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抗震试卷2(试题)

关合大学河北联o建筑结构抗震课试卷B9预制混凝土外增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是否采用刚性或柔性,与下列那项因素无关:A是否要求外增板参与受力B结构抗推刚度的大小2010-2011学年第1学期共2页第1页C抗震设防烈度的高低D结构的承载能力10就竖向荷载而言,三跨框架的最合理布置为:趣号总分/三四五A边跨大,中跨小B等跨式C边跨小,申跨大D圆形柱网茶分数二不定项择(每个2分,共10分)1强震三要素包括(单选题(每个1分,共10分)1A峰值加速度B频谱组成C地震烈度D持续时间1.抗震设防是以()为前提的。2下列属于概念设计的有()。o1A.现有的科技水平B.现有的国防水平A.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一班C.现有的经济条件D.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B.建筑形状力求简单、规则2.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以()为抗震设防目标。C.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可能地选离A.两个水准B.三个水准D.选用抗震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一C.两阶段D.三阶段E,选择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抗囊结构体系,传力明确,并有多道抗震防线二3.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个抗需设防类别。3抗震分析方法中的反应谱分析法包括():A. - B. 二A反应谱曲线法B底部剪力法olC.三D.四C振型分解法D功率谱输入法24时程分析法中的地震波可选用(4.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的要求。姓A反应谱曲线B人工地需波aA.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B.地震作用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抗震措施提高一度一C简诺波D实测强震记录C.本地区抗震防御烈度D.抗震烈度/5框架结构的构造措施有(J.5.在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的设计时,根据以往地震灾害的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成果首先进框架节点的构造措施框架柱中织筋、箍筋及弯钩等构造措施A.B行)设计C.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架D、框架架顶筋、底筋、箍筋的构造措施101A.极限B.概念E.增体有可靠的连接来C.构造D.估算鲁布6.()可以将不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每个单元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三名词解痒(每个4分,共20分)合理。B.变形缝A.温度缝1抗震设防烈度:OC.防震缝D.伸缩缝2等效剪切波速:3场地覆益层厚度:7下列结构类型中,耐震性能最佳的是:4地基土抗震承载力:A钢结构B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C预应力混凝土结构D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5硼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8下列哪些措施不能改善结构的延性:A减小杆件轴压比B使剪力墙先出现剪切届服C配置斜向钢筋D变单肢墙为双肢墙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线:年月日1.试题请按照模板编辑,只写试题,不留答题空白:考试方式:(开卷闭卷)教研室主任:12.内容请勿出边框
学号_ 姓名_ 班级_ 学院_ 河 北 联 合 大 学 建筑结构抗震 课试卷 B 2010-2011 学年 第 1 学期 共 2 页 第 1 页 ┊┊┊┊┊┊┊┊┊ 〇┊┊┊┊┊┊┊┊ 〇┊┊┊┊┊┊┊┊┊ 〇┊┊┊┊┊┊┊┊┊ 〇┊┊┊┊┊┊┊┊┊┊┊ 〇┊┊┊┊┊┊┊┊┊ ┊ 注: 1.试题请按照模板编辑,只写试题,不留答题空白; 2.内容请勿出边框。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一 单选题(每个 1 分,共 10 分) 1.抗震设防是以( )为前提的。 A.现有的科技水平 B.现有的国防水平 C.现有的经济条件 D.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 2.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以( )为抗震设防目标。 A.两个水准 B.三个水准 C.两阶段 D.三阶段 3.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 )个抗震设防类别。 A.一 B.二 C.三 D.四 4.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 )的要求。 A.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B.地震作用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抗震措施提高一度 C.本地区抗震防御烈度 D.抗震烈度 5.在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的设计时,根据以往地震灾害的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成果首先进 行( )设计。 A.极限 B.概念 C.构造 D.估算 6.( )可以将不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每个单元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 合理。 A.温度缝 B.变形缝 C.防震缝 D.伸缩缝 7 下列结构类型中,耐震性能最佳的是: A 钢结构 B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C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D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8 下列哪些措施不能改善结构的延性: A 减小杆件轴压比 B 使剪力墙先出现剪切屈服 C 配置斜向钢筋 D 变单肢墙为双肢墙 9 预制混凝土外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是否采用刚性或柔性,与下列那项因素无关: A 是否要求外墙板参与受力 B 结构抗推刚度的大小 C 抗震设防烈度的高低 D 结构的承载能力 10 就竖向荷载而言,三跨框架的最合理布置为: A 边跨大,中跨小 B 等跨式 C 边跨小,中跨大 D 圆形柱网 二 不定项选择(每个 2 分,共 10 分) 1 强震三要素包括( ): A 峰值加速度 B 频谱组成 C 地震烈度 D 持续时间 2 下列属于概念设计的有( )。 A.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 B.建筑形状力求简单、规则 C.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可能地远离 D.选用抗震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 E.选择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传力明确,并有多道抗震防线 3 抗震分析方法中的反应谱分析法包括( ): A 反应谱曲线法 B 底部剪力法 C 振型分解法 D 功率谱输入法 4 时程分析法中的地震波可选用( ): A 反应谱曲线 B 人工地震波 C 简谐波 D 实测强震记录 5 框架结构的构造措施有( )。 A.框架节点的构造措施 B.框架柱中纵筋、箍筋及弯钩等构造措施 C.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D.框架梁顶筋、底筋、箍筋的构造措施 E.墙体有可靠的连接来 三 名词解释(每个 4 分,共 20 分) 1 抗震设防烈度: 2 等效剪切波速: 3 场地覆盖层厚度: 4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5 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 四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诚信承诺:本人在考试中真实答卷, 没有作弊行为! 考试方式:(开卷 闭卷)

