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家畜内科学 Domestic animal medicine(共十章)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206
文件大小:1.08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消化器官疾病 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四章 心血管疾病 第五章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第六章 泌尿器官吏疾病 第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八章 营养代谢性疾病 第九章 中毒性疾病 第十一章 家禽疾病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家畜内科学第一章绪论一、家畜内科学的概念家畜内科学(Domesticanimalmedicine)是研究家畜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为主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学科,运用系统的理论及相应的诊疗手段,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转归、诊断和防治等的理论与临床实践问题。二、家蓄内科学的内容家畜内科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消化器官疾病、呼吸器官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泌尿器官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及中毒性疾病等。根据家畜内科学的概念,还应包括遗传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现代家畜内科学的范围迅速扩大,内容不断丰富,除家畜家禽外,还涉及到伴侣动物、观赏动物、毛皮动物、实验动物、野生动物和水生动物等,因而有人提出了动物内科学(Animalmedicine)、动物医学内科(Animalinternalmedicine)或兽医内科学(Veterinarymedicine)等名称。其研究范围和层次逐渐增加,并朝着生物医学和比较医学方向发展。由于动物的种属、品系、分布、解剖生理和生活习性非常复杂,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受内外不利因素的作用,导致不同种类疾病的发生,其中内科疾病最为普遍,尤其是消化器官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及中毒性疾病等,多为群发病,常呈地方性和季节性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危害。所以,世界许多国家都把畜禽内科病列为兽医临床科学的重点研究项目,以保证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第二章消化器官疾病概论组成与功能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及其相关器官、食管、反台动物的前胃、各种动物的真胃、肝脏、胰脏、小肠、大肠和肛门。沿消化道分布的淋巴组织和腹膜都与许多胃肠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采食、咀嚼和吞咽,贮存食物和水分,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成分,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排出废物。这些功能可分为四大类,即消化功能、吸收功能、运动功能和排泄功能。病理生理胃肠道消化食物的能力取决于胃肠的运动和分泌功能,还与反台动物的前胃、马和猪的盲肠及结肠中的微生物活力有关,瘤胃微生物(细菌、酵母菌和纤毛虫)能消化纤维素,发酵碳水合物生成挥发性脂肪酸,转化含氮物质生成氨、氨基酸和自体蛋白。在某些条件下,微生物的活力会受到抑制,使消化机能发生障碍。不正确的饲喂、长时间饥饿、过食、饲料过酸、饲料霉败,都会破坏微生物的活力,此外口服抗生素或使瘤胃内容物的pH值剧烈改变的药物都能影响细菌、酵母菌以及纤毛虫的消化活力。当肠壁肌肉无力、低血钾或急性腹膜炎时,可导致肠道运动机能减弱,肠壁弛缓,排粪减少,形成便秘。并使液体(唾液、胃液与肠液)和气体潴留,而导致胃肠扩张。胃肠扩张导致疼痛和邻近肠段的反射性痉挛,胃肠道分泌增加,使胃肠扩张加重。继而发生脱水、酸碱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及循环衰竭,肠积液可刺激积液处前段肠道分泌更多的肠液和电解质,使病情加重并导致休克。腹泻的主要机理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肠黏膜通透性升高,肠液分泌增多和肠腔内渗透压增高,继发肠蠕动过强。在正常状态下,水和电解质通过肠黏膜持续不停地运转,1

1 家畜内科学 第一章 绪 论 一、家畜内科学的概念 家畜内科学(Domestic animal medicine)是研究家畜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为主的一门 综合性临床学科,运用系统的理论及相应的诊疗手段,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临床症 状、病理变化、转归、诊断和防治等的理论与临床实践问题。 二、家畜内科学的内容 家畜内科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消化器官疾病、呼吸器官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及造血 器官疾病、泌尿器官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及中毒性疾病等。根据家畜内科 学的概念,还应包括遗传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 现代家畜内科学的范围迅速扩大,内容不断丰富,除家畜家禽外,还涉及到伴侣动物、 观赏动物、毛皮动物、实验动物、野生动物和水生动物等,因而有人提出了动物内科学(Animal medicine)、动物医学内科(Animal internal medicine)或兽医内科学(Veterinary medicine)等名称。其研究范围和层次逐渐增加,并朝着生物医学和比较医学方向发展。由 于动物的种属、品系、分布、解剖生理和生活习性非常复杂,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受内外 不利因素的作用,导致不同种类疾病的发生,其中内科疾病最为普遍,尤其是消化器官疾病、 营养代谢性疾病及中毒性疾病等,多为群发病,常呈地方性和季节性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 损失和危害。所以,世界许多国家都把畜禽内科病列为兽医临床科学的重点研究项目,以保 证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消化器官疾病 概 论 组成与功能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及其相关器官、食管、反刍动物的前胃、各种动物的真 胃、肝脏、胰脏、小肠、大肠和肛门。沿消化道分布的淋巴组织和腹膜都与许多胃肠疾病有 着密切的关系。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采食、咀嚼和吞咽,贮存食物和水分,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 吸收营养成分,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排出废物。这些功能可分为四大类,即消化功能、 吸收功能、运动功能和排泄功能。 病理生理 胃肠道消化食物的能力取决于胃肠的运动和分泌功能,还与反刍动物的前 胃、马和猪的盲肠及结肠中的微生物活力有关,瘤胃微生物(细菌、酵母菌和纤毛虫) 能消化纤维素,发酵碳水合物生成挥发性脂肪酸,转化含氮物质生成氨、氨基酸和自体蛋白。 在某些条件下,微生物的活力会受到抑制,使消化机能发生障碍。不正确的饲喂、长时间饥 饿、过食、饲料过酸、饲料霉败,都会破坏微生物的活力,此外口服抗生素或使瘤胃内容物 的pH值剧烈改变的药物都能影响细菌、酵母菌以及纤毛虫的消化活力。 当肠壁肌肉无力、低血钾或急性腹膜炎时,可导致肠道运动机能减弱,肠壁弛缓,排粪 减少,形成便秘。并使液体(唾液、胃液与肠液)和气体潴留,而导致胃肠扩张。胃肠扩张 导致疼痛和邻近肠段的反射性痉挛,胃肠道分泌增加,使胃肠扩张加重。继而发生脱水、酸 碱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及循环衰竭,肠积液可刺激积液处前段肠道分泌更多的肠液和电解质, 使病情加重并导致休克。 腹泻的主要机理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肠黏膜通透性升高,肠液分泌增多和肠腔 内渗透压增高,继发肠蠕动过强。在正常状态下,水和电解质通过肠黏膜持续不停地运转

分泌(从血液到肠腔)和吸收(从肠腔到血液)同时进行,而且吸收作用大于分泌作用。肠壁发生炎症时,肠黏膜的通透性增大,体液从血液进入肠腔的总量超过肠道的吸收能力时,就导致腹泻。当致病因素刺激绒毛隐窝上皮细胞,使肠液分泌超过肠的吸收能力时,导致分泌性腹泻。当肠腔中营养物质吸收不全引起渗透压升高,使肠液蓄积时,则发生渗透性腹泻。吸收障碍是由于肠绒毛表面成熟的消化吸收细胞功能缺损(如犬细小病毒可破坏隐窝上皮细胞,导致肠绒毛吸收细胞不能再生和肠绒毛塌陷)造成消化吸收减弱。也可由任何损伤肠道吸收能力的疾病(如弥漫性胃肠炎或淋巴肉瘤病)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饮食欲减退或废绝,采食与咀嚼异常,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减少或过多、呕吐、反台与暖气减少或停止、腹泻、便秘或少便、胃肠道出血、腹痛、腹胀、排粪失禁、消化功能减退、脱水、休克等。消化系统检查根据完整而确切的病史和临床检查,对大多数患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例可作出诊断。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视诊,可以观察到采食、咀嚼、吞咽和咽下的状况,口腔变化以及腹围大小。触诊,腹壁触诊和直肠检查,可以判定腹腔脏器的形状、硬度、大小和位置;反动物瘤胃蜻动的力量、频率、持续时间和胃内容物的性质:冲击式触诊,通过腹腔脏器离开和回到腹壁来判定其性质和大小以及有无回击波或振水音,以判定胃肠内或腹腔内有无积液。叩诊腹壁有无鼓音,以确定胃肠有无气。听诊胃肠蠕动音的强弱、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判断胃肠运动情况。胃和食管探诊,可以判定食管有无阻塞、狭窄或胃扩张的性质。粪便检查,可评价粪便的量、形状、颜色、有无黏液、血液、纤维蛋白膜、未消化的饲料颗粒等:必要时,可作粪便的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内规镜检查食管、胃、结肠和直肠的黏膜表面,可判定这些器官有无炎症、溃疡、肿瘤等。对于诊断不确切或手术治疗的病例可作腹探查及取材进行活检。此外X射线检查和B型超声波检查可以诊断中、小动物的肠阻塞、肠变位、食管阻塞、胆结石等疾病;X射线检查还可以判定牛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的金属异物的形状、位置等。凝胶消化试验,可以检查粪便中有无蛋白分解酶:纤维素消化试验,则可检查瘤胃内微生物的活性。显微镜检查粪便,可了解有无寄生虫:有无脂肪滴或中性脂肪(苏丹Ⅲ染色法)是检查小动物是否患脂肪痢的敏感方法:直肠或结肠黏液涂片(瑞氏染色法)可检查粪内有无白细胞、脓细胞,以判断肠道有无炎症。腹腔穿刺液的检查可以判定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原则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往往与饲养管理有关,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精心饲养,给予质量良好的、合乎卫生要求的全价日粮;饮饲应有规律,不能突然改变:搞好畜舍卫生,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对畜禽的影响:役畜应合理使役,舍饲家畜每天应到运动场作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消化系统疾病可源于其它系统疾病,也可影响到其它系统。因此治疗时,不应只考虑某一症状或局部病灶,而应进行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疗法,才能收到理想的疗效。对消化系统疾病应早诊断、早治疗。对需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如肠套叠、肠扭转等,内外科医生要通力合作,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对于某些疾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的治疗,应予考虑。用药要有针对性,选择疗效好、经济、简便而副作用小的药物。并应随病情变化而调整所使用的药物。第一节口腔睡液腺咽和食管疾病口炎(Stomatitis)口炎是口腔黏膜炎症的总称,包括聘炎、齿龈炎、舌炎、唇炎等。临床上以流涎、采食、咀嚼障碍为特征。口炎按其炎症性质可分为卡他性口炎、水疱性口炎、溃疡性口炎、脓疱性口炎、蜂窝织炎性口炎、丘疹性口炎等,其中以卡他性口炎、水疱性口炎和溃疡性口炎较为常见。口炎在各种家畜都有发生,而以马、牛、犬、猫最为常见。2

