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九章 柴油机的特性

第九章柴油机的特性第一节概述一、柴油机工况的变化柴油机由于用途和使用条件不同,它在实际运转中的工作状况的变化可分成以下三类:1)带动发电机的柴油机其工作特点是要求转速恒定。以保持供电电压和频率稳定。在这个恒定的转速下,功率可在零至最大值之间变化,其大小取决于用电情况。如图9-1曲线1所示。Neo-"rear n"miaO图9-1各种用逸荣油机的工况范圈图9-1各种用途柴油机的工况范围2)带动螺旋桨的柴油机柴油机转速与螺旋桨转速一致(或是倍乘关系),稳定运转时,柴油机发出功率与螺旋浆吸收功率相等。因此柴油机的工况变化规律取决于螺旋浆特性。如图9-1曲线2所示。3)车用柴油机柴油机的转速和扭矩之间没有一定的关系。转速取决于车速,扭矩取决于装载量、路面阻力。因此柴油机可能的工况可用图9-1曲线3(柴油机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下的有影线面来表示。二、柴油机特性的分类我们已知表征柴油机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平均有效压力pe、有效扭矩Me、有效功率Ne、有效效率Ⅱ。和有效耗油率ge、平均指示压力pi等。运转中的柴油机这些性能指标是随着柴油机运转工况的不同而变化的。柴油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如排气温度T、最高爆发压力pz、增压压力p等)随运转工况变化的规律称为柴油机的特性。把这种变化规律在坐标上用曲线的形式表示出来,这种曲线称为柴油机的特性曲线
第九章 柴油机的特性 第一节 概述 一、柴油机工况的变化 柴油机由于用途和使用条件不同,它在实际运转中的工作状况的变化可分成以下三类: 1)带动发电机的柴油机 其工作特点是要求转速恒定。以保持供电电压和频率稳定。在 这个恒定的转速下,功率可在零至最大值之间变化,其大小取决于用电情况。如图 9-1 曲线 1 所示。 图 9-1 各种用途柴油机的工况范围 2)带动螺旋桨的柴油机 柴油机转速与螺旋桨转速一致(或是倍乘关系),稳定运转时, 柴油机发出功率与螺旋桨吸收功率相等。因此柴油机的工况变化规律取决于螺旋桨特性。如 图 9-1 曲线 2 所示。 3)车用柴油机 柴油机的转速和扭矩之间没有一定的关系。转速取决于车速,扭矩取决 于装载量、路面阻力。因此柴油机可能的工况可用图 9-1 曲线 3(柴油机可能发出的最大功 率)下的有影线面来表示。 二、柴油机特性的分类 我们已知表征柴油机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平均有效压力 pe、有效扭矩 Me、有效功率 Ne、 有效效率ηe 和有效耗油率 ge、平均指示压力 pi 等。 运转中的柴油机这些性能指标是随着 柴油机运转工况的不同而变化的。柴油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如排气温度 Tr、最高 爆发压力 pz、增压压力 pk 等)随运转工况变化的规律称为柴油机的特性。把这种变化规律 在坐标上用曲线的形式表示出来,这种曲线称为柴油机的特性曲线

有了特性曲线,掌握了柴油机特性,就可以合理使用柴油机的一系列特性,指导我们在使用柴油机时如何提高其可靠性、使用寿命,以及如何节油。如在各种使用条件下决定其极限充许使用范围,选择其最佳工作点,检查其工作质量(性能指标、工作参数)是否良好等。由公式N=Cpeni可以看出,对于特定的柴油机在运转中可能使N。发生变化的参数只有平均有效压力pe和转速n,它们是两个可以互相独立的基本参数,即Ne=pe,n)。由此,根据p和n的变化情况可将柴油机特性进行分类。1)速度特性当pe不变(测定时是将油量调节机构固定,pe实际上会略有变化),柴油机性能参数随n变化的关系。2)负荷特性当n不变,定于某一设定值时,柴油机性能参数随负荷(pe)变化的关系。(柴油机的负荷通常是指柴油机阻力矩大小,由于平均有效压力正比于阻力矩,常用平均有效压力来表示负荷)。3)推进特性柴油机带动螺旋浆,按照螺旋桨特性工作时(pe、n不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按螺旋桨特性相互对应的),其性能参数随n或pe变化的关系。4)调速特性与上述各种柴油机特性不同,它一般并不表明与柴油机内部的工作过程有关参数的变化情况,而只标出M(pe)、N。与n的关系,它主要取决于调速器的工作性能。