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2008-2012年我国高通胀的AD-AS模型分析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367.04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2008-2012年我国高通胀的AD-AS模型分析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学术争鸣AcademicDebate2008一2012年我国高通胀的AD-AS模型分析张春梅(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摘要:本文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AD-ASmodeD分析了2008年至2012年上半年我国高通胀的原因,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外汇占款两种形式的货币超发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归因到总需求的增加所导致的通胀水平上涨;而将国际、国内石油价格震荡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归因为短期总供给的减少所导致的通胀水平上涨。关键词:通胀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高速通货膨胀会给一个经济体带来严重的社会成本,的幅度:或短期总供给减小的幅度大于总需求增加的幅度)。因此各国在宏观经济研究与调控中都特别重视对通货膨胀而在日益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国际经济、政治、社会因素对我的研究。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就与经济的快速国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也日益深入。因此,总需求、总供发展如影相随,有5次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每一次都呈现给亦或是二者的变化都受到国际因素的深刻影响。出不同的特点,具有不同的内在动力机制。最近的一次受到物价木平2008年金融危机的强烈影响,表现出经济全球化影响加剧总供给曲线的明显特点。关于此次高速通货胀的成因已有相关研究进行阐释,但是已有的阐释并未纳入到一个理论模型进行均街物价水平2解读。本文通过利用宏观经济学的经典研究模型-一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AD-ASmodeD对我国2008年之后的这次均街物价水平1总需求曲线2通货膨胀进行分析,将通货膨胀的不同影响因素整合到一个理论模型下,给出了此次高速通货膨胀的富有理论解释总需求曲线1力的分析。一、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AD-ASmodeD简介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用来解释经济图1A总需求增加造成物价水平上涨注:图中1表示初始均衡状态,2表示经济调整后的均衡状态。图1B中同此。活动围绕其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的模型。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宏观经济中价格水平的短期波动,因此适用该模型。总供给自线2物价水草总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客户想要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数量(即每一价格水总供给自线1平下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与出口)的曲线。在财富效应、均衡物价水平2利率效应与汇率效应的影响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总供给曲线表示在每种物价水平时,企业选择生产并且销均衡物价水平1售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的曲线,按照新古典主义的解释,由于错觉(即非理性预期的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总需求曲线斜:按照凯恩斯主义的名义价格黏性理论,由于黏性工资、产量黏性价格而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图1B总供给减少造成物价水平上涨按照模型分析,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来源于三个方面:图1(A-B)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对通货膨胀的解释供给、需求,亦或是二者的共同作用。具体包括:短期总供给二、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AD-ASmodeD对我国当前不变,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造成物价水平上涨(图通货膨胀的解读1A):总需求不变,短期总供给减少,短期总供给曲线会左(一)总需求增长引发的通货膨胀移,造成物价水平上涨(图1B):或是二者的交织作用也会使2009年2月份开始,我国CPI同比增长出现负数,表明得物价水平上涨(总需求增加的幅度大于短期总供给减小图经济2013.031下半月】13?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2013.03【下半月】 2008—2012 年我国高通胀的 AD - AS模型分析 张春梅 (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9) 摘 要:本文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 AS model)分析了 2008 年至 2012 年上半年我国高通胀的原因,将量化宽松的 货币政策以及外汇占款两种形式的货币超发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归因到总需求的增加所导致的通胀水平上涨;而将国际、国 内石油价格震荡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归因为短期总供给的减少所导致的通胀水平上涨。 关键词:通胀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高速通货膨胀会给一个经济体带来严重的社会成本, 因此各国在宏观经济研究与调控中都特别重视对通货膨胀 的研究。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就与经济的快速 发展如影相随,有 5 次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每一次都呈现 出不同的特点,具有不同的内在动力机制。