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与直线定向(line orientation)§4.1 钢尺量距(steel tape measuring)§4.2 电磁波测距(EDM)简介 §4.3 直线定向及方位角测量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用纸 课程 测量学 授班级 周次 课次 课|日期 课题|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教学 目的使学生掌握精密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的方法及方位角的计算 重点 难点 重点:方位角的概念及计算。难点:尺长方程式的含义 教具多媒体、常规教具 作业|P68的4、5、9、10 课后 小结对方位角的概念及尺长方程式的含义,要求学生理解性记忆 教学内容(含理论联系实际)、时间分配与教学方法设计 时间分配 90min Smin 复 习 直线定量距方 45mi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讲解钢尺量距时,将精密量距和普通量 距进行比较;讲授电磁波测距时,注意常数的设置。在讲授直线定向 时,要注意讲清方位角的概念及计算应用
1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用纸 课程 测 量 学 授 课 班级 周次 课次 日期 课题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教学 目的 使学生掌握精密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的方法及方位角的计算。 重点 难点 重点:方位角的概念及计算。难点:尺长方程式的含义。 教具 多媒体、常规教具 作业 P68 的 4、5、9、10 课后 小结 对方位角的概念及尺长方程式的含义,要求学生理解性记忆。 教学内容(含理论联系实际)、时间分配与教学方法设计 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讲解钢尺量距时,将精密量距和普通量 距进行比较;讲授电磁波测距时,注意常数的设置。在讲授直线定向 时,要注意讲清方位角的概念及计算应用

复习:经纬仪的轴线关系及检校方法 第四章:距离测量( distance measure) 与直线定向( line orientation) 般在精度上: 电磁波测距 EDM(electro-magnetic distance measurin) 钢尺量距(steel tape measuring) 视距法测距( (stad ia measurement) §41钢尺量距( (steel tape measuring) 量距工具 有:钢尺( steel tape)、标杆( measuring bar)、垂球( plumb bob)、测针( measuring rod)、温度计( thermometer)、弹簧秤( spring balance) 二.钢尺量距 钢尺量距最基本的要求一一平、准、直 按精度分:一般量距和精密量距 (一)一般量距步骤 定线( Cine alignment)。按精度分:目估法和经纬仪法。 2.丈量。 (1)喊“预备”、“好”前后尺手同时读数 (2)在山区丈量时,可采用平量法、斜量法。 3.内业成果整理。 丈量精度用“相对误差”来衡量: 1/XXX (D1+D2) 要求:一般量距≤1000坦),≤1/1000(山区)
2 复习: 经纬仪的轴线关系及检校方法。 第四章: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 与直线定向(line orientation) 一般在精度上: 电磁波测距 EDM(electro-magnetic distance measuring) 钢尺量距(steel tape measuring) 视距法测距(stadia measurement)。 §4.1 钢尺量距(steel tape measuring) 一. 量距工具 有:钢尺(steel tape)、标杆(measuring bar)、垂球(plumb bob)、测钎(measuring rod)、温度计(thermometer)、弹簧秤(spring balance)。 二.钢尺量距 钢尺量距最基本的要求——平、准、直 按精度分:一般量距和精密量距 (一)一般量距步骤 1.定线(line alignment)。按精度分:目估法和经纬仪法。 2.丈量。 (1)喊“预备”、“好”前后尺手同时读数。 (2)在山区丈量时,可采用平量法、斜量法。 3.内业成果整理。 丈量精度用“相对误差”来衡量: ( ) XXX D D D D K 1/ 2 1 = + − = 往 返 往 返 要求:一般量距≤1/3000(平坦),≤1/1000(山区)

