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3讲 小麦分蘖特性的观察

第三讲 小麦分蘖特性的观察
第三讲 小麦分蘖特性的观察

分蘖是禾谷类作物特殊的分枝 过程。识别小麦分蘖的各种类 型,了解小麦的分蘖特性及叶 蘖同伸关系、分蘖消长规律, 将有助于制定小麦不同生长发 育阶段的促控措施
分蘖是禾谷类作物特殊的分枝 过程。识别小麦分蘖的各种类 型,了解小麦的分蘖特性及叶 蘖同伸关系、分蘖消长规律, 将有助于制定小麦不同生长发 育阶段的促控措施

一、实践操作 (一)分蘖特性的观察 1、识别分蘖 分蘖是从小麦的分蘖节上发育出的侧枝。凡由 主茎节上长出的分蘖,称为一级分蘖,由一级 分蘖上长出的分蘖称为二级分蘖,依此类推。 同一茎上的同级分蘖,根据其着生节位由下而 上依次称作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分蘖.等。 胚芽鞘基部长出分蘖称为胚芽鞘分蘖
一、实践操作 (一)分蘖特性的观察 1、识别分蘖 分蘖是从小麦的分蘖节上发育出的侧枝。凡由 主茎节上长出的分蘖,称为一级分蘖,由一级 分蘖上长出的分蘖称为二级分蘖,依此类推。 同一茎上的同级分蘖,根据其着生节位由下而 上依次称作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分蘖.等。 胚芽鞘基部长出分蘖称为胚芽鞘分蘖

当分蘖很多时,可根据第一叶的形状来辨别分 蘖级别。凡分蘖的第一片叶均是一个变态叶, 在系统发育上类似胚芽鞘,其横切面呈半圆形 的管状,无叶片和叶鞘之分,称之为鞘叶。鞘 叶刚伸出时为绿色,具有平行的双叶脉,顶端 裂开,真叶由其开口处长出,它紧贴着包住它 的真叶叶鞘
当分蘖很多时,可根据第一叶的形状来辨别分 蘖级别。凡分蘖的第一片叶均是一个变态叶, 在系统发育上类似胚芽鞘,其横切面呈半圆形 的管状,无叶片和叶鞘之分,称之为鞘叶。鞘 叶刚伸出时为绿色,具有平行的双叶脉,顶端 裂开,真叶由其开口处长出,它紧贴着包住它 的真叶叶鞘

2、叶蘖同伸关系的观察 小麦分蘖的出现与其主茎叶片的出现存在着一 定的对应关系,简称为叶蘖同伸关系。分蘖位 次记载:以罗马字Ⅰ、Ⅱ、Ⅲ、Ⅳ、Ⅴ.代表 主茎不同节位上发生的一级分蘖;1、2、 3、.为该级分蘖上的节位,Ⅴ1即为主茎第5 节位上的一级分蘖上发生的第一个二级分内蘖; Ⅴ1—1即为主茎第5节位上一级分蘖的第1节位上 发生的第1个二级分蘖的第一个三级分蘖;余 类推。O代表主茎,P代表鞘蘖,C代表胚芽鞘 蘖
2、叶蘖同伸关系的观察 小麦分蘖的出现与其主茎叶片的出现存在着一 定的对应关系,简称为叶蘖同伸关系。分蘖位 次记载:以罗马字Ⅰ、Ⅱ、Ⅲ、Ⅳ、Ⅴ.代表 主茎不同节位上发生的一级分蘖;1、2、 3、.为该级分蘖上的节位,Ⅴ1即为主茎第5 节位上的一级分蘖上发生的第一个二级分内蘖; Ⅴ1—1即为主茎第5节位上一级分蘖的第1节位上 发生的第1个二级分蘖的第一个三级分蘖;余 类推。O代表主茎,P代表鞘蘖,C代表胚芽鞘 蘖

表3-1 主茎叶龄与各级分蘖叶龄的同伸关系一览表 主茎 发生的分蘖 出现 的叶 片数 一级 分蘖 二级分 蘖 三级分 蘖 胚芽鞘 蘖 总茎数 (不含胚芽鞘 蘖) 1 2 3 C 1 4 Ⅰ 2 5 Ⅱ 3 6 Ⅲ ⅠP 5 7 Ⅳ ⅡP Ⅰ1 8 8 V、 Ⅲp Ⅰ2 ⅠP-p 13
表3-1 主茎叶龄与各级分蘖叶龄的同伸关系一览表 主茎 发生的分蘖 出现 的叶 片数 一级 分蘖 二级分 蘖 三级分 蘖 胚芽鞘 蘖 总茎数 (不含胚芽鞘 蘖) 1 2 3 C 1 4 Ⅰ 2 5 Ⅱ 3 6 Ⅲ ⅠP 5 7 Ⅳ ⅡP Ⅰ1 8 8 V、 Ⅲp Ⅰ2 ⅠP-p 13

