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7至11章习题(含参考答案)

七、柴油机主要系统一、单项选择题(请选一个正确或最合适的答案):(1、现代大型船用柴油机采用的加压式燃油系统其目的是:1A.防止燃油汽化B.加速燃油循环C。冷却喷油泵柱塞偶件D.备用燃油系统(O2、重油系统设有集油柜的作用是:A。可以贮存足够的燃油B:对燃油起预加热作用D.作为压力缓冲器C.收集回油并驱除油气以便使用()3、为保证燃油正常流动,燃油的最低温度必须高于:A.倾点B.闪点C.浊点D.凝点)(4、为安全使用燃油,船用燃油的闪点应不低于:A.40°~50°B.50°~55°C.60°~65°D.65°~70°()5、劣质燃油在雾化加热器中的预热温度高低主要决定于:A.加热器热容量B.喷油器对燃油雾化粘皮的要求C.燃油正常输送D.燃油的自燃温度(温度:)6、征服舶使用条件下燃油的使用温度起码应高于A.闪点B.凝点C.倾点D.浊点0(7、柴油机在使用燃料油时,雾化加热器出口燃油温度的高低主要依据来决定。A.输油泵的排出压力要求B.喷油器对燃油粘度的要求C.加热器热容量的大小D.燃油的泵送性能()8、在燃油系统中表明滤器破损的现象是:A滤器前燃油压力升高B.滤器前后压力差变大D.滤器后燃油压力下降C.滤器前后压力差为零)(9、燃油系统中燃油流经滤器无压差,表明:A.滤器脏堵B.滤网破损C.滤芯装配不当D.B或C()10、燃油系统中滤器堵塞的现象表现为:A.滤器前燃油压力急剧升高B.滤器前后燃油压力差增大D.滤器前后压力差变小C.滤器后燃油压力急剧升高判断。C)11、燃油系统中滤器培塞时可根据A滤器前燃油压力急剧升高B.滤器前后燃油压力差增大C.滤器后燃油压力下降D.滤器前后压力差变小()12、在船舶上对燃油进行净化处理的主要手段是:A.过滤B.离心净化C.沉淀D.以上全部160
160 七、柴油机主要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一个正确或最合适的答案): 1、现代大型船用柴油机采用的加压式燃油系统其目的是: ( ) A.防止燃油汽化 B.加速燃油循环 C.冷却喷油泵柱塞偶件 D.备用燃油系统 2、重油系统设有集油柜的作用是: ( ) A. 可以贮存足够的燃油 B.对燃油起预加热作用 C. 收集回油并驱除油气以便使用 D.作为压力缓冲器 3、为保证燃油正常流动,燃油的最低温度必须高于: ( ) A.倾点 B.闪点 C.浊点 D. 凝点 4、为安全使用燃油,船用燃油的闪点应不低于: ( ) A.40°~50° B.50°~55° C. 60°~65° D.65°~70° 5、劣质燃油在雾化加热器中的预热温度高低主要决定于: ( ) A.加热器热容量 B.喷油器对燃油雾化粘皮的要求 C. 燃油正常输送 D.燃油的自燃温度 6、征服舶使用条件下燃油的使用温度起码应高于_温度: ( ) A.闪点 B.凝点 C.倾点 D. 浊点 7、柴油机在使用燃料油时,雾化加热器出口燃油温度的高低主要依据_来决定。 ( ) A. 输油泵的排出压力要求 B. 喷油器对燃油粘度的要求 C.加热器热容量的大小 D.燃油的泵送性能 8、在燃油系统中表明滤器破损的现象是: ( ) A.滤器前燃油压力升高 B.滤器前后压力差变大 C.滤器前后压力差为零 D.滤器后燃油压力下降 9、燃油系统中燃油流经滤器无压差,表明: ( ) A.滤器脏堵 B.滤网破损 C. 滤芯装配不当 D. B 或 C 10、燃油系统中滤器堵塞的现象表现为: ( ) A.滤器前燃油压力急剧升高 B.滤器前后燃油压力差增大 C.滤器后燃油压力急剧升高 D.滤器前后压力差变小 11、燃油系统中滤器培塞时可根据_判断。 ( ) A.滤器前燃油压力急剧升高 B. 滤器前后燃油压力差增大 C.滤器后燃油压力下降 D.滤器前后压力差变小 12、在船舶上对燃油进行净化处理的主要手段是: ( ) A.过滤 B.离心净化 C.沉淀 D. 以上全部

13、下列关于燃油系统的管理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不同加油港加装的同一牌号燃油可混舱B。不同牌号的同一油品的燃油不可混舱C.燃油流经滤器后无压差,则表明滤网破损D,燃油流经滤器后压差超过正常值,则表明滤器脏培()14、不同牌号的重油混舱时产生大量油泥沉淀物的原因是:A:燃油中不同烃的化学反应B.燃油中添加剂的化学反应C,燃油的不兼容性D。燃油中机械杂质凝聚产物C615、下列关于低质燃油的管理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适当减小喷油提前角B.防止不同加油港的燃油混舱D.燃油贮存时间不要太长C.使用添加剂可以改善低质燃油的质量(16、重油着火性能差,这是因为:A。燃油的度高B.燃油的十六烷值低C.燃油含硫量高D.B和C()17、燃油中硫分的燃烧产物产生腐蚀的条件是:A壁面温度高于该产物熔点B.壁面温度低于该产物熔点D.壁面温度高于该产物露点C.壁面温度低于该产物露点()18、优质气缸油应具有良好的A。液体动压润滑性能B.液体静压润滑性能C.边界润滑性能D.半液体润滑性能()19、在滑油的性能指标中,我国规定的“酸值”是指:A.滑油中的有机酸含量B.滑油中的无机酸台量C.滑油中的硫酸含量D。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总和()20、我国用“酸值”表示滑油中的B.强酸值C.有机酸含量D.无机酸含量A.总酸值(O21、气缸油中用于消除缸套内表面低温腐蚀的主要性能指标是:A.总碱值B.总酸值C.热氧化安定性D。粘度指数(22、曲柄箱润滑油经使用后,粕度会发生变化,其最主要原因是:D.受温度的影响A.混入杂质B.混入燃油C.混入水分23、湿式曲轴箱润沿系统主要用于:0A.大型低速柴油机B.小型高速柴油机C.增压柴油机D.非增压柴油机()24、船用柴油机润滑系统中滑油泵的出口压力在数值上应保证:A.各轴承连续供油B.抬起轴颈C.各轴承形成全油膜D.保护轴颈表面0(25、润滑系统中滑油泵的出口压力应:A.大于海水压力B:保证各轴承形成全油膜润滑C.保证抬起轴颈D.小于海水压力()26、滑油冷却器冷却效果下降的分析中哪一种分析是不正确的:A.冷却水量不足,滤器污堵B.冷却器管于堵塞C.冷却器笛子破损泄漏D.冷却水泵故隙161
