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中药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华北理工大学:田春雨、曹慧娟、闫昕)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75
文件大小:1.14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中药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华北理工大学:田春雨、曹慧娟、闫昕)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河北联合大学教案中医学院教学部门:学科任课教师姓名:田春雨,曹慧娟,闫昕讲师任课教师职称:中药学课程名称:授课时间:2013-2014秋季学期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中医学院 学 科 任课教师姓名 : 田春雨,曹慧娟,闫昕 任课教师职称 : 讲 师 课 程 名 称 : 中药学 授 课 时 间 : 2013-2014 秋季学期

中文名称中药学课程名称英文名称ChineseMateria Medica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临床应用规律等课程知识的一门学科。中药学课程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针灸、推拿、护理、中说明西医结合临床等中医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教师的要求教材钟赣生主编.《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05选用参考书籍与常用网地址学科主任审核意见

课程 名称 中文名称 中药学 英文名称 Chinese Materia Medica 课程 说明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临床应用规律等 知识的一门学科。中药学课程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针灸、推拿、护理、中 西医结合临床等中医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对教 师的 要求 教材 选用 钟赣生主编.《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05 参考 书籍 与常 用网 地址 学科主任 审核意见

教案首页中药学中文课程名称Chinese Materia Medica英文授课对象级一专业本科层次20课时2 学时东二教二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第一教学周周三第9-10小节梯总论序言授课章节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教学目标:掌握:1.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2.道地药材的含义教学目标熟悉:1.中药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了解:1.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着重了解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2.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教学要求:课前预习教学重点:1.道地药材的概念、例子;2.中药学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难点:1.产地与药效的关系;2.药材的道地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与手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教材与教材:钟赣生主编.《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05教具教具:多媒体课件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草药(herbalmedicine);民族药(ethnic专业词汇medicine);中药学(ChineseMateriaMedica)5分钟自我介绍序言:基本部分:教学内容20分钟一、基本概念与时间分配1中药的含义;(5分钟)(5分钟)2草药的含义;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中药学 英 文 Chinese Materia Medica 授课对象 20 级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一 教学周 周 二 第 9-10 小节 上课教室 东 二 教 二 阶 梯 授课章节 总论 序言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 掌握:1.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 2.道地药材的含义 熟悉:1.中药学的学习方法; 了解:1.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着重了解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 2.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 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教学要求:课前预习。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1.道地药材的概念、例子; 2.中药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1.产地与药效的关系; 2.药材的道地性;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 教材与 教具 教材:钟赣生主编.《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05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专业词汇 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草药(herbal medicine);民族药(ethnic medicine);中药学( Chinese Materia Medica)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自我介绍 序言: 5 分钟 基本部分: 一、基本概念 20 分钟 1 中药的含义; (5 分钟) 2 草药的含义; (5 分钟)

(5分钟)3中草药的含义;4中药学的含义;(5分钟)5分钟二、课程目标三、怎样学好中药学?5分钟35分钟第一章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一、中药的起源和发展40分钟第二章中药产地、采集与贮藏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注解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3 中草药的含义; (5 分钟) 4 中药学的含义; (5 分钟) 二、课程目标 5 分钟 三、怎样学好中药学? 5 分钟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 35 分钟 一、中药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 中药产地、采集与贮藏 40 分钟

自我介绍5分钟序言明确中药学当中的一、基本概念几个基本10分概念1中药的含义;钟2草药、中草药的含义;5分钟明确本课程的专业3本草的含义;5分钟定位5分钟4中药学的含义为今后学二、课程目标5分钟好中药学奠定基础以具体药物为例止呕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5分钟的中药如:生姜、半学习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夏、藿香、竹茹等三、怎么样学好中药学?结合中药标本室的建1.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前期课程融会贯通。立等我系实际情况2.掌握具体药物的功效又是学好中药学的关键。辅以大量的本具体方法草著作历代有代的图片表性本草①求同存异法进行讲著作的成②理论联系实践法解5分钟书年代、作者、载③比较学习法5分钟药量及贡献等。④趣味记忆法举例式5分钟二、中药的起源和发展教学法5分钟1.《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特点;5分钟《神农本草经》::成书于公元200年左右,载药365通过对中药知识的初5分钟种,采取三品分类法步积累的介绍,对不5分钟2.《本草经集注》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大量的同历史时期中药的应