最近的一次受到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强烈影响,表现出经济全球化影响加剧 的明显特点。关于此次高速通货膨胀的成因已有相关研究 进行阐释,但是已有的阐释并未纳入到一个理论模型进行 解读。本文通过利用宏观经济学的经典研究模型——总需 求—总供给模型(AD- AS model)对我国 2008 年之后的这次 通货膨胀进行分析,将通货膨胀的不同影响因素整合到一 个理论模型下,给出了此次高速通货膨胀的富有理论解释 力的分析。 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 AS model)简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用来解释经济 活动围绕其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的模型。由于本文研究的 是宏观经济中价格水平的短期波动,因此适用该模型。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政 府和外国客户想要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即每一价格水 平下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与出口)的曲线。在财富效应、 利率效应与汇率效应的影响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每种物价水平时,企业选择生产并且销 售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的曲线,按照新古典主义的解释,由于 错觉(即非理性预期的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 斜;按照凯恩斯主义的名义价格黏性理论,由于黏性工资、 黏性价格而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按照模型分析,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来源于三个方面: 供给、需求,亦或是二者的共同作用。具体包括:短期总供给 不变,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造成物价水平上涨(图 1A);总需求不变,短期总供给减少,短期总供给曲线会左 移,造成物价水平上涨(图 1B);或是二者的交织作用也会使 得物价水平上涨 (总需求增加的幅度大于短期总供给减小 的幅度;或短期总供给减小的幅度大于总需求增加的幅度)。 而在日益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国际经济、政治、社会因素对我 国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也日益深入。因此,总需求、总供 给亦或是二者的变化都受到国际因素的深刻影响。 图 1A 总需求增加造成物价水平上涨 注:图中 1 表示初始均衡状态,2 表示经济调整后的均衡状态。图 1B 中同此。 图 1B 总供给减少造成物价水平上涨 图 1(A- B)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通货膨胀的解释 二、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 AS model)对我国当前 通货膨胀的解读 (一)总需求增长引发的通货膨胀 2009 年 2 月份开始,我国 CPI 同比增长出现负数,表明 学术争鸣 Academic Debate 13

学术争鸣AcademicDebate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此次通货紧缩体现了集中爆发于款年均增速18.4%高出9.4个百分点。而投资是总需求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增加的直接结果是总需求增加,总需求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曲线右移,在总供给曲线既定的情况下,直接的后果就是物响。由于美国、欧洲等的进口需求减缓,造成我国总需求中的出口迅速下滑: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价水平上涨,即通货膨胀。6%下降至12月的21.7%,进而下降到2008年10月份的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导致的长期贸易顺差,19.2%(图2)。面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一使得外汇占款成为我国被追发行过量基础货币的一个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外需的减少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左重要推动力。在货币乘数作用下,依然造成了经济中的移,按照“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的分析,结果出现物价水平流动性过剩,按照凯恩斯的流动性过剩理论,结果依然是的下跌以及生产的减少,这与实际观察到的数据是一致的。利率的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总需求的增加,最终导致通货膨胀。+2012602011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不仅出台了量化宽50±2010松的货币政策,还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2008年国家出台40*2009-.2008了以民生和基础服务为指向的4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按302007照乘数效应理论,政府购买会进一步诱发消费、投资等的增20加,结果是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直接结果也是物100价水平上涨,即通货膨胀。91112月份(二)短期总供给减少下的通货膨胀与生产停滞1020石油价格的波动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2008年301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在震荡回落到40.26美元/每桶的价-40格后,开始震荡上涨。2011年前期受到全球通货膨胀因素影图2月度出口增长率响,国际油价整体延续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的上涨行情;为了避免经济出现衰退,我国在2008年推行了量化宽后期由于欧美债危机加剧以及世界各国政府纷纷收紧货币松的货币政策,大幅增加货币供应。经济学界一般采用货币流动性以抑制通货膨胀,国际油价开始出现震荡回落,但是供应量和GDP的比值来衡量货币是否超发。我国2008年广油价水平也一直保持在2008年底的水平之上。国际原油价义货币供应量占GDP的比重为151%,2009年的对应值增加格的上涨直接推动了我国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图4。