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8讲 豆类作物形态识别与种植管理

第八讲 豆类作物形态识别与种植管理
第八讲 豆类作物形态识别与种植管理

豆类作物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以收获籽 粒作为食用的豆类称称食用豆类;是仅次于 禾谷类作物的人类食粮来源。我国栽培的主 要有大豆、小豆、绿豆、豌豆、蚕豆、小扁 豆、鹰嘴豆等。荚用菜豆、豇豆、青大豆以 及豌豆、蚕豆等9属14种又可作为蔬菜。通 过田间种植,熟悉这些豆类的形态特征及种 植管理方法
豆类作物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以收获籽 粒作为食用的豆类称称食用豆类;是仅次于 禾谷类作物的人类食粮来源。我国栽培的主 要有大豆、小豆、绿豆、豌豆、蚕豆、小扁 豆、鹰嘴豆等。荚用菜豆、豇豆、青大豆以 及豌豆、蚕豆等9属14种又可作为蔬菜。通 过田间种植,熟悉这些豆类的形态特征及种 植管理方法

⚫ (一)大豆 ⚫ 1、形态识别:大豆属于豆科大豆属,为一年生 草本植物,总状花序,花序着生于主茎和分枝 的叶腋间,或着生于两者的顶端,花梗短小, 花成簇而生,每一花簇通常有花15~20朵。按 植物学特征可分为野生种、半野生种和栽培种3 个种
⚫ (一)大豆 ⚫ 1、形态识别:大豆属于豆科大豆属,为一年生 草本植物,总状花序,花序着生于主茎和分枝 的叶腋间,或着生于两者的顶端,花梗短小, 花成簇而生,每一花簇通常有花15~20朵。按 植物学特征可分为野生种、半野生种和栽培种3 个种

⚫ 栽培种大豆为直根系,主根四周多生侧根,根 上有根瘤。茎质粗硬强韧,略圆而中实,幼茎 呈紫色或绿色,株高为30~150cm,呈直立、 蔓生、半蔓生3种形态,有无限(主茎所结荚数多 数在中下部,顶端通常仅结1~2荚,分枝荚数 稍稀)、有限(主茎及分枝顶端有结有4~6个荚的 荚簇,豆荚集中着生在主茎上)和亚有限(类似无 限结荚习性大豆,但主茎和分枝结荚率较高, 且其顶端可形成2~4个荚)3种结荚习性
⚫ 栽培种大豆为直根系,主根四周多生侧根,根 上有根瘤。茎质粗硬强韧,略圆而中实,幼茎 呈紫色或绿色,株高为30~150cm,呈直立、 蔓生、半蔓生3种形态,有无限(主茎所结荚数多 数在中下部,顶端通常仅结1~2荚,分枝荚数 稍稀)、有限(主茎及分枝顶端有结有4~6个荚的 荚簇,豆荚集中着生在主茎上)和亚有限(类似无 限结荚习性大豆,但主茎和分枝结荚率较高, 且其顶端可形成2~4个荚)3种结荚习性

⚫ 主茎上多丛生分枝,按分枝着生多少、长度、 角度等分主茎型、分枝型、中间型3种株型。子 叶肥厚,植株第一节为对生单叶,以后发生的 均为三出复叶。荚果长2.5~7.0cm,宽0.5~ 1.0cm,内含种子1~4粒。荚的形态有直形和 弯曲镰刀形,呈扁平或半园,荚色有灰白、灰、 灰褐、褐、深褐、黑等,荚色通常与茸毛同一 色泽。种子形状有球形、扁球形、椭圆形、长 圆形等,脐色有灰、灰褐、褐、深褐、黑色和 无色,脐色是鉴别品种的重要特征,籽粒千粒 重20~500g不等
⚫ 主茎上多丛生分枝,按分枝着生多少、长度、 角度等分主茎型、分枝型、中间型3种株型。子 叶肥厚,植株第一节为对生单叶,以后发生的 均为三出复叶。荚果长2.5~7.0cm,宽0.5~ 1.0cm,内含种子1~4粒。荚的形态有直形和 弯曲镰刀形,呈扁平或半园,荚色有灰白、灰、 灰褐、褐、深褐、黑等,荚色通常与茸毛同一 色泽。种子形状有球形、扁球形、椭圆形、长 圆形等,脐色有灰、灰褐、褐、深褐、黑色和 无色,脐色是鉴别品种的重要特征,籽粒千粒 重20~500g不等