自我介绍 序言 一、基本概念 1 中药的含义; 2 草药、中草药的含义; 3 本草的含义; 4 中药学的含义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 三、怎么样学好中药学? 1.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前期课程融会贯通。 2.掌握具体药物的功效又是学好中药学的关键。 具体方法 ①求同存异法 ②理论联系实践法 ③比较学习法 ④趣味记忆法 二、中药的起源和发展 1.《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特点;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公元 200 年左右,载药 365 种,采取三品分类法。 2.《本草经集注》的主要内容特点; 明确中药 学当中的 几个基本 概念 明确本课 程的专业 定位 为今后学 好中药学 奠定基础 历代有代 表性本草 著作的成 书年代、 作者、载 药量及贡 献等。 以大量的 辅以大 量的本 草著作 的图片 进行讲 解 举例式 教学法 5 分钟 10 分 钟 5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以具体药物为例止呕 的中药如:生姜、半 夏、藿香、竹茹等 结合中药标本室的建 立等我系实际情况 通过对中药知识的初 步积累的介绍,对不 同历史时期中药的应

道地药材举例式用、基本理论的认识《本草经集注》:成书公元498年(南北朝梁代)的实例加教学法以说明作者陶弘景,双分类法10分及学术思想的形成与以学生比钟 3.《新修本草》的主要内容特点;发展概况的介绍。E较三七的多道地性10分《新修本草》:成书于唐代(公元659年),载药844进行阐释钟种,作者为苏敬等。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主要内容特点;《证类本草》:成书于宋代,作者唐慎微5.《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特点;《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成书明代,载药1892种。6.《中药大辞典》的主要内容特点;第二章中药产地、采集与储藏第一节产地1.产地不同的药材质量不同引出道地药材的概念;2.药材的多道地性及可变性及正确的对待道地药材教案附页

《本草经集注》:成书公元 498 年(南北朝梁代), 作者陶弘景,双分类法。 3.《新修本草》的主要内容特点; 《新修本草》:成书于唐代(公元659年),载药844 种,作者为苏敬等。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主要内容特点; 《证类本草》:成书于宋代,作者唐慎微。 5.《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特点;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成书明代,载药 1892 种。 6.《中药大辞典》的主要内容特点; 第二章 中药产地、采集与储藏 第一节 产地 1.产地不同的药材质量不同引出道地药材的概念; 2.药材的多道地性及可变性及正确的对待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 的实例加 以说明 以学生比 较三七的 多道地性 进行阐释 举例式 教学法 10 分 钟 10 分 钟 用、基本理论的认识 及学术思想的形成与 发展概况的介绍。 教 案 附 页

教师参考:1高学敏主编钟赣生等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配套书《中药学习题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022.张廷模主编,钟赣生等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长学制教材《临床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013.高学敏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4.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常用方药鉴别·中药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06教学5.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中药学》,河北科技出版社,2006.01参考资料6.高学敏、钟赣生主编,《实用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017.钟赣生主编,《中药学图表解》1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4学生参考:1钟赣生主编.《中药学图表解》,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7月2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中药学》,河北科技出版社,2006年1月有关网址:http://jpkc2.cdutcm.edu.cn/zyx/http://202.192.159.146/zyx/first.htm思考题:1.何谓中药、中药学?中药学包含哪些内容?思考题与2.历史上各时期的主要本草著作是什么?作业3.中药道地药材的含义是什么?道地药材的地域性是否一成不变?教学效果与课后分析

教学 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 1.高学敏主编,钟赣生等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配套书《中药学习题集》,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02. 2.张廷模主编,钟赣生等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长学制教材《临床中药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01. 3.高学敏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 4.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常用方药鉴别•中药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06. 5.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中药学》,河北科技出版社,2006.01. 6.高学敏、钟赣生主编,《实用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01 7.钟赣生主编,《中药学图表解》,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4. 学生参考: 1 钟赣生主编.《中药学图表解》,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7 月 2 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中药学》,河北科技出版社,2006 年 1 月 有关网址: http://jpkc2.cdutcm.edu.cn/zyx/ http://202.192.159.146/zyx/first.htm 思考题与 作业 思考题: 1.何谓中药、中药学?中药学包含哪些内容? 2.历史上各时期的主要本草著作是什么? 3.中药道地药材的含义是什么? 道地药材的地域性是否一成不变? 教 学 效 果 与 课 后 分 析