2 分泌(从血液到肠腔)和吸收(从肠腔到血液)同时进行,而且吸收作用大于分泌作用。肠 壁发生炎症时,肠黏膜的通透性增大,体液从血液进入肠腔的总量超过肠道的吸收能力时, 就导致腹泻。当致病因素刺激绒毛隐窝上皮细胞,使肠液分泌超过肠的吸收能力时,导致分 泌性腹泻。当肠腔中营养物质吸收不全引起渗透压升高,使肠液蓄积时,则发生渗透性腹泻。 吸收障碍是由于肠绒毛表面成熟的消化吸收细胞功能缺损(如犬细小病毒可破坏隐窝上皮细 胞,导致肠绒毛吸收细胞不能再生和肠绒毛塌陷)造成消化吸收减弱。也可由任何损伤肠道 吸收能力的疾病(如弥漫性胃肠炎或淋巴肉瘤病)引起。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 状饮食欲减退或废绝,采食与咀嚼异常,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减少 或过多、呕吐、反刍与嗳气减少或停止、腹泻、便秘或少便、胃肠道出血、腹痛、腹胀、排 粪失禁、消化功能减退、脱水、休克等。 消化系统检查 根据完整而确切的病史和临床检查,对大多数患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例可 作出诊断。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视诊,可以观察到采食、咀嚼、吞咽和咽下的状况,口 腔变化以及腹围大小。触诊,腹壁触诊和直肠检查,可以判定腹腔脏器的形状、硬度、大小 和位置;反刍动物瘤胃蠕动的力量、频率、持续时间和胃内容物的性质;冲击式触诊,通过 腹腔脏器离开和回到腹壁来判定其性质和大小以及有无回击波或振水音,以判定胃肠内或腹 腔内有无积液。叩诊腹壁有无鼓音,以确定胃肠有无臌气。听诊胃肠蠕动音的强弱、频率和 持续时间,以判断胃肠运动情况。胃和食管探诊,可以判定食管有无阻塞、狭窄或胃扩张的 性质。粪便检查,可评价粪便的量、形状、颜色、有无黏液、血液、纤维蛋白膜、未消化的 饲料颗粒等;必要时,可作粪便的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内窥镜检查食管、胃、结肠和直肠 的黏膜表面,可判定这些器官有无炎症、溃疡、肿瘤等。对于诊断不确切或手术治疗的病例 可作剖腹探查及取材进行活检。此外X 射线检查和B型超声波检查可以诊断中、小动物的肠 阻塞、肠变位、食管阻塞、胆结石等疾病;X 射线检查还可以判定牛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的金 属异物的形状、位置等。 凝胶消化试验,可以检查粪便中有无蛋白分解酶;纤维素消化试验,则可检查瘤胃内微 生物的活性。显微镜检查粪便,可了解有无寄生虫;有无脂肪滴或中性脂肪(苏丹Ⅲ染色法) 是检查小动物是否患脂肪痢的敏感方法;直肠或结肠黏液涂片(瑞氏染色法)可检查粪内有 无白细胞、脓细胞,以判断肠道有无炎症。腹腔穿刺液的检查可以判定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 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原则 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往往与饲养管理有关,要贯彻预防为主 的方针,做到精心饲养,给予质量良好的、合乎卫生要求的全价日粮;饮饲应有规律,不能 突然改变;搞好畜舍卫生,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对畜禽的影响;役畜应合理使役,舍饲家畜每 天应到运动场作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消化系统疾病可源于其它系统疾病,也可影响到其它系统。因此治疗时,不应只考虑某 一症状或局部病灶,而应进行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疗法,才能收到理想的疗效。对消化系统 疾病应早诊断、早治疗。对需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如肠套叠、肠扭转等,内外科医生要通 力合作,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对于某些疾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的治疗, 应予考虑。 用药要有针对性,选择疗效好、经济、简便而副作用小的药物。并应随病情变化而调整 所使用的药物。 第一节 口腔 唾液腺 咽和食管疾病 口炎(Stomatitis) 口炎是口腔黏膜炎症的总称,包括腭炎、齿龈炎、舌炎、唇炎等。临床上以流涎、采食、 咀嚼障碍为特征。口炎按其炎症性质可分为卡他性口炎、水疱性口炎、溃疡性口炎、脓疱性 口炎、蜂窝织炎性口炎、丘疹性口炎等,其中以卡他性口炎、水疱性口炎和溃疡性口炎较为 常见。口炎在各种家畜都有发生,而以马、牛、犬、猫最为常见

病因常见口炎的特征及病因如下:卡他性口炎(catarrhalstomatitis):卡他性口炎是一种单纯性口炎,为口腔黏膜表层轻度的炎症。主要病因有:(1)采食粗硬、有芒刺或刚毛的饲料,如出穗成熟的大麦、狗尾草、甘煎、毛叶尖等,或者饲料中混有玻璃、铁丝、鱼刺、尖锐骨头以及不正确地使用口衔、开口器或锐齿直接损伤口腔黏膜:(2)幼龄家畜乳齿长出期和换齿期,引起齿龈及周围组织发炎:(3)抢食过热的饲料或灌服过热的药液:(4)采食冰冻饲料或霉败饲料:(5)采食有毒植物(如毛食、白头翁等)后,亦可发生:(6)不适当地口服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如水合氯醛、稀盐酸等)或长期服用汞、砷和碘制剂可导致口炎的发生;当受寒或过劳,防卫机能降低时,可因口腔内的条件病原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螺旋体等的侵害而引起口炎。此外还常继发于咽炎、睡液腺炎、前胃疾病、胃炎、肝炎以及莫些维生素缺乏症。水疱性口炎(vesicularstomatitis):水疱性口炎是一种以口黏膜上生成充满透明浆液水疱为特征的炎症。主要的病因有:(1)采食了带有锈病菌、黑穗病菌的饲料,发芽的马铃薯,毛虫的细毛:(2)不适当地口服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3)抢食过热的饲料或灌服过热的药液。此外还继发于口蹄疫、传染性水疱性口炎、马疱疹病毒性口炎、猪水疱病等传染病。溃疡性口炎(ulcerativestomatitis):溃疡性口炎是一种口黏膜糜烂、坏死为特征的炎症。主要是口腔不洁,被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此外还常继发或伴发于咽炎、喉炎、唾液腺炎、急性胃卡他、肝炎、血斑病、贫血、维生素A缺乏症、伺楼病和汞、铜、铅、氟中毒以及牛瘟、牛恶性卡他热、蓝舌病、猪瘟、犬瘟热、猫鼻气管炎、环死杆菌病、放线菌病等疾病。症状任何一种类型的口炎,都具有采食、咀嚼缓慢甚至不敢咀嚼,只采食柔软饲料,而拒食粗硬饲料:流涎,口角附着白色泡沫:口黏膜潮红、肿胀、疼痛、口温增高等共同症状。每种类型的口炎还有其特有的临床症状。卡他性口炎:口黏膜弥漫性或斑块状潮红,硬聘肿胀;唇部黏膜的黏液腺阻塞时,则有散在的小结节和烂斑:当由植物芒或刚毛所致的病例,在口腔内的不同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丘疹,其顶端呈针头大的黑点、触之坚实、敏感;舌苔为灰白色或草绿色。重剧病例,唇、齿龈、颊部、聘部黏膜肿胀甚至发生糜烂,大量流涎。水疱性口炎:在唇部、颊部、聘部、齿龈、舌面的黏膜上有散在或密集的栗粒大至蚕豆大的透明水疱,2~4d后水疱破溃形成鲜红色烂斑。间或有轻微的体温升高。溃疡性口炎:在肉食动物发病时,首先表现为门齿和犬齿的齿龈部分肿胀,呈暗红色,疼痛,出血。12d后,病变部变为苍黄色或黄绿色糜烂性坏死。炎症常蔓延至口腔其它部位,导致溃疡、坏死甚至颌骨外露,散发出腐败臭味:流涎,混有血丝带恶臭。病料培养常有葡萄球菌、假单孢菌。当牛、马因异物损伤口黏膜未得到及时治疗时,病变部形成溃疡,溃疡面覆盖着暗褐色痴样物,揭去痴样物时,溃疡底面为暗红色:病重者,体温升高。诊断原发性口炎,根据病史及口腔黏膜炎症变化,可作出诊断。但应与咽炎、睡液腺炎、食管阻塞、有机磷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口蹄疫、牛丘疹性口炎、牛恶性卡他热、牛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猪水疱病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治疗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加强护理,净化口腔,收敛和消炎。消除病因:如摘除刺入口腔黏膜中的麦芒,剪断并锉平过长齿等。加强护理:给予病畜柔软而易消化的饲料,以维持其营养。草食动物可给予营养丰富的青绿饲料,优质的青干草和麸皮粥: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可给牛奶、肉汤、鸡蛋等。对于不能采食或咀嚼的动物,应及时补糖输液,或者经胃导管给予流质食物。净化口腔、消炎、收敛:可用1%食盐水或2%硼酸溶液,0.1%高锰酸钟溶液洗涤口腔;不断流涎时,则用1%明矾溶液或1%酸溶液,0.1%氯化苯甲烃铵溶液,0.1%黄色素溶液冲洗口腔。溃疡性口炎,病变部可涂擦10%硝酸银溶液后,用灭菌生理盐水充分洗涤,再涂擦碘配3