建筑结构抗震课试卷B共2页第2页-./1怎样理解大震、中震和小震?-2简述结构抗震验算的主要步骤及公式。43影响场地土液化的因素有哪些?o温茶4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设计中如何做到“强柱弱梁”设计原则?.计算题(共20分)五、.二下图所示框架结构建造在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场地上,该地区地震动参数区划的特-征周期分区为二区,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10g,结构的阳尼比为5=0.05,试用底部剪力法ol1解班计算该框架的层间地震剪力。(=0.08,T,=0.40s)1G, = 1200KN,G; = 1200kNH,=4m,H, =8mT, =1.02851ol1m2ZZ发k24mmiiorki4mo鲁布日注:年月1.试题请按照模板编辑,只写试题,不留答题空白:考试方式:(开卷闭卷)教研室主任:-2.内容请勿出边框
学号_ 姓名_ 班级_ 学院_ 建筑结构抗震 课试卷 B 共 2 页 第 2 页 ┊┊┊┊┊┊┊┊┊ 〇┊┊┊┊┊┊┊┊ 〇┊┊┊┊┊┊┊┊┊ 〇┊┊┊┊┊┊┊┊┊ 〇┊┊┊┊┊┊┊┊┊┊┊ 〇┊┊┊┊┊┊┊┊┊ ┊ 注: 1.试题请按照模板编辑,只写试题,不留答题空白; 2.内容请勿出边框。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1 怎样理解大震、中震和小震 ? 2 简述结构抗震验算的主要步骤及公式。 3 影响场地土液化的因素有哪些? 4 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设计中如何做到“强柱弱梁”设计原则? 五、 计算题(共 20 分) 下图所示框架结构建造在设防烈度为 7 度、Ⅱ类场地上,该地区地震动参数区划的特 征周期分区为 二区,设计基本加速度为 0.10g,结构的阻尼比为 = 0 .05 ,试用底部剪力法 计算该框架的层间地震剪力。 ( T s max = 0.08, g = 0.40 ) T s H m H m G kN G kN 1.028 4 , 8 1200 , 1200 1 1 2 1 2 == = = = k 2 k 1 m 2 m 1 4m 4m 诚信承诺:本人在考试中真实答卷, 没有作弊行为! 考试方式:(开卷 闭卷)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抗震试卷1(试题).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 1.1 地震 1.2 地震震级和烈度 1.3 地震震害概述.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2.1 场地划分与场地区划 2.2 地基抗震验算.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2.3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 1.4 工程抗震设防 1.5 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1 概述 3.2 单自由度体系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3.3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其反应谱.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4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3.5 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5 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6 竖向地震作用 3.7 结构平扭耦合地震反应与双向水平地震影响.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8 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4.2砌体结构的抗震计算4.3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9 结构抗震验算.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4.1砌体结构震害特点4.2多层砌体结构选型与布置.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5.1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及其分析 5.2 选型、结构布置和设计原则.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 5.4 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5.5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5.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大纲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抗震试卷1(答案).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抗震试卷2(答案).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5.1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及其分析 5.2 选型、结构布置和设计原则.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5.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5.4 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5.5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3.9 结构抗震验算.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4.1 多层砌体结构的震害特点 §4.2 多层砌体结构选型与布置.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4.3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计算 §4.4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3.8 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3.6 竖向地震作用 3.7 结构平扭耦合地震反应与双向水平地震影响.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3.5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最大地震反应与水平地震作用.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3.4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3.5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最大地震反应与水平地震作用.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3.1 概述 3.2 单自由度体系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3.3 单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与反应谱.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1.4 工程抗震设防 1.5 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2.3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2.1 场地划分与场地区划 2.2 地基抗震验算.ppt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1.1 地震与地震动 1.2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1.3 地震灾害概说.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