161 13、下列关于燃油系统的管理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不同加油港加装的同一牌号燃油可混舱 B.不同牌号的同一油品的燃油不可混舱 C. 燃油流经滤器后无压差,则表明滤网破损 D.燃油流经滤器后压差超过正常值,则表明滤器脏培 l4、不同牌号的重油混舱时产生大量油泥沉淀物的原因是: ( ) A.燃油中不同烃的化学反应 B.燃油中添加剂的化学反应 C. 燃油的不兼容性 D.燃油中机械杂质凝聚产物 15、下列关于低质燃油的管理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适当减小喷油提前角 B. 防止不同加油港的燃油混舱 C.使用添加剂可以改善低质燃油的质量 D.燃油贮存时间不要太长 l6、重油着火性能差,这是因为: ( ) A.燃油的粕度高 B. 燃油的十六烷值低 C.燃油含硫量高 D. B 和 C l7、燃油中硫分的燃烧产物产生腐蚀的条件是: ( ) A.壁面温度高于该产物熔点 B. 壁面温度低于该产物熔点 C.壁面温度低于该产物露点 D. 壁面温度高于该产物露点 l8、优质气缸油应具有良好的_。 ( ) A.液体动压润滑性能 B.液体静压润滑性能 C.边界润滑性能 D.半液体润滑性能 l9、在滑油的性能指标中,我国规定的“酸值”是指: ( ) A.滑油中的有机酸含量 B. 滑油中的无机酸台量 C.滑油中的硫酸含量 D.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总和 20、我国用“酸值”表示滑油中的_。 ( ) A.总酸值 B. 强酸值 C. 有机酸含量 D. 无机酸含量 21、气缸油中用于消除缸套内表面低温腐蚀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 ) A. 总碱值 B.总酸值 C.热氧化安定性 D.粘度指数 22、曲柄箱润滑油经使用后,粕度会发生变化,其最主要原因是: ( ) A.混入杂质 B. 混入燃油 C.混入水分 D. 受温度的影响 23、湿式曲轴箱润沿系统主要用于: ( ) A. 大型低速柴油机 B. 小型高速柴油机 C.增压柴油机 D.非增压柴油机 24、船用柴油机润滑系统中滑油泵的出口压力在数值上应保证: ( ) A.各轴承连续供油 B.抬起轴颈 C.各轴承形成全油膜 D.保护轴颈表面 25、润滑系统中滑油泵的出口压力应: ( ) A. 大于海水压力 B.保证各轴承形成全油膜润滑 C.保证抬起轴颈 D.小于海水压力 26、滑油冷却器冷却效果下降的分析中哪一种分析是不正确的: ( ) A. 冷却水量不足,滤器污堵 B.冷却器管于堵塞 C.冷却器笛子破损泄漏 D.冷却水泵故隙

C27、柴油机润滑系统中,滑油冷却器进出口温度差一般在:A. 8—10℃B.10-12℃C.10—15℃D.10-20℃)(28、为保证正常吸油,在滑油吸入管路上,空度不超过:B.0.07MPaD.0.04MPaA.0.01MPaC.0.03MPa(J29、下列关于润滑系统管理中哪一顶说法是错误的:A.备车时,应开动滑油泵B.滑油压力过低时,将会使轴承磨损C,滑油温度过高时,易使滑油氧化D,停车后,应立即停止滑油泵运转()30、船用大型低速柴油机的气缸油注油器在结构原理上的特点一般为:A。注油量可调,注油正时可调B.注油量可调,注油正时不可调C。注油量,注油正时均不可调D。注油量可调,注油正时随机C31、柴油机冷却系统的冷却水,合理的流动路线和调节方法应该是:A冷却水自下而上流动,调节进口阀开度大小控制温度B.冷却水自下而上流动,调节出口阀开度大小控制温度C.冷却水自上而下流动,调节出口阀开度大小控制温度D冷却水自上而下流动,调节进口阀开度大小控制温度()32、柴油机膨胀水箱的作用是:A.放气B.补水C.水受热后有膨胀的余地D.A十B十C)(33、在柴油机强制液体冷却系统中,最理想的冷却介质是:B.淡水C.柴油D.海水A.滑油(234、柴油机冷却水质应处理,这是因为水中合有:A.碱性B.酸性C.盐分D.杂质()35、一般开式循环海水冷却柴油机的缸套腐蚀主要由引起。A.空泡腐蚀B.电化学府蚀C.低温腐蚀D.A十C()36、一般闭式循环谈水冷却的柴油机的缸套腐蚀主要由引起。A.空泡腐蚀B.电化学腐蚀C.低温腐蚀D.应力腐蚀37、柴油机冷却空间因结垢使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太小而造成的危害,其中一个不正确的说法:()A。零件易出现过度磨损,甚至咬死B.柴油机热负荷增大,零件易变形C.润滑效果变差D.易产生低温腐蚀(38、关于冷却系统的不正确说法:DA:可用付机循环淡水对主机暖缸B.气缸冷却水出口温度低一些比较安全C.膨胀水箱可放出系统中的空气D.采用闭式循环冷却系统比开式好()39、关于柴油机冷却的不正确说法是:A。多采用闭式循环冷却系统B.个别气缸水温不正常时,应即关小气缸进水阀C.淡水泵出口接主机可以防止冷却水汽化D。起动前,对冷却水应预热暖缸()40、为了保证柴油机经济而可靠地工作,其冷却水出口温度在数值上应:A.接近允许下限值B.取允许限中值C.接近允许上限值D.技工况不同而异()41、暖缸时,应使冷却水温度加热到:162
162 27、柴油机润滑系统中,滑油冷却器进出口温度差一般在: ( ) A.8—10℃ B. 10 一 12℃ C. 10 一 15℃ D.10 一 20℃ 28、为保证正常吸油,在滑油吸入管路上,空度不超过: ( ) A. 0.01MPa B.0.07MPa C. 0.03MPa D.0.04MPa 29、下列关于润滑系统管理中哪一顶说法是错误的: ( ) A. 备车时,应开动滑油泵 B. 滑油压力过低时,将会使轴承磨损 C. 滑油温度过高时,易使滑油氧化 D.停车后,应立即停止滑油泵运转 30、船用大型低速柴油机的气缸油注油器在结构原理上的特点一般为: ( ) A.注油量可调,注油正时可调 B.注油量可调,注油正时不可调 C.注油量,注油正时均不可调 D. 注油量可调,注油正时随机 3l、柴油机冷却系统的冷却水,合理的流动路线和调节方法应该是: ( ) A.冷却水自下而上流动,调节进口阀开度大小控制温度 B. 冷却水自下而上流动,调节出口阀开度大小控制温度 C. 冷却水自上而下流动,调节出口阀开度大小控制温度 D.冷却水自上而下流动,调节进口阀开度大小控制温度 32、柴油机膨胀水箱的作用是: ( ) A. 放气 B.补水 C.水受热后有膨胀的余地 D.A 十 B 十 C 33、在柴油机强制液体冷却系统中,最理想的冷却介质是: ( ) A. 滑油 B.淡水 C.柴油 D.海水 34、柴油机冷却水质应处理,这是因为水中合有: ( ) A.碱性 B.酸性 C.盐分 D.杂质 35、一般开式循环海水冷却柴油机的缸套腐蚀主要由———引起。 ( ) A.空泡腐蚀 B.电化学府蚀 C.低温腐蚀 D.A 十 C 36、一般闭式循环谈水冷却的柴油机的缸套腐蚀主要由———引起。 ( ) A.空泡腐蚀 B.电化学腐蚀 C.低温腐蚀 D.应力腐蚀 37、柴油机冷却空间因结垢使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太小而造成的危害,其中一个不正确的说法: ( ) A.零件易出现过度磨损,甚至咬死 B.柴油机热负荷增大,零件易变形 C.润滑效果变差 D. 易产生低温腐蚀 38、关于冷却系统的不正确说法: ( ) A.可用付机循环淡水对主机暖缸 B. 气缸冷却水出口温度低一些比较安全 C.膨胀水箱可放出系统中的空气 D.采用闭式循环冷却系统比开式好 39、关于柴油机冷却的不正确说法是: ( ) A.多采用闭式循环冷却系统 B. 个别气缸水温不正常时,应即关小气缸进水阀 C.淡水泵出口接主机可以防止冷却水汽化 D.起动前,对冷却水应预热暖缸 40、为了保证柴油机经济而可靠地工作,其冷却水出口温度在数值上应: ( ) A.接近允许下限值 B.取允许限中值 C. 接近允许上限值 D.技工况不同而异 41、暖缸时,应使冷却水温度加热到: ( )