3 病因 常见口炎的特征及病因如下: 卡他性口炎(catarrhal stomatitis):卡他性口炎是一种单纯性口炎,为口腔黏膜表 层轻度的炎症。主要病因有:⑴采食粗硬、有芒刺或刚毛的饲料,如出穗成熟的大麦、狗尾 草、甘蔗、毛叶尖等,或者饲料中混有玻璃、铁丝、鱼刺、尖锐骨头以及不正确地使用口衔、 开口器或锐齿直接损伤口腔黏膜;⑵幼龄家畜乳齿长出期和换齿期,引起齿龈及周围组织发 炎;⑶抢食过热的饲料或灌服过热的药液;⑷采食冰冻饲料或霉败饲料;⑸采食有毒植物(如 毛茛、白头翁等)后,亦可发生;⑹不适当地口服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如水合氯醛、稀盐 酸等)或长期服用汞、砷和碘制剂可导致口炎的发生;当受寒或过劳,防卫机能降低时,可 因口腔内的条件病原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螺旋体等的侵害而引起口炎。此外还常继发 于咽炎、唾液腺炎、前胃疾病、胃炎、肝炎以及莫些维生素缺乏症。 水疱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水疱性口炎是一种以口黏膜上生成充满透明浆 液水疱为特征的炎症。主要的病因有:⑴采食了带有锈病菌、黑穗病菌的饲料,发芽的马铃 薯,毛虫的细毛;⑵不适当地口服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⑶抢食过热的饲料或灌服过热的药 液。此外还继发于口蹄疫、传染性水疱性口炎、马疱疹病毒性口炎、猪水疱病等传染病。 溃疡性口炎(ulcerative stomatitis):溃疡性口炎是一种口黏膜糜烂、坏死为特征 的炎症。主要是口腔不洁,被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此外还常继发或伴发于咽炎、喉炎、唾 液腺炎、急性胃卡他、肝炎、血斑病、贫血、维生素A缺乏症、佝偻病和汞、铜、铅、氟中 毒以及牛瘟、牛恶性卡他热、蓝舌病、猪瘟、犬瘟热、猫鼻气管炎、坏死杆菌病、放线菌病 等疾病。 症状 任何一种类型的口炎,都具有采食、咀嚼缓慢甚至不敢咀嚼,只采食柔软饲料, 而拒食粗硬饲料;流涎,口角附着白色泡沫;口黏膜潮红、肿胀、疼痛、口温增高等共同症 状。每种类型的口炎还有其特有的临床症状。 卡他性口炎:口黏膜弥漫性或斑块状潮红,硬腭肿胀;唇部黏膜的黏液腺阻塞时,则有 散在的小结节和烂斑;当由植物芒或刚毛所致的病例,在口腔内的不同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 丘疹,其顶端呈针头大的黑点、触之坚实、敏感;舌苔为灰白色或草绿色。重剧病例,唇、 齿龈、颊部、腭部黏膜肿胀甚至发生糜烂,大量流涎。 水疱性口炎:在唇部、颊部、腭部、齿龈、舌面的黏膜上有散在或密集的粟粒大至蚕豆 大的透明水疱,2~4d 后水疱破溃形成鲜红色烂斑。间或有轻微的体温升高。 溃疡性口炎:在肉食动物发病时,首先表现为门齿和犬齿的齿龈部分肿胀,呈暗红色, 疼痛,出血。1~2d 后,病变部变为苍黄色或黄绿色糜烂性坏死。炎症常蔓延至口腔其它部 位,导致溃疡、坏死甚至颌骨外露,散发出腐败臭味;流涎,混有血丝带恶臭。病料培养常 有葡萄球菌、假单孢菌。当牛、马因异物损伤口黏膜未得到及时治疗时,病变部形成溃疡, 溃疡面覆盖着暗褐色痂样物,揭去痂样物时,溃疡底面为暗红色;病重者,体温升高。 诊断 原发性口炎,根据病史及口腔黏膜炎症变化,可作出诊断。但应与咽炎、唾液腺 炎、食管阻塞、有机磷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口蹄疫、牛丘疹性口炎、牛恶性卡他热、 牛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猪水疱病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加强护理,净化口腔,收敛和消炎。 消除病因:如摘除刺入口腔黏膜中的麦芒,剪断并锉平过长齿等。 加强护理:给予病畜柔软而易消化的饲料,以维持其营养。草食动物可给予营养丰富的 青绿饲料,优质的青干草和麸皮粥;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可给予牛奶、肉汤、鸡蛋等。对于 不能采食或咀嚼的动物,应及时补糖输液,或者经胃导管给予流质食物。 净化口腔、消炎、收敛:可用1%食盐水或2%硼酸溶液,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口腔;不 断流涎时,则用1%明矾溶液或1%鞣酸溶液,0.1%氯化苯甲烃铵溶液,0.1%黄色素溶液冲洗口 腔。溃疡性口炎,病变部可涂擦10%硝酸银溶液后,用灭菌生理盐水充分洗涤,再涂擦碘酊

甘油(5%碘配1份、甘油9份)或2%硼酸甘油,1%磺胺甘油于患部:并肌肉注射核黄素和维生素C。重剧口炎,除口腔的局部处理外,还应使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中兽医称口炎为口舌生疮,治以清火消炎,消肿止痛为主。牛、马宜用青黛散:青黛15g,薄荷5g,黄连、黄柏、桔梗、儿茶各10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内,在水中浸湿,于口内,给食时取下,吃完后再噶上,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也可在蜂蜜内加冰片和复方新诺明(SMZ+TMP)各5g于口内。预防搞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合理调配饲料,防止尖锐的异物、有毒的植物混于饲料中:不喂发霉变质的饲草、饲料;服用带有刺激性或腐蚀性的药物时,一定按要求使用;正确使用口衔和开口器;定期检查口腔,牙齿磨灭不齐时,应及时修整。睡液腺炎(Sialoadenitis)睡液腺炎是腮腺(耳下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的炎症的统称,包括腮腺炎(parotitis)、颌下腺炎(submaxillaritis)和舌下腺炎(sublinguitis)。各种家畜都可发生。病因原发性睡液腺炎的病因是饲料芒刺或尖锐异物刺伤腮腺管(或颌下腺管、舌下腺导管),并受到附着的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而引起。继发性睡液腺炎,常继发于口炎、咽炎、唾液腺管结石、维生素A缺乏症、马腺疫、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犬瘟热等疾病。症状任何一种唾液腺炎都具有流涎,头颈伸展或歪斜:采食、咀嚼和吞咽障碍;腺体局部肿胀、增温、疼痛等共同症状。但是也有各自特有的临床症状。腮腺炎:急性腮腺炎时,病畜单侧或双侧腮腺部位及其周围肿胀、增温、疼痛,腮腺管口红肿。化脓性腮腺炎时,肿胀部增温,触诊有波动感,并有脓液从腮腺管口流出,口腔放恶臭气味;严重的化脓性腮腺炎还波及颊、口腔底壁及颈部,病畜体温升高;血液学检查则白细胞数增多。慢性腮腺炎时,临床症状不明显,触诊肿胀部硬固。颌下腺炎:颌下腺肿胀、增温、疼痛,舌下肉卓(颌下腺开口处)红肿。当腺体化脓时:触压舌尖旁侧、口腔底壁的颌下腺管时,有脓液流出,口腔恶臭。舌下腺炎:口腔底部和舌下皱红肿,颌下间隙肿胀、增温、疼痛,腺叶突出于舌下两侧黏膜表面,最后化脓并溃烂,口腔恶臭。诊断根据唾液腺的解剖部位和临床症状,结合病史调查和病因分析,可作出诊断。但须与咽炎、腮腺下淋巴结炎或皮下蜂窝织炎、马腺疫、犬瘟热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治疗病的初期着重消炎,肿胀部的皮肤用5%酒精温敷后,涂擦碘软膏或鱼石脂软膏;并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等抗菌药物。如已化脓,应切开排脓,用3%过氧化氢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脓腔,并注射抗生素。此外应注意护理,畜圈要清洁、通风:给予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饲料,役畜停止使役。中兽医称为腮黄或腮肿,治以清热解毒,消黄止痛,活血排脓为主。可肌肉注射板蓝根或鱼腥草注射液(牛、马20~30ml)。内服加味消黄散:知母、黄芩各30g,子、大黄、连翘各35g,黄药子、贝母、白药子、郁金、白芷各25g,甘草、升麻各20g,朴硝、生石膏各100g,水煎去渣,加蜂蜜200g,鸡蛋清4个,同调,马、牛一次内服。外敷白拨毒散:白30g,白鼓、大黄各25g,雄黄、黄柏各20g,白矾15g,木鳖子12g,共为末,用蛋清调,涂患部。颌下腺炎可服加味黄连子汤:黄连10g,子、连翘、板蓝根各30g,知母、薄荷各20g,黄苓18g,大黄35g,甘草15g,水煎去渣,马、牛一次内服。预防应搞好平时的饲料管理工作,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调理,防止受寒;对于口炎、咽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应及时治疗,以防炎症蔓延。咽炎(Pharyngitis)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炎症。按其炎症性质可分为卡他性咽炎,格鲁布性咽炎、化脓性咽炎。各种家畜都可发生。病因原发性咽炎的病因有:(1)采食粗硬的饲料或霉败的饲料:(2)采食过冷或过热的饲4

4 甘油(5%碘酊1 份、甘油9 份)或2%硼酸甘油,1%磺胺甘油于患部;并肌肉注射核黄素和维 生素C。重剧口炎,除口腔的局部处理外,还应使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 中兽医称口炎为口舌生疮,治以清火消炎,消肿止痛为主。牛、马宜用青黛散:青黛15g, 薄荷5g,黄连、黄柏、桔梗、儿茶各10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内,在水中浸湿,噙于口内, 给食时取下,吃完后再噙上,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也可在蜂蜜内加冰片和复方新诺明 (SMZ+TMP)各5g 噙于口内。 预防 搞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合理调配饲料,防止尖锐的异物、有毒的植物混于饲料中; 不喂发霉变质的饲草、饲料;服用带有刺激性或腐蚀性的药物时,一定按要求使用;正确使 用口衔和开口器;定期检查口腔,牙齿磨灭不齐时,应及时修整。 唾液腺炎(Sialoadenitis) 唾液腺炎是腮腺(耳下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的炎症的统称,包括腮腺炎(parotitis)、 颌下腺炎(submaxillaritis)和舌下腺炎(sublinguitis)。各种家畜都可发生。 病因 原发性唾液腺炎的病因是饲料芒刺或尖锐异物刺伤腮腺管(或颌下腺管、舌下腺 导管),并受到附着的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而引起。继发性唾液腺炎,常继发于口炎、咽炎、 唾液腺管结石、维生素A缺乏症、马腺疫、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犬瘟热等疾病。 症状 任何一种唾液腺炎都具有流涎,头颈伸展或歪斜;采食、咀嚼和吞咽障碍;腺体 局部肿胀、增温、疼痛等共同症状。但是也有各自特有的临床症状。 腮腺炎:急性腮腺炎时,病畜单侧或双侧腮腺部位及其周围肿胀、增温、疼痛,腮腺管 口红肿。化脓性腮腺炎时,肿胀部增温,触诊有波动感,并有脓液从腮腺管口流出,口腔放 恶臭气味;严重的化脓性腮腺炎还波及颊、口腔底壁及颈部,病畜体温升高;血液学检查则 白细胞数增多。慢性腮腺炎时,临床症状不明显,触诊肿胀部硬固。 颌下腺炎:颌下腺肿胀、增温、疼痛,舌下肉阜(颌下腺开口处)红肿。当腺体化脓时, 触压舌尖旁侧、口腔底壁的颌下腺管时,有脓液流出,口腔恶臭。 舌下腺炎:口腔底部和舌下皱襞红肿,颌下间隙肿胀、增温、疼痛,腺叶突出于舌下两 侧黏膜表面,最后化脓并溃烂,口腔恶臭。 诊断 根据唾液腺的解剖部位和临床症状,结合病史调查和病因分析,可作出诊断。 但须与咽炎、腮腺下淋巴结炎或皮下蜂窝织炎、马腺疫、犬瘟热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病的初期着重消炎,肿胀部的皮肤用5%酒精温敷后,涂擦碘软膏或鱼石脂软膏; 并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等抗菌药物。如已化脓,应切开排脓,用3%过氧化氢或0.1%高锰 酸钾溶液冲洗脓腔,并注射抗生素。 此外应注意护理,畜圈要清洁、通风;给予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饲料,役畜停止使役。 中兽医称为腮黄或腮肿,治以清热解毒,消黄止痛,活血排脓为主。可肌肉注射板蓝 根或鱼腥草注射液(牛、马20~30ml)。内服加味消黄散:知母、黄芩各30g,栀子、大 黄、连翘各35g,黄药子、贝母、白药子、郁金、白芷各25g,甘草、升麻各20g,朴硝、生 石膏各100g,水煎去渣,加蜂蜜200g,鸡蛋清4 个,同调,马、牛一次内服。外敷白芨拔毒 散:白芨30g,白蔹、大黄各25g,雄黄、黄柏各20g,白矾15g,木鳖子12g,共为末,用蛋 清调,涂患部。颌下腺炎可服加味黄连栀子汤:黄连10g,栀子、连翘、板蓝根各30g,知母、 薄荷各20g,黄芩18g,大黄35g,甘草15g,水煎去渣,马、牛一次内服。 预防 应搞好平时的饲料管理工作,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调理,防止受寒;对于口炎、咽 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应及时治疗,以防炎症蔓延。 咽炎(Pharyngitis) 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炎症。按其炎症性质可分为卡他性咽炎,格鲁 布性咽炎、化脓性咽炎。各种家畜都可发生。 病因 原发性咽炎的病因有:⑴采食粗硬的饲料或霉败的饲料;⑵采食过冷或过热的饲

