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1/9)

第四章平面向题的极生标解答 4-1极坐标下的平方程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系 平面上任一点P 直角坐标P(x2y) P 极坐标r一向径,θ一极角P(r,0) x=x cos 6 →r2=x2+y2,6= arcto y y=rsin e 求解平面问题时,对于圆,楔,扇型构件, 因为极坐标使其边界与坐标线一致,因而使 边界条件简单,使问题易于求解
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 4-1 极坐标下的平衡方程 一.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系 P x y o y x r 平面上任一点 P: 直角坐标 P(x,y) 极坐标 r-向径,-极角P(r,) = = sin cos y r x x x y r = x + y , = arctg 2 2 2 求解平面问题时,对于圆,楔,扇型构件, 因为极坐标使其边界与坐标线一致,因而使 边界条件简单,使问题易于求解

二.极坐标中应力分量,体力分量的表示 研究构件在极坐标中的应力状态:取 微元体[用一对r坐标线和一对0坐标线] 记号:应力分量 de 径向应力:0.(正应力 e r Zn(剪应力) 环向应力(切向应力) 正应力 b 剪应力 其符号规定与直角坐标系情况类同
二.极坐标中应力分量,体力分量的表示 研究构件在极坐标中的应力状态:取一 微元体[用一对r坐标线和一对坐标线] 记号:应力分量 径向应力 : r (正应力) r (剪应力) 环向应力(切向应力) -正应力 rr -剪应力 r r 其符号规定与直角坐标系情况类同。 r kr k r r r d 0 r

体力分量: K,一体力向径向投影,K 体力向切向投影 平衡微分方程 可以通过坐标变换直接由直角坐标下的平衡微分 方程(2-2)得到,为了较深对积坐标下的应力 应变的理解这里仍旧单元体的平衡推导。 0N0 der 仍取微元体研究: PB=rde r PACB AC=(r+drdo ter+ a易y b 厚度为1,体力(K,K。) poe d0 r++ 0+
三.平衡微分方程 可以通过坐标变换直接由直角坐标下的平衡微分 方程(2-2)得到,为了较深对积坐标下的应力 应变的理解这里仍旧单元体的平衡推导。 体力分量: Kr -体力向径向投影, K -体力向切向投影 k kr r dr r r + r d + r d r + 仍取微元体研究: PACB = + = AC r dr d PB rd ( ) r r dr r r + r dr d 0 P A C B x y r 厚度为1,体力(Kr ,K )

注:1)∵d0微小 do de sIn 0 X de de cos-≈1 t A B OT ter+ d ar 2)PB≠AC.PA≠BC G在方向 0+9o de Z在方向 产生附加影响 由∑F=0 de (o+dr)(r+)d9-o, rd0-(0g+e de)dr x sin 6 d d oedrsin +(te+ode)dr cos -, arcos +k xrdrd8=0
2 ) PB AC, PA BC 在 方向 在 方向 r r 产生附加影响 由 Fr = 0 0 2 cos 2 ( ) cos 2 sin 2 ( )( ) ( ) sin − + = − + + + − − + + K rdrd d dr d d dr d dr d dr r dr d rd d dr r r r r r r r r 注:1) d 微小 sin 2 2 d d cos 2d 1 r r k kr d + r d r + r dr r r + r dr r r + r y P A C B d 0 x dr r

整理,略去高一阶小量,除以rdrd,利用剪应力 互等定理0+On+0-+Kr=0 ar roe 同理:∑F=0 0r。0o2 +K。=0 ar ra8 r 平衡微分方程: 00,,17a.-69+kr=0 ar r a0 (41) + +K。=0 ar r a0 尚可利用∑M=0可证明=7(剪应力互等定理
整理,略去高一阶小量,除以 rdrd ,利用剪应力 互等定理 + = 0 − + + Kr r r r r r r 同理: = 0 F 0 2 + + = + K r r r r r 平衡微分方程: 0 1 + = − + + r r r r K r r r 0 1 2 + + = + K r r r r r (4—1) 尚可利用Mp =0 可证明 r = r (剪应力互等定理)

§4.2极坐标中的几何方程及 物理方程 极坐标中的应变分量与位移分量: 1、应变分量: En(r,O)-径向线段的正应变(径向正应变) En(r,O)-环向线段的正应变(环向正应变) y(,O)-径向和环向两线段之间直角的改变(剪应变) 2、位移分量 径向位移 环向位移
§4.2 极坐标中的几何方程及 物理方程 一、极坐标中的应变分量与位移分量: 1、应变分量: − − − , ) ) , ) ( , ) ( 径向和环向两线段之间直角的改变(剪应变 ( 环向线段的正应变(环向正应变) 径向线段的正应变(径向正应变) r r r r 2、位移分量 环向位移 径向位移 − − u ur

