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三章 药物过敏试验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讲稿(封皮)教研室:基础护理教研室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授课对象:总学时:选用教材:教师姓名及职称:授课时间: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讲稿 (封皮) 教研室:基础护理教研室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 授课对象: 总学时: 选用教材: 教师姓名及职称: 授课时间:

护理学院讲稿(首页)日(周)授课时间:月单元年教材内容第十三章药物过敏「教学任务或了解: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章、节)试验教学目标第一节青霉素过敏熟悉:青霉素试液的配置试验浓度掌握: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重点: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重点难点敏反应的临床表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难点: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方法教学内容案例导课第一节青霉素过敏试验、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应用多媒体课件胡批烤二、青霉素过敏的临床表现三、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四、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五、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作业和作业:学生学习参叙述青霉素过敏的临床表现。考文献2.如何配制青霉素过敏试验药液?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有哪些方法?4.叙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参考文献:1.新编护理学基础(新版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姜安丽2.基础护理学(第5版)主编:李小寒本节的主要的学习内容是青霉素过敏的临床表现、青霉素过敏试验法、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及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课后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主要掌握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护理学院讲稿(首页)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周 ) 单元 教材内容 (章、节) 第十三章 药物过敏 试验 第一节 青霉素过敏 试验 教学任务或 教学目标 了解:青霉素过敏反应的 原因 熟悉:青霉素试液的配置 浓度 掌握:青霉素皮试液的配 制方法、预防青霉素过敏 反应的措施、过敏反应的 临床表现、青霉素过敏性 休克的急救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 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难点: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方法 第一节 青霉素过敏试验 一、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 二、青霉素过敏的临床表现 三、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四、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 五、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案例导课 应用多媒体课件 讲述 提问 讨论 小结 作业和 学生学习参 考文献 作业: 1. 叙述青霉素过敏的临床表现。 2. 如何配制青霉素过敏试验药液?。 3. 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有哪些方法? 4. 叙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新编护理学基础(新版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姜安丽 2.基础护理学(第 5 版) 主编:李小寒 课后小结 本节的主要的学习内容是青霉素过敏的临床表现、青霉素过敏试 验法、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及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主要掌握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预防青 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的急救措施

第十三章 药物过敏试验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过敏性体质的人在使用某些高致敏性药物时,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第一节青霉素过敏试验青霉素是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小且价格低廉的优点,但却较易发生过敏反应,其发生率在各种抗生素中最高,约占3%~6%一、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是抗体(IgE,IgG,IgM或IgA)或是补体介导的免疫细胞致敏。当再次应用同类药物时,使致敏细胞上脱颗粒释放出活性介质,引起过敏反应。二、青霉素过敏的临床表现(一)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I型变态反应,多发生在注射后5~20min内,甚至可在数秒内发生。也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或初次肌内注射时(皮内试验结果阴性);还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于连续用药过程中;发生率为5~10/10万特点: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亦快,通常不遗留组织损伤,且发病有明显个体差异。1.呼吸系统症状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引起的胸闷、气促、哮喘与呼吸困难。2.循环系统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量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发,脉搏细弱,血压下降。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于前两种系统病症导致的脑组织缺氧,可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等。4.皮肤及其他过敏反应表现由于组织胺等物质所致,表现为瘙痒、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等。在上述症状中常以呼吸道阻塞症状或皮肤瘙痒最早出现,故必须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