(二)精密量距步骤(*) 1.经纬仪定线。在桩顶画出十字线 2.精密丈量。 (1)前尺手零端用标准拉力拉紧钢尺。 (2)前读尺员发“预备”,后读尺员发“好”;此时前后尺手同时读数。 (3)移动后尺整厘米刻划,按上述方法再测二次,三次较差不超限时( 般不得超过2~3mm),取平均值作为尺段结果。每测完一尺段,用温 度计读取一次温度 (4)要进行往返测量。 记录格式见课本。 测量各桩顶间高差 4.内业成果整理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l,=l+M+al0(t-10) l,-—钢尺在t温度时的实际长度;l-—钢尺的名义长度 M一一检定时,钢尺实际长与名义长之差;a一一钢尺的膨胀系数 t——钢尺使用时的温度;to——钢尺检定时的温度 斜距l的各项改正: (1)尺长改正 (2)温度改正 (-o (3)倾斜改正 h- h 21 8
3 (二)精密量距步骤(*) 1. 经纬仪定线。在桩顶画出十字线。 2.精密丈量。 (1) 前尺手零端用标准拉力拉紧钢尺。 (2) 前读尺员发“预备”,后读尺员发“好”;此时前后尺手同时读数。 (3) 移动后尺整厘米刻划,按上述方法再测二次,三次较差不超限时(一 般不得超过 2~3mm),取平均值作为尺段结果。每测完一尺段,用温 度计读取一次温度。 (4) 要进行往返测量。 记录格式见课本。 3.测量各桩顶间高差。 4.内业成果整理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 ) 0 0 0 l l l l t t t = + + − t l ——钢尺在 t 温度时的实际长度; 0 l ——钢尺的名义长度 l ——检定时,钢尺实际长与名义长之差; ——钢尺的膨胀系数 t ——钢尺使用时的温度; 0 t ——钢尺检定时的温度 斜距 l 的各项改正: (1)尺长改正 l l l l k = 0 (2)温度改正 ( ) 0 l l t t t = − (3)倾斜改正 3 2 4 2 8l h l h l h = − −

故斜距l经改正后为:=|+M+M+△, (见例题 §42电磁波测距(EDM)简介 电磁波测距( electro-magnetic distance measuring)的基本原理 s=ct/2 二、分类 1.按测程分:短程、中程、远程, 2.按传播时间t的测定方法分:脉冲法测距、相位法测距 3.按测距仪所使用的光源分:普通光源、红外光源、激光光源。 4.按测距精度分:Ⅰ级、Ⅱ级、Ⅲ级 注:测距误差及标称精度 测距仪测距误差可表示为 m2=A2+(B.D)简写为:m2=±(A+BD) 式中,A—一固定误差;B一一比例误差系数。 如:某测距仪出厂时的标称精度:±(5+5×10D)m,简称“5+5” 使用 般安装在经纬仪上使用。见使用说明书 2.常数预置 (1)设置棱镜常数。一般原配棱镜为零。 (2)置乘常数。输入气温、气压或用有关公式计算出值后,再输入 (3) 3.倾斜改正。有:D平= Do cosa,由测距仪自动改正 §4.3直线定向及方位角测量
4 故斜距 l 经改正后为: k t h l = l + l + l + l ˆ (见例题) §4.2 电磁波测距(EDM)简介 一、 电磁波测距(electro-magnetic distance measuring)的基本原理 s=ct/2 二、 分类 1.按测程分:短程、中程、远程。 2.按传播时间 t 的测定方法分:脉冲法测距、相位法测距。 3.按测距仪所使用的光源分:普通光源、红外光源、激光光源。 4.按测距精度分:Ⅰ级、Ⅱ级、Ⅲ级。 注:测距误差及标称精度 测距仪测距误差可表示为: ( ) : ( ) 2 2 2 mD = A + B D 简写为 mD = A+ B D 式中,A——固定误差;B——比例误差系数。 如:某测距仪出厂时的标称精度:±(5+5×10-6 D)mm,简称“5+5” 三、使用 1.一般安装在经纬仪上使用。见使用说明书。 2. 常数预置 (1) 设置棱镜常数。一般原配棱镜为零。 (2) 置乘常数。输入气温、气压或用有关公式计算出值后,再输入。 (3) 3.倾斜改正。有: D平 = D斜 cos ,由测距仪自动改正。 §4.3 直线定向及方位角测量