⚫ 2、种植管理要点:东北春大豆产区4月下 旬到5月上旬开始播种,黄淮海夏大豆产 区6月上中旬播种。春播大豆在播种前深 耕整地并结合施有机肥,夏大豆可利用前 茬深耕施肥的后效,但播种前也要浅耕灭 茬,为大豆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肥 水条件好、播期较早、生育期较长植株高 大繁茂的品种,密度宜稀,一般15~25万 株/hm2;反之宜密,一般30~50万株/hm2 。 播种行距60cm左右,播种深度3~5cm。播 种后进行化学除草
⚫ 2、种植管理要点:东北春大豆产区4月下 旬到5月上旬开始播种,黄淮海夏大豆产 区6月上中旬播种。春播大豆在播种前深 耕整地并结合施有机肥,夏大豆可利用前 茬深耕施肥的后效,但播种前也要浅耕灭 茬,为大豆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肥 水条件好、播期较早、生育期较长植株高 大繁茂的品种,密度宜稀,一般15~25万 株/hm2;反之宜密,一般30~50万株/hm2 。 播种行距60cm左右,播种深度3~5cm。播 种后进行化学除草

⚫ 分枝前、封行前分别进行中耕除草。中耕 锄草时,向根部壅土,逐渐培起土埂。生 育期间,及时追肥灌水。开花结荚期追施 尿素45~60kg/hm2 。粒用大豆黄熟末期收 获。当豆叶脱落,茎秆仍有韧性、豆荚豆 粒呈现固有颜色,摇动豆荚有响声时,即 可收获,采取机械割晒的可提早2~3d, 使用联合收获机时则应晚2~3d。菜用毛 豆要选择粒大、以青粒品种为宜,一般在 鼓粒后期、荚未变色时采收
⚫ 分枝前、封行前分别进行中耕除草。中耕 锄草时,向根部壅土,逐渐培起土埂。生 育期间,及时追肥灌水。开花结荚期追施 尿素45~60kg/hm2 。粒用大豆黄熟末期收 获。当豆叶脱落,茎秆仍有韧性、豆荚豆 粒呈现固有颜色,摇动豆荚有响声时,即 可收获,采取机械割晒的可提早2~3d, 使用联合收获机时则应晚2~3d。菜用毛 豆要选择粒大、以青粒品种为宜,一般在 鼓粒后期、荚未变色时采收

(二)蚕豆 1、形态识别:越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叶腋间生出 短花轴的总状花序。一般按种子大小分为大粒种、 中粒种、小粒种3个变种。 直根系,主根较粗,侧根近地表土层呈水平分布, 横展50~80cm,根深可达80~100cm以上。茎较 粗、直立,呈四方形,高30~140cm,表面无毛, 幼茎柔软,后因髓部细胞破裂而变中空
(二)蚕豆 1、形态识别:越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叶腋间生出 短花轴的总状花序。一般按种子大小分为大粒种、 中粒种、小粒种3个变种。 直根系,主根较粗,侧根近地表土层呈水平分布, 横展50~80cm,根深可达80~100cm以上。茎较 粗、直立,呈四方形,高30~140cm,表面无毛, 幼茎柔软,后因髓部细胞破裂而变中空