第二节速度特性测定速度特性时,将喷油泵油量调节杆固定,然后改变柴油机外负荷以改变其转速,使柴油机在最高充许转速和最低稳定转速之间各不同的转速下稳定运转,并测量各转速下的功率Ne、扭矩Me(或平均有效压力pe)、有效耗油率ge和排气温度T等。把测得的数据整理在以转速为横座标的图上,即得柴油机的速度特性曲线。由于喷油泵油量调节机构固定的位置不同,即喷油泵的有效行程不同,每循环的供油量不同,所测得的特性曲线也不同。如果把油量调节机构固定在标定位置(相当于柴油机在标定转速下发出标定功率的供油量)时,所测得的柴油机特性称为全负荷速度特性(习惯上亦称外特性)。图9-2即为6ESDZ75/160B型柴油机的全负荷速度特性。图9-3的a图和b图分别为N.和Me(pe)的速度特性曲线,其中曲线3为全负荷速度特性曲线。当油量调节机构固定在比标定位置小的位置时,所测得的柴油机特性称为部分负荷速度特性(亦称部分特性)。如图9-3中的曲线4、5、6所示
有了特性曲线,掌握了柴油机特性,就可以合理使用柴油机的一系列特性,指导我们在 使用柴油机时如何提高其可靠性、使用寿命,以及如何节油。如在各种使用条件下决定其极 限允许使用范围,选择其最佳工作点,检查其工作质量(性能指标、工作参数)是否良好等。 由公式 Ne=Cpeni 可以看出,对于特定的柴油机在运转中可能使 Ne发生变化的参数只有 平均有效压力 pe 和转速 n,它们是两个可以互相独立的基本参数,即 Ne=f(pe,n)。由此,根 据 pe和 n 的变化情况可将柴油机特性进行分类。 1)速度特性 当 pe不变(测定时是将油量调节机构固定,pe实际上会略有变化),柴油 机性能参数随 n 变化的关系。 2)负荷特性 当 n 不变,定于某一设定值时,柴油机性能参数随负荷(pe)变化的关系。 (柴油机的负荷通常是指柴油机阻力矩大小,由于平均有效压力正比于阻力矩,常用平均有 效压力来表示负荷)。 3)推进特性 柴油机带动螺旋桨,按照螺旋桨特性工作时(pe、n 不再是相互独立的而 是按螺旋桨特性相互对应的),其性能参数随 n 或 pe变化的关系。 4)调速特性 与上述各种柴油机特性不同,它一般并不表明与柴油机内部的工作过程有 关参数的变化情况,而只标出 Me(pe)、Ne与 n 的关系,它主要取决于调速器的工作性能。 第二节 速度特性 测定速度特性时,将喷油泵油量调节杆固定,然后改变柴油机外负荷以改变其转速,使 柴油机在最高允许转速和最低稳定转速之间各不同的转速下稳定运转,并测量各转速下的功 率 Ne、扭矩 Me(或平均有效压力 pe)、有效耗油率 ge和排气温度 Tr等。把测得的数据整理 在以转速为横座标的图上,即得柴油机的速度特性曲线。 由于喷油泵油量调节机构固定的位置不同,即喷油泵的有效行程不同,每循环的供油量 不同,所测得的特性曲线也不同。如果把油量调节机构固定在标定位置(相当于柴油机在标 定转速下发出标定功率的供油量)时,所测得的柴油机特性称为全负荷速度特性(习惯上亦 称外特性)。图 9-2 即为 6ESDZ75/160B 型柴油机的全负荷速度特性。图 9-3 的 a 图和 b 图 分别为 Ne和 Me(pe)的速度特性曲线,其中曲线 3 为全负荷速度特性曲线。当油量调节机构 固定在比标定位置小的位置时,所测得的柴油机特性称为部分负荷速度特性(亦称部分特 性)。如图 9-3 中的曲线 4、5、6 所示

PeP:公斤/厘米90N.马力P7012500PetrTr'C40050t386TrA1200027300.P.遮米水柱-800PsNe1500nTK转/分TR800090800-11000多。克/马力小时160010159750610500n转/分-100110115118595L0图4-22100%负荷外特性(等油门)性能曲线图9-26ESDZ75/160B型柴油机的全负荷速度特性
图 9-2 6ESDZ75/160B 型柴油机的全负荷速度特性

NeMe(re)27AS11111-11-11R元2n()a)图9-3荣油机的速度特性图9-3柴油机的速度特性我国船舶建造规范规定,柴油机的超负荷功率为标定功率的110%(作为船舶主机此时的转速是103%标定转速)。柴油机必须允许在超负荷功率下至少连续运转1小时。此时油量调节机构所处的位置即为实际运转中允许达到的极限位置。在柴油机油量调节机构中装设有限制块,以防止油量调节机构在运转中超过这个极限位置。当油量调节机构固定在这一极限位置时,所测得的速度特性称为超负荷速度特性。如图9-3中的曲线2。