而为178%,而到2010年该值增加为181%。从国际经验看,日成品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上涨。按照总韩在步入发达水平时,其值也只有100%左右。按照凯恩斯的需求一总供给理论,生产成本的上涨会使得企业在短期内流动偏好性理论(图3),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减少供给,结果是短期总供给曲线左移,导致物价水平上涨的增加会使得经济生活中的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下降。与生产减少同时出现的局面。格250利车(a)货市市场S+国际原油价200+国内汽油价货币供给1货币供给215010050当央行增加货币供给。均解利率下降02R6A2ASA日期6月YX0年-2010201220120125货币数量20a0图3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图42008-2012年油价调整价格单位:美元再依据总需求理论,在利率效应下,利率下降会诱发新数据来源:依据人民网提供数据所绘制。的投资,2009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额达到9.59万亿按照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等多家预测机构的预测,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2010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额2012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存在诸多的不确达到7.95万亿元,仅两年的贷款数额即达到17.54万亿元。定性因素,国际油价下半年或将出现一轮较大的上涨行与此同时,社会融资总量从2002年的2万亿元扩大至2010情。关于油价上涨的预期,直接影响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年的14.27万亿元,年均增长27.8%,比同期人民币各项货预期,在高通货膨胀预期下,工人会提高对工资的索取水142013.03/下半胃经选?1994-2015China 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2013.03【下半月】 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此次通货紧缩体现了集中爆发于 2008 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 响。由于美国、欧洲等的进口需求减缓,造成我国总需求中 的出口迅速下滑: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 2007 年 2 月的 51. 6%下降至 12 月的 21.7%,进而下降到 2008 年 10 月份的 19.2%(图 2)。而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一 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外需的减少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左 移,按照“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分析,结果出现物价水平 的下跌以及生产的减少,这与实际观察到的数据是一致的。 图 2 月度出口增长率 为了避免经济出现衰退,我国在 2008 年推行了量化宽 松的货币政策,大幅增加货币供应。经济学界一般采用货币 供应量和 GDP 的比值来衡量货币是否超发。我国 2008 年广 义货币供应量占 GDP 的比重为 151%,2009 年的对应值增加 为 178%,而到 2010 年该值增加为 181%。从国际经验看,日 韩在步入发达水平时,其值也只有 100%左右。按照凯恩斯的 流动偏好性理论(图 3),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 的增加会使得经济生活中的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下降。 图 3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再依据总需求理论,在利率效应下,利率下降会诱发新 的投资,2009 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额达到 9.59 万亿 元,同比多增 4.69 万亿元;2010 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额 达到 7.95 万亿元,仅两年的贷款数额即达到 17.54 万亿元。 与此同时,社会融资总量从 2002 年的 2 万亿元扩大至 2010 年的 14.27 万亿元,年均增长 27.8%,比同期人民币各项货 款年均增速 18.4%高出 9.4 个百分点。而投资是总需求量的 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增加的直接结果是总需求增加,总需求 曲线右移,在总供给曲线既定的情况下,直接的后果就是物 价水平上涨,即通货膨胀。 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导致的长期贸易顺差, 使得外汇占款成为我国被迫发行过量基础货币的一个 重要推动力。在货币乘数作用下,依然造成了经济中的 流动性过剩,按照凯恩斯的流动性过剩理论,结果依然是 利率的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总需求的增加,最终导致通 货膨胀。 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不仅出台了量化宽 松的货币政策,还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2008 年国家出台 了以民生和基础服务为指向的 4 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按 照乘数效应理论,政府购买会进一步诱发消费、投资等的增 加,结果是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直接结果也是物 价水平上涨,即通货膨胀。 (二)短期总供给减少下的通货膨胀与生产停滞 石油价格的波动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2008 年 11 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在震荡回落到 40.26 美元 / 每桶的价 格后,开始震荡上涨。2011 年前期受到全球通货膨胀因素影 响,国际油价整体延续 2010 年第四季度以来的上涨行情; 后期由于欧美债危机加剧以及世界各国政府纷纷收紧货币 流动性以抑制通货膨胀,国际油价开始出现震荡回落,但是 油价水平也一直保持在 2008 年底的水平之上。国际原油价 格的上涨直接推动了我国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图 4)。而 成品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上涨。按照总 需求—总供给理论,生产成本的上涨会使得企业在短期内 减少供给,结果是短期总供给曲线左移,导致物价水平上涨 与生产减少同时出现的局面。 图 4 2008- 2012 年油价调整 价格单位:美元 数据来源:依据人民网提供数据所绘制。 按照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等多家预测机构的预测, 2012 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存在诸多的不确 定性因素,国际油价下半年或将出现一轮较大的上涨行 情。关于油价上涨的预期,直接影响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 预期,在高通货膨胀预期下,工人会提高对工资的索取水 学术争鸣 Academic Debate 14