料,或者受刺激性强的药物、强烈的烟雾、刺激性气体的刺激和损伤;3)受寒或过劳时,机体抵抗力降低,防卫能力减弱,受到链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坏死杆菌等条件性致病菌的侵害。继发性咽炎,常继发于口炎、鼻炎、喉炎、马腺疫、炭疽、巴氏杆菌病、口蹄疫、恶性卡他热、犬瘟热、猪瘟等疾病。发病机理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上为鼻咽、中为口咽、下为喉咽,易受到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和损伤。咽的两侧、鼻咽部和口咽部均有扁桃体,咽的黏膜组织中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纤维分布,黏膜极其敏感。因此,当机体抵抗力降低,黏膜防卫机能减弱时,极易受到条件致病菌的侵害,导致咽黏膜的炎性反应。特别是扁桃体是各种微生物居留及其侵入机体的门户,容易引起炎性变化。在咽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咽部血液循环障碍,咽黏膜及其黏膜下组织呈现炎性浸润,扁桃体肿胀,咽部组织水肿,引起卡他性、格鲁布性或化脓性咽炎的病理反应。并因炎症的影响,咽部红、肿、热、痛和吞咽障碍,因而病畜头颈伸展,流涎,食糜及炎性渗出物从鼻孔逆出甚至因会厌不能完全闭合而发生误咽,引起腐败性支气管炎或肺坏疽。当炎症波及到喉时,引起咽喉炎,喉黏膜受到刺激而产生频频咳嗽。在重剧性咽炎,由于炎性产物的吸收,引起恶寒颤栗、体温升高,并因扁桃体高度肿胀,深部组织胶样浸润,喉口狭窄,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室息。症状任何一种类型的咽炎,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头颈伸展,吞咽困难,流诞:牛呈现梗嘻运动,猪、犬、猫出现呕吐或干呕,马则有饮水或嚼碎的饲料从鼻孔返流于外:当炎症波及到喉时,病畜咳嗽:触诊咽喉部,病畜敏感。但各种类型的咽炎还有其特有的症状:卡他性咽炎(catarrhalpharyngitis):病情发展较缓慢,最初不引起人们的注意,经3~4d后,头颈伸展、吞咽困难等症状逐渐明显。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咽部视诊(用鼻咽镜),咽部的黏膜、扁桃体潮红、轻度肿胀。格鲁布性咽炎(crupouspharyngitis):起病较急,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厌总采食,颌下淋巴结肿胀,鼻液中混有灰白色伪膜:咽部视诊,扁桃体红肿,咽部黏膜表面覆盖有灰白色伪膜,将伪膜剥离后,见黏膜充血、肿胀,有的可见到溃疡。化脓性咽炎(suppurativepharyngitis):病畜咽痛拒食,高热,精神沉郁,脉率增快,呼吸急促,鼻孔流出脓性鼻液。咽部视诊,咽部黏膜肿胀、充血,有黄白色脓点和较大的黄白色突起;扁桃体肿大,充血,并有黄白色脓点。血液检查:白细胞数增多,嗜中性白细胞显著增加,核型左移。咽部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的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化脓性细。诊断根据病畜头颈伸展、流涎、春咽障碍以及咽部视诊的特征病理变化明显,可作出诊断。但须与咽腔内异物、咽腔内肿瘤、腮腺炎、喉卡他、腺疫、流感、炭疽、猪瘟、巴氏杆菌病等疾病进行鉴别。治疗治疗原则是加强护理,抗菌消炎,利咽喉。加强护理:停喂粗硬饲料,草食动物给予青草、优质青干草、多汁易消化饲料和麸皮粥;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可给予稀粥、牛奶、肉汤、鸡蛋等,多给饮水。对于咽痛拒食的动物应及时补糖输液,种畜和宠物还可静脉输给氨基酸。同时注意保持畜舍卫生、干燥。抗菌消炎:青霉素为首选抗生素,并与磺胺类药物或其它抗生素,如土霉素、强力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联合应用。并适时应用解热止痛剂,如水杨酸钠或安乃近、氨基比林。并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可的松。局部处理:病初,咽喉部先冷敷,后热敷,每日34次,每次20~30min。也可涂抹樟脑酒精或鱼石脂软膏,止痛消炎膏,或用复方醋酸铅散(醋酸铅10g,明矾5g,薄荷脑1g,白陶土80g)做成膏剂外敷。同时用复方新诺明10~15g,碳酸氢钠10g,碘喉片(或杜灭芬喉片)10~15g,研磨混合后装于布袋,衔于病畜口内。小动物可用碘甘油涂布咽黏膜或用碘片0.6g,碘化钾1.2g,薄荷油0.25ml,甘油30ml,1制成擦剂,直接涂抹于咽黏膜。5

5 料,或者受刺激性强的药物、强烈的烟雾、刺激性气体的刺激和损伤;⑶受寒或过劳时,机 体抵抗力降低,防卫能力减弱,受到链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 坏死杆菌等条件性致病菌的侵害。继发性咽炎,常继发于口炎、鼻炎、喉炎、马腺疫、炭疽、 巴氏杆菌病、口蹄疫、恶性卡他热、犬瘟热、猪瘟等疾病。 发病机理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上为鼻咽、中为口咽、下为喉咽,易受到 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和损伤。咽的两侧、鼻咽部和口咽部均有扁桃体,咽的黏膜组织中有丰 富的血管和神经纤维分布,黏膜极其敏感。因此,当机体抵抗力降低,黏膜防卫机能减弱时, 极易受到条件致病菌的侵害,导致咽黏膜的炎性反应。特别是扁桃体是各种微生物居留及其 侵入机体的门户,容易引起炎性变化。 在咽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咽部血液循环障碍,咽黏膜及其黏膜下组织呈现炎性 浸润,扁桃体肿胀,咽部组织水肿,引起卡他性、格鲁布性或化脓性咽炎的病理反应。并因 炎症的影响,咽部红、肿、热、痛和吞咽障碍,因而病畜头颈伸展,流涎,食糜及炎性渗出 物从鼻孔逆出甚至因会厌不能完全闭合而发生误咽,引起腐败性支气管炎或肺坏疽。 当炎症波及到喉时,引起咽喉炎,喉黏膜受到刺激而产生频频咳嗽。 在重剧性咽炎,由于炎性产物的吸收,引起恶寒颤栗、体温升高,并因扁桃体高度肿胀, 深部组织胶样浸润,喉口狭窄,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窒息。 症状 任何一种类型的咽炎,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头颈伸展,吞咽困难,流涎;牛呈现梗 噎运动,猪、犬、猫出现呕吐或干呕,马则有饮水或嚼碎的饲料从鼻孔返流于外;当炎症波 及到喉时,病畜咳嗽;触诊咽喉部,病畜敏感。但各种类型的咽炎还有其特有的症状: 卡他性咽炎(catarrhal pharyngitis):病情发展较缓慢,最初不引起人们的注意,经 3~4d后,头颈伸展、吞咽困难等症状逐渐明显。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咽部视诊(用鼻咽镜), 咽部的黏膜、扁桃体潮红、轻度肿胀。 格鲁布性咽炎(crupous pharyngitis):起病较急,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厌忌采食, 颌下淋巴结肿胀,鼻液中混有灰白色伪膜;咽部视诊,扁桃体红肿,咽部黏膜表面覆盖有灰 白色伪膜,将伪膜剥离后,见黏膜充血、肿胀,有的可见到溃疡。 化脓性咽炎(suppurative pharyngitis):病畜咽痛拒食,高热,精神沉郁,脉率增 快,呼吸急促,鼻孔流出脓性鼻液。咽部视诊,咽部黏膜肿胀、充血,有黄白色脓点和较大 的黄白色突起;扁桃体肿大,充血,并有黄白色脓点。血液检查:白细胞数增多,嗜中性白 细胞显著增加,核型左移。咽部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的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化脓性细。 诊断 根据病畜头颈伸展、流涎、吞咽障碍以及咽部视诊的特征病理变化明显,可作出 诊断。但须与咽腔内异物、咽腔内肿瘤、腮腺炎、喉卡他、腺疫、流感、炭疽、猪瘟、巴氏 杆菌病等疾病进行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是加强护理,抗菌消炎,利咽喉。 加强护理:停喂粗硬饲料,草食动物给予青草、优质青干草、多汁易消化饲料和麸皮粥; 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可给予稀粥、牛奶、肉汤、鸡蛋等,多给饮水。对于咽痛拒食的动物, 应及时补糖输液,种畜和宠物还可静脉输给氨基酸。同时注意保持畜舍卫生、干燥。 抗菌消炎:青霉素为首选抗生素,并与磺胺类药物或其它抗生素,如土霉素、强力霉素、 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联合应用。并适时应用解热止痛剂,如水杨酸钠或安乃近、氨基比林。 并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可的松。 局部处理:病初,咽喉部先冷敷,后热敷,每日3~4 次,每次20~30min。也可涂抹樟脑 酒精或鱼石脂软膏,止痛消炎膏,或用复方醋酸铅散(醋酸铅10g,明矾5g,薄荷脑 1g,白 陶土80g)做成膏剂外敷。同时用复方新诺明10~15g,碳酸氢钠10g,碘喉片(或杜灭芬喉片) 10~15g,研磨混合后装于布袋,衔于病畜口内。小动物可用碘酊甘油涂布咽黏膜或用碘片 0.6g,碘化钾1.2g,薄荷油0.25ml,甘油30ml,l 制成擦剂,直接涂抹于咽黏膜