这条曲线显示了柴油机在各转速下正常工作时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时,由于喷油泵的调节机构在最大供油量位置上,气缸内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致使机件受到很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工作条件恶劣,因此按此特性工作的时间是有限制的。由于N。与pe、N。与Me存在着以下关系:Ne=CpeniNe=CiMen可知:Me=C2pe可见,M与pe成比例,可以在不同的纵座标比例尺下用同一曲线来表示。如图9-3的b图。当p(Me)为定值时,曲线Ne=(n)应是过原点的直线,曲线Me=op(n)应是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直线,例如图9-3中它们略有上拱。实际上油量调节机构固定时pe(Me)并不是定值,这是因为:(1)由于节流、泄漏,喷油泵每循环喷油量随转速的变化略有变化。(2)增压柴油机指示效率n:(主要取决于过量空气系数α)随转速增加会有所增加。(3)增压柴油机机械效率Ⅱ随转速增加稍有降低。但对低速主机来说,因其转速低,变化范围小,喷油泵每循环喷油量随转速的变化很小:其过量空气系数α很大,它的变化对n:影响较小:其转速变化范围很小,机械效率Ⅱ随转速的变化可以忽略。因此可以认为:当柴油机油量调节机构位置一定时,转速变化其pe(Me)不变。Ne、pe(Me)与n呈线性关系,如图9-3的线7所示。没有必要过多讨论各参数的微小变化。往后我们将采用这样的线性关系分析问题。第三节推进特性柴油机推进特性是柴油机按照螺旋浆特性工作的特性。因此我们应先了解螺旋浆的特
图 9-3 柴油机的速度特性 我国船舶建造规范规定,柴油机的超负荷功率为标定功率的 110%(作为船舶主机此时 的转速是 103%标定转速)。 柴油机必须允许在超负荷功率下至少连续运转1小时。此时油 量调节机构所处的位置即为实际运转中允许达到的极限位置。在柴油机油量调节机构中装设 有限制块,以防止油量调节机构在运转中超过这个极限位置。当油量调节机构固定在这一极 限位置时,所测得的速度特性称为超负荷速度特性。如图 9-3 中的曲线 2。这条曲线显示了 柴油机在各转速下正常工作时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时,由于喷油泵的调 节机构在最大供油量位置上,气缸内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致使机件受到很大的热负荷和机 械负荷,工作条件恶劣,因此按此特性工作的时间是有限制的。 由于 Ne与 pe、Ne与 Me存在着以下关系: Ne=Cpeni Ne=C1Men 可知: Me=C2pe 可见,Me与 pe成比例,可以在不同的纵座标比例尺下用同一曲线来表示。如图 9-3 的 b 图。 当 pe(Me)为定值时,曲线 Ne=f(n)应是过原点的直线,曲线 Me=(n)应是平行于横坐标的 直线。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直线,例如图 9-3 中它们略有上拱。实际上油量调节机构固定时 pe(Me)并不是定值,这是因为:(1)由于节流、泄漏,喷油泵每循环喷油量随转速的变化略有 变化。(2)增压柴油机指示效率ηi(主要取决于过量空气系数α)随转速增加会有所增加。 (3)增压柴油机机械效率ηm随转速增加稍有降低。但对低速主机来说,因其转速低,变化范 围小,喷油泵每循环喷油量随转速的变化很小;其过量空气系数α很大,它的变化对ηi 影 响较小;其转速变化范围很小,机械效率ηm随转速的变化可以忽略。因此可以认为:当柴 油机油量调节机构位置一定时,转速变化其 pe(Me)不变。Ne、pe(Me)与 n 呈线性关系, 如图 9-3 的线 7 所示。【没有必要过多讨论各参数的微小变化。】往后我们将采用这样的线性 关系分析问题。 第三节 推进特性 柴油机推进特性是柴油机按照螺旋桨特性工作的特性。因此我们应先了解螺旋桨的特

