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九章 频域稳定性(9.1-9.3)

第9章频域稳定性 本章将通过说明频率响应法如何能够用于研究稳定性, 来进一步讨论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在Bode图和 Nyquist图 的情形下,详细介绍了增益裕量、相位裕量和带宽等重要 概念。研究了称为 Nyquist稳定判据的频率响应稳定性结 论,并通过几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了 Nyquist稳定判据的 应用。本章还讨论了纯时延环节对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 影响
第9章 频域稳定性 本章将通过说明频率响应法如何能够用于研究稳定性, 来进一步讨论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在Bode图和Nyquist图 的情形下,详细介绍了增益裕量、相位裕量和带宽等重要 概念。研究了称为Nyquist稳定判据的频率响应稳定性结 论,并通过几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了Nyquist稳定判据的 应用。本章还讨论了纯时延环节对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 影响

主要内容: 1)s平面上围线映射; 2) Nyquist稳定性判据; 3)相对稳定性和 Nyquist稳定性判据; 4)在频域中规定的时域性能判据; 5)系统带宽; 6)时延系统的稳定性; 7)频域中的PID控制器 8) Matlab仿真
主要内容: 1)s平面上围线映射; 2)Nyquist稳定性判据 ; 3)相对稳定性和Nyquist稳定性判据 ; 4)在频域中规定的时域性能判据; 5)系统带宽; 6)时延系统的稳定性; 7)频域中的PID控制器; 8) Matlab仿真

9.1引 H. Nyquist在1932年就提出了频域稳定性判据。迄今 该方法仍然是研究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方法。 Nyquist稳定性判据( Nyquist stabil ity criter ion) 是以复变函数理论的 Cauchy定理为理论基础的。 Cauchy定理虽然涉及复平面的围线映射( mapp Ing contour s)概念,所幸的是,不必用复变理论作严格 的证明就能理解该定理
9.1 引言 H.Nyquist在1932年就提出了频域稳定性判据。迄今, 该方法仍然是研究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方法。 Nyquist稳定性判据(Nyquist stability criterion) 是以复变函数理论的Cauchy定理为理论基础的。 Cauchy定理虽然涉及复平面的围线映射(mapping contours)概念,所幸的是,不必用复变理论作严格 的证明就能理解该定理

为了确定闭环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必须研究系统的 特征方程: F(s)=1+L(s)=0 其中对单环系统, L(S)=G(S)H(S) 对多环系统,特征方程为 F(S=A(S=l-2Ln+2lmL
为了确定闭环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必须研究系统的 特征方程: F(s) = 1+ L(s) = 0 L(s) = G(s)H(s) F(s) = (s) = 1− Ln + Lm Lq = 0 其中对单环系统, 对多环系统,特征方程为

为了使系统稳定,必须确定的所有零点是F(都位于 左半平面。于是, Nyquist提出了将右半平面映射到F(s) 平面,并由此得出 Nyquist稳定判据。为了理解和应用 Nyquist判据,首先简要介绍复平面上的围线映射的概 念
为了使系统稳定,必须确定的所有零点是 否都位于 左半平面。于是,Nyquist提出了将右半平面映射到 平面,并由此得出Nyquist稳定判据。为了理解和应用 Nyquist判据,首先简要介绍复平面上的围线映射的概 念。 F(s) F(s)

9.2s-平面上的围线映射 )围线映射( contour map)是通过关系函数将一个 平面上的围线或轨迹映射或变换到另一个平面上 F(s)是关于变量s的函数,取S=σ+jO,则 F(s=u+jv 也为复数,可以在F(S)复平面上用坐标u和v表示映射 结果。 考察函数F(S)=2+厢图92(a)所示的s平面上的围线。 如果通过关系式将s平面上的单位正方形围线映射到F(s) 复平面上,则有
9.2 s-平面上的围线映射 一) 围线映射(contour map)是通过关系函数将一个 平面上的围线或轨迹映射或变换到另一个平面上。 F(s) 是关于变量s的函数,取 s = + j ,则 F(s) = u + jv 也为复数,可以在F(s)复平面上用坐标u和v表示映射 结果。 考察函数 和图9.2(a)所示的s平面上的围线。 如果通过关系式将s平面上的单位正方形围线映射到 复平面上,则有 F(s) = 2s +1 F(s)

l+jv=F(s)=2s+1=2(+j)+1 从而 2o+1y=2a F(s-plane - plane 川-B 1 图9.2
u + j v = F(s) = 2s +1 = 2( + j) +1 从而 u = 2 +1 v = 2 图 9.2

①保角映射 ②闭合曲线映射成闭合曲线 ③沿围线顺时针行进的方向是正方向并且围线所包 围的区域是在右侧的区域,该区域称为围线的包 围区域 ④“顺时针,向右看” 再考察一个围线映射的例子,其中平面上的围线仍为 单位正方形,映射函数F(S)为s的有理函数,即 F(S) s+2
① 保角映射 ② 闭合曲线映射成闭合曲线 ③ 沿围线顺时针行进的方向是正方向并且围线所包 围的区域是在右侧的区域,该区域称为围线的包 围区域 ④ “顺时针,向右看” 再考察一个围线映射的例子,其中s平面上的围线仍为 单位正方形,映射函数 F(s) 为 s 的有理函数,即 2 ( ) + = s s F s

表9.1计算的一些F(s)值 平而点A 点B 点c 点D S=a+JO 1+n1|11-i 1+n1 F(s=u+jy 4+2J 14-2j1 1+2J 10 10 125 5 0 图93
图 9.3

二) Cauchy定理 对于在围线内具有有限个极点和零点的函数F(s), Cauchy 定理给出了围线映射的结论。 K s+s F(S) M ∏I(s+S) F(s)是特征函数,有 F(s)=1+L(s) 其中 N(S) D(S)
二) Cauchy定理 对于在围线内具有有限个极点和零点的函数F(s),Cauchy 定理给出了围线映射的结论。 = = + + = M k k n i i s s K s s F s 1 1 ( ) ( ) ( ) F(s) = 1+ L(s) F(s)是特征函数,有 其中 ( ) ( ) ( ) D s N s L s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八章 频率响应法(2/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八章 频率响应法(1/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七章 根轨迹法(2/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七章 根轨迹法(1/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六章 线性反馈系统的稳定性(2/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六章 线性反馈系统的稳定性(1/2).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五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4/4).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五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3/4).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五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2/4).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五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1/4).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四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3/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四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2/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四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1/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三章 状态空间模型(3/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三章 状态空间模型(2/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三章 状态空间模型(1/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3/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1/3).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一章 控制系统概述.ppt
- 《现代控制系统 Th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f PLA》第九章 频域稳定性(9.4-9.8).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题,杨建国).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调节对象的特性.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测量元件与变换器.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显示仪表.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自动控制仪表.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执行器.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简单控制系统.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复合控制系统.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计算机程序控制系统.ppt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总复习).doc
-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环工2001化仪习题).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一章 系统描述.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二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运动分析.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三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分析.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四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综合与设计 4.5 状态重构问题与Luenberger状态观测器 4.6 利用MATLAB设计状态观测器 4.7 伺服系统设计 4.8 利用MATLAB设计控制系统举例.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四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综合与设计 4.1 引言 4.2 极点配置问题 4.3 利用MATLAB求解极点配置问题4.4 利用极点配置法设计调节器型系统.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五章 Lyapunov稳定性分析和二次型最优控制(2/2).doc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资源(教学讲义)第五章 Lyapunov稳定性分析和二次型最优控制(1/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