第十三章 药物过敏试验 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过敏性体质的人在使用某些高致 敏性药物时,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第一节 青霉素过敏试验 青霉素是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 小且价格低廉的优点,但却较易发生过敏反应,其发生率在 各种抗生素中最高,约占 3%~6%。 一、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 是抗体(IgE, IgG,IgM 或 IgA)或是补体介导的免疫细 胞致敏。当再次应用同类药物时,使致敏细胞上脱颗粒释放 出活性介质,引起过敏反应。 二、青霉素过敏的临床表现 (一)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 I 型变态反应,多发生在注射后 5~ 20min 内,甚至可在数秒内发生。也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 或初次肌内注射时(皮内试验结果阴性);还有极少数患者发 生于连续用药过程中;发生率为 5 ~10/10 万。 特点: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亦快,通常不遗留组织损 伤,且发病有明显个体差异。 1.呼吸系统症状 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 引起的胸闷、气促、哮喘与呼吸困难。 2.循环系统症状 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量不 足,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由于前两种系统病症导致的脑组 织缺氧,可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等。 4.皮肤及其他过敏反应表现 由于组织胺等物质所致, 表现为瘙痒、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等。 在上述症状中常以呼吸道阻塞症状或皮肤瘙痒最早出 现,故必须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1.立即停药,协助患者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min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也可气管内给药,直至患者脱离危险。病儿剂量酌减。3.对症处理1.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的症状。呼吸抑制时,肌内注射可拉明(尼可刹米)、洛贝林(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如出现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引起室息时,应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2.按医嘱给药。①抗过敏: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地塞米松5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或氢化可的松200mg加5~10%葡萄糖溶液300~500ml静脉滴注,②改善微循环:静脉注射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以使血压回升。3.如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如实施体外心脏按压及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等。(四)针灸针刺人中、十宣、内关穴,行强刺激。(五)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不断评价病情动态,治疗与护理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患者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二)血清病型反应用药后7~12天内出现,和血清病相似: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大,腹痛。(三)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瘙痒、皮疹严重者可发生剥脱1.皮肤过敏反应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1.立即停药,协助患者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 2.立即皮下注射 0.1%盐酸肾上腺素 1ml,如症状不缓解 可每隔 30min 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 0.5ml,也可气管内给药, 直至患者脱离危险。病儿剂量酌减。 3.对症处理 1.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的症状。呼吸抑制时,肌内 注射可拉明(尼可刹米)、洛贝林(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 如出现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引 起窒息时,应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按医嘱给药。①抗过敏: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 25~50mg 或苯海拉明 40mg。地塞米松 5mg 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地塞米 松 5~10mg 或氢化可的松 200mg 加 5~10%葡萄糖溶液 300~500ml 静脉滴注,②改善微循环:静脉注射 10%葡萄糖溶 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 间羟胺等以使血压回升。 3.如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如实施体外心脏按 压及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等。 (四)针灸 针刺人中、十宣、内关穴, 行强刺激。 (五)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不断评价病情动态,治 疗与护理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患者未脱离危险期、 不宜搬动。 (二)血清病型反应 用药后 7~12 天内出现,和血清病相似:发热,关节肿痛, 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大,腹痛。 (三)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1.皮肤过敏反应 表现为瘙痒、皮疹严重者可发生剥脱