教案首页中药学中文课程名称英文ChineseMateriaMedica授课对象20级一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 学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第东二教6教室二教学周周二第9-10小节第一章第二节中药的采集授课章节第三节中药的贮藏第三章中药的炮制教学目标: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熟悉:常用炮制方法及其作用。了解: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分的一般采收原则。教学要求:课前预习。教学重点:1.中药炮制的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2.掌握火制的几种方法;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中药学 英 文 Chinese Materia Medica 授课对象 20 级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一 教学周 周 二 第 9-10 小节 上课教室 东二教 6 教室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 熟悉:常用炮制方法及其作用。 了解: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分的一般采收原则。 教学要求:课前预习。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1.中药炮制的目的; 2. 掌握火制的几种方法;

教学难点:1.用同一种辅料炮制中药材,所达到的目的可是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联想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适时穿插一定数量的视频教学。教材与教材:钟赣生主编.《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05教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品种(variety);道地药材(genuinemedicinalmaterials);炮制(processing);专业词汇采集(acqusition)引言部分:本章的重点、难点5分钟基本部分:90分钟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第二节中药的采集(15分钟)第三节中药的贮藏教学内容第三章中药的炮制与时间分配1.炮制的目的(20分钟)3.炮制方法水制(10分钟)火制(20分钟)水火共制(10分钟)其他治法(5分钟)结束部分:5分钟复习本次课内容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注解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教学难点:1.用同一种辅料炮制中药材,所达到的目的可是多种。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联想式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适时穿插一定数量的视频教学。 教材与 教具 教材:钟赣生主编.《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05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专业词汇 品种(variety );道地药材( genuine medicinal materials);炮制( processing); 采集( acqusition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本章的重点、难点 5 分钟 基本部分: 90 分钟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15 分钟) 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1.炮制的目的 (20 分钟) 3.炮制方法 水制 (10 分钟) 火制 (20 分钟) 水火共制 (10 分钟) 其他治法 (5 分钟) 结束部分: 复习本次课内容 5 分钟

5分钟引言部分:本章的重点、难点基本部分:了解中药讲授法。第二章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和贮存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第二节中药的采集系。植物药、动物药及矿物药的采集时间15分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季节钟与药效的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采集、贮存对中药质关系,以及不同药1.影响中药变异的常见外界因素量会产生重要影响,用部分的2.贮藏中常见的中药变异现象一般采收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原则。3.常用的中药贮藏与养护方法第三章中药的炮制10分一.明确本章教学目标钟二.炮制的定义掌握中药联想式20分炮制的目三.炮制的目的钟教学方的。法1.纯净药材或者比喻式教2.切制药材学法3.干燥药材4.矫味5.增效启发同学们理解记忆6.减毒将炮制的目的联想到7.改变药性,扩大应用炒菜的做成。8.引经使对水飞四、常用的炮制方法有一个形通过观象的认识1.水制看视频10分观看炒穿使炮制钟

引言部分:本章的重点、难点 基本部分: 第二章 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和贮存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植物药、动物药及矿物药的采集时间 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 1.影响中药变异的常见外界因素 2.贮藏中常见的中药变异现象 3.常用的中药贮藏与养护方法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一.明确本章教学目标 二.炮制的定义 三.炮制的目的 1.纯净药材 2.切制药材 3.干燥药材 4.矫味 5.增效 6.减毒 7.改变药性,扩大应用 8.引经 四、常用的炮制方法 1.水制 了解中药 的产地与 药效的关 系。 采集季节 与药效的 关系,以 及不同药 用部分的 一般采收 原则。 掌握中药 炮制的目 的。 使对水飞 有一个形 象的认识 观看炒穿 讲授法。 联想式 教学方 法 或者比 喻式教 学法 通过观 看视频 使炮制 5 分钟 15 分 钟 10 分 钟 20 分 钟 10 分 钟 中药材的品种、产地、 采集、贮存对中药质 量会产生重要影响, 进而影响临床效应。 启发同学们理解记忆 将炮制的目的联想到 炒菜的做成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