A.10°左右B.20°左右C.40°左右D.70°左右(D42、主机气缸冷却水进出口温差通常应不大于:C.25℃D.30℃A. 12℃B.20℃O43、下列关于冷却水系统管理中,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B.闭式淡水冷却系统中应设置膨胀水箱A。淡水压力应高于海水压力C.进港用低位海底阀D.定期清洗海底阀的海水滤器)(44、柴油机在运转中,若淡水温度偏高应该A.开大海水管路上的旁通阀B.关小海水管路上的旁通阀C.关小淡水阀D.增加膨胀水箱水位(J45、当柴油机在运转中淡水温度偏高时,应A.开大淡水冷却器淡水旁通阀B.关小淡水冷却器谈水旁通阀D.关小海水阀C.增补膨胀水箱水位C46、柴油机冷却系统中淡水和海水的压力应该:A:海水压力大于淡水压力B.淡水压力大于海水压压力D.无规范规定C.淡水压力与海水压力相等(047、低速二冲程柴油机需要调节某缸冷却水量,可以:A.调节该缸进水阀B.调节该缸出水阀C.调节该缸进出水阀D.调节水泵进水闸()48、膨胀水柜水位波动或冒泡,水中有碳粒其原因是:A.活塞裂纹B.点缸套或缸盖裂穿C.缸套淡水循环泵有故障D.冷却水出口温度过高J49、缸套冷却水压力波动,膨胀水箱翻泡,这种情况可能是:D.缸套出水温度过高A,活塞有裂纹B:缸盖和缸套有裂纹C.水泵有故障()50.根据我国“船规”要求,气缸冷却水空间的水压试验压力应为:A.0.9MPaB.07MPaC.0.8MPaD.0.6MPa()51.在柴油机中润滑的主要作用是:A.冷却作用B.清洁作用C.密封作用D.减磨作用)C52、在柴油机中润滑的作用有:IⅢI.密封I,减磨II.冷却IV.清洁V.防腐VI.传递动力A.I+I+ⅢB.I+ⅢI+V+VC.I+Ⅲ+V+V+VID.I+I+Ⅲ+V+V+VI(53、两运动表面被一种具有分层结构和润滑性能的薄膜隔开的润滑称为:A.边界润滑B.半液体润滑D.液体润滑C.半干于润滑(54、在边界润滑中其界面的润滑性能主要取决于:0A.滑油粘度B.滑油的粘度指数C.油膜的厚度D.边界膜的结构形式163
163 A. l0°左右 B.20°左右 C. 40°左右 D.70°左右 42、主机气缸冷却水进出口温差通常应不大于: ( ) A. 12℃ B.20℃ C.25℃ D.30℃ 43、下列关于冷却水系统管理中,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 ) A.淡水压力应高于海水压力 B. 闭式淡水冷却系统中应设置膨胀水箱 C. 进港用低位海底阀 D.定期清洗海底阀的海水滤器 44、柴油机在运转中,若淡水温度偏高应该: ( ) A.开大海水管路上的旁通阀 B.关小海水管路上的旁通阀 C.关小淡水阀 D.增加膨胀水箱水位 45、当柴油机在运转中淡水温度偏高时,应———。 ( ) A.开大淡水冷却器淡水旁通阀 B. 关小淡水冷却器谈水旁通阀 C.增补膨胀水箱水位 D.关小海水阀 46、柴油机冷却系统中淡水和海水的压力应该: ( ) A.海水压力大于淡水压力 B. 淡水压力大于海水压压力 C.淡水压力与海水压力相等 D.无规范规定 47、低速二冲程柴油机需要调节某缸冷却水量,可以: ( ) A.调节该缸进水阀 B.调节该缸出水阀 C. 调节该缸进出水阀 D.调节水泵进水闸 48、膨胀水柜水位波动或冒泡,水中有碳粒其原因是: ( ) A.活塞裂纹 B. 点缸套或缸盖裂穿 C.缸套淡水循环泵有故障. D.冷却水出口温度过高 49、缸套冷却水压力波动,膨胀水箱翻泡,这种情况可能是: ( ) A.活塞有裂纹 B.缸盖和缸套有裂纹 C. 水泵有故障 D.缸套出水温度过高 50.根据我国“船规”要求,气缸冷却水空间的水压试验压力应为: ( ) A.0.9MPa B. 07MPa C.0.8MPa D.0.6MPa 51.在柴油机中润滑的主要作用是: ( ) A.冷却作用 B.清洁作用 C.密封作用 D.减磨作用 52、在柴油机中润滑的作用有: ( ) Ⅰ.减磨 Ⅱ.冷却 Ⅲ.密封 Ⅳ.清洁 Ⅴ.防腐 Ⅵ.传递动力 A.I 十Ⅱ十Ⅲ B.I 十Ⅲ十Ⅳ十Ⅴ C.I 十Ⅲ十Ⅳ十Ⅴ十Ⅵ D.I 十Ⅱ十Ⅲ十Ⅳ十Ⅴ十Ⅵ 53、两运动表面被一种具有分层结构和润滑性能的薄膜隔开的润滑称为: ( ) A.边界润滑 B.半液体润滑 C.半干润滑 D.液体润滑 54、在边界润滑中其界面的润滑性能主要取决于: ( ) A.滑油粘度 B.滑油的粘度指数 C. 油膜的厚度 D.边界膜的结构形式

C55、在边界润滑中其界面的摩擦系数只取决于:A.滑油粘度B.滑油的浮游性C.油膜厚度D.摩擦表面性质56、在边界润滑中其形成的吸附膜主要来自于:()A.滑油与摩擦表面的亲和性B.滑油中极性分子的吸附性C.滑油与金属表面的相容性D.滑油添加剂与金属表面的化学反应()57、在边界润滑中其形成的反应膜来自于:A.滑油与金属表面的亲和反应B.滑油中极性分子的吸附反应C.滑油中添加剂与金属表面的化学反应D.滑油与金属表面的相容性反应()58、能提高边界润滑中形成反应膜能力的添加剂是:A.油性剂B.极压剂C.增粘剂D.浮游剂()59、能提高边界润滑中形成吸附膜能力的添加剂是:A.油性剂D.浮游剂B.极压剂C.增粘剂()60、通常滑油的粘度指数大表示:A.该油品粘度随压力的增大变化幅度大B.当压力升高时该油品粘度变化幅度小C.当温度升高时该油品粘度变化大D.当温度升高时该油品粘度变化小(61、根据柴油机油品使用要求,燃油与滑油的粘温特性好表示:A.燃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大,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B.燃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大,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大C.燃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D.燃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大62、我国曾用粘度比来评定滑油的粘温特性,此时若粘温特性好,则粘度比的变化规律是:()A.增大B.减小接近10C.减小接近1D减小接近063、粘度指数是评定滑油粘温特性的通用参数,若滑油粘温特性好则粘度指数的变化是:()A.增大接近100B增大接近1C.减小接近1D减小接近0()64、在滑油的性能指标中,我国规定的“酸值”是指:B.滑油中无机酸含量A.滑油中的有机酸含量C.滑油中强酸含量D.滑油中有机酸与无机酸的总和65、在轴承合金的诸元素中对滑油中有机酸最敏感的金属元素是:()A.锡B.铜C.铅D.铝66、总酸值是评定滑油中酸含量的通用指标,它表示滑油中:()I:有机酸含量Ⅱ.硝酸含量IⅢI.盐酸含量IV.硫酸含量A.I+IIB.I+IIIC.I+IVD.II十II67、在柴油机运转中,曲轴箱油的总酸值与总碱值的变化规律是:164