出苗时子叶不出土,初生叶为两片互生的不完全 叶,其上各节着生由2~8片小叶构成的羽状复叶, 下部小叶互生,顶部的对生,小叶全缘,卵形或 椭圆形,叶面光滑,无卷须,托叶呈箭头状,着 生于茎及叶柄交界之两侧,叶面绿色,叶背面灰 绿色,常有一紫色小斑点似的密腺。白色或淡紫 色花,花萼为淡绿色或带浅紫色,翼瓣上有一个 明显的黑斑,花柱与子房几乎成直角,柱头上有 明显的茸毛。果荚大而皮厚,嫩时为绿色,成熟 时呈黑色,每荚结籽2~7粒,种子形状有扁平、 肾形或椭圆形,小粒种百粒重在60g以下;中粒种 百粒重在60~100g;大粒种百粒重在100g以上
出苗时子叶不出土,初生叶为两片互生的不完全 叶,其上各节着生由2~8片小叶构成的羽状复叶, 下部小叶互生,顶部的对生,小叶全缘,卵形或 椭圆形,叶面光滑,无卷须,托叶呈箭头状,着 生于茎及叶柄交界之两侧,叶面绿色,叶背面灰 绿色,常有一紫色小斑点似的密腺。白色或淡紫 色花,花萼为淡绿色或带浅紫色,翼瓣上有一个 明显的黑斑,花柱与子房几乎成直角,柱头上有 明显的茸毛。果荚大而皮厚,嫩时为绿色,成熟 时呈黑色,每荚结籽2~7粒,种子形状有扁平、 肾形或椭圆形,小粒种百粒重在60g以下;中粒种 百粒重在60~100g;大粒种百粒重在100g以上

2、种植管理要点:3~4月间播种,条播,行距 50cm,播种量225~300kg/hm2 ,播种深度4~ 5cm,播后镇压。基本苗22.5~45万株/hm2 。苗期 追施尿素75kg/hm2 ,开花结荚期灌水。当中下部 豆荚变黑干燥充分成熟时收获
2、种植管理要点:3~4月间播种,条播,行距 50cm,播种量225~300kg/hm2 ,播种深度4~ 5cm,播后镇压。基本苗22.5~45万株/hm2 。苗期 追施尿素75kg/hm2 ,开花结荚期灌水。当中下部 豆荚变黑干燥充分成熟时收获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7讲 小麦拔节期苗请诊断及肥水管理.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6讲 小麦田间病虫草害的识别与防治.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5讲 小麦幼穗分化进程观察.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4讲 麦类形态识别与种植管理.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3讲 小麦分蘖特性的观察.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2讲 作物田间茎蘖动态调查.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25讲 栽培植物越冬前管理.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24讲 育苗技术.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23讲 小麦冬前苗情观察及管理方案的制定.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22讲 小麦起身期苗情诊断.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21讲 小麦整地播种技术环节.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20讲 玉米收获.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1讲 冬小麦抗寒性直接鉴定法.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19讲 玉米农艺性状调查.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18讲 种子质量检查.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17讲 玉米类型识别.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15讲 水稻的植株形态观察.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14讲 鲜食玉米地膜覆盖栽培.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13讲 玉米病虫害调查及防治.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12讲 小麦有性杂交技术.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9讲 小麦收获、晾晒、贮藏.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讲 大棚春番茄整枝.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二讲 大棚春番茄催果肥水管理.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三讲 小麦杂种后代(F1》课程PPT教学课件(F2)的观察、技术部工作总结.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四讲 番茄植株调整——摘顶、财务部,销售部工作总结.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五讲 番茄结果期的肥水期、人事部工作总结.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六讲 番茄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总经理工作总结.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七讲 大棚春番茄结果盛果的管理、采收、销售.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九讲 大棚秋黄瓜的植株调整.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一讲 本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安排.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讲 大棚秋黄瓜的肥水管理、园艺实验站参观.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二一讲 大棚秋黄瓜病害识别、防治.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二讲 大棚球黄瓜的采收销售.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三讲 秋季绿叶菜的播种.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四讲 大棚秋黄瓜的温度管理.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五讲 鲜食玉米、秋黄瓜采摘销售.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六讲 芽菜播种.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八讲 大棚越冬绿叶菜整地播种.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九讲 保护地周年生产情况调查.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讲 生产与模拟经营公司领导机构的成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