性皮炎。 2.呼吸系统过敏反应可引起哮喘或促使原有的哮喘发 3.消化系统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也可引起过敏性 紫镀,以腹痛和便血为主要症状。 三、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 1.试验前须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包括药物、 食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家族史, 2.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做过敏试验 3.患者在饥饿、剧烈运动或麻醉情况下不宜做过敏试验。 4.青霉素应现用现配 5.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三个环节:“药液配制、皮 内剂量、结果判断”。 6.两次注射时间不要相隔太近,以4一6小时为好。 7.严密观察患者,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min以防迟缓反 应的发生。 8.试验结果阳性的对策 四、青莓素过敏试验法 【目的】预防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提高用药安全性 【评估】 1.患者的“三史”(用药史、过敏史与家族史),如有青 霉素过敏史者则停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 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2.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 3。向患者解释过敏试验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 【计划】做好四个准备 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性皮炎。 2.呼吸系统过敏反应 可引起哮喘或促使原有的哮喘发 作。 3.消化系统过敏反应 过敏性胃肠炎,也可引起过敏性 紫癜,以腹痛和便血为主要症状。 三、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 1.试验前须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包括药物、 食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家族史。 2.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做过敏试验 3.患者在饥饿、剧烈运动或麻醉情况下不宜做过敏试验。 4.青霉素应现用现配 5.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 三个环节:“药液配制、皮 内剂量、结果判断”。 6.两次注射时间不要相隔太近,以 4—6 小时为好。 7.严密观察患者,首次注射后须观察 30min 以防迟缓反 应的发生。 8.试验结果阳性的对策 四、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目的】预防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提高用药安全性。 【评估】 1.患者的“三史”(用药史、过敏史与家族史),如有青 霉素过敏史者则停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 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2.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 3. 向患者解释过敏试验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 点。 【计划】做好四个准备 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3.患者准备 询问病人进食情况,空腹禁做药敏试验。嘱病人如厕, 皮试观察期间不要随意离开:向患者解释注射目的,不要搔 抓或揉按皮试局部:如有异常不适要随时告知医务人员。 4、环境准备 【实施】 1,皮内试验法 目的:预防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标准皮试液的剂量:200-500U/ml 皮内试验液的配制 结果判断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结,直径大于1cm,或周 围有伪足、有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可疑阳性:做对照试验 2.青霉素快速过敏试验法 实施皮内试验的注意事项 1.试验前应备好抢救的用物和药物, 2.试验前一定要问“三史”。 3.消毒时忌用碘酊,注射部位不可按揉。 4.可疑过敏患者,应做皮肤划痕试验: 试验结果可疑,可做对照试验 5.试验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3.患者准备 询问病人进食情况,空腹禁做药敏试验。嘱病人如厕, 皮试观察期间不要随意离开;向患者解释注射目的,不要搔 抓或揉按皮试局部;如有异常不适要随时告知医务人员。 4、环境准备 【实施】 1.皮内试验法 目的:预防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标准皮试液的剂量: 200-500U/ml 皮内试验液的配制 结果判断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结,直径大于 1cm,或周 围有伪足、有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可疑阳性:做对照试验 2.青霉素快速过敏试验法 实施皮内试验的注意事项 1.试验前应备好抢救的用物和药物。 2.试验前一定要问“三史” 。 3.消毒时忌用碘酊,注射部位不可按揉。 4.可疑过敏患者,应做皮肤划痕试验。 试验结果可疑,可做对照试验 5.试验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护理学院讲稿 (首页)授课时间:年日(周)月单元教材内容第十三章药物过敏教学任务或熟悉:其他药物皮试液的(章、节)试验教学目标配制浓度第二节破伤风抗毒掌握:TAT皮试液的配制素(TAT)过敏试验方法、TAT阳性患者脱敏第三节碘过敏试验注射法第四节 其他药物过敏试验重点:TAT皮试液的配制方法、TAT阳性患者脱敏注射法重点难点难点:TAT阳性患者脱敏注射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法第二节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案例导课一、过敏反应的原因应用多媒体课件二、TAT过敏试验法讲述提间三、 TAT 脱敏注射注射法讨论第三节碘过敏试验小结一、皮内试验法与反应观察、静脉住射试验法与反应观察三、口服试验法与反应观察第四节其他药物过敏试验、先锋霉素过敏试验法二、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三、链霉素过敏试验法作业和作业:学生学习参4.叙述TAT过敏反应的原因考文献如果患者 TAT 阳性皮内过敏试验呈阳性结果,你将如何处理?参考文献:1.新编护理学基础(新版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姜安丽2.基础护理学(第5版)主编:李小寒本节的主要的学习内容是破伤风抗毒素、过敏反应的原因、TAT过敏试验法、TAT脱敏注射注射法及碘过敏试验。通过本节的学课后小结习应主要掌握 TAT 皮试液的配制方法、TAT 阳性患者脱敏注射法