164 55、在边界润滑中其界面的摩擦系数只取决于: ( ) A.滑油粘度 B.滑油的浮游性 C.油膜厚度 D.摩擦表面性质 56、在边界润滑中其形成的吸附膜主要来自于: ( ) A.滑油与摩擦表面的亲和性 B.滑油中极性分子的吸附性 C.滑油与金属表面的相容性 D.滑油添加剂与金属表面的化学反应 57、在边界润滑中其形成的反应膜来自于: ( ) A.滑油与金属表面的亲和反应 B.滑油中极性分子的吸附反应 C.滑油中添加剂与金属表面的化学反应 D.滑油与金属表面的相容性反应 58、能提高边界润滑中形成反应膜能力的添加剂是: ( ) A.油性剂 B.极压剂 C.增粘剂 D.浮游剂 59、能提高边界润滑中形成吸附膜能力的添加剂是: ( ) A.油性剂 B.极压剂 C.增粘剂 D.浮游剂 60、通常滑油的粘度指数大表示: ( ) A.该油品粘度随压力的增大变化幅度大 B.当压力升高时该油品粘度变化幅度小 C.当温度升高时该油品粘度变化大 D.当温度升高时该油品粘度变化小 61、根据柴油机油品使用要求,燃油与滑油的粘温特性好表示: ( ) A.燃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大,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 B.燃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大,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大 C.燃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 D.燃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大 62、我国曾用粘度比来评定滑油的粘温特性,此时若粘温特性好,则粘度比的变化规律是: ( ) A.增大 B.减小接近 10 C.减小接近 1 D.减小接近 O 63、粘度指数是评定滑油粘温特性的通用参数,若滑油粘温特性好则粘度指数的变化是:( ) A.增大接近 100 B.增大接近 l C.减小接近 1 D.减小接近 0 64、 在滑油的性能指标中,我国规定的“酸值”是指: ( ) A.滑油中的有机酸含量 B.滑油中无机酸含量 C.滑油中强酸含量 D.滑油中有机酸与无机酸的总和 65 、 在 轴 承 合 金 的 诸 元 素 中 对 滑 油 中 有 机 酸 最 敏 感 的 金 属 元 素 是 : ( ) A.锡 B.铜 C.铅 D.铝 66、总酸值是评定滑油中酸含量的通用指标,它表示滑油中: ( ) Ⅰ.有机酸含量 Ⅱ.硝酸含量 Ⅲ.盐酸含量 Ⅳ.硫酸含量 A.I 十Ⅱ B.I 十Ⅲ C.I 十Ⅳ D.Ⅱ十Ⅲ 67 、 在 柴 油 机 运 转 中 , 曲 轴 箱 油 的 总 酸 值 与 总 碱 值 的 变 化 规 律 是 :

()A.总酸值增加,总碱值减小B.总酸值增加,总碱值增加C.总酸值减小,总碱值增加D.总酸值减小,总碱值减小(168、在筒形活塞柴油机运转中,其曲轴箱油的有机酸与SAN变化是:A.有机酸与SAN均增加B.有机酸增加,SAN减小C.有机酸减小,SAN增加D.有机酸与SAN均减小(D69、在气缸油中,用于消除缸套内表面低温腐蚀的性能指标是:A. TANB. TBNC. SAND.粘度指数(070、在滑油添加剂中,清净分散剂按其化学属性来讲,属于:A.酸性B.碱性C.中性D.近中性()71、在滑油添加剂中,防止高温生成漆膜的添加剂称为:A.抗氧化抗腐蚀剂B.清净性添加剂C.分散剂D.防锈剂(072、在滑油添加剂中防止低温时生成油泥沉淀物的添加剂称为:B.清净性添加剂A.抗氧化、抗腐蚀剂D.分散剂C.防锈剂C173、在救生艇用柴油机上经常使用一种稠化机油,它是:A.精制直链矿物油B.加入降凝剂的润滑油C.加入防锈剂的润滑油D。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和增粘剂润滑油()74、清净分散剂是滑油使用的重要添加剂,它的作用主要是:I.降凝III.抗磨I·锈蚀抑制IV.洗涤与悬浮A. I+IIB.II+IIIc.II+IVD.I+IVC)75、根据气缸的工作条件,其上部的润滑形式是:A.边界润滑B.半干润滑C.半液体润滑D.液体润滑()76、根据气缸的工作条件特性,它的润滑形式是:A.边界润滑B.半干润滑C.半液体润滑D.液体润滑77、根据对使用高硫分燃油直流换气的缸套磨损研究其最大磨损量多发生在上止点附近原因是:()A。上止点附近发生熔着磨损B.上止点附近发生磨料磨损C.上止点附近发生颗粒磨损D.上止点附近发生腐蚀磨损78、中小型筒形活塞式柴油机使用的飞溅法气缸润滑的主要缺点是:()I滑油漏泄II.滑油易变质II.缸壁上滑油过多IV.滑油进入燃烧室A.I+IIB.II十IIIc. I+IIID.II十IV(79、气缸滑油润滑具有的主要优点是:I.可使用专用气缸油I.润滑可靠IV.气缸油价低IⅢI.缸壁滑油量可控A.I+I+ⅢB.I十Ⅲ十VC.I+ⅢI+IVD.I+I+IV165
165 ( ) A.总酸值增加,总碱值减小 B.总酸值增加,总碱值增加 C.总酸值减小,总碱值增加 D.总酸值减小,总碱值减小 68、在筒形活塞柴油机运转中,其曲轴箱油的有机酸与 SAN 变化是: ( ) A.有机酸与 SAN 均增加 B.有机酸增加,SAN 减小 C.有机酸减小,SAN 增加 D.有机酸与 SAN 均减小 69、在气缸油中,用于消除缸套内表面低温腐蚀的性能指标是: ( ) A.TAN B.TBN C.SAN D.粘度指数 70、在滑油添加剂中,清净分散剂按其化学属性来讲,属于: ( )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近中性 71、在滑油添加剂中,防止高温生成漆膜的添加剂称为: ( ) A.抗氧化抗腐蚀剂 B.清净性添加剂 C.分散剂 D.防锈剂 72、在滑油添加剂中防止低温时生成油泥沉淀物的添加剂称为 : ( ) A.抗氧化、抗腐蚀剂 B.清净性添加剂 C.防锈剂 D.分散剂 73、在救生艇用柴油机上经常使用一种稠化机油,它是: ( ) A.精制直链矿物油 B.加入降凝剂的润滑油 C.加入防锈剂的润滑油 D.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和增粘剂润滑油 74、清净分散剂是滑油使用的重要添加剂,它的作用主要是: ( ) Ⅰ.锈蚀抑制 Ⅱ.降凝 Ⅲ.抗磨 Ⅳ.洗涤与悬浮 A. I 十Ⅱ B. Ⅱ十Ⅲ C.Ⅲ十Ⅳ D.I 十Ⅳ 75、根据气缸的工作条件,其上部的润滑形式是: ( ) A.边界润滑 B.半干润滑 C.半液体润滑 D.液体润滑 76、根据气缸的工作条件特性,它的润滑形式是: ( ) A.边界润滑 B.半干润滑 C.半液体润滑 D.液体润滑 77、根据对使用高硫分燃油直流换气的缸套磨损研究其最大磨损量多发生在上止点附近原因 是: ( ) A.上止点附近发生熔着磨损 B.上止点附近发生磨料磨损 C.上止点附近发生颗粒磨损 D.上止点附近发生腐蚀磨损 78 、 中 小 型 筒 形 活 塞 式 柴 油 机 使 用 的 飞 溅 法 气 缸 润 滑 的 主 要 缺 点 是 : ( ) Ⅰ.滑油漏泄 Ⅱ.滑油易变质 Ⅲ.缸壁上滑油过多 Ⅳ.滑油进入燃烧室 A.I 十Ⅱ B.Ⅱ十Ⅲ C.I 十Ⅲ D.Ⅲ十Ⅳ 79、气缸滑油润滑具有的主要优点是 : ( ) Ⅰ.可使用专用气缸油 Ⅱ.润滑可靠 Ⅲ.缸壁滑油量可控 Ⅳ.气缸油价低 A.I 十Ⅱ十Ⅲ B.Ⅱ十Ⅲ十Ⅳ C.I 十Ⅲ十Ⅳ D.I 十Ⅱ十Ⅳ