学术争鸣AcademicDebate平,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用工成本,导致短期总供给进一将影响通货膨胀的各种经济力量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下进步左移,结果是通胀水平的加剧与生产停滞并存。而实际行分析。上2012年国际油价以7月份为分割点,呈现燕行发展特本文认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均点,即1一6月油价先波动上涨后波动下跌,7一12月油价导致短期内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的下降,进而导致总需在继6月份波动下跌后再次上涨,之后又下跌,图形表示求增加并带来了通货膨胀的结果。另外,外汇占款的被迫像飞行的燕子形态。但是经济主体是基于预期做出价格安货币超发也经过上述相同的作用机制使得通货膨胀水平排的,2012年的国际油价的实际变化未影响到之前的经济上涨。另外,短期总供给的减少也是推动通货膨胀的重要主体的价格安排,只会影响2013年人们的预期以及由此力量。石油价格的波动上涨是输入性通货膨胀的重要表作出的价格安排。现形式,而国内自然灾害、季节性因素、投机因素等影响此外,2008年以来的极端天气频发,使得严重依赖自然下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也是构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社条件的农业生产受到巨大影响,部分农产品减产严重,直接会对于高通胀的预期则进一步推动了通货膨胀的水平。导致供给减少,再加上季节性因素,以及我国农业市场体系上述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被此交织发挥影响,复杂建设薄弱等结构性矛盾的共同影响,使得部分农产品价格地影响着我国当下的通货膨胀水平。这种理论上对于通上涨,而农产品投机行为又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农产货膨胀水平的梳理不仅可以成为未来研究我国通货膨胀品价格上涨成为推动物价水平进一步上涨的重要力量。等宏观经济事实的重要资料,还可以为进一步制定宏观三、结论政策提供建议。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参考文献: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这一宏观政策使得我国的经济很快摆脱了衰退的阴[1]孙卫华.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城市问影,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但是,也使得我国的通货膨胀题,2012(D水平不断高涨,继而,控制通货膨胀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2]曼昆著,夏业良改编.PrinciplesofMacroeconomicsM高等要内容。而在学术上理清2008年后我国通货胀的原因成教育出版社,2005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宏观经济学中的经典理论——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AD-ASmodeD,(责任编辑:康伟)(上接39页更多的高等院校设立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教育会展经济与管理展成果。专业,着重培养会展策划师、展台设计师、营销与管理人才、高另一方面,鼓励市场主体境外办展,提升竞争能力。政府应级翻译人才等紧缺专业人才。聘请国内外会展实践丰富的从业重视扶持本地会展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到国外举办展会,帮助人员到高校做客座教授,为高校人才提供会展实践性教学: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学习国外会展业组织运作及服务模式。同过院校、中介组织和会展企业三条渠道组织经常性会展职业短时培养企业国际化竞争视野,积极吸收并学习会展业智慧化发训,对现有会展从业人员和会展管理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在职培展新成果,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训:以行业协会为主导,与国际展览管理者协会(IAEM、国际参考文献:展览业协会(UFD等国际会展组织或机构合作开展会展业高级人才培训或研修项目,形成会展高等教育与会展职业教育、会[1]辜应康,曾学慧,杨杰.新加坡与杭州政府主导型会展产展职业短训相结合的会展教育与会展人才培养基地。业发展比较研究企业经济,2011(3)(四)内外并举.提升智慧会展建设整体水平[2]王永刚,郭旸.中国会展业集群化演进趋势及发展路径加大会展市场开放力度,引进国际竞争、国际会展运作主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1(8体、运作机制和运作技巧,促进会展智慧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3]韩军.贵州会展经济发展模式选择[贵州商业高等专高和市场体制的建设,加快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促进科学校学报,2012()会展产业智慧化发展。[4]郭虹.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管理:国际会展运作模式分析一方面,引进会展项目或品牌,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除了[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继续鼓励本地会展机构充分发挥地缘、场所优势,拓展扩大本[5]史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地会展的时空和规模外,积极通过国际招商,吸引更多有实力意义中国科技论坛,2011举办国际性行业会展的外国机构到宁波办展,展示其智慧化发(贵任编辑:晓途)图经济2013.03|下半月】15?