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三章习题

动能定理 习题 习题1已知:轮0半径质量分别为m、R,质量分布在轮缘上;均质 轮C半径质量分别为m、R2,纯滚动,初始静止,M为常力偶 解:轮C与轮O共同作为 个质点系 W=Mo-mgSin6 T,=0 FN T2=(mR2)02+m2+(m2R2)a 22 RR W12=T2-T Mo-m,g Sin 0. S=C(2m,+3m,) R Ucs2(M-m,gR Sine)s R(2m+3m2) 式(a)是函数关系式,两端对t求导,得 (2m,+ my )U Qc=MR-m 8 Snet 2(M-m,arSine) 2m2+3m2)R
动能定理 习 题 习题1 已知:轮0半径质量分别为 、 ,质量分布在轮缘上; 均质 轮C半径质量分别为 、 ,纯滚动, 初始静止, M为常力偶。 式(a)是函数关系式,两端对 t 求导,得 解:轮C与轮O共同作为一 个质点系 W12 = M −m2 gSin·S T1 = 0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1 1 ) 2 1 ( 2 1 2 1 ( ) 2 1 T = m R + m + m R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1 1 ) 2 1 ( 2 1 2 1 ( ) 2 1 T = m R + m + m R 2 2 1 1 , R R C C = = 2 2 1 1 , R R C C = = R1 S = R1 S = (2 3 ) ( ) 2 1 1 2 2 1 R m m M m gR Sin S C + − = (2 3 ) ( ) 2 1 1 2 2 1 R m m M m gR Sin S C + − = (2 3 ) 4 · 1 2 2 M m2 g Sin S m m C − = + (2 3 ) 4 · 1 2 2 M m2 g Sin S m m C − = + (a) (a) W1212 = T22 −T11 W =T −T m1 m2 R1 R2 C C C C m g Sin R m m M (2 3 ) · 2 1 2 1 1 + 2 = − C C C C m g Sin R m m M (2 3 ) · 2 1 2 1 1 + 2 = − 1 2 1 2 1 (2 3 ) 2( ) m m R M m g R Sin C + − = 1 2 1 2 1 (2 3 ) 2( ) m m R M m g R Sin C + − =

例2:已知均质园轮m,rR,纯滚动 求:轮心C的运动微分方程 解 T=mVC +co==mvc, 重力的功率 P=mg U=mg d t d P=mg.=mg. t=m-8. dt(-8sie eds dt dT d dt mosin o dt duc ds ds dt dt 2 dt Dc,0=-s 6≈ R-r d s 2 0 3(R-r)
例2:已知 均质园轮m,r,R ,纯滚动 求:轮心C的运动微分方程 解: , 4 3 2 1 2 1 2 2 2 C C m C T = m + J = , 4 3 2 1 2 1 2 2 2 C C m C T = m + J = 重力的功率 s P mg mg t = = d d s P mg mg t = = d d s m g t = d d s m g t = d d ( g sin ) t s = m − d d ( g sin ) t s = m − d d s P mg mg t = = d d s P mg mg t = = d d t s mg t m C C d d d d 2 sin 4 3 = − t s mg t m C C d d d d 2 sin 4 3 = − p t T = d d p t T = d d − = , = , = ,sin 2 2 R r s t s t s t C C d d d d d d − = , = , = ,sin 2 2 R r s t s t s t C C d d d d d d t s mg d d = − sin t s mg d d = − sin ( ) 0 3 2 2 2 = − + R r gs t s d d ( ) 0 3 2 2 2 = − + R r gs t s d d

例3:已知,m 求:杆由铅直倒下,刚到达地面时的角速度和地面约束力 解: CP cos 0 T=0.成角时 T=m+D3m+。1 3cos- 0 6=0 mg-F=ma (a) E Z=a- 12《(b) a 由(a),(b),(c)得 mg
例3:已知 l, m 求:杆由铅直倒下,刚到达地面时的角速度和地面约束力。 cos 2 CP l C C = = cos 2 CP l C C = = 解: 成 角时 0, T1 =0, T1 = 2 2 2 2 2 3cos 1 1 2 1 2 1 2 1 C C m C T m J = + = + 2 2 2 2 2 3cos 1 1 2 1 2 1 2 1 C C m C T m J = + = + l g gl C 3 3 , 2 1 = = l g gl C 3 3 , 2 1 = = mg−FNN = maCC ( a ) ( b) 2 12 ml 2 J l FN = C = 2 12 ml2 J l FN = C = ==00 2 l a a t C = CA = 2 l a a t C = CA = 由( a ),( b ),( c ) 得 4 mg FN = 4 mg FN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二章习题.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九章习题.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八章习题.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章习题.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一章习题.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习题.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习题.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习题.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八章 点的一般运动、刚体的基本运动.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章 摩擦.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空间力系.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篇 运动学.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与力偶系.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绪论.doc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有限单元法初步》PPT教学课件:§3 平面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3.1 常应变三角形单元 §3.2 矩形双线性单元 §3.3 有限元分析应注意的问题和结果整理.ppt
- 《有限单元法初步》PPT教学课件:采用面积坐标时的单元分析 §3 平面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3.1 常应变三角形单元 §3.2 矩形双线性单元.ppt
- 《有限单元法初步》PPT教学课件:§2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2.6 虚功方程、结构势能 表达式 §3 平面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3.1 常应变三角形单元.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一章 动量定理(习题).doc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四章 管路的水力计算.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五章 相似理论与 量纲分析.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六章 理想流体动力学.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三章 一元流体动力学.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七章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八章 渗流.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九章 明渠流.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材力期末成绩分析.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一章 绪论(周道祥).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五章 有限元法解平面问题(5.1-5.2).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1/9).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9/9).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3/9).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7/9).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4/9).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6/9).ppt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弹性力学》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5/9).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