(s) G(s) = Y(s)/U(s) G(s) = CΦ(s)B

二)实例 例6:RLC网络的传递函数 X x+ 0 R 1-R LL 解 R (S+ R S S MODERN CONTROL SYSTEM
MODERN CONTROL SYSTEM 2 二)实例 例6:RLC网络的传递函数 x x u + − − = 0 1 1 1 0 C L R L C y = 0 Rx 解: + − − = ( ) 1 1 L R s L C s sI A − + = − = − s L L C R s s s s 1 1 ( ) ( ) 1 ( ) 1 Φ I A

R S)=[SIAJ= △(s) S 其中 R △(s) S十 LC MODERN CONTROL SYSTEM
MODERN CONTROL SYSTEM 3 − + = − = − s L L C R s s s s 1 1 ( ) ( ) 1 ( ) 1 Φ I A LC s L R s s 1 ( ) 2 = + + 其中:

于是RLC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R S G(s)=pA(s)C△(s)lc L△(S)△(s) R/LC R/LC △(S R S-+—S LO MODERN CONTROL SYSTEM
MODERN CONTROL SYSTEM 4 于是RLC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LC s L R s R LC s R LC C s s L s s C s L R s G s R 1 / ( ) / 0 1 ( ) ( ) 1 ( ) 1 ( ) ( ) ( ) 0 2 + + = = − + =

36状态转移矩阵和系统时间响应 状态微分方程的解为: x()=0x(+[q(-)Bu(c)dr )状态转移矩阵的求解 ()=0X(s)=q(s)Xx(0 DEl MODERN CONTROL SYSTEM
MODERN CONTROL SYSTEM 5 3.6 状态转移矩阵和系统时间响应 状态微分方程的解为: = + − t t t t d 0 x( ) Φ( )x(0) Φ( )Bu( ) 一)状态转移矩阵的求解 u( ) = 0 X(s) =Φ(s)x(0)

因此,只要确定了状态变量x3)和状态初始条件 xO之间的关系,就可求出状态转移矩阵 的拉普拉斯变换。作逆拉普拉斯变换就可容易地求出状 态转移矩阵,即 ()=L{(s)} 例如:对二阶系统而言有 X1(s)=如1(S)x1(0)+g2(S)x2(O x2(s)=1(s)x1(0)+2(S)x2(0) 其中区与区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Mam增益公式。 DEl MODERN CONTROL SYSTEM
MODERN CONTROL SYSTEM 6 ( ) ( ) (0) ( ) (0), ( ) ( ) (0) ( ) (0), 2 2 1 1 2 2 2 1 1 1 1 1 2 2 X s s x s x X s s x s x = + = + 例如:对二阶系统而言有 其中 ( ) 2 X s (0) 1 与 x 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Mason增益公式。 因此,只要确定了状态变量 X (s) i 和状态初始条件 (0), (0), , (0) 1 2 n x x x 之间的关系,就可求出状态转移矩阵 的拉普拉斯变换。作逆拉普拉斯变换就可容易地求出状 态转移矩阵,即 Φ( ) {Φ( )} 1 t L s − =

例7状态转移矩阵的求解 u(t) Current C R<Uo Source 图34 MODERN CONTROL SYSTEM
MODERN CONTROL SYSTEM 7 例 7 状态转移矩阵的求解 图 3.4

0 R (t 0 L R图 R=3.L=1.C=1/2 MODERN CONTROL SYSTEM
MODERN CONTROL SYSTEM 8 (t) 0 1 1 1 0 C u L R L C − + - x= x y = 0 Rx R = 3, L = 1,C = 1/ 2

方法1:求解逆阵的方法 0-2 A 1(S+3) 1(s+3)-2 △(s) 其中 s)=(s+3)+2=2+38+2=(s++2 DEl MODERN CONTROL SYSTEM
MODERN CONTROL SYSTEM 9 方法1: 求解逆阵的方法 − − = 1 3 0 2 A − + − = 1 ( 3) 2 s s sI A + − = − = − s s s s s 1 ( 3) 2 ( ) 1 ( ) 1 Φ I A ( ) ( 3) 2 3 2 ( 1)( 2) 2 s = s s + + = s + s + = s + s + 其中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三章 状态空间模型(1/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3/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1/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一章 控制系统概述.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十章 反馈控制系统设计(2/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十章 反馈控制系统设计(1/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教学指南.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辅助电器.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汽车仪表.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安全气囊.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6-5)汽车空调系统的维修.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6-1)汽车空调系统.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汽车照明信号报警装置.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起动系.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蓄电池.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汽车电气系统基础知识.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汽车电气设备线路.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三章 状态空间模型(3/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四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1/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四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2/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四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3/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五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1/4).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五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2/4).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五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3/4).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五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4/4).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六章 线性反馈系统的稳定性(1/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六章 线性反馈系统的稳定性(2/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七章 根轨迹法(1/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七章 根轨迹法(2/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八章 频率响应法(1/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八章 频率响应法(2/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九章 频域稳定性(9.1-9.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九章 频域稳定性(9.4-9.8).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题,杨建国).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调节对象的特性.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测量元件与变换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