非特异疗法:在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的前提下,牛、猪咽炎,可用异种动物血清(牛20~30ml、猪5~10ml)皮下或肌肉注射。封闭疗法:用0.25%普鲁卡因注射液(牛、马50ml,猪、羊20ml)稀释青霉素(牛、马240~320万IU,猪、羊40~80万IU),进行咽喉部封闭。中兽医称咽炎为内颖黄,治以清热解毒,止痛为主。可注射银黄注射液;服青黛散(见口炎)。预防搞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工作,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调制;搞好圈舍卫生,防止受寒、过劳,增强防卫机能:对于咽部邻近器官炎症应及时治疗,防止炎症的蔓延;应用诊断与治疗器械如胃管、投药管等时,操作应细心,避免损伤咽黏膜,以防本病的发生。食管阻塞(OesophagealObstruction)食管阻塞,俗称“草”,是食管被食物或异物阻塞的一种严重食管疾病。按阻塞程度分为完全阻塞与不完全阻塞:按阻塞部位分为颈部食管阻塞、胸部食管阻塞、腹部食管阻塞。本病常见于牛、马、猪和犬,羊偶尔发生。病因牛的原发性食管阻塞,通常发生于采食未切碎的萝卜、甘蓝、芜菁、甘薯、马铃薯、甜菜、苹果、西瓜皮、玉米穗、大块豆饼、花生饼等时,因咀嚼不充分,吞咽过急而引起,此外还由于误咽毛巾、破布、塑料薄膜、毛线球、木片或胎衣而发病。马的原发性食管阻塞,多因车船运输、长途赶运或行军,陷于饥饿状态,当饲喂时,采食过急,摄取大口草料(如谷物和糠麸),咀嚼不全,睡液混合不充分,忙吞咽,而阻塞手食管中:在采食草料、小块豆饼、胡萝下等时,因突然受到惊吓,吞咽过急而引起,亦有因全身麻醉,食管神经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即采食,从而导致阻塞。猪和羊的原发性食管阻塞,多因抢食甘薯、萝卜、马铃薯块、未拌湿均匀的粉料,咀嚼不充分就忙于吞咽而引起。猪采食混有骨头、鱼刺的饲料,亦常发生食管阻塞。犬的原发性食管阻塞,多见手群犬争食软骨、骨头和不易嚼烂的肌腱而引起。幼犬常因嬉戏,误咽瓶塞、煤块、小石子等异物而发病。继发性食管阻塞,常继发于食管狭窄或食管憩室、食管麻痹、食管炎等疾病。症状各种动物食管阻塞的共同症状是采食中突然发病,停止采食,恐惧不安,头颈伸展,张口伸舌,大量流涎,呈现吞咽动作,呼吸急促。颈部食管阻塞时,外部触诊可感阻塞:胸部食管阻塞时,在阻塞部位上方的食管内积满睡液,触诊能感到波动并引起喷运动。用胃导管进行探诊,当触及阻塞物时,感到阻力,不能推进。X射线检查:在完全性阻塞时,阻塞部块状密影:食管造影检查,显示锁剂到达该处则不能通过。马食管阻塞时,病马不安,前肢刨地,时卧时起,张口缩颈,干呕,大量流涎,饲料与睡唾液从鼻孔逆出,咳嗽。约1h以后,强迫或痉挛性吞咽的频率减少,患畜变得安静。牛食管阻塞时,瘤胃胀及流涎是其特征性症状。胀的程度随阻塞的程度及时间而变化,完全性阻塞时,则迅速发生瘤胃藏胀。猪食管阻塞时,垂头站立,流涎,时而试图饮水、采食,但饮进的水立即逆出口腔犬食管阻塞时,流涎、干呕和咽下困难。完全性阻塞的病犬采食或饮水后,出现食物反流。部分阻塞时,液体和流质食物可通过食管进入胃。慢性阻塞时,病犬厌食,消瘦。病程及预后病程及预后应视其阻塞物的性质、阻塞的部位以及治疗的结果而定。谷物及干草引起的轻度食管阻塞,一般通过睡液的软化能自行消散,病程可能是几小时至2d。小块坚硬饲料引起的食管阻塞,常常由于食管收缩运动,通过呕叶排出或被纳入胃内,经18h即可恢复健康。大块饲料或异物引起的阻塞,经过2~3d,若不能排出,即引起食管壁组织坏死甚至穿孔。颈部食管穿孔,可引起颈部的化脓性炎症:而胸部食管穿孔,可引起胸膜炎、纵隔炎、脓胸。阻塞后的误咽,常引起腐败性支气管炎或肺坏疽,预后不良。从食管的阻塞部位而言,食管起始部和接近责门部阻塞,比其它部位的阻塞容易治愈。6

6 非特异疗法:在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的前提下,牛、猪咽炎,可用异种动物血清(牛 20~30ml、猪5~10ml)皮下或肌肉注射。 封闭疗法:用0.25%普鲁卡因注射液(牛、马50ml,猪、羊20ml)稀释青霉素(牛、马 240~320 万IU,猪、羊40~80 万IU),进行咽喉部封闭。 中兽医称咽炎为内颡黄,治以清热解毒,止痛为主。可注射银黄注射液;噙服青黛散 (见口炎)。 预防 搞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工作,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调制;搞好圈舍卫生,防止受寒、 过劳,增强防卫机能;对于咽部邻近器官炎症应及时治疗,防止炎症的蔓延;应用诊断与治 疗器械如胃管、投药管等时,操作应细心,避免损伤咽黏膜,以防本病的发生。 食管阻塞(Oesophageal Obstruction) 食管阻塞,俗称“草噎”,是食管被食物或异物阻塞的一种严重食管疾病。按阻塞程度 分为完全阻塞与不完全阻塞;按阻塞部位分为颈部食管阻塞、胸部食管阻塞、腹部食管阻塞。 本病常见于牛、马、猪和犬,羊偶尔发生。 病因 牛的原发性食管阻塞,通常发生于采食未切碎的萝卜、甘蓝、芜菁、甘薯、马铃 薯、甜菜、苹果、西瓜皮、玉米穗、大块豆饼、花生饼等时,因咀嚼不充分,吞咽过急而引 起,此外还由于误咽毛巾、破布、塑料薄膜、毛线球、木片或胎衣而发病。 马的原发性食管阻塞,多因车船运输、长途赶运或行军,陷于饥饿状态,当饲喂时,采 食过急,摄取大口草料(如谷物和糠麸),咀嚼不全,唾液混合不充分,匆忙吞咽,而阻塞 于食管中;在采食草料、小块豆饼、胡萝卜等时,因突然受到惊吓,吞咽过急而引起。 亦有因全身麻醉,食管神经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即采食,从而导致阻塞。 猪和羊的原发性食管阻塞,多因抢食甘薯、萝卜、马铃薯块、未拌湿均匀的粉料,咀嚼 不充分就忙于吞咽而引起。猪采食混有骨头、鱼刺的饲料,亦常发生食管阻塞。 犬的原发性食管阻塞,多见于群犬争食软骨、骨头和不易嚼烂的肌腱而引起。幼犬常因 嬉戏,误咽瓶塞、煤块、小石子等异物而发病。 继发性食管阻塞,常继发于食管狭窄或食管憩室、食管麻痹、食管炎等疾病。 症状 各种动物食管阻塞的共同症状是采食中突然发病,停止采食,恐惧不安,头颈伸 展,张口伸舌,大量流涎,呈现吞咽动作,呼吸急促。颈部食管阻塞时,外部触诊可感阻塞; 胸部食管阻塞时,在阻塞部位上方的食管内积满唾液,触诊能感到波动并引起哽噎运动。用 胃导管进行探诊,当触及阻塞物时,感到阻力,不能推进。X 射线检查:在完全性阻塞时, 阻塞部呈块状密影;食管造影检查,显示钡剂到达该处则不能通过。 马食管阻塞时,病马不安,前肢刨地,时卧时起,张口缩颈,干呕,大量流涎,饲料与 唾液从鼻孔逆出,咳嗽。约1h 以后,强迫或痉挛性吞咽的频率减少,患畜变得安静。 牛食管阻塞时,瘤胃臌胀及流涎是其特征性症状。臌胀的程度随阻塞的程度及时间而变 化,完全性阻塞时,则迅速发生瘤胃臌胀。 猪食管阻塞时,垂头站立,流涎,时而试图饮水、采食,但饮进的水立即逆出口腔。 犬食管阻塞时,流涎、干呕和咽下困难。完全性阻塞的病犬采食或饮水后,出现食物反 流。部分阻塞时,液体和流质食物可通过食管进入胃。慢性阻塞时,病犬厌食,消瘦。 病程及预后 病程及预后应视其阻塞物的性质、阻塞的部位以及治疗的结果而定。谷物 及干草引起的轻度食管阻塞,一般通过唾液的软化能自行消散,病程可能是几小时至2d。小 块坚硬饲料引起的食管阻塞,常常由于食管收缩运动,通过呕吐排出或被纳入胃内,经1~8h 即可恢复健康。大块饲料或异物引起的阻塞,经过2~3d,若不能排出,即引起食管壁组织坏 死甚至穿孔。颈部食管穿孔,可引起颈部的化脓性炎症;而胸部食管穿孔,可引起胸膜炎、 纵隔炎、脓胸。阻塞后的误咽,常引起腐败性支气管炎或肺坏疽,预后不良。 从食管的阻塞部位而言,食管起始部和接近贲门部阻塞,比其它部位的阻塞容易治愈

诊断根据病史和大量流涎,呈现春咽动作等症状,结合食管外部触诊,胃管探诊或用射线等检查可以获得正确诊断。治疗治疗原则是解除阻塞,疏通食管,消除炎症,加强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咽后食管起始部阻塞时,大家畜装上开口器后,可用徒手取出。颈部与胸部食管阻塞时,应根据阻塞物的性状及其阻塞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缓解疼痛及痉挛,润滑管腔:牛、马可用水合氯醛10~25g,配成2%溶液灌肠,或者静脉注射5%水合氯醛酒精注射液100~200ml:也可皮下或肌注射30%安乃近20~30ml。此外尚可应用阿托品、山著碱、乙酰丙嗪(氯丙嗪)、甲苯塞嗪等药物。然后用植物油(或液体石蜡)50~100ml1%普鲁卡因溶液10ml,灌入食管内。解除阻塞,疏通食管:常用排除食管阻塞物的方法有挤压法、下送法、打气法等。挤压法:牛、马采食胡萝卜等块根、块茎饲料而阻塞于颈部食管时,将病畜横卧保定,用平板或砖垫在食管阻塞部位:然后以手掌抵于阻塞物下端,朝咽部方向挤压,将阻塞物挤压到口腔,即可排除。若为谷物与糠麸引起的颈部食管阻塞,病畜站立保定,用双手手指从左右两侧挤压阻塞物,将阻塞物压沟、压碎,促进阻塞物软化,使其自行咽下。下送法:下送法又称疏导法,即将胃管插入食管内抵住阻塞物,徐徐把阻塞物推入胃中。主要用于胸部食管阻塞和腹部食管阻塞。打气法:应用下送法经12h后不见效时,可先插入胃管,装上胶皮球,吸出食管内的睡液和食,灌入少量植物油或温水。将病蓄保定好后,把打气管接在胃管上,颈部勒上绳子以防气体回流,然后适量打气,并趁势推动胃管,将阻塞物推入胃内。但不能打气过多和推送过猛,以免食管破裂。打水法:当阻塞物是颗粒状或粉状饲料时,可插入胃管,用清水反复泵吸或虹吸,以便把阻塞物溶化、洗出,或者将阻塞物冲下。通法:通嘻法是中兽医治疗食管阻塞的传统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马的食管阻塞。其方法是将病马缰绳栓在左前肢系凹部、使马头尽量低下,然后驱赶病马前进或上下坡,往返运动20~30min,借助颈部肌肉收缩,使阻塞物纳入胃内。如果先灌入少量植物油,鼻吹芸苔散(芸苔子、瓜蒂、胡椒、皂角各等份、麝香少许,研为细末),更能增进其效果。药物疗法:先向食管内灌入植物油(或液体石蜡)100~200ml,然后皮下注射3%盐酸毛果芸香碱3ml,促进食管肌肉收缩和分泌,经3~4h奏效。猪宜皮下注射藜芦碱(0.02~0.03g)或盐酸阿朴吗啡(0.05g),促使呕吐,使阻塞物呕出。手术疗法:当采取上述方法不见效时,应施行手术疗法。颈部食管阻塞,采用食管切开术。在靠近隔的食管裂孔的胸部食管及腹部食管阻塞,可采用剖腹按压法治疗:在牛,若此法不见效时,还可施行瘤胃切开术,通过门将阻塞物排除。羊、猪、犬、猫可选用上述方法治疗。犬、猫因异物(骨、鱼刺等)引起的颈部食管阻塞,应配合使用内窥镜和镊子将异物取出。对于大犬,可使用食管镜;而体形小的犬和猫,则使用直肠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应小心进行,以免刺伤或过度撕伤食管壁,加强护理:暂停饲喂饲料和饮水,以免误咽而引起异物性肺炎。牛、羊食管阻塞,当继发瘤胃气时,应及时施行瘤胃穿刺放气,并向瘤胃内注入防腐消毒剂。病程较长者,应注意消炎、强心、输糖补液或营养液灌肠,维持机体营养,增进治疗效果。排除阻塞物后1~3d内,应使用抗菌药物,防治食管炎,并给予流质饲料或柔软易消化的饲料。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定时饲喂,防止饥饿:过于饥饿的牛、马,应先喂草,后喂料,少喂勤添;饲喂块根、块茎饲料时,应切碎后再喂:豆饼、花生饼等饼粕类饲料,应经水泡制后,按量给予;堆放马铃薯、甘薯、胡萝卜、萝卜、苹果、梨的地方,不能让牛、马、猪等家畜通过或放牧,防止骤然采食:施行全身麻醉者,在食管机能未复苏前,更应注意护理,以防发生食管阻塞