性。一、螺旋桨特性简介根据螺旋浆理论,螺旋浆的推力Fp和扭矩Mp的公式为:Fp=KipnpD4(9-1)(9-2)Mp=K2Pnp2Ds式中:β一一流体的密度,千克/米3;np—一螺旋桨转速,转/秒;D一一螺旋浆直径,米;Ki—推力系数K2—一扭矩系数。由试验可知,推力系数Ki和扭矩系数K2都是随螺旋浆的进程比Λp而变化的。Λp表示螺旋奖每转一转实际产生的位移Vp/np与直径D之比,即Λp=Vp/(npD)(Vp为螺旋浆前进速度)。Λp是研究螺旋奖水动力性能的一个极重要的参数。Λp增加时,Ki、K2则减小,其关系如图9-4所示。当^p一定时(即比值Vp/mp一定时),K1、K2是一定的。当入p减小时,Ki、K2都增加,即推力和扭矩都增加。当Λp=0时,Ki、K2最大,此时Fp和Mp也就达到最大值,这相当于系泊试验或船舶刚起航(Vp-0)时的情况。n0.7210K10.6-yor0.5开0.120.323K0.20.1100.20.40.60.81.0,12A图94定距浆工作性能曲线图图9-4定距浆工作性能曲线图图中np为螺旋奖效率曲线。螺旋奖效率为螺旋奖输出功率(奖的推力×桨的进速)与它吸收主机功率(桨的阻力矩×回转角速度)之比,即(9-3)p=FpVp/(Mp2p)商船特别是货轮和油轮,正常定速航行时,船速与螺旋桨转速成正比,即比值Vplnp不变。对于特定的螺旋浆,直径D是个常数。所以Λp可视为常数。KI、K也就可视为常数。海水的密度β变化很小,也可以认为是常数。这样,可把推力和扭矩公式写为:Fp=Cinp?(9-4)Mp=C2np?(9-5)上式说明,螺旋桨的推力和扭矩与其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因此螺旋浆所需的功率为Np=Mp×2np
性。 一、螺旋桨特性简介 根据螺旋桨理论,螺旋桨的推力 FP和扭矩 MP的公式为: FP=K1ρnP 2D4 (9-1) MP=K2ρnP 2D5 (9-2) 式中:ρ——流体的密度,千克/米 3; nP——螺旋桨转速,转/秒; D——螺旋桨直径,米; K1——推力系数; K2——扭矩系数。 由试验可知,推力系数 K1 和扭矩系数 K2 都是随螺旋桨的进程比λP而变化的。λP表示 螺旋桨每转一转实际产生的位移 VP/nP 与直径 D 之比,即λP=VP/(nPD)(VP 为螺旋桨前进 速度)。λP 是研究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一个极重要的参数。λP 增加时,K1、K2 则减小, 其关系如图 9-4 所示。当λP一定时(即比值 VP/nP一定时),K1、K2 是一定的。当λP减小时, K1、K2 都增加,即推力和扭矩都增加。当λP=0 时,K1、K2 最大,此时 FP和 MP 也就达到 最大值,这相当于系泊试验或船舶刚起航(VP=0)时的情况。 图 9-4 定距桨工作性能曲线图 图中ηP 为螺旋桨效率曲线。螺旋桨效率为螺旋桨输出功率(桨的推力×桨的进速)与 它吸收主机功率(桨的阻力矩×回转角速度)之比,即 ηP=FPVP/(MP2πnP) (9-3) 商船特别是货轮和油轮,正常定速航行时,船速与螺旋桨转速成正比,即比值 VP/nP不 变。对于特定的螺旋桨,直径 D 是个常数。所以λP可视为常数。K1、K2 也就可视为常数。 海水的密度ρ变化很小,也可以认为是常数。这样,可把推力和扭矩公式写为: FP=C1nP 2 (9-4) MP=C2nP 2 (9-5) 上式说明,螺旋桨的推力和扭矩与其转速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螺旋桨所需的功率为 NP=MP×2πnP

即1Np=C2np2×2I np=Cnp3(9-6)也就是说,螺旋桨所需的功率与其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将公式(9-5)和(9-6)绘成曲线,即为螺旋桨特性曲线,如图9-5所示。它表示出螺旋浆所需扭矩和功率随转速变化的规律。NpMp?Cn;Men图9-5爆能浆待性曲线图9-5螺旋浆特性曲线以上是假定船舶在定速航行,Λp为定值的情况下得出的规律。但是在各种变工况下,Λp是变化的。当Λp变小时,根据图9-4的曲线可知扭矩系数K2增大,公式(9-5)中的C2也就增大。在同一转速下螺旋浆所需扭矩、功率增加。因此,^p越小,螺旋桨特性曲线就越陡。如图9-6所示。其中曲线c的^p最大,曲线o的^p最小(为零)。N.oibo美10图96不同入P时的操旅桨待性图9-6不同^p时的螺旋浆特性前面所述螺旋奖浆特性是对几何形状一定的螺旋奖浆而言、如几何形状不同,则图9-4的螺旋桨性能曲线不同,公式(9-4)、(9-5)、(9-6)中的CI、C2、C的值也就不同。例如螺旋桨的螺距不同(其它几何尺寸不变),则可得到图9-7所示的一组性能曲线。从图上可见,当4不变时(船速一定),螺距比(螺距H与直径D之比)大的螺旋桨,Ki、K2较大,推力Fp、扭矩Mp较大,Np也就较大。螺旋浆特性曲线较陡。如图9-8所示