在正常情况下,当主茎第四片真叶出现时,在第一 片真叶叶腋处露出一芽尖,这就是分蘖的开始。当 第五片真叶出现时,第二片真叶叶腋处的分蘖同时 出现,以下类推。当小麦种子播种深度浅,土壤湿 润,或主茎受伤时,容易出现胚芽鞘分蘖。 根据上述同伸关系,已知主茎叶龄,可推算出某一 分蘖的叶龄及全株可能出现的理论分蘖数。即主茎 某一叶片出现时可能出现的总分蘖(包括主茎)为其 前两个叶序发生的总分蘖数之和。 在确定分蘖次序时,可先找主茎第一片真叶,因第 一片真叶的形状与其它叶片不同,它上下几乎是一 般宽,顶端较钝,叶片较短而厚,叶脉纹路明显。 小麦叶片为互生,第一叶找到后,第二叶必然在其 相对的一面,依次便可推断分蘖的顺序
在正常情况下,当主茎第四片真叶出现时,在第一 片真叶叶腋处露出一芽尖,这就是分蘖的开始。当 第五片真叶出现时,第二片真叶叶腋处的分蘖同时 出现,以下类推。当小麦种子播种深度浅,土壤湿 润,或主茎受伤时,容易出现胚芽鞘分蘖。 根据上述同伸关系,已知主茎叶龄,可推算出某一 分蘖的叶龄及全株可能出现的理论分蘖数。即主茎 某一叶片出现时可能出现的总分蘖(包括主茎)为其 前两个叶序发生的总分蘖数之和。 在确定分蘖次序时,可先找主茎第一片真叶,因第 一片真叶的形状与其它叶片不同,它上下几乎是一 般宽,顶端较钝,叶片较短而厚,叶脉纹路明显。 小麦叶片为互生,第一叶找到后,第二叶必然在其 相对的一面,依次便可推断分蘖的顺序

3、分蘖的类型:小麦分蘖按其着生的位置及植 株地中茎的有无分为4种类型。 (1)普通分蘖型:在播深适宜的条件下,一般多 为带有地中茎的分蘖植株。 (2)胚芽鞘分蘖型:在种子大、播深适宜、单株 营养面积大、光照良好、水肥充足的条件下, 可以出现发生于胚芽鞘叶腋的分蘖类型。胚芽 鞘分蘖是否发生,亦与品种特性有关。 (3)多层分蘖型:此种类型常出现于肥水条件良 好、播种过深的松软地上或畦埂上,主茎第一 叶与第二叶甚至第二叶与第三叶间的节间伸长, 补偿地中茎伸长能力的不足,但主茎低位叶分 蘖仍然能正常发生。 (4)无地中茎分蘖型:此种类型主要发生在浅播 的情况下,地中茎在较强的光照下不伸长
3、分蘖的类型:小麦分蘖按其着生的位置及植 株地中茎的有无分为4种类型。 (1)普通分蘖型:在播深适宜的条件下,一般多 为带有地中茎的分蘖植株。 (2)胚芽鞘分蘖型:在种子大、播深适宜、单株 营养面积大、光照良好、水肥充足的条件下, 可以出现发生于胚芽鞘叶腋的分蘖类型。胚芽 鞘分蘖是否发生,亦与品种特性有关。 (3)多层分蘖型:此种类型常出现于肥水条件良 好、播种过深的松软地上或畦埂上,主茎第一 叶与第二叶甚至第二叶与第三叶间的节间伸长, 补偿地中茎伸长能力的不足,但主茎低位叶分 蘖仍然能正常发生。 (4)无地中茎分蘖型:此种类型主要发生在浅播 的情况下,地中茎在较强的光照下不伸长