7 诊断 根据病史和大量流涎,呈现吞咽动作等症状,结合食管外部触诊,胃管探诊或用X 射线等检查可以获得正确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是解除阻塞,疏通食管,消除炎症,加强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咽后食管起始部阻塞时,大家畜装上开口器后,可用徒手取出。颈部与胸部食管阻塞时, 应根据阻塞物的性状及其阻塞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缓解疼痛及痉挛,润滑管腔:牛、马可用水合氯醛10~25g,配成2%溶液灌肠,或者静脉 注射5%水合氯醛酒精注射液100~200ml;也可皮下或肌注射30%安乃近20~30ml。此外尚可应 用阿托品、山莨菪碱、乙酰丙嗪(氯丙嗪)、甲苯塞嗪等药物。然后用植物油(或液体石蜡) 50~100ml 、1%普鲁卡因溶液10ml,灌入食管内。 解除阻塞,疏通食管:常用排除食管阻塞物的方法有挤压法、下送法、打气法等。 挤压法:牛、马采食胡萝卜等块根、块茎饲料而阻塞于颈部食管时,将病畜横卧保定, 用平板或砖垫在食管阻塞部位;然后以手掌抵于阻塞物下端,朝咽部方向挤压,将阻塞物挤 压到口腔,即可排除。若为谷物与糠麸引起的颈部食管阻塞,病畜站立保定,用双手手指从 左右两侧挤压阻塞物,将阻塞物压沟、压碎,促进阻塞物软化,使其自行咽下。 下送法:下送法又称疏导法,即将胃管插入食管内抵住阻塞物,徐徐把阻塞物推入胃中。 主要用于胸部食管阻塞和腹部食管阻塞。 打气法:应用下送法经1~2h 后不见效时,可先插入胃管,装上胶皮球,吸出食管内的 唾液和食糜,灌入少量植物油或温水。将病畜保定好后,把打气管接在胃管上,颈部勒上绳 子以防气体回流,然后适量打气,并趁势推动胃管,将阻塞物推入胃内。但不能打气过多和 推送过猛,以免食管破裂。 打水法:当阻塞物是颗粒状或粉状饲料时,可插入胃管,用清水反复泵吸或虹吸,以便 把阻塞物溶化、洗出,或者将阻塞物冲下。 通噎法:通噎法是中兽医治疗食管阻塞的传统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马的食管阻塞。其方 法是将病马缰绳栓在左前肢系凹部、使马头尽量低下,然后驱赶病马前进或上下坡,往返运 动20~30min,借助颈部肌肉收缩,使阻塞物纳入胃内。如果先灌入少量植物油,鼻吹芸苔散 (芸苔子、瓜蒂、胡椒、皂角各等份、麝香少许,研为细末),更能增进其效果。 药物疗法:先向食管内灌入植物油(或液体石蜡)100~200ml,然后皮下注射3%盐酸 毛果芸香碱3ml,促进食管肌肉收缩和分泌,经3~4h 奏效。猪宜皮下注射藜芦碱 (0.02~0.03g)或盐酸阿朴吗啡(0.05g),促使呕吐,使阻塞物呕出。 手术疗法:当采取上述方法不见效时,应施行手术疗法。颈部食管阻塞,采用食管切开 术。在靠近膈的食管裂孔的胸部食管及腹部食管阻塞,可采用剖腹按压法治疗;在牛,若此 法不见效时,还可施行瘤胃切开术,通过贲门将阻塞物排除。 羊、猪、犬、猫可选用上述方法治疗。犬、猫因异物(骨、鱼刺等)引起的颈部食管阻 塞,应配合使用内窥镜和镊子将异物取出。对于大犬,可使用食管镜;而体形小的犬和猫, 则使用直肠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应小心进行,以免刺伤或过度撕伤食管壁。 加强护理:暂停饲喂饲料和饮水,以免误咽而引起异物性肺炎。牛、羊食管阻塞,当继 发瘤胃臌气时,应及时施行瘤胃穿刺放气,并向瘤胃内注入防腐消毒剂。病程较长者,应注 意消炎、强心、输糖补液或营养液灌肠,维持机体营养,增进治疗效果。排除阻塞物后1~3d 内,应使用抗菌药物,防治食管炎,并给予流质饲料或柔软易消化的饲料。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定时饲喂,防止饥饿;过于饥饿的牛、马,应先喂草,后喂料, 少喂勤添;饲喂块根、块茎饲料时,应切碎后再喂;豆饼、花生饼等饼粕类饲料,应经水泡 制后,按量给予;堆放马铃薯、甘薯、胡萝卜、萝卜、苹果、梨的地方,不能让牛、马、猪 等家畜通过或放牧,防止骤然采食;施行全身麻醉者,在食管机能未复苏前,更应注意护理, 以防发生食管阻塞

第二节反台动物前胃疾病前胃弛缓(AtonyofForestomach)前胃弛缓是由各种病因导致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微生物区系失调,产生大量发酵和腐败的物质,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反减退,乃至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病因原发性前胃弛缓又称单纯性消化不良,其病因主要是饲养与管理不当。(1)饲养不当:几乎所有能改变瘤胃环境的食物性因素均可引起单纯性消化不良。常见有:①精饲料喂量过多或突然食入过量的适口性好的饲料,如玉米青贮;②食入过量不易消化的粗饲料,如麦糠、枇壳、半干的山芋藤、紫云英、豆秸等;③饲喂变质的青草、青贮饲料、酒糟、豆渣、山芋渣等饲料或冰冻饲料:④饲料突然发生改变,日粮中突然加入不适量的尿素或使牛群转向茂盛的禾谷类草地:③误食塑料袋、化纤布或分娩后的母牛食入胎衣均可引起单纯性消化不良:③在严冬早春,水冷草枯,牛、羊被迫食入大量的福杆、垫草或灌木,或者日粮配合不当,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缺钙时,血钙水平低,致使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紊乱,引起单纯性消化不良。(2)管理不当:同时有饲养不当时,更能促进单纯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常见有:①由放牧迅速转变为舍饲或舍饲突然转为放牧:②劳役与休闲不均,受寒,圈舍阴暗、潮湿;③经常更换饲养员和调换圈舍或牛床,都会破环前胃正常消化反射,造成前胃机能紊乱,导致单纯性消化不良的发生:④由手严寒、酷署、饥饿、疲劳、断乳、离群、恐惧、感染与中毒等因素或手术、创伤、剧烈疼痛的影响,引起应激反应,而发生单纯性消化不良。继发性前胃弛缓,常继发于口炎、齿病、创伤性网胃腹膜炎、迷走神经胸支和腹支损伤、腹腔脏器粘连、瓣胃阻塞、皱胃阻塞、骨软症、酮病、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牛流行热、结核、布氏杆菌病、前后盘吸虫病、血孢子虫病和锥虫病等疾病。此外在兽医临床上,治疗用药不当,如长期大量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等抗菌药物,瘤胃内正常微生物区系受到破坏,而发生消化不良,造成医源性前胃弛缓。发病机理由于上述致病因素的作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这是前胃弛缓的主要病理因素。因为迷走神经所支配的神经兴奋与分泌的偶联作用及肌肉兴奋与收缩的偶联作用,都是通过迷走神经碱能纤维释放乙酰胆碱来实现的。特别是当钙水平降低或受到各种应激因素影响时,乙酰胆碱释放减少,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减退,从而导致前胃弛缓的发生和发展。由于前胃弛缓,收缩力减弱,致使瘤胃内容物得不到充分的搅拌,也就造成其内各种微生物活动的不平衡。由于某些微生物积极活动的结果,瘤胃内容物异常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机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等)和气体(CO2、CH4等),pH值下降,瘤胃内微生物区系共生关系遭到破坏,纤毛虫的活力减弱或消失,毒性强的微生物异常增殖,产生多量的有毒物质和毒素,消化道反射活动受到抑制,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减弱或停止,前胃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转与排出,瓣胃内容物停滞,消化机能更加紊乱。随着疾病的发展,前胃内容物异常腐败分解,产生大量的氨和其它含氮物质(酰胺、组胺等),这时血液中尿素和铵盐增高,并出现有毒的酰胺和胺,肝脏受到毒性损害,解毒机能降低,发生自体中毒。并因肝糖元异生作用旺盛,形成大量酸性产物,引起酸毒症或轻度的酮血症,同时由于有毒物质的强烈刺激引起前胃炎、皱胃炎、肠炎和腹膜炎,肠道渗透性增强,发生脱水,病情急剧恶化,导致迅速死亡。症状前胃弛缓按其病情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病畜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减少、短促、无力,时而暖气并带酸臭味;奶牛和奶山羊泌乳量下降:体温、呼吸、脉搏一般无明显异常。瘤胃蠕动音减弱,动次数减少,有的病畜虽然蜻动次数不减少,但瘤胃蠕动音减弱、每次蠕动的持续时间缩短:瓣胃动音8