即 NP= C2nP 2 ×2πnP=CnP 3 (9-6) 也就是说,螺旋桨所需的功率与其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将公式(9-5)和(9-6)绘成曲线,即为 螺旋桨特性曲线,如图 9-5 所示。 它表示出螺旋桨所需扭矩和功率随转速变化的规律。 图 9-5 螺旋桨特性曲线 以上是假定船舶在定速航行,λP 为定值的情况下得出的规律。但是在各种变工况下, λP是变化的。当λP变小时,根据图 9-4 的曲线可知扭矩系数 K2 增大,公式(9-5)中的 C2 也 就增大。在同一转速下螺旋桨所需扭矩、功率增加。因此,λP 越小,螺旋桨特性曲线就越 陡。如图 9-6 所示。其中曲线 c 的λP最大,曲线 o 的λP最小(为零)。 图 9-6 不同λP时的螺旋桨特性 前面所述螺旋桨特性是对几何形状一定的螺旋桨而言、如几何形状不同,则图 9-4 的螺 旋桨性能曲线不同,公式(9-4)、(9-5)、(9-6)中的 C1、C2、C 的值也就不同。例如螺旋桨的 螺距不同(其它几何尺寸不变),则可得到图 9-7 所示的一组性能曲线。从图上可见,当λP 不变时(船速一定),螺距比(螺距 H 与直径 D 之比)大的螺旋桨,K1、K2 较大,推力 FP、 扭矩 MP较大,NP也就较大。螺旋桨特性曲线较陡。如图 9-8 所示

0.9楚想B型四叶拾进器A/A=0.e/D=0.045d/D-0.1670.81.TH=梢部面螺距1.20.700.6事-Z20.40.30.20.81C0.1-R10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图9-7螺施浆系列图诺图9-7螺旋浆系列图谱Np()X)图9-8不同H/D时的爆施装特性图9-8不同H/D时的螺旋奖特性二、柴油机推进特性因为螺旋桨所需的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柴油机带动螺旋浆工作时,根据柴油机功率与螺旋浆所需功率相等的原则,柴油机功率N。与转速n的关系也是三次方的关系。即N,=Np=Cn3(9-7)根据上式,已知柴油机的一个工况,就可算出其它工况下功率N。与转速的对应关系。主机在各种转速下对应的功率百分数列于表9-1中。表 9-1916379.596.5100103转速%25507590100功率%110
图 9-7 螺旋桨系列图谱 图 9-8 不同 H/D 时的螺旋桨特性 二、柴油机推进特性 因为螺旋桨所需的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柴油机带动螺旋桨工作时,根据柴 油机功率与螺旋桨所需功率相等的原则,柴油机功率 Ne与转速 n 的关系也是三次方的关系。 即 Ne=NP=Cn3 (9-7) 根据上式,已知柴油机的一个工况,就可算出其它工况下功率 Ne与转速的对应关系。 主机在各种转速下对应的功率百分数列于表 9-1 中。 表 9-1 转速% 63 79.5 91 96.5 100 103 功率% 25 50 75 90 100 110

从表中可看到,由于柴油机的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转速超过柴油机标定值的3%时,功率就达到标定值的110%,达到了柴油机的超负荷功率。继续提高转速是不充许的,超速运行会带来严重超负荷的后果。另一方面,转速为标定值的63%时,功率就已降至标定值的25%。转速较低时,柴油机发出的功率即大为减少,每循环喷油量很小,使得喷油压力降低,雾化变差,燃烧不良,各缸喷油量不均匀。柴油机技术资料中提供有柴油机在试验台上按标准的外界条件(如规定的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燃油的低热值等)工作时测得的推进特性。如图9-9与图9-10所示。其中功率Ne、扭矩Me(平均有效压力pe)随转速n变化的关系可根据公式N=Cn3和M=C2n?计算得到(标定转速时发出标定扭矩、标定功率)因此其关系曲线可以略去,也可同时以n和对应的Ne、Me、(pe)值为横座标来标绘推进特性曲线。其它性能参数(最高爆发压力、压缩终点压力、增压压力、涡轮前后排气温度、涡轮转速、有效耗油率等)则是在试验台上测得。[120nt80"r16(s/y)14D12"dL10 P[130120复1102100md9080"emod70L60r20(/)P.1.0450400包wo*dTorLo350.300Tar2502001130125120L115-505100受莓(%)5,20010,4007,800黄荷[PS)25L60MC型柴油机性能曲线图22(10400ps×111r/min,按IS0标准)Pme-ng转速平均有效压力Pmx最高爆发压力1Peomp压缩终点压力一涡轮前排气温度一扫气空气压力Tbr-PsearTar一一涡轮后排气温度be一一燃油消耗率