4、分蘖特性调查 取有分蘖的麦苗,观察器官发生部位,注意各 器官的互相联系,并根据盾状体与胚芽鞘的相 互关系及第一叶的形态特点,判定主茎各叶位, 可用无地中茎及普通分蘖型植株对照观察。如 地中茎生长扭曲时可用手拉住种子根,使地中 茎顺直,以便于判断。叶位定准后再按位撕下 主茎叶及对应的分蘖并顺序排列起来,观察主 茎各叶片长宽的变化,最后观察分蘖节、主茎 和次生根的着生位置。调查分蘖出现与主茎叶 片出现的关系,取不同叶龄的分蘖,分别数其 完全叶片数及该蘖着生节位以上主茎的叶片数, 推算出分蘖各叶出现时期与主茎各叶出现时期 的关系。将分蘖自主茎上剥下,调查具有不同 叶数的分蘖发生的根数,观察分蘖根系发生与 其叶片数的关系
4、分蘖特性调查 取有分蘖的麦苗,观察器官发生部位,注意各 器官的互相联系,并根据盾状体与胚芽鞘的相 互关系及第一叶的形态特点,判定主茎各叶位, 可用无地中茎及普通分蘖型植株对照观察。如 地中茎生长扭曲时可用手拉住种子根,使地中 茎顺直,以便于判断。叶位定准后再按位撕下 主茎叶及对应的分蘖并顺序排列起来,观察主 茎各叶片长宽的变化,最后观察分蘖节、主茎 和次生根的着生位置。调查分蘖出现与主茎叶 片出现的关系,取不同叶龄的分蘖,分别数其 完全叶片数及该蘖着生节位以上主茎的叶片数, 推算出分蘖各叶出现时期与主茎各叶出现时期 的关系。将分蘖自主茎上剥下,调查具有不同 叶数的分蘖发生的根数,观察分蘖根系发生与 其叶片数的关系

二、注意事项 1、事先收集好不同播深、不同叶龄、不同分 蘖类型的麦苗若干。准备好观察用的解剖针、 直尺、镊子、剪刀等。 2、不同品种分蘖数有显著差异。不同水分、 营养等条件也影响其分蘖。稀播小麦的分蘖与 叶片的同伸关系常表现为分蘖提早:二叶一心 出生一蘖,三叶一心生出二蘖。一旦气温、肥 水条件对植株生长不利时,分蘖将会停止发生, 以后即使再充分满足它的要求,也不能挽救该 蘖的恢复发生,即称之谓“过时不候”现象, 在植株外形上表现为分蘖缺位
二、注意事项 1、事先收集好不同播深、不同叶龄、不同分 蘖类型的麦苗若干。准备好观察用的解剖针、 直尺、镊子、剪刀等。 2、不同品种分蘖数有显著差异。不同水分、 营养等条件也影响其分蘖。稀播小麦的分蘖与 叶片的同伸关系常表现为分蘖提早:二叶一心 出生一蘖,三叶一心生出二蘖。一旦气温、肥 水条件对植株生长不利时,分蘖将会停止发生, 以后即使再充分满足它的要求,也不能挽救该 蘖的恢复发生,即称之谓“过时不候”现象, 在植株外形上表现为分蘖缺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2讲 作物田间茎蘖动态调查.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25讲 栽培植物越冬前管理.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24讲 育苗技术.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23讲 小麦冬前苗情观察及管理方案的制定.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22讲 小麦起身期苗情诊断.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21讲 小麦整地播种技术环节.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20讲 玉米收获.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1讲 冬小麦抗寒性直接鉴定法.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19讲 玉米农艺性状调查.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18讲 种子质量检查.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17讲 玉米类型识别.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15讲 水稻的植株形态观察.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14讲 鲜食玉米地膜覆盖栽培.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13讲 玉米病虫害调查及防治.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12讲 小麦有性杂交技术.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11讲 小麦田间病虫草害的识别与防治.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10讲 露地春茬蔬菜的管理.ppt
- 佛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用菌栽培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食用菌的深层液体发酵.ppt
- 佛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用菌栽培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ppt
- 佛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用菌栽培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金针菇栽培技术.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4讲 麦类形态识别与种植管理.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5讲 小麦幼穗分化进程观察.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6讲 小麦田间病虫草害的识别与防治.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7讲 小麦拔节期苗请诊断及肥水管理.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8讲 豆类作物形态识别与种植管理.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一阶段)第09讲 小麦收获、晾晒、贮藏.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讲 大棚春番茄整枝.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二讲 大棚春番茄催果肥水管理.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三讲 小麦杂种后代(F1》课程PPT教学课件(F2)的观察、技术部工作总结.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四讲 番茄植株调整——摘顶、财务部,销售部工作总结.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五讲 番茄结果期的肥水期、人事部工作总结.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六讲 番茄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总经理工作总结.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七讲 大棚春番茄结果盛果的管理、采收、销售.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九讲 大棚秋黄瓜的植株调整.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一讲 本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安排.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讲 大棚秋黄瓜的肥水管理、园艺实验站参观.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二一讲 大棚秋黄瓜病害识别、防治.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二讲 大棚球黄瓜的采收销售.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三讲 秋季绿叶菜的播种.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四讲 大棚秋黄瓜的温度管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