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口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S=2+20n0+ R(S) S n-自然频率(或无阻尼振荡频率) 阻尼比(或相对阻尼系数) 〓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2+2Eo,s+o2=0 两个根(闭环极点)为:S12=-列n±OnV 2 衰减系数 阻尼振荡频率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3 二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 ) 2 2 2 ( ) 2 ( ) n n n R s s s C s s + + = = n —自然频率(或无阻尼振荡频率) —阻尼比(或相对阻尼系数) 2 0 2 2 s + n s +n = 两个根(闭环极点)为: 1 2 s1,2 = − n n − = n 衰减系数 1 2 d =n − 阻尼振荡频率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口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ξ<0时,系统的阶跃响应单调发散或发散正弦振荡。 Step Response 6■■■■■通■■■■■昌■■■口■昌■口■口■■■■■■■■■■■■一■■■口■ ■■■■看口■■■■口■■■■■■■■■■■■■■■■ ■■■幽 ■■■■■■ ■■■■■■■■ ■■■■■■■■■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 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4 0 时,系统的阶跃响应单调发散或发散正弦振荡。 Time (sec.) Amplitude Step Response 0 0.05 0.1 0.15 0.2 0.25 0.3 0.35 0 0.2 0.4 0.6 0.8 1 1.2 1.4 1.6 Fr o m : U ( 1 ) To: Y(1)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发散正弦振荡: Step Response ■■■■■■■■■通■■■ ■ 品2--二 ■■ 已-2 ■■ ■ 4 ■■■ ■■■ ■■■■口■ ■■■■■ ■■■■ 10{■■■ ■■■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5 Time (sec.) Amplitude Step Response 0 0.5 1 1.5 2 2.5 3 3.5 4 -10 - 8 - 6 - 4 - 2 0 2 4 6 8 Fr o m : U ( 1 ) To: Y(1) 发散正弦振荡: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ξ=0时,阶跃响应为等幅振荡。 Step Response ■■L■■■■ m口■口■■■■■■■■■■L■■■a■■■m■■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时,阶跃响应为等幅振荡。 6 = 0 Time (sec.) Amplitude Step Response 0 5 1 0 1 5 2 0 0 0.2 0.4 0.6 0.8 1 1.2 1.4 1.6 1.8 2 Fr o m : U ( 1 ) To: Y(1)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0<ξ<1时,系统的阶跃响应为衰洞振荡。 Step Response From: U(1) ■■■■■■■■■ ■■■■■■ ■●■■■ ■■■ 0.8中{■■·■■■■■■■■■■■■■■■■■■"p■■■ 〗■■■■■■■■■■■■■■■■■■■■■■■■■■■■■■■■■■罩 ■■■■ ■■ ■■■■■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时,系统的阶跃响应为衰减振荡。 7 0 1 Time (sec.) Amplitude Step Response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0 0.2 0.4 0.6 0.8 1 1.2 1.4 Fr o m : U ( 1 ) To: Y(1)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ξ=1时,系统的阶跃响应非周期地趋于稳态输出。 Step Response 0.9 ■■ 0.8 ■■■ ■日■ 0.6 ■■■■ ■■■■ 0.5 ■■■■■■■ 0.4 ■■■■■■■ 0.3 ■■量■■■■■■■■ ■■■■■■■■■■■■ 0.2司 ■口■■■■ ■■■■■■■■■■■■■『■■■■ ■■■■■■■■■■■■幽 口■■■■■■■■■■■■■■■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时,系统的阶跃响应非周期地趋于稳态输出。 8 =1 Time (sec.) Amplitude Step Response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Fr o m : U ( 1 ) To: Y(1)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ξ>1时,系统的阶跃响应非周期地趋于稳态输出,但 响应速度较慢。 Step Response ■■■■■■■■■■■昌■■■■■■■■■■■ 0.8■ ■■■■■■ ■■■■■國■■■■ ■■■■■ ■■■■■■■■■■■ ■■口口■■■■■■■■ ■●■■■■■ ■■■■■■■口■■■■■■■■■■■ ■■■■■■ ■■■■■■■■■■■■■■■■■■■ 0.1 ■■■■ ■■■■■■■■■■■■ ■■■■■ ■■■■■量■■■■■口■m■■■■■■m■■ ■■■口■h■■■■■m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时,系统的阶跃响应非周期地趋于稳态输出,但 响应速度较慢。 9 1 Time (sec.) Amplitude Step Response 0 2 4 6 8 1 0 1 2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Fr o m : U ( 1 ) To: Y(1)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Step Response Step Response 欠阻尼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无阻尼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Step Res === E= ■甲■■■甲▲甲 …示÷ 临界阻尼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10 Time (sec.) Amplitude Step Response 0 5 1 0 1 5 2 0 0 0.2 0.4 0.6 0.8 1 1.2 1.4 1.6 1.8 2 Fr o m : U ( 1 ) To: Y(1) Time (sec.) Amplitude Step Response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0 0.2 0.4 0.6 0.8 1 1.2 1.4 Fr o m : U ( 1 ) To: Y(1) Time (sec.) Amplitude Step Response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Fr o m : U ( 1 ) To: Y(1) Time (sec.) Amplitude Step Response 0 2 4 6 8 1 0 1 2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Fr o m : U ( 1 ) To: Y(1) 欠阻尼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无阻尼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临界阻尼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2.C O.2 1.4 O.4 1 0.8 0.6 0.4 2.O 6 89101112 图3-10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Time Respond Method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 1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教学指南.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辅助电器.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汽车仪表.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安全气囊.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6-5)汽车空调系统的维修.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6-1)汽车空调系统.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汽车照明信号报警装置.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起动系.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蓄电池.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汽车电气系统基础知识.ppt
-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汽车电气设备线路.ppt
- 清华大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ppt
- 清华大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5.4 脉冲激励下的RC电路 §5.5 含有多个储能元件的一阶电路.ppt
- 清华大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电路的过渡过程)§5.1 概述 §5.2 换路定理 §5.3 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分析.ppt
- 清华大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三相交流电路.ppt
- 清华大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正弦交流电路(串联谐振、并联谐振、转移函数).ppt
- 清华大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正弦交流电路 2.2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ppt
- 清华大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正弦交流电路(直流电路习题课).ppt
- 清华大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分析方法 §1.2 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十章 反馈控制系统设计(1/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十章 反馈控制系统设计(2/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一章 控制系统概述.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1/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3/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三章 状态空间模型(1/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三章 状态空间模型(2/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三章 状态空间模型(3/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四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1/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四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2/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四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3/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五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1/4).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五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2/4).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五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3/4).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五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4/4).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六章 线性反馈系统的稳定性(1/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六章 线性反馈系统的稳定性(2/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七章 根轨迹法(1/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七章 根轨迹法(2/2).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