护理学院讲稿(首页)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周 ) 单元 教材内容 (章、节) 第十三章 药物过敏 试验 第二节 破伤风抗毒 素(TAT)过敏试验 第三节 碘过敏试验 第四节 其他药物过 敏试验 教学任务或 教学目标 熟悉:其他药物皮试液的 配制浓度 掌握:TAT 皮试液的配制 方法、TAT 阳性患者脱敏 注射法 重点难点 重点:TAT 皮试液的配制方法、TAT 阳性患者脱敏注射法 难点:TAT 阳性患者脱敏注射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方法 第二节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 一、过敏反应的原因 二、TAT 过敏试验法 三、TAT 脱敏注射注射法 第三节 碘过敏试验 一、皮内试验法与反应观察 二、 静脉住射试验法与反应观察 三、口服试验法与反应观察 第四节 其他药物过敏试验 一、先锋霉素过敏试验法 二、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 三、链霉素过敏试验法 案例导课 应用多媒体课件 讲述 提问 讨论 小结 作业和 学生学习参 考文献 作业: 4. 叙述 TAT 过敏反应的原因 如果患者 TAT 阳性皮内过敏试验呈阳性结果,你将如何处理? 参考文献: 1.新编护理学基础(新版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姜安丽 2.基础护理学(第 5 版) 主编:李小寒 课后小结 本节的主要的学习内容是破伤风抗毒素、过敏反应的原因、TAT 过敏试验法、TAT 脱敏注射注射法及碘过敏试验。通过本节的学 习应主要掌握 TAT 皮试液的配制方法、TAT 阳性患者脱敏注射法

第二节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一、过敏反应的原因TAT对于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二、 TAT 过敏试验法(一)用物及病人准备1.用物准备2.患者准备询问用药史与过敏史,如病人曾用过TAT,停药时间超过一周,仍需做过敏试验。(二)试验液的配制1.配制TAT皮试液用1ml注射器吸取TAT药液(1500u/ml)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ml含150u)。2.皮内试验取上述皮试液0.1ml(内含15u)作皮内注射,20分钟后判断皮试结果。阴性:局部无红肿,皮丘增大不超过1.5cm,无异常全身反应。阳性:局部反应为皮丘红肿,硬结大于1.5cm,红晕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全身过敏反应、血清病型反应和青霉素过敏反应相同。若试验结果可疑阳性时应在另一侧手的前臂内侧用等渗盐水作对照试验,如局部出现同样的结果,且无自觉症状则为阴性。皮试结果阴性者,将余液0.9ml一次性肌内注射。对过敏试验阳性者须用脱敏注射。三、TAT 脱敏注射法脱敏注射法是将破伤风抗毒素分次少量注入体内的方法(见表13-2)。注射前按照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需要准备好急救用物
第二节 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 一、过敏反应的原因 TAT 对于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引 起过敏反应。 二、TAT 过敏试验法 (一)用物及病人准备 1.用物准备 2.患者准备 询问用药史与过敏史,如病人曾用过 TAT, 停药时间超过一周,仍需做过敏试验。 (二)试验液的配制 1.配制 TAT 皮试液 用 1ml 注射器吸取 TAT 药液 (1500u/ml)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1ml(每 ml 含 150u)。 2.皮内试验 取上述皮试液 0.1ml(内含 15u)作皮内 注射,20 分钟后判断皮试结果。 阴性:局部无红肿,皮丘增大不超过 1.5cm,无异常全身 反应。 阳性:局部反应为皮丘红肿,硬结大于 1.5cm,红晕超过 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全身过敏反应、血清病型反应和 青霉素过敏反应相同。 若试验结果可疑阳性时应在另一侧手的前臂内侧用等渗 盐水作对照试验,如局部出现同样的结果,且无自觉症状则 为阴性。 皮试结果阴性者,将余液 0.9ml 一次性肌内注射。对过 敏试验阳性者须用脱敏注射。 三、TAT 脱敏注射法 脱敏注射法是将破伤风抗毒素分次少量注入体内的方法 (见表 13-2)。注射前按照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需要准备好急救 用物

表13-2TAT脱敏注射法 次数 加入生理盐水 量(ml) 注射法 1 0.1 0.9 肌内注射 2 0.2 0.8 肌内注射 3 0.3 0.7 肌内注时 余量 稀释至1l 肌内注射 每隔20分钟进行肌内注射一次,每次注射后均需密切观 察。在脱敏注射过程中,如发现病人有气促、面容苍白、紫 绀、荨麻疹及头晕、心跳不适、过敏性休克等全身反应时, 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配合医生处理。待症状消退,情况好转后 减少每次注射的剂量,增加注射次数,在密切观察病人情况 下,逐步完成所需的全量。 TAT过敏反应的急救处理同青霉素过敏试验。 第二节碘过敏试验 一、皮内试验法与反应观察 取碘造影剂0.1l作皮内注射,注射后随时观察病人反 应,20分钟后观察反应结果。如注射处有红肿、硬块、直径 超过1cm以上者为阳性。 二、静脉注射试验法与反应观察 静脉注射造影剂1ml(30%泛影葡胺1ml),注射后随时观 察病人的反应,5一10分钟观察结果,如病人有恶心、呕吐, 手足麻木感及有血压、脉搏、呼吸和面色等改变为阳性反应 三、口服试验法与反应观察 于检查前三天起口服碘化钾(或碘化钠),每次10l,每 日三次,服药后出现流泪、流涕、口麻、头晕、心悸、呕吐 或荨麻疹等反应为阳性反应。 四、口含试验法与反应观察 将碘造影剂2~3滴滴于舌下,5~10分钟后判断反应结 果,如出现舌下充血、肿、病人感觉舌麻木、流涎,即为阳 性反应
表 13-2 TAT 脱敏注射法 次数 TAT 量 (ml) 加入生理盐水 量(ml) 注射法 1 0.1 0.9 肌内注射 2 0.2 0.8 肌内注射 3 0.3 0.7 肌内注射 4 余量 稀释至 1ml 肌内注射 每隔 20 分钟进行肌内注射一次,每次注射后均需密切观 察。在脱敏注射过程中,如发现病人有气促、面容苍白、紫 绀、荨麻疹及头晕、心跳不适、过敏性休克等全身反应时, 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配合医生处理。待症状消退,情况好转后, 减少每次注射的剂量,增加注射次数,在密切观察病人情况 下,逐步完成所需的全量。 TAT 过敏反应的急救处理同青霉素过敏试验。 第二节 碘过敏试验 一、皮内试验法与反应观察 取碘造影剂 0.1ml 作皮内注射,注射后随时观察病人反 应,20 分钟后观察反应结果。如注射处有红肿、硬块、直径 超过 1cm 以上者为阳性。 二、静脉注射试验法与反应观察 静脉注射造影剂 1ml(30%泛影葡胺 1ml),注射后随时观 察病人的反应,5~10 分钟观察结果,如病人有恶心、呕吐, 手足麻木感及有血压、脉搏、呼吸和面色等改变为阳性反应。 三、口服试验法与反应观察 于检查前三天起口服碘化钾(或碘化钠),每次 10ml,每 日三次,服药后出现流泪、流涕、口麻、头晕、心悸、呕吐 或荨麻疹等反应为阳性反应。 四、口含试验法与反应观察 将碘造影剂 2~3 滴滴于舌下,5~10 分钟后判断反应结 果,如出现舌下充血、肿、病人感觉舌麻木、流涎,即为阳 性反应