(80、近代气缸油按其添加剂与基础油的结合形式是:A.乳化型气缸油B.分散性气缸油C.机械混合型气缸油D.油溶性气缸油)(81、根据使用经验当燃用硫分S>2.5%的燃油时,其气缸油的TBN应是:A.1014B.30—40C.65—70D.100()82、当柴油机燃烧室表面出现灰白色沉淀物时,表示所用气缸:A.TBN太高B.TBN太低C.高灰分D.海水污染(083、当气缸油孔之间出现漆状沉淀物时,表示气缸油:A.TBN太高B.TBN太低C.沿圆周方向扩散性差D.沥青分高(084、如果从活塞杆填料函处取气缸油的残油化验其TBN>10,则表示气缸:A.TBN太高B.TBN太低C.TBN适当D.碱性太高)(85、如发现缸套两注油孔之间的铸铁缸套表面发暗则表明:A.发生酸性腐蚀B.发生局部烧蚀C发生局部熔着磨损D.发生局部漏气(D86、如在镀铬缸套两注油孔之间发现有白斑出现,则表示:A.发生熔着磨损B.发生局部烧蚀C.发生酸性腐蚀D.发生干磨擦()87、现代超长行程二冲程柴油机的气缸油所选用的SAE粘度等级与TBN大致为:A.SAE40,TBN40B.SAE40,TBN70C.SAE50,TBN40D.SAE50,TBN70(088、现代大型超长行程柴油机气缸油注油孔的位置大多采用:A.高位注油孔B.中位注油孔C.低位注油孔D.气口附近()89、通常,四冲程柴油机的气缸油注油孔位多位于:A.缸套上部B.缸套中部C.缸套中上部D.缸套下部(90、目前使用的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的气缸油注油时刻通常是:A.活塞上行到注油孔位于第一、第二环之间时向缸内注油B.缸内压力低于注油压力时向缸内注油C.活塞下行当注油孔位于第一、二节环之间时向缸内注油D.任意时刻(91、在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中能综合表示气缸油控制缸套磨损能力的参数:A.注油率B. TBNC.热氧化安定性D.碱总量BT(D92、为了加速柴油机的磨合过程,其所用燃油与气缸油的最合理匹配是:A.硫分>1%燃油,精练纯矿物油B.硫分>1%燃油,高碱性气缸油C.硫分<1%燃油,中碱性矿物油D.硫分<1%燃油:高碱性气缸油93、在气缸油注油率的选择中一般的趋势是注油率过大,此时在发生的下列现象中,错误的是:()A.缸套内壁污染B.活塞与环带区沉积物增多C.活塞环外表面光亮D.气口结炭()94、气缸注油量随转速而调节的主要缺点是:A.气缸油注油器传动机构复杂B.低转速工作时注油量过小C.低负荷运转时注油量过大D.低转速运转时注油量不稳定166
166 80、近代气缸油按其添加剂与基础油的结合形式是: ( ) A.乳化型气缸油 B.分散性气缸油 C.机械混合型气缸油 D.油溶性气缸油 81、根据使用经验当燃用硫分 S>2.5%的燃油时,其气缸油的 TBN 应是: ( ) A.10—14 B.30—40 C.65—70 D.100 82、当柴油机燃烧室表面出现灰白色沉淀物时,表示所用气缸: ( ) A. TBN 太高 B.TBN 太低 C.高灰分 D.海水污染 83、当气缸油孔之间出现漆状沉淀物时,表示气缸油: ( ) A.TBN 太高 B.TBN 太低 C.沿圆周方向扩散性差 D.沥青分高 84、如果从活塞杆填料函处取气缸油的残油化验其 TBN>10,则表示气缸: ( ) A.TBN 太高 B.TBN 太低 C.TBN 适当 D.碱性太高 85、如发现缸套两注油孔之间的铸铁缸套表面发暗则表明: ( ) A.发生酸性腐蚀 B.发生局部烧蚀 C.发生局部熔着磨损 D.发生局部漏气 86、如在镀铬缸套两注油孔之间发现有白斑出现,则表示: ( ) A.发生熔着磨损 B.发生局部烧蚀 C.发生酸性腐蚀 D.发生干磨擦 87、现代超长行程二冲程柴油机的气缸油所选用的 SAE 粘度等级与 TBN 大致为: ( ) A.SAE40, TBN40 B.SAE40,TBN70 C.SAE50, TBN40 D.SAE50, TBN70 88、现代大型超长行程柴油机气缸油注油孔的位置大多采用: ( ) A. 高位注油孔 B.中位注油孔 C.低位注油孔 D.气口附近 89、通常,四冲程柴油机的气缸油注油孔位多位于: ( ) A.缸套上部 B.缸套中部 C.缸套中上部 D.缸套下部 90、目前使用的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的气缸油注油时刻通常是 : ( ) A.活塞上行到注油孔位于第一、第二环之间时向缸内注油 B.缸内压力低于注油压力时向缸内注油 C.活塞下行当注油孔位于第一、二节环之间时向缸内注油 D.任意时刻 91、在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中能综合表示气缸油控制缸套磨损能力的参数: ( ) A.注油率 B.TBN C.热氧化安定性 D.碱总量 BT 92、为了加速柴油机的磨合过程,其所用燃油与气缸油的最合理匹配是: ( ) A.硫分>1%燃油,精练纯矿物油 B.硫分>1%燃油,高碱性气缸油 C.硫分<1%燃油,中碱性矿物油 D.硫分<1%燃油;高碱性气缸油 93、在气缸油注油率的选择中一般的趋势是注油率过大,此时在发生的下列现象中,错误的 是: ( ) A. 缸套内壁污染 B.活塞与环带区沉积物增多 C.活塞环外表面光亮 D.气口结炭 94、气缸注油量随转速而调节的主要缺点是: ( ) A.气缸油注油器传动机构复杂 B.低转速工作时注油量过小 C.低负荷运转时注油量过大 D.低转速运转时注油量不稳定