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 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2013.03【下半月】 更多的高等院校设立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教育会展经济与管理 专业,着重培养会展策划师、展台设计师、营销与管理人才、高 级翻译人才等紧缺专业人才。聘请国内外会展实践丰富的从业 人员到高校做客座教授,为高校人才提供会展实践性教学;通 过院校、中介组织和会展企业三条渠道组织经常性会展职业短 训,对现有会展从业人员和会展管理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在职培 训;以行业协会为主导,与国际展览管理者协会(IAEM)、国际 展览业协会(UFI)等国际会展组织或机构合作开展会展业高级 人才培训或研修项目,形成会展高等教育与会展职业教育、会 展职业短训相结合的会展教育与会展人才培养基地。 (四)内外并举,提升智慧会展建设整体水平 加大会展市场开放力度,引进国际竞争、国际会展运作主 体、运作机制和运作技巧,促进会展智慧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 高和市场体制的建设,加快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促进 会展产业智慧化发展。 一方面,引进会展项目或品牌,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除了 继续鼓励本地会展机构充分发挥地缘、场所优势,拓展扩大本 地会展的时空和规模外,积极通过国际招商,吸引更多有实力 举办国际性行业会展的外国机构到宁波办展,展示其智慧化发 展成果。 另一方面,鼓励市场主体境外办展,提升竞争能力。政府应 重视扶持本地会展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到国外举办展会,帮助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学习国外会展业组织运作及服务模式。同 时培养企业国际化竞争视野,积极吸收并学习会展业智慧化发 展新成果,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辜应康,曾学慧,杨杰.新加坡与杭州政府主导型会展产 业发展比较研究[J].企业经济,2011(3). [2]王永 刚,郭旸.中 国 会 展 业 集 群 化 演 进 趋 势 及 发 展 路 径 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8). [3]韩 军.贵 州 会 展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选 择 [J].贵 州 商 业 高 等 专 科学校学报,2012(6). [4]郭虹.从价 值链 到 价 值 网 管 理 :国 际 会 展 运 作 模 式 分 析 [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5). [5]史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 意义[J].中国科技论坛,2011(5). (责任编辑:晓途) 平,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用工成本,导致短期总供给进一 步左移,结果是通胀水平的加剧与生产停滞并存。而实际 上 2012 年国际油价以 7 月份为分割点,呈现燕行发展特 点,即 1—6 月油价先波动上涨后波动下跌,7—12 月油价 在继 6 月份波动下跌后再次上涨,之后又下跌,图形表示 像飞行的燕子形态。但是经济主体是基于预期做出价格安 排的,2012 年的国际油价的实际变化未影响到之前的经济 主体的价格安排,只会影响 2013 年人们的预期以及由此 作出的价格安排。 此外,2008 年以来的极端天气频发,使得严重依赖自然 条件的农业生产受到巨大影响,部分农产品减产严重,直接 导致供给减少,再加上季节性因素,以及我国农业市场体系 建设薄弱等结构性矛盾的共同影响,使得部分农产品价格 上涨,而农产品投机行为又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农产 品价格上涨成为推动物价水平进一步上涨的重要力量。 三、结论 2008 年金融危机后,我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 击,这一宏观政策使得我国的经济很快摆脱了衰退的阴 影,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但是,也使得我国的通货膨胀 水平不断高涨,继而,控制通货膨胀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 要内容。而在学术上理清 2008 年后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成 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宏观经济 学中的经典理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 AS model), 将影响通货膨胀的各种经济力量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下进 行分析。 本文认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均 导致短期内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的下降,进而导致总需 求增加并带来了通货膨胀的结果。另外,外汇占款的被迫 货币超发也经过上述相同的作用机制使得通货膨胀水平 上涨。另外,短期总供给的减少也是推动通货膨胀的重要 力量。石油价格的波动上涨是输入性通货膨胀的重要表 现形式,而国内自然灾害、季节性因素、投机因素等影响 下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也是构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社 会对于高通胀的预期则进一步推动了通货膨胀的水平。 上述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彼此交织发挥影响,复杂 地影响着我国当下的通货膨胀水平。这种理论上对于通 货膨胀水平的梳理不仅可以成为未来研究我国通货膨胀 等宏观经济事实的重要资料,还可以为进一步制定宏观 政策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孙卫华.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城市问 题,2012(1). [2]曼昆著,夏业良改编. Principles of Macroeconomics.[M]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康伟) 学术争鸣 Academic Debate (上接 39 页) 15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