8 第二节 反刍动物前胃疾病 前胃弛缓(Atony of Forestomach) 前胃弛缓是由各种病因导致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 慢,微生物区系失调,产生大量发酵和腐败的物质,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乃至 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病因 原发性前胃弛缓又称单纯性消化不良,其病因主要是饲养与管理不当。 ⑴饲养不当:几乎所有能改变瘤胃环境的食物性因素均可引起单纯性消化不良。常见有: ①精饲料喂量过多或突然食入过量的适口性好的饲料,如玉米青贮;②食入过量不易消化的 粗饲料,如麦糠、秕壳、半干的山芋藤、紫云英、豆秸等;③饲喂变质的青草、青贮饲料、 酒糟、豆渣、山芋渣等饲料或冰冻饲料;④饲料突然发生改变,日粮中突然加入不适量的尿 素或使牛群转向茂盛的禾谷类草地;⑤误食塑料袋、化纤布或分娩后的母牛食入胎衣均可引 起单纯性消化不良;⑥在严冬早春,水冷草枯,牛、羊被迫食入大量的稿秆、垫草或灌木, 或者日粮配合不当,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缺钙时,血钙水平低,致使神经-体液调 节机能紊乱,引起单纯性消化不良。 ⑵管理不当:同时有饲养不当时,更能促进单纯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常见有:①由放牧 迅速转变为舍饲或舍饲突然转为放牧;②劳役与休闲不均,受寒,圈舍阴暗、潮湿;③经常 更换饲养员和调换圈舍或牛床,都会破坏前胃正常消化反射,造成前胃机能紊乱,导致单纯 性消化不良的发生;④由于严寒、酷暑、饥饿、疲劳、断乳、离群、恐惧、感染与中毒等因 素或手术、创伤、剧烈疼痛的影响,引起应激反应,而发生单纯性消化不良。 继发性前胃弛缓,常继发于口炎、齿病、创伤性网胃腹膜炎、迷走神经胸支和腹支损伤、 腹腔脏器粘连、瓣胃阻塞、皱胃阻塞、骨软症、酮病、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牛流行热、结 核、布氏杆菌病、前后盘吸虫病、血孢子虫病和锥虫病等疾病。 此外在兽医临床上,治疗用药不当,如长期大量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等抗菌药物,瘤胃 内正常微生物区系受到破坏,而发生消化不良,造成医源性前胃弛缓。 发病机理 由于上述致病因素的作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紊乱, 导致消化不良,这是前胃弛缓的主要病理因素。因为迷走神经所支配的神经兴奋与分泌的偶 联作用及肌肉兴奋与收缩的偶联作用,都是通过迷走神经胆碱能纤维释放乙酰胆碱来实现 的。特别是当钙水平降低或受到各种应激因素影响时,乙酰胆碱释放减少,神经-体液调节 功能减退,从而导致前胃弛缓的发生和发展。 由于前胃弛缓,收缩力减弱,致使瘤胃内容物得不到充分的搅拌,也就造成其内各种微 生物活动的不平衡。由于某些微生物积极活动的结果,瘤胃内容物异常分解,产生大量的有 机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等)和气体(CO2、CH4 等),pH 值下降,瘤胃内微生物区 系共生关系遭到破坏,纤毛虫的活力减弱或消失,毒性强的微生物异常增殖,产生多量的有 毒物质和毒素,消化道反射活动受到抑制,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弱或停止,前胃内容物 不能正常运转与排出,瓣胃内容物停滞,消化机能更加紊乱。随着疾病的发展,前胃内容物 异常腐败分解,产生大量的氨和其它含氮物质(酰胺、组胺等),这时血液中尿素和铵盐增 高,并出现有毒的酰胺和胺,肝脏受到毒性损害,解毒机能降低,发生自体中毒。并因肝糖 元异生作用旺盛,形成大量酸性产物,引起酸毒症或轻度的酮血症,同时由于有毒物质的强 烈刺激引起前胃炎、皱胃炎、肠炎和腹膜炎,肠道渗透性增强,发生脱水,病情急剧恶化, 导致迅速死亡。 症状 前胃弛缓按其病情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型:病畜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短促、无力,时而嗳气并带酸臭味;奶牛和 奶山羊泌乳量下降;体温、呼吸、脉搏一般无明显异常。瘤胃蠕动音减弱,蠕动次数减少, 有的病畜虽然蠕动次数不减少,但瘤胃蠕动音减弱、每次蠕动的持续时间缩短;瓣胃蠕动音

微弱。触诊瘤胃,其内容物黏硬或呈粥状。病初粪便变化不大,随后粪便变为于硬、色暗、被覆黏液。如果伴发前胃炎或酸中毒时,病情急剧恶化,呻吟、磨牙,食欲废绝,反乌停止,排棕褐色糊状恶臭粪便;精神沉郁,黏膜发,皮温不整,体温下降,脉率增快,呼吸困难,鼻镜干燥,眼窝凹陷。慢性型:通常由急性型前胃弛缓转变而来。病畜食欲不定,有时减退或废绝;常常虚嚼、磨牙,发生异嗜,舔砖、吃土或采食被粪尿污染的褥草、污物;反不规则,短促、无力或停止:暖气减少、暖出的气体带臭味。病情弛张,时而好转,时而恶化,日渐消瘦:被毛干枯、无光泽,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精神不振,体质虚弱。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内容物黏硬或稀软,瘤胃轻度胀;多数病例,网胃与瓣胃蠕动音微弱。腹部听诊,肠蠕动音微弱。病畜便秘,粪便干硬、呈暗褐色,附有黏液;有时腹泻,粪便呈糊状,腥臭,或者腹泻与便秘互相交替。老牛病重时,呈现贫血与衰竭,常有死亡。实验室检查:瘤胃液pH值下降至5.5以下(正常的变动范围为6~7)纤毛虫活力降低,数量减少至7.0万/ml左右(正常黄牛为13.9万~114.6万/ml、水牛为22.3万~78.5万/ml);葡萄糖发酵实验,糖发酵能力降低,60min时,产气低于1ml甚至产生的气体仅有0.5ml(正常牛、羊、60min时,产气12ml);瘤胃沉淀物活性实验,其中微粒物质漂浮的时间延长(正常为3~9min):纤维素消化实验,用系有小金属重物的棉线悬于瘤胃液中进行厌气温浴,棉线被消化断离的时间超过60h(正常为50h左右),显示前胃弛缓,消化不良。病理变化瘤胃胀满,黏膜潮红,有出血斑。瓣胃容积增大甚至可达正常时的3倍;瓣叶间内容物干燥,形同胶合板状,其上覆盖脱落的黏膜,有时还有瓣叶的坏死组织。有的病例,瓣胃叶片组织坏死、溃疡和穿孔,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以及全身败血症等变化。病程及预后若无并发症,采取病因疗法,加强护理,3~5d内即可康复。若治疗不及时,伴发瓣胃阻塞,预后慎重。继发性前胃弛缓,病情发展与转归,视原发病而定,如由创伤性网胃炎所致的前胃弛缓,预后不良。诊断原发性前胃弛缓的诊断,可根据饲养管理失调和临床症状以及瘤胃液H值的下降,纤毛虫活力降低、数量减少,糖发酵能力降低等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可建立诊断。但须与奶牛酮病、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皱胃左方变位、瘤胃积食等疾病进行鉴别。治疗治疗原则是除去病因,加强护理,增强前胃机能,改善瘤胃内环境,恢复正常微生物区系,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除去病因:立即停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等饲料。加强护理:病初绝食1~2d(但给予充足的清洁饮水),再饲喂适量的易消化的青草或优质干草。轻症病例可在1~2d内自愈。清理胃肠:为了促进胃肠内容物的运转与排除,可用硫酸钠(或硫酸镁)300~500g,鱼石脂20g,酒精50ml,温水6000~10000ml,一次内服,或用液体石蜡1000~3000ml、苦味酐20~30ml,一次内服。对于采食多量精饲料而症状又比较重的病牛,可采用洗胃的方法,排除瘤胃内容物:洗胃后应向瘤胃内接种纤毛虫。重症病例应先强心、补液,再洗胃。增强前胃机能:应用“促反液”(5%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500~1000m110%氯化钠注射液100~200ml,5%氯化钙注射液200~300ml,20%苯甲酸钠咖啡因注射液10ml),一次静脉注射;并肌肉注射维生素B1。因过敏性因素或应激反应所致的前胃弛缓,在应用“促反色液”的同时,肌肉注射2%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10ml。在洗胃后,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钠注射液150~300ml、20%苯甲酸钠咖啡因注射液10ml,每日1~2次。酒石酸锑钾(吐酒石),宜用小剂量,牛每次2~4g,加水1000~2000ml内服,每日1次,连用三次。此外还可皮下注射新斯的明(牛10~20mg,羊2~5mg)或毛果芸香碱(牛30~100mg,羊5~10mg),但对于病情重剧,心脏衰弱,老龄和妊娠母牛则禁止应用,以防虚脱和流产。应用缓冲剂:应用缓冲剂的目的是调节瘤胃内容物的pH值,改善瘤胃内环境,恢复正o

9 微弱。触诊瘤胃,其内容物黏硬或呈粥状。病初粪便变化不大,随后粪便变为干硬、色暗, 被覆黏液。如果伴发前胃炎或酸中毒时,病情急剧恶化,呻吟、磨牙,食欲废绝,反刍停止, 排棕褐色糊状恶臭粪便;精神沉郁,黏膜发绀,皮温不整,体温下降,脉率增快,呼吸困难, 鼻镜干燥,眼窝凹陷。 慢性型:通常由急性型前胃弛缓转变而来。病畜食欲不定,有时减退或废绝;常常虚嚼、 磨牙,发生异嗜,舔砖、吃土或采食被粪尿污染的褥草、污物;反刍不规则,短促、无力或 停止;嗳气减少、嗳出的气体带臭味。病情弛张,时而好转,时而恶化,日渐消瘦;被毛干 枯、无光泽,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精神不振,体质虚弱。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内容物 黏硬或稀软,瘤胃轻度臌胀;多数病例,网胃与瓣胃蠕动音微弱。腹部听诊,肠蠕动音微弱。 病畜便秘,粪便干硬、呈暗褐色,附有黏液;有时腹泻,粪便呈糊状,腥臭,或者腹泻与便 秘互相交替。老牛病重时,呈现贫血与衰竭,常有死亡。 实验室检查:瘤胃液pH 值下降至5.5 以下(正常的变动范围为6~7);纤毛虫活力降低, 数量减少至7.0 万/ml 左右(正常黄牛为13.9 万~114.6 万/ml、水牛为22.3 万~78.5 万 /ml);葡萄糖发酵实验,糖发酵能力降低,60min 时,产气低于1ml 甚至产生的气体仅有0.5ml (正常牛、羊、60min 时,产气1~2ml);瘤胃沉淀物活性实验,其中微粒物质漂浮的时间 延长(正常为3~9min);纤维素消化实验,用系有小金属重物的棉线悬于瘤胃液中进行厌气 温浴,棉线被消化断离的时间超过60h(正常为50h 左右),显示前胃弛缓,消化不良。 病理变化 瘤胃胀满,黏膜潮红,有出血斑。瓣胃容积增大甚至可达正常时的3 倍;瓣 叶间内容物干燥,形同胶合板状,其上覆盖脱落的黏膜,有时还有瓣叶的坏死组织。有的病 例,瓣胃叶片组织坏死、溃疡和穿孔,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以及全身败血症等变化。 病程及预后 若无并发症,采取病因疗法,加强护理,3~5d 内即可康复。若治疗不及时, 伴发瓣胃阻塞,预后慎重。继发性前胃弛缓,病情发展与转归,视原发病而定,如由创伤性 网胃炎所致的前胃弛缓,预后不良。 诊断 原发性前胃弛缓的诊断,可根据饲养管理失调和临床症状以及瘤胃液pH 值的下 降,纤毛虫活力降低、数量减少,糖发酵能力降低等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可建立诊断。但 须与奶牛酮病、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皱胃左方变位、瘤胃积食等疾病进行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是除去病因,加强护理,增强前胃机能,改善瘤胃内环境,恢复正常微 生物区系,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 除去病因:立即停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等饲料。 加强护理:病初绝食1~2d(但给予充足的清洁饮水),再饲喂适量的易消化的青草或优 质干草。轻症病例可在1~2d 内自愈。 清理胃肠:为了促进胃肠内容物的运转与排除,可用硫酸钠(或硫酸镁)300~500g,鱼 石脂20g,酒精50ml,温水6000~10000ml,一次内服,或用液体石蜡1000~3000ml、苦味酊 20~30ml,一次内服。对于采食多量精饲料而症状又比较重的病牛,可采用洗胃的方法,排 除瘤胃内容物;洗胃后应向瘤胃内接种纤毛虫。重症病例应先强心、补液,再洗胃。 增强前胃机能:应用“促反刍液”(5%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500~1 000ml,10%氯化钠注 射液100~200ml,5%氯化钙注射液200~300ml,20%苯甲酸钠咖啡因注射液10ml),一次静脉注 射;并肌肉注射维生素B1。因过敏性因素或应激反应所致的前胃弛缓,在应用“促反刍液” 的同时,肌肉注射2%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10ml。在洗胃后,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钠注射液 150~300ml、20%苯甲酸钠咖啡因注射液10ml,每日1~2 次。酒石酸锑钾(吐酒石),宜用小 剂量,牛每次2~4g,加水1 000~2 000ml 内服,每日1 次,连用三次。此外还可皮下注射新 斯的明(牛10~20mg, 羊 2~5mg)或毛果芸香碱(牛30~100mg, 羊 5~10mg),但对于病情重 剧,心脏衰弱,老龄和妊娠母牛则禁止应用,以防虚脱和流产。 应用缓冲剂:应用缓冲剂的目的是调节瘤胃内容物的pH 值,改善瘤胃内环境,恢复正