从表中可看到,由于柴油机的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转速超过柴油机标定值的 3%时,功率就达到标定值的 110%,达到了柴油机的超负荷功率。继续提高转速是不允许 的,超速运行会带来严重超负荷的后果。另一方面,转速为标定值的 63%时,功率就已降 至标定值的 25%。转速较低时,柴油机发出的功率即大为减少,每循环喷油量很小,使得 喷油压力降低,雾化变差,燃烧不良,各缸喷油量不均匀。 柴油机技术资料中提供有柴油机在试验台上按标准的外界条件(如规定的大气压力、温 度、湿度、燃油的低热值等)工作时测得的推进特性。如图 9-9 与图 9-10 所示。其中功率 Ne、扭矩 Me(平均有效压力 pe)随转速 n 变化的关系可根据公式 Ne=Cn3 和 Me=C2n 2 计算得 到(标定转速时发出标定扭矩、标定功率)因此其关系曲线可以略去,也可同时以 n 和对应 的 Ne、Me、(pe)值为横座标来标绘推进特性曲线。其它性能参数(最高爆发压力、压缩终 点压力、增压压力、涡轮前后排气温度、涡轮转速、有效耗油率等)则是在试验台上测得

图9-95L60MC型柴油机性能曲线(10400PsX111r/min,按ISO标准)ne-转速;Pme-平均有效压力:Pmax-最高爆发压力:Peomp-压缩终点压力;Pscav-扫气空气压力:Tbr-涡轮前排气温度:Tar-涡轮后排气温度;be-燃油消耗率7140发130Pm500r96690压8品品400Ty度进出P刘器器72.2300纯压压T2.0~排增增1.8×10200l1.6车年年早中中E(udi) lu色Si1.2要Pso锈0.4扫LIJo.21405压be负450)5800%负荷MI130美11012080T柴油机转速(rpm)图137RTA58型柴油机性能曲线(R1功率时)图9-107RTA58型柴油机性能曲线(R1功率时)柴油机推进特性可用来评定柴油机的性能。在实船试航时测得的推进特性曲线可供运行管理时参考。例如某轮7RTA58型柴油机工作于120转/分。在图9-10上转速120转/分处作一垂直线与各曲线相交,就可读出该转速下各参数值。若实际测得的数值与图上读数出入太大,就应分析原因,及时处理。从图上可看到柴油机的有效耗油率在低负荷、低转速工况时明显增大。由此可知,主机功率太大(超过所需航速的功率太多)的船舶,采用减速航行节油措施,由于主机工作在部分负荷工况,耗油率较功率不大的船舶高。推进特性N=(n)的曲线图往往用N。和n的对数作座标,如图9-11所示。由于推进特性的表达式N=Cn3用对数表示时将成为IgN=lgC+3lgn,因此在对数座标图中推进特性可以用直线(图中粗实线)来表示。当C具有不同数值(例如^p不同或H/D不同)时,可以作出一系列互相平行的推进特性线。在此座标图中还作有一系列等pe线(也是等Me线)。对于特定的柴油机,当pe具有某一等值时,N=Kn,或IgNe=lgK+lgn。对于不同的pe值,可以作出一系列互相平行的等pe线
图 9-9 5L60MC 型柴油机性能曲线 (10400Ps×111r/min,按 ISO 标准) nE-转速;pme-平均有效压力;pmax-最高爆发压力;pcomp-压缩终点压力; pscav-扫气空气压力;TbT-涡轮前排气温度;TaT-涡轮后排气温度;be-燃油消耗率 图 9-10 7RTA58 型柴油机性能曲线(R1 功率时) 柴油机推进特性可用来评定柴油机的性能。在实船试航时测得的推进特性曲线可供运行 管理时参考。例如某轮 7RTA58 型柴油机工作于 120 转/分。在图 9-10 上转速 120 转/分处作 一垂直线与各曲线相交,就可读出该转速下各参数值。若实际测得的数值与图上读数出入太 大,就应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从图上可看到柴油机的有效耗油率在低负荷、低转速工况时明显增大。由此可知,主机 功率太大(超过所需航速的功率太多)的船舶,采用减速航行节油措施,由于主机工作在部 分负荷工况,耗油率较功率不大的船舶高。 推进特性 Ne=f(n)的曲线图往往用 Ne和 n 的对数作座标,如图 9-11 所示。由于推进特性 的表达式 Ne=Cn3 用对数表示时将成为 lgNe=lgC+3lgn, 因此在对数座标图中推进特性可以 用直线(图中粗实线)来表示。当 C 具有不同数值(例如λP 不同或 H/D 不同)时,可以 作出一系列互相平行的推进特性线。在此座标图中还作有一系列等 pe 线(也是等 Me 线)。 对于特定的柴油机,当 pe具有某一等值时,Ne=Kn,或 lgNe=lgK+lgn。对于不同的 pe值,可 以作出一系列互相平行的等 pe线