直线定向(1 ine orientation):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标准方向(基本方向)分类 1、真子午线方向( ture meridian direction)-一地面上任一点在其真子午线 处的切线方向。 2、磁子午线方向( magnetic meridian direction)一地面上任一点在其磁 子午线处的切线方向。 3、轴子午线(坐标纵轴)方向( ordinates axis direction)一一地面上任一点与 其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或假定坐标系的坐标纵轴平行的方向 磁偏角( magnetic declination)δ——地面上同一点的真、磁子午线方向不 重合,其夹角称为磁偏角δ。磁子午线方向在真子午线方向东侧,称为东偏,δ 为正。反之称为西偏,δ为负 子午线收敛角( mapping angle)y—一当轴子午线方向在真子午线方向以东 称为东偏,Y为正。反之称为西偏,Y为负。可见在中央子午线上,真子午线与 轴子午线重合,其他地区不重合,两者的夹角即为y。 二.方位角( azimuth) 1.定义:由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测线上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其范围为0°~360°。有:真方位角A( ture meridian azimuth)、磁方位角 ( magnetic meridian azimuth)、坐标方位角( grid bearing) 2.分类及关系 (1)真方位角A=磁方位角A+磁偏角δ=坐标方位角a+子午线收敛角Y (2)同一直线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即: 正=反±180 (见图和的题) 三.方位角测量
5 直线定向(line orientation):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一.标准方向(基本方向)分类 1、真子午线方向(ture meridian direction)——地面上任一点在其真子午线 处的切线方向。 2、磁子午线方向(magnetic meridian direction )——地面上任一点在其磁 子午线处的切线方向。 3、轴子午线 (坐标纵轴)方向(ordinates axis direction)——地面上任一点与 其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或假定坐标系的坐标纵轴平行的方向。 磁偏角(magnetic declination)δ——地面上同一点的真、磁子午线方向不 重合,其夹角称为磁偏角δ。磁子午线方向在真子午线方向东侧,称为东偏,δ 为正。反之称为西偏,δ为负。 子午线收敛角(mapping angle)γ——当轴子午线方向在真子午线方向以东, 称为东偏,γ为正。反之称为西偏,γ为负。可见在中央子午线上,真子午线与 轴子午线重合,其他地区不重合,两者的夹角即为γ。 二.方位角(azimuth) 1.定义:由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测线上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其范围为 0°~360°。有:真方位角 A(ture meridian azimuth)、磁方位角 (magnetic meridian azimuth)、坐标方位角(grid bearing) 2.分类及关系: (1)真方位角A=磁方位角Am+磁偏角δ=坐标方位角α+子午线收敛角γ (2)同一直线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180°,即: 0 正 = 反 180 (见图和例题) 三.方位角测量

真方位角——可用天文观测方法或用陀螺经纬仪( gyro theodolite)来测定。 磁方位角——可用罗盘仪( compass)来测定。不宜作精密定向 坐标方位角一一由2个已知点坐标经“坐标反算”求得
6 真方位角——可用天文观测方法或用陀螺经纬仪(gyro theodolite)来测定。 磁方位角——可用罗盘仪(compass)来测定。不宜作精密定向。 坐标方位角——由 2 个已知点坐标经“坐标反算”求得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 §6.1 概述 §6.2 导线测量.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角度测量(3.3)水平角测量.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经纬仪操作与读数实习.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水平角测回法、方向观测法实习.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角度测量 §3.1 角度测量概念 §3.2 光学经纬仪(optical theodolite)的使用.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实习.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水准测量(2.2)普通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水准测量(2.3)普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水准测量 §2.1 水准测量原理与仪器操作.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绪论(1.2.1.3)地面点位的确定、测量工作概述.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等外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习.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绪论 §1.1 测量学的发展、学习意义及要求.doc
- 《测量学 Engineering Surveying》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库(附参考答案).doc
-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测量》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高程测量.pps
- 《GPS定位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 System.ppt
-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测量》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序言.pps
-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测量》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s
- 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章 基础地理信息采集及成图方法.ppt
- 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2章 测量教学实习.ppt
- 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1章 土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测量.ppt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经纬仪的检校及竖直角测量实习.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角度测量(3.4)竖直角测量.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闭合导线外业测量实习.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5.1 测量误差的概念 §5.2 衡量精度的指标 §5.3 误差传播定律.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导线内业计算(上).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闭合导线的差(用 EXCEL编程计算).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全站仪测角测边测三维坐标实习.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6.3)小区域高程控制测量.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四等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习.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7.1 地形图的比例尺 §7.2 地形图的分幅与图外注记 §7.3 地形图图式(topographic map symbols).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经纬仪法测地形图实习.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期中考试试题.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7.4 模拟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7.5 模拟法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6.4)全站仪的功能介绍.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圆曲线主点及偏角法详细测设实习.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道路工程测量(road engineering survey)§8.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7.6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7.7 图形面积的量算 §7.8 平整场地的土方量计算.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道路工程测量(road engineering survey)§8.4 路线纵断面测量(route profile survey)§8.5 路线横断面测量(route across-profile survey).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缓和曲线的测设(下).doc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缓和曲线主点测设实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