(C95、气缸注油量随负荷调节的主要优点是:A.气缸注油器传动机构简单易控B.降低低负荷运转时气缸油耗量C.防止低负荷运转时缸套润滑不良D.防止高负荷时气缸注油量过多()96、当前,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使用气缸注油器的工作特点是:A.注油量可调,注油定时可调B.注油量可调,注油定时不可调C.注油量、注油定时均不可调D.注油量可调,注油定时任意()97、气缸采用飞溅润滑的工作特点是:A.滑油系统中需专用飞溅设备B.飞溅的滑油不能回收C.气缸油与曲轴箱油为同一油品D.在十字头式柴油机中也可使用()98、气缸注油润滑的工作特点是:A.注油量不可控制B.需要专用的注油设备与系统C.与曲轴箱油为同一油品D.多用于中小型筒形活塞柴油机()99、选择柴油机气缸油的主要依据是:A.燃油的粘度B.燃油的闪点C.燃油中钠和钒含量D.燃油的硫分100、在缸套磨合期内选用气缸油的要求:(A.滑油的碱性应中和燃油中硫分燃烧产物而有余B.滑油的碱性应正好中和燃油中的硫分燃烧产物C.滑油的碱性应不足以中和燃油硫分的燃烧产物D.任意使用(101、下述各项表示气缸注油率适中的特点中正确的是:A.缸套表面干燥B.活塞环带区黑色沉积物多C.十字头机,停车后缸壁有油滴商D.活塞环外面表面光亮,倒角尚存()102、通常,由柴油机制造厂推荐的直流扫气柴油机气缸注油率大致范围是A.0.6——0.8g/kW.hB.0.8-1.0g/kw·hC.1.0-1.4g/kW.hD.1.3-—2.0g/kw·h()103、通常,弯流扫气柴油机,制造厂家推荐的气缸注油率大致范围是:A. 0. 6——0. 8g / kwhB.0.8——1.0g/kw·hC.1.0--1.3g/kw.hD.,1.2—1.6g/kw·h104、根据目前大型柴油机所用气缸注油器的工作特点,短活塞柴油机在曲轴一转中注油器()向缸内的注油时刻是:I:活塞在压缩行程中期ⅡI.活塞在膨胀行程中期ⅢI.活塞上止点附近IV.活寒下止点附近。A.I+IIc.II+IVD.I+IVB.I+III105、通常,长裙活塞柴油机在曲轴一转中,气缸注油器向缸内注油的时刻是:()A.活塞在上止点附近B.活塞在压缩行程中期C.活塞在膨胀行程中期D.活塞在下止点附近106、当前新型超长行程柴油机均采用独立气缸润滑系统,其气缸注油量的变化规律是:167
167 95、气缸注油量随负荷调节的主要优点是: ( ) A.气缸注油器传动机构简单易控 B.降低低负荷运转时气缸油耗量 C.防止低负荷运转时缸套润滑不良 D.防止高负荷时气缸注油量过多 96、当前,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使用气缸注油器的工作特点是: ( ) A.注油量可调,注油定时可调 B.注油量可调,注油定时不可调 C.注油量、注油定时均不可调 D.注油量可调,注油定时任意 97、气缸采用飞溅润滑的工作特点是: ( ) A.滑油系统中需专用飞溅设备 B.飞溅的滑油不能回收 C.气缸油与曲轴箱油为同一油品 D.在十字头式柴油机中也可使用 98、气缸注油润滑的工作特点是: ( ) A.注油量不可控制 B.需要专用的注油设备与系统 C.与曲轴箱油为同一油品 D.多用于中小型筒形活塞柴油机 99、选择柴油机气缸油的主要依据是: ( ) A.燃油的粘度 B.燃油的闪点 C. 燃油中钠和钒含量 D.燃油的硫分 100、在缸套磨合期内选用气缸油的要求: ( ) A.滑油的碱性应中和燃油中硫分燃烧产物而有余 B.滑油的碱性应正好中和燃油中的硫分燃烧产物 C.滑油的碱性应不足以中和燃油硫分的燃烧产物 D.任意使用 101、下述各项表示气缸注油率适中的特点中正确的是: ( ) A.缸套表面干燥 B.活塞环带区黑色沉积物多 C.十字头机,停车后缸壁有油滴 D.活塞环外面表面光亮,倒角尚存 102、通常,由柴油机制造厂推荐的直流扫气柴油机气缸注油率大致范围是 ( ) A.0.6——0.8g/kW·h B.0.8——1.0g/kw·h C.1.0——1.4g/kW·h D.1.3——2.0g/kw·h 103、通常,弯流扫气柴油机,制造厂家推荐的气缸注油率大致范围是 : ( ) A.O.6——0.8g/kw·h B.0.8——1.Og/kw·h C. 1.0——1.3g/kW·h D.1.2——1.6g/kw·h 104、根据目前大型柴油机所用气缸注油器的工作特点,短活塞柴油机在曲轴一转中注油器 向缸内的注油时刻是: ( ) Ⅰ.活塞在压缩行程中期 Ⅱ.活塞在膨胀行程中期 Ⅲ.活塞上止点附近 Ⅳ.活寒下止点附近。 A.I 十Ⅱ B.Ⅱ十Ⅲ C.Ⅲ十Ⅳ D.I 十Ⅳ 105、通常,长裙活塞柴油机在曲轴一转中,气缸注油器向缸内注油的时刻是: ( ) A.活塞在上止点附近 B.活塞在压缩行程中期 C.活塞在膨胀行程中期 D.活塞在下止点附近 106、当前新型超长行程柴油机均采用独立气缸润滑系统,其气缸注油量的变化规律是:

CA.随转速下降而降低注油量B.随负荷降低而减少注油量C.随负荷降低而增大注油量D.随转速下降而增加注油量107、当前新型超长行程柴油机均采用随负荷调节式气缸注油器,当负荷降低时,该注油器)(的注油量变化是:A为保证可靠润滑而加大注油量B.为减少气缸油耗量而减少注油量C.按其柴油机转速变化量降低注油量D.随机型不同而异()108、如缸套内表面注油孔之间产生漆状沉淀物则说明气缸油:A.TBN过低B.TBN过高C.注油量过多D.气缸油氧化变质()109、优质气缸油应具有良好的:A.液体动压润滑性能B.液体静压润滑性能C.边界润滑性能D.半液体润滑性能()110、能提高气缸油边界润滑性能的添加剂是A.油性剂C.清净剂D.分散剂B.增粘剂(2111、能提高气缸油边界润滑性能的添加剂是A.增粘剂B.极压剂C.清净剂D.分散剂()112、下列关于缸套注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磨合时应增大注油量B.选择气缸油应考虑燃油的硫分C.起动前应手摇注油器手柄给缸套注油D磨合初期应使用高碱性气缸油,最后用中碱性气缸油C113、表示气缸内表面润滑适当的现象之一是JA.局部缸套干燥B.缸壁、活塞环表面有湿润油膜D.十字头机停车后,缸壁上有油滴C.活塞外圈表面干燥()114、在柴油机正常工作状态下,活塞与缸套在上止点处形成的液膜是A.全液膜B.半液膜C.边界膜D.干摩擦)(115、在轴承减磨合金中抗有机酸腐蚀能力最差的是A.铝基合金B.锡基合金C.铜铅合金D.锡青铜()116、下列关于滑油性能指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粘度指数大,表示温度变化时粘度变化大B.我国用酸值表示滑油中有机酸含量C.粘度比越小越好D.使用中滑油的总碱值将不断增大)(117、在筒形活塞式柴油机中曲轴箱油的主要用途是A.各轴承润滑B.气缸润滑C.冷却活塞D.液压控制油()118、通常十字头机与筒形活塞式柴油机的曲轴箱油所要求的质量等级分别是A.均为CB级B.十字头机为CB级,筒形活塞机为CD级168
168 ( ) A.随转速下降而降低注油量 B.随负荷降低而减少注油量 C.随负荷降低而增大注油量 D.随转速下降而增加注油量 107、当前新型超长行程柴油机均采用随负荷调节式气缸注油器,当负荷降低时,该注油器 的注油量变化是: ( ) A.为保证可靠润滑而加大注油量 B.为减少气缸油耗量而减少注油量 C.按其柴油机转速变化量降低注油量 D.随机型不同而异 108、如缸套内表面注油孔之间产生漆状沉淀物则说明气缸油: ( ) A.TBN 过低 B.TBN 过高 C.注油量过多 D.气缸油氧化变质 109、优质气缸油应具有良好的: ( ) A.液体动压润滑性能 B.液体静压润滑性能 C.边界润滑性能 D.半液体润滑性能 110、能提高气缸油边界润滑性能的添加剂是 ( ) A.油性剂 B.增粘剂 C.清净剂 D.分散剂 111、能提高气缸油边界润滑性能的添加剂是 ( ) A.增粘剂 B.极压剂 C.清净剂 D.分散剂 112、下列关于缸套注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磨合时应增大注油量 B.