Ne(千死/红-28000-26002400+¥2200王0200丰上P(巴)上1800mt复0丰9&sRS100%18590+1201051105100115n(较/分)图9-11对数座标图中的推进待性图9-11对数座标图中的推进特性此外,推进特性除了可用Ne=(n)来表示外,也可用pe=(n)来表示,即pe=C2n。在以pe和n作座标的普通座标图中,曲线族A即为当C2具有不同数值(例如Λp不同或HID不同)时的pe=(n)曲线。见图9-12。图中同时表示出一系列等功率曲线B。对于特定的柴油机,Ne=Cpeni。当N。具有某一等值时,pen=ki。因此,图中的等功率曲线都具有双曲线的形式。利用这些等功率曲线,若已知P。(或相应的油量调节机构位置,即图中所示喷油泵负荷指示器位置)和n,就可以大致地估计出柴油机的功率
图 9-11 对数座标图中的推进特性 此外,推进特性除了可用 Ne=f(n)来表示外,也可用 pe=ψ(n)来表示,即 pe=C2n 2。在以 pe和 n 作座标的普通座标图中,曲线族 A 即为当 C2 具有不同数值(例如λP不同或 H/D 不 同)时的 pe=ψ(n)曲线。见图 9-12。图中同时表示出一系列等功率曲线 B。对于特定的柴油 机,Ne=Cpeni。当 Ne 具有某一等值时,pen=k1。因此, 图中的等功率曲线都具有双曲线的 形式。利用这些等功率曲线,若已知 pe(或相应的油量调节机构位置,即图中所示喷油泵负 荷指示器位置)和 n,就可以大致地估计出柴油机的功率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十一章 柴油机的振动与平衡.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十章 测量与监控.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八章 柴油机工作循环和主要性能指标.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十二章 柴油机应急处理和运转管理.doc
- 《数值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 Numerical Heat Transfer(硕士).docx
- 《内燃机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第一章 概论.pdf
- 《内燃机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第二章 内燃机的工作指标.pdf
- 《内燃机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第三章 内燃机的工作循环.pdf
- 《内燃机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第四章 内燃机的换气过程.pdf
- 《内燃机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第五章 内燃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pdf
- 《内燃机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第六章 内燃机的替代燃料.pdf
- 《内燃机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第七章 内燃机的燃料供给与调节.pdf
- 《内燃机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第十章 内燃机动力学.pdf
- 《内燃机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Edit by Kazimierz Lejda Pawel Wos,Second Edition.pdf
- 《内燃机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Pounder's Marine Diesel Engines and Gas Turbines,9th ed. - D. Woodyard(B-H, 2009).pdf
- 《石油钻井工程》课程教学资源(钻井与完井工程,PPT课件演示稿,华北理工大学:金春玉).ppt