几何方程 欲研究平面弹性体在极坐标下的变形,选取径向线段 PA=dr,PB=rd研究。 各点坐标为P(r,O),A(+h,O),B(r,O+d0) 0N0 (1)位移分两步 de 第一步:PA,PB只有径向位移 (不考虑环向位移) B A PA→P′A,PB→PB de lL.+ dr 点 A B 各点位移列表同位稳 dr u ×、 de r06 环向位移0
二. 几何方程 (1)位移分两步 欲研究平面弹性体在极坐标下的变形,选取径向线段 PA=dr, PB = rd 研究。 第一步: PA,PB 只有径向位移 (不考虑环向位移) PA P′A′ , PB P′B′ ur A A' dr P y 0 x d r B' p' B d r u u r r + dr r u u r r + 各点坐标为 P(r, ), A(r + dr, ), B(r, + d ) 各点位移列表 点 径向位移 环向位移 dr r u u r r + d r u u r r + r u 0 0 0 P A B

由径向位移产生的应变分量: 0 de 径向线PA的正应变: Pi A-PA A4'-PP B A PA PA B u. tou deBi u+ r06 ar (a) 环向PB的正应变: PIBPB PB-PB PB PB (r+ur)de-rde ′(b)
ur 由径向位移产生的应变分量: 径向线PA的正应变: PA AA PP PA P A PA r ' ' '− ' = − = r u r dr u r u u r r r r r = − + = (a) 环向PB的正应变 : r u rd r u d rd PB P B PB PB P B PB r r = + − = − − = ( ) ' ' ' 1 (b) 0 B P p' A' B' x y d r dr A B1 d r u u r r + dr r u u r r +

径向PA的转角:C=0 环向线PB的转角 0 d0)-u de B BB'-PPl (u+ Ou 06 PB rde A BBB B 06 故剪应变: I a r ae
径向PA的转角: = 0 (c) 环向线PB的转角: rd d u u u PB BB PP r r r − + = − = ( ) ' ' = ur r 1 (d) 故剪应变: = = r r u r 1 (e) ur 0 B P p' A' B' x y d r dr A B1 β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PA,PB只有环向移 (不考虑径向位移) Pl.Pl Pn= u epr dr A.A4 I uaa da +=d A b bB'B=u+ede B A"{+-t 点 P B 径向位移0 0 环向位移ln+mb+abd Pi A-P A 径向线PA线应变:6 0 P A
第二步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PA,PB只有环向移 (不考虑径向位移) d u B B B u dr r u A A A u P P P u = + = + = ': ' '' ': ' '' ': ' '' 径向线P‘A‘线应变: 0 ' ' '' '' ' ' − = P A P A P A r (f) P' dr A' B' d r o x y u A2 P'' A'' B'' A1 dr r u u + d u u + 0 0 0 点 径向位移 环向位移 dr r u u + d u u + u P A B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五章 有限元法解平面问题(5.1-5.2).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一章 绪论(周道祥).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材力期末成绩分析.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九章 明渠流.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八章 渗流.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七章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三章 一元流体动力学.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六章 理想流体动力学.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五章 相似理论与 量纲分析.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四章 管路的水力计算.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一章 动量定理(习题).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三章习题.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二章习题.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九章习题.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八章习题.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章习题.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一章习题.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习题.doc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9/9).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3/9).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7/9).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4/9).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6/9).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5/9).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2/9).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8/9).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七章 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三章 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答(1/3).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三章 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答(2/3).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三章 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答(3/3).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二章 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 2.4 物理方程 2.5 一点的应力状态.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二章 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 2.6 边界条件 2.7 圣维南原理(局部性原理).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二章 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 2.8 按位移求解平面问题(位移法)2.9 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相容方程 2.10 应力函数(常体积力).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二章 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 2.1 平面应力与平面应变问题 2.2平衡微分方程 2.3 几何方程.ppt
- 《理论力学 Theoretical Mechanics——静力学》PPT教学课件(双语):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Statics.ppt
- 《理论力学 Theoretical Mechanics——静力学》PPT教学课件(双语):第二章 平面特殊力系 Special cases of force systems in a plane.ppt
- 《理论力学 Theoretical Mechanics——静力学》PPT教学课件(双语):第五章 空间力系 Force System in Space.ppt
- 《理论力学 Theoretical Mechanics——静力学》PPT教学课件(双语):第三章 平面一般力系 General Coplanar Force System.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