五、眼结合膜试验法与反应观察 取碘造影剂1~2滴滴入一侧眼内,5一10分钟后判断反 应结果即对照观察双眼。如滴药侧眼结合膜表现充血、水肿 时,即为阳性反应 第三节其他药物过敏试验 一、先锋霉素过敏试验法 先锋霉素V1皮试液标准浓度为含500ug/ml。皮试液配制 方法如下: 表(13-3)先锋素VI皮试液配制法(500ug/m1) 先锋霉素V虹 加入生理盐水 0.5g/瓶 2m1 取上液0.2ml 0.8m1 取上液0.1ml 0.9ml 取上液0.1ml 0.9ml 注:每次配制时均需将溶液混合均匀。 有关皮试的评估、准备、结果的判断以及过敏反应的处 理,参阅青霉素皮内试验有关内容。 二、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 (一)皮内试验法 取0.25%普鲁卡因液0.1ml作皮内注射,注射后随时观察 病人反应,20分钟后判断反应结果。 (二)快速过敏试验法参见PG快速过敏试验法。 (三)反应的观察和处理 结果的判断和过敏反应的处理可参照青霉素过敏试验。 三、链霉素过敏试验法 链霉素(streptomycin)是一种氨基葡萄糖型抗生素, (一)皮内试验药液的配制与试验方法 皮内试验药液的标准浓度为:2500u/ml1
五、眼结合膜试验法与反应观察 取碘造影剂 1~2 滴滴入一侧眼内,5~10 分钟后判断反 应结果即对照观察双眼。如滴药侧眼结合膜表现充血、水肿 时,即为阳性反应。 第三节其他药物过敏试验 一、先锋霉素过敏试验法 先锋霉素 VI 皮试液标准浓度为含 500ug/ml。皮试液配制 方法如下: 表(13-3)先锋霉素 VI 皮试液配制法(500ug/ml) 先锋霉素 VI 加入生理盐水 单位 /ml 0.5g/瓶 2ml 250mg/ml 取上液 0.2ml 0.8ml 50mg /ml 取上液 0.1ml 0.9ml 5mg/ml 取上液 0.1ml 0.9ml 500ug/ml 注:每次配制时均需将溶液混合均匀。 有关皮试的评估、准备、结果的判断以及过敏反应的处 理,参阅青霉素皮内试验有关内容。 二、 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 (一) 皮内试验法 取 0.25%普鲁卡因液 0.1ml 作皮内注射,注射后随时观察 病人反应,20 分钟后判断反应结果。 (二) 快速过敏试验法 参见 PG 快速过敏试验法。 (三)反应的观察和处理 结果的判断和过敏反应的处理可参照青霉素过敏试验。 三、链霉素过敏试验法 链霉素(streptomycin)是一种氨基葡萄糖型抗生素, (一)皮内试验药液的配制与试验方法 皮内试验药液的标准浓度为:2500u/ml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负责人:刘兴山,主讲:姚新).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刮痧法.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耳穴埋豆法.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拔罐法.pptx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针刺法.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艾灸法.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体质调护.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方剂基础知识.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用药护理.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饮食护理.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肾与膀胱病辨证.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方药基本知识及用药护理(中药的基本知识).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病情观察.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生活起居护理.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肺与大肠病的辨证施护.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脾与胃病的辨证施护.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心与小肠病辨证施护.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肝与胆病的辨证施护.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卫气营血辨证.ppt
-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四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法.doc
-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章 排泄护理.doc
-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doc
-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七章 临终护理学.doc
-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八章 医疗护理文件记录与管理.doc
-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五章 标本采集.doc
-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九章 护理职业防护.doc
-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六章 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急救护理.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医疗环境(含答案).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舒适、疼痛护理、休息与睡眠(含答案).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含答案).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人体力学与护理、卧位、搬运、活动与安全(含答案).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病人的清洁护理(含答案).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含答案).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冷热疗法(含答案).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饮食护理(含答案).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临终病人的护理(含答案).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标本采集(含答案).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急救护理(含答案).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排泄护理(含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