选择气缸油应考虑燃油的硫分 C.起动前应手摇注油器手柄给缸套注油 D.磨合初期应使用高碱性气缸油,最后用中碱性气缸油 113、表示气缸内表面润滑适当的现象之一是 ( ) A.局部缸套干燥 B.缸壁、活塞环表面有湿润油膜 C.活塞外圈表面干燥 D.十字头机停车后,缸壁上有油滴 114、在柴油机正常工作状态下,活塞与缸套在上止点处形成的液膜是 ( ) A.全液膜 B.半液膜 C.边界膜 D.干摩擦 115、在轴承减磨合金中抗有机酸腐蚀能力最差的是 ( ) A.铝基合金 B.锡基合金 C.铜铅合金 D.锡青铜 116、下列关于滑油性能指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粘度指数大,表示温度变化时粘度变化大 B.我国用酸值表示滑油中有机酸含量 C.粘度比越小越好 D.使用中滑油的总碱值将不断增大 117、在筒形活塞式柴油机中曲轴箱油的主要用途是 ( ) A.各轴承润滑 B.气缸润滑 C.冷却活塞 D.液压控制油 118、通常十字头机与筒形活塞式柴油机的曲轴箱油所要求的质量等级分别是 ( ) A. 均为 CB 级 B.十字头机为 CB 级,筒形活塞机为 CD 级

C.十字头机为CD级,筒形活塞机为CB级D.均为CD级119、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十字头机与筒形活塞式柴油机曲轴箱油消耗率的比较是CA.十字头机较大B.筒形活塞机较大C.两者无明显差别D.随机型而异J(120、曲轴箱油在使用中,发生乳化现象,腐蚀金属表面,其原因是B.漏入燃油A.滑油中漏人海水(或)淡水C.漏入燃烧产物D.滑油产生泡沫(0121、曲轴箱油使用中闪点降低的原因是:A.漏入海水(或)淡水B.漏入燃油C.漏入燃烧产物D.滑油产生泡沫122、曲轴箱油使用中酸值与炭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0A.漏入海、淡水B.漏入燃油C.漏入燃烧气体D.漏入金属磨料CJ123、下述曲轴箱油氧化变质后所产生的各种现象中,错误的是:A.颜色变深B.总酸值增加C.密度增加D.粘度下降()124、引起使用中曲轴箱油氧化变质的重要原因是:A.与空气接触B.滑油温度过高C.有铁锈与涂漆混入滑油中D.滑油压力不稳定()125、为了防止曲轴箱油迅速氧化变质,应控制滑油的使用温度一般不高于:A.50℃B.65℃C.80℃D.90℃()126、对曲轴箱油氧化变质速度起摧化作用而加速氧化的因素是A.环境温度B.滑油压力波动C.滑油中漏入水分D.滑油中漏入铁锈和涂漆)127、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曲轴箱油的取样化验周期是月B.4—5个月A.3—4个月C.5一6个月D.6一7个月r)128、指出下述曲轴箱油取样的操作错误是:A.在完车后取样已应在分油机前取样C.取样时应在取样阀处先放掉二倍取样瓶容积再取样。D.取样后取样瓶应密封,并标明使用累计小时等129、在对柴油机曲轴箱油的油样化验结果分析中,不允许出现的性能指标是A.TANB.SANC.TBND.沉积不溶物()130、为了减小柴油机冷却腔内结垢倾向,应选择冷却介质是:B. 水A.滑油C.蒸馏水D.B+C()131、在柴油机强制冷却系统中最理想的冷却介质是:B.淡水C.海水D.柴油A.滑油()132、当代新型超长行程柴油机的活塞冷却介质大多选用:A.曲轴箱滑油B.淡水C.海水D.柴油169
169 C.十字头机为 CD 级,筒形活塞机为 CB 级 D.均为 CD 级 119、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十字头机与筒形活塞式柴油机曲轴箱油消耗率的比较是 ( ) A.十字头机较大 B.筒形活塞机较大 C.两者无明显差别 D.随机型而异 120、曲轴箱油在使用中,发生乳化现象,腐蚀金属表面,其原因是 ( ) A.滑油中漏人海水(或)淡水 B.漏入燃油 C.漏入燃烧产物 D.滑油产生泡沫 121、曲轴箱油使用中闪点降低的原因是: ( ) A.漏入海水(或)淡水 B. 漏入燃油 C.漏入燃烧产物 D.滑油产生泡沫 122、曲轴箱油使用中酸值与炭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A.漏入海、淡水 B.漏入燃油 C.漏入燃烧气体 D.漏入金属磨料 123、下述曲轴箱油氧化变质后所产生的各种现象中,错误的是: ( ) A.颜色变深 B.总酸值增加 C.密度增加 D.粘度下降 124、引起使用中曲轴箱油氧化变质的重要原因是: ( ) A.与空气接触 B.滑油温度过高 C.有铁锈与涂漆混入滑油中 D.滑油压力不稳定 125、为了防止曲轴箱油迅速氧化变质,应控制滑油的使用温度一般不高于: ( ) A.50℃ B.65℃ C.80℃ D.90℃ 126、对曲轴箱油氧化变质速度起摧化作用而加速氧化的因素是: ( ) A.环境温度 B.滑油压力波动 C.滑油中漏入水分 D.滑油中漏入铁锈和涂漆 127、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曲轴箱油的取样化验周期是 ( ) A.3—4 个月 B.4—5 个月 C.5—6 个月 D.6—7 个月 128、指出下述曲轴箱油取样的操作错误是: ( ) A.在完车后取样已应在分油机前取样 C.取样时应在取样阀处先放掉二倍取样瓶容积再取样。 D.取样后取样瓶应密封,并标明使用累计小时等 129、在对柴油机曲轴箱油的油样化验结果分析中,不允许出现的性能指标是: ( ) A.TAN B.SAN C.TBN D.沉积不溶物 130、为了减小柴油机冷却腔内结垢倾向,应选择冷却介质是: ( ) A.滑油 B.水 C.蒸馏水 D.B 十 C 131、在柴油机强制冷却系统中最理想的冷却介质是: ( ) A.滑油 B.淡水 C.海水 D.柴油 132、当代新型超长行程柴油机的活塞冷却介质大多选用: ( ) A.曲轴箱滑油 B.淡水 C.海水 D.柴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至6章习题(含参考答案).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二章 主要运动部件.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三章 主要固定部件.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四章 换气和增压.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一章 柴油机基本工作原理.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五章 燃油喷射与燃烧.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七章 柴油机的调速和操纵.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六章 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九章 柴油机的特性.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十一章 柴油机的振动与平衡.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十章 测量与监控.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八章 柴油机工作循环和主要性能指标.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十二章 柴油机应急处理和运转管理.doc