常微生物区系,增进前胃功能。在应用前,必须测定瘤胃内容物的pH值,然后再选用缓冲剂。当瘤胃内容物pH值降低时,宜用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200~300g,碳酸氢钠50g,常水适量,牛一次内服;也可应用碳酸盐缓冲剂(CBM):碳酸钠50g,碳酸氢钠350~420g,氯化钠100g,氯化钾100~140g,常水10L,牛一次内服,每日1次,可连用数次。当瘤胃内容物pH升高时,宜用稀醋酸(牛30~100ml,羊5~10ml)或常醋(牛300~1000ml,羊50~100ml)加常水适量,一次内服:也可应用醋酸盐缓冲剂(ABM):醋酸钠130g,冰醋酸30ml,常水10L,牛一次内服,每日1次,可连用数次。必要时,给病牛投服从健康牛口中取得的反食团或灌服健康牛瘤胃液4~8L,进行接种。采取健康牛的瘤胃液的方法是先用胃管给健康牛灌服生理盐水10L、酒精50ml,然后以虹吸引流的方法取出瘤胃液。继发性胀的病牛,可灌服鱼石脂、松节油等制酵剂。伴发瓣胃阻塞时,除按前胃弛缓处治外,还应按瓣胃阻塞处理,如向瓣胃内注射液体石蜡300~500ml或10%硫酸钠2000~3000ml。必要时,采取瓣胃冲洗疗法即施行瘤胃切开术,用胃管插入网一瓣孔,冲洗瓣胃。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当病畜呈现轻度脱水和自体中毒时,应用25%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20~50ml,20%安钠咖注射液10~20ml,静脉注射:并用胰岛素100~200IU,皮下注射。此外还可用樟脑酒精注射液(或撒乌安注射液)100~200ml,静脉注射;并配合应用抗生素药物。继发性前胃弛缓,着重治疗原发病,并配合前胃弛缓的相关治疗,促进病情好转。中兽医治疗:根据辨证施治原则,对脾胃虚弱,水草迟细,消化不良的牛,着重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宜用加味四君子汤:党参100g,白术75g,茯苓75g,炙甘草25g,陈皮40g,黄芪50g,当归50g,大枣200g,共为末,灌服,每日一剂,连服2~3剂。病初,对体壮实,口温偏高,口津黏滑,粪干,尿短的病牛,应清泻胃火,宜用加味大承气汤或大戟散。加味大承气汤:大黄、厚扑、积实、苏梗、陈皮、炒神曲、焦山楂、炒麦芽各30~40g,芒硝50~150g,玉片15~20g,车前子30~40g,莱子60~80g,共为末,灌服。大载散;大戟、千金子、大黄、滑石、各30~40g,甘遂15~20g,二丑20g,官桂10g,白芷10g甘草20g,共为末,清油250ml,灌服。牛久病虚弱,气血双亏,应补中益气,养气益血为主。宜用加味八珍散:党参、白术、当归、熟地、黄芪、山药、陈皮各50g,茯苓、白芍、川芎各40g,甘草、升麻、干姜各25g,大枣200g,共为末,灌服,每日一剂,连服数剂。病牛口色淡白,耳鼻俱冷,口流清涎,水泻,应温中散寒、补脾燥湿,宜用加味厚朴温中汤:厚朴、陈皮、茯苓、当归、茴香各50g,草豆蔻、干姜、桂心、苍术各40g,甘草、广木香、砂仁各25g,共为末,灌服,每日一剂,连服数剂。此外也可以用红糖250g、胡椒粉30g、生姜200g(捣碎),开水冲,候温内服。具有和脾暖胃,温中散寒的功效。针治:舌底、脾俞、百合、关元俞等穴。预防注意饲料的选择、保管,防止霉败变质:奶牛和奶羊、肉牛和肉羊都应依据日粮标准饲喂,不可任意增加饲料用量或突然变更饲料:耕牛在农忙季节,不能劳役过度,而在休闲时期,应注意适当运动:圈舍须保持安静,避免奇异声音、光线和颜色等不利因素刺激和干扰;注意圈舍卫生和通风、保暖,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瘤胃积食(ImpactionofRumen)瘤胃积食又称急性瘤胃扩张,是反乌动物贪食大量粗纤维饲料或容易藏胀的饲料引起瘤胃扩张,瘤胃容积增大,内容物停滞和阻塞以及整个前胃机能障碍,形成脱水和毒血症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瘤胃积食主要是由于贪食大量富含粗纤维的饲料,如豆秸、山芋藤、老首、花生蔓、紫云英、谷草、稻草、麦秸、甘薯蔓等,缺乏饮水,难于消化所致。过食麸皮、棉子10

10 常微生物区系,增进前胃功能。在应用前,必须测定瘤胃内容物的pH 值,然后再选用缓冲 剂。当瘤胃内容物pH 值降低时,宜用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200~300g, 碳酸氢钠50g, 常 水适量,牛一次内服;也可应用碳酸盐缓冲剂(CBM):碳酸钠50g, 碳酸氢钠350~420g, 氯 化钠 100g, 氯化钾 100~140g, 常水 10L,牛一次内服,每日1 次,可连用数次。当瘤胃内 容物pH升高时,宜用稀醋酸(牛30~100ml, 羊5~10ml)或常醋(牛300~1 000ml,羊50~100ml), 加常水适量,一次内服;也可应用醋酸盐缓冲剂(ABM):醋酸钠130g,冰醋酸30ml, 常水 10L, 牛一次内服,每日1 次,可连用数次。必要时,给病牛投服从健康牛口中取得的反刍食团或 灌服健康牛瘤胃液4~8L,进行接种。采取健康牛的瘤胃液的方法是先用胃管给健康牛灌服生 理盐水10L、酒精50ml,然后以虹吸引流的方法取出瘤胃液。 继发性臌胀的病牛,可灌服鱼石脂、松节油等制酵剂。 伴发瓣胃阻塞时,除按前胃弛缓处治外,还应按瓣胃阻塞处理,如向瓣胃内注射液体石 蜡300~500ml 或10%硫酸钠2 000~3 000ml。必要时,采取瓣胃冲洗疗法即施行瘤胃切开术, 用胃管插入网—瓣孔,冲洗瓣胃。 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当病畜呈现轻度脱水和自体中毒时,应用25%葡萄糖注射液500~1 00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20~50ml,20%安钠咖注射液10~20ml,静脉注射;并用胰岛素 100~200IU,皮下注射。此外还可用樟脑酒精注射液(或撒乌安注射液)100~200ml,静脉注 射;并配合应用抗生素药物。 继发性前胃弛缓,着重治疗原发病,并配合前胃弛缓的相关治疗,促进病情好转。 中兽医治疗:根据辨证施治原则,对脾胃虚弱,水草迟细,消化不良的牛,着重健脾和 胃,补中益气。宜用加味四君子汤:党参100g,白术75g,茯苓75g,炙甘草25g,陈皮40g, 黄芪50g,当归50g,大枣200g,共为末,灌服,每日一剂,连服2~3 剂。 病初,对体壮实,口温偏高,口津黏滑,粪干,尿短的病牛,应清泻胃火,宜用加味大 承气汤或大戟散。加味大承气汤:大黄、厚扑、枳实、苏梗、陈皮、炒神曲、焦山楂、炒麦 芽各30~40g,芒硝50~150g,玉片15~20g,车前子30~40g,莱菔子60~80g,共为末,灌服。 大戟散;大戟、千金子、大黄、滑石、各30~40g,甘遂15~20g,二丑20g,官桂10g,白芷10g, 甘草20g,共为末,清油250ml,灌服。 牛久病虚弱,气血双亏,应补中益气,养气益血为主。宜用加味八珍散:党参、白术、 当归、熟地、黄芪、山药、陈皮各50g,茯苓、白芍、川芎各40g,甘草、升麻、干姜各25g, 大枣200g,共为末,灌服,每日一剂,连服数剂。 病牛口色淡白,耳鼻俱冷,口流清涎,水泻,应温中散寒、补脾燥湿,宜用加味厚朴温 中汤:厚朴、陈皮、茯苓、当归、茴香各50g,草豆蔻、干姜、桂心、苍术各40g,甘草、广 木香、砂仁各25g,共为末,灌服,每日一剂,连服数剂。此外也可以用红糖250g、胡椒粉 30g、生姜200g(捣碎),开水冲,候温内服。具有和脾暖胃,温中散寒的功效。 针治:舌底、脾俞、百合、关元俞等穴。 预防 注意饲料的选择、保管,防止霉败变质;奶牛和奶羊、肉牛和肉羊都应依据日粮 标准饲喂,不可任意增加饲料用量或突然变更饲料;耕牛在农忙季节,不能劳役过度,而在 休闲时期,应注意适当运动;圈舍须保持安静,避免奇异声音、光线和颜色等不利因素刺激 和干扰;注意圈舍卫生和通风、保暖,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瘤胃积食(Impaction of Rumen) 瘤胃积食又称急性瘤胃扩张,是反刍动物贪食大量粗纤维饲料或容易臌胀的饲料引起瘤 胃扩张,瘤胃容积增大,内容物停滞和阻塞以及整个前胃机能障碍,形成脱水和毒血症的一 种严重疾病。 病因 瘤胃积食主要是由于贪食大量富含粗纤维的饲料,如豆秸、山芋藤、老苜蓿、花 生蔓、紫云英、谷草、稻草、麦秸、甘薯蔓等,缺乏饮水,难于消化所致。过食麸皮、棉子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