- 《石油钻井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石油钻井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共八章,64学时).doc
- 《石油钻井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Drilling Engineering.doc
- 《采油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采油工程 Petroleum Production(共十章,完整版).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六章 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七章 柴油机的调速和操纵.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五章 燃油喷射与燃烧.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一章 柴油机基本工作原理.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四章 换气和增压.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三章 主要固定部件.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授课教案(教材讲义)第二章 主要运动部件.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至6章习题(含参考答案).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7至11章习题(含参考答案).doc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The theory of 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s.pdf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9 柴油机特性 9.6 柴油机的允许使用范围.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8 柴油机工作循环和主要性能指标 8.1 柴油机的工作循环.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9 柴油机特性 9.1 概述 9.2 速度特性 9.3 推进特性 9.4 柴油机的负荷特性 9.5 调速特性.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8 柴油机工作循环和主要性能指标 8.2 柴油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8.3 提高柴油机功率和经济性的措施 8.4柴油机的热平衡.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5 润滑与冷却系统 5.4 冷却系统 5.5 故障与维护管理.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7 起动换向与操纵系统 7.1 起动装置.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7 起动换向与操纵系统 7.2 换向装置(Reversing mechanism)7.3 柴油机的操纵系统(operation system).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6 调速.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4 燃油喷射与燃烧 4.5 故障与维护管理.ppt
- 《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5 润滑与冷却系统 5.1 润滑油与滑油添加剂 5.2 气缸润滑 5.3 轴承润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