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5.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

河北省地霞工程研究中心第十四讲口5.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
q5.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 第 十 四 讲

河北省地霞工程研究中心$5.3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5.3.1框架内力与位移计算框架结构设计的过程及内容:结构布置及构件截面尺寸确定一计算简图荷载计算一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一水平(地震)作用计算一内力计算(竖向、水平向)一内力组合截面强度计算一变形验算一一构造措施等
框架结构设计的过程及内容: 结构布置及构件截面尺寸确定——计算简图—— 荷载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水平(地震)作 用计算——内力计算(竖向、水平向)——内力组合— —截面强度计算——变形验算——构造措施等 5.3.1 框架内力与位移计算 §5.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

河北省地霞工程研究中心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一)计算简图00KJ-9D00.91KJ-8C0s-IxCTNe-fyr-f9层10010001KJ-118037.207.207.207.207.207.207.205.40456783(a)007.206.005T777m77横向框架;纵向框架cDB(b)跨度,层高,不荷载作用位置和大小
一、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一)计算简图 横向框架;纵向框架 跨度,层高,荷载作用位置和大小

河北省地霞工程研究中心(一)、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FEk = α ·G,一般情况下可用底部剪力法eq周期计算可采用顶点位移法T, = 1.7y,Vur非结构墙体影响系娄1 =0.6~0.8G,HF,=1-8,)F各楼层地震作用标准值EkZG,H△F,=S,F顶层附加地震作用Ek
(一)、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可用底部剪力法 周期计算可采用顶点位移法 非结构墙体影响系数 FEk Geq T 7 t u T 1 . 1 0.6 ~ 0.8 T 各楼层地震作用标准值 n Ek j j i i i F G H G H F (1 ) 顶层附加地震作用 Fn n FEk

河北省地霞工程研究中心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1)反弯点法反弯点法适用条件:层数较少,梁柱线刚度比大于3时反弯点位里宅层0.7HT7
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反弯点法 反弯点法适用条件:层数较少,梁柱线刚度比大于3时 。 反弯点位置:上部 0.5H , 底层 0.7H

河北省地霞工程研究中心内力计算步骤:一计算柱弯矩层间剪力分配到柱根据节点平衡计算梁弯矩。十子1447
内力计算步骤: 层间剪力分配到柱——计算柱弯矩 ——根据节点平衡计算梁弯矩

满北省地霞工程研究中心(2)、D值法(改进反弯点法)考虑上下梁刚度的影响,对反弯点位置加以修正。计算步骤如下:①、计算各层柱的侧移刚度D12EID= αh312EI8=1hEID=h3柱线刚度k.h修正系数,a-由梁柱线刚度比定。D = α -k。.12h2
(2)、D值法(改进反弯点法) 考虑上下梁刚度的影响,对反弯点位置加以修正。 计算步骤如下: ①、计算各层柱的侧移刚度D a ——修正系数, 由梁柱线刚度比定。 1 3 12 h EI D 3 1 2 E c I D h h EI k c c 2 1 2 D c k h 柱线刚度

河北省地霞工程研究中心边柱中柱α取值aKKK2一k一般层KKK2CC2+kK3K4k,+kz+ks+k4kj +kzR2kc2kcK3K6Ks0.5+k底层Ta二K2+kK3k=ks+kokkk
c k k k k 2 1 2 c k k k k k k 2 1 2 3 4 k k 2 c k k k 3 c k k k k 5 6 k k 2 0.5 Kc K2 K1 K c K 4 K 1 K 2 K 3 K3 Kc K5 Kc K6 边柱 中柱 α取值 一般层 底层

满北省地霞工程研究中心D②、计算各柱分配剪力D.VijZD,③、确定反弯点高度yy=(Yo + yi + y2 + y3)h标准反弯点高度比,查附表5-1P181Yo一上、下梁线刚度不同,对y。的修正值y1ki+ k2KK弯点上移,y1为正αk + k4KKAk+kα1k,+k弯点下移,y,为货出
②、计算各柱分配剪力 ③、确定反弯点高度y y0 ——标准反弯点高度比,查附表5-1 P181 y1 ——上、下梁线刚度不同,对y0 的修正值 弯点上移, y1 为正 值 弯点下移, y1 为负 值 i j j ij V D D V y (y y y y )h 0 1 2 3 K1 K2 K4 K3 1 3 4 1 2 1 k k k k 1 1 2 3 4 1 k k k k

满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上层层高与本层层高不同时,反弯点高度修正值。由Y2和nukα2=hy3—下层层高与本层层高不同时,反弯点高度修正值。M上计算柱端弯矩4、口上端M上 = Vi,×(h - y)M下MT = Vi, × y口下端
y2 ——上层层高与本层层高不同时,反 弯点高度修正值。由 和 查表。 ④、计算柱端弯矩 p 上端 p 下端 h hu 2 k ( ) M c Vij h y 上 y3 ——下层层高与本层层高不同时,反弯点高度修正值。 上 Mc 下 Mc Vij y M c Vij y 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5.1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及其分析 5.2 选型、结构布置和设计原则.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抗震试卷2(答案).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抗震试卷1(答案).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抗震试卷2(试题).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抗震试卷1(试题).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 1.1 地震 1.2 地震震级和烈度 1.3 地震震害概述.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2.1 场地划分与场地区划 2.2 地基抗震验算.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2.3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 1.4 工程抗震设防 1.5 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1 概述 3.2 单自由度体系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3.3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其反应谱.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4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3.5 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5 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6 竖向地震作用 3.7 结构平扭耦合地震反应与双向水平地震影响.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8 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4.2砌体结构的抗震计算4.3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9 结构抗震验算.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4.1砌体结构震害特点4.2多层砌体结构选型与布置.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5.4 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5.5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3.9 结构抗震验算.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4.1 多层砌体结构的震害特点 §4.2 多层砌体结构选型与布置.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4.3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计算 §4.4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3.8 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3.6 竖向地震作用 3.7 结构平扭耦合地震反应与双向水平地震影响.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3.5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最大地震反应与水平地震作用.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3.4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3.5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最大地震反应与水平地震作用.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3.1 概述 3.2 单自由度体系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3.3 单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与反应谱.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1.4 工程抗震设防 1.5 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2.3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2.1 场地划分与场地区划 2.2 地基抗震验算.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1.1 地震与地震动 1.2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1.3 地震灾害概说.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