- 《数值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 Numerical Heat Transfer(硕士).docx
- 《内燃机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第一章 概论.pdf
- 《内燃机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第二章 内燃机的工作指标.pdf
- 《内燃机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第三章 内燃机的工作循环.pdf
- 《内燃机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第四章 内燃机的换气过程.pdf
- 《内燃机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第五章 内燃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pdf
- 《内燃机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第六章 内燃机的替代燃料.pdf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The theory of 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s.pdf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9 柴油机特性 9.6 柴油机的允许使用范围.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8 柴油机工作循环和主要性能指标 8.1 柴油机的工作循环.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9 柴油机特性 9.1 概述 9.2 速度特性 9.3 推进特性 9.4 柴油机的负荷特性 9.5 调速特性.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8 柴油机工作循环和主要性能指标 8.2 柴油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8.3 提高柴油机功率和经济性的措施 8.4柴油机的热平衡.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5 润滑与冷却系统 5.4 冷却系统 5.5 故障与维护管理.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7 起动换向与操纵系统 7.1 起动装置.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7 起动换向与操纵系统 7.2 换向装置(Reversing mechanism)7.3 柴油机的操纵系统(operation system).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6 调速.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4 燃油喷射与燃烧 4.5 故障与维护管理.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5 润滑与冷却系统 5.1 润滑油与滑油添加剂 5.2 气缸润滑 5.3 轴承润滑.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4 燃油喷射与燃烧 4.3 喷油泵及喷油器 4.4 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4 燃油喷射与燃烧 4.1 燃油与燃油添加剂 4.2 燃油的喷射.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3 换气与增压 3.4 增压系统的故障与维护管理.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3 换气与增压 3.1 柴油机换气过程 3.2 换气机构.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2 柴油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 2.3 曲柄连杆机构 2.3.4 故障管理及维护 2.4 柴油机的主要固定件.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3 换气与增压 3.3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和涡轮增压器.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2 柴油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 2.2 燃烧室部件 2.2.5 管理与维护.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2 柴油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 2.3 曲柄连杆机构 2.3.1 连杆组 2.3.2 十字头组 2.3.3 曲轴组.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2 柴油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 2.2 燃烧室部件 2.2.2 活塞组.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