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毒素 BOTULINUM TOXIN

BOTULINUM TOX 肉毒毒素 by;黄宇晴叶雪
by:黄宇晴 叶雪 BOTULINUM TOXIN 肉毒毒素

CONTENTS Origin Characteristics 3 The symptom 4)Possible effective treatment
1 Origin 2 Characteristics CONTENTS 3 The symptom 4 Possible effective treatment

oRigin C Botulinum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Origin C.Botulinum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肉毒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灰 尘和水生生物中。肉毒杆菌孢子萌发并产生毒素 需要满足厌氧、非酸性pH、低糖、低盐等条件,这 样1条件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肉毒中毒的发 病率。当生长环境不利时,肉毒杆菌可形成孢子 不能被常规的食品加工流程所破坏。只有温度超 过116°C,才能在10min内将孢子破坏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肉毒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灰 尘和水生生物中。肉毒杆菌孢子萌发并产生毒素 需要满足厌氧、非酸性pH、低糖、低盐等条件,这 样1条件限制在一定程度 上降低了肉毒中毒的发 病率。当生长环境不利时,肉毒杆菌可形成孢子, 不能被常规的食品加工流程所破坏。只有温度超 过116°C,才能在10 min内将孢子破坏

Characteristics 8 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 classification

性质 肉毒毒素是已知微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强的物质,其被美 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列为A级生物恐怖剂,其对人类的致死 量为0.1-10ug,相当于3000-30000只小鼠半致死量 (lethal dose, 50%, LDso) 肉毒毒素通常是以神经毒素、血凝素、非毒素非血凝素 形成的一种相对分字量M)30万~90万的毒素复合物 肉毒毒素本身稳定性较差,不耐,8%C、10min或 煮沸几分钟即可失活但毒素复合物稳生好可长期贮 存而不失活性
肉毒毒素是已知微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强的物质,其被美 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列为A级生物恐怖剂,其对人类的致死 量为0.1~1.0ug,相当于3 000~30 000只小鼠半致死量 (lethal dose ,50%,LDso)。 肉毒毒素通常是以神经毒素、血凝素、非毒素非血凝素 形成的一种相对分子 量(Mr) 30万~90万的毒素复合物 肉毒毒素本身稳定性较差,不耐热, 80°C、10 min或 煮沸几分钟即可失活但毒素复合物的稳定性好,可长期贮 存而不失活性。 性质

作用过程 首先,毒素的重链结合域特异、不可逆地与突触前膜表面受 体相结合,然后通过细胞的内吞,形成个包裹毒素的酸性 小泡,进入到神经细胞内,因酸性环境使毒素分 变化使重链和轻链分离并借助重链跨膜结构域嵌入泡膜 的脂双层内形成跨膜孔洞介导轻链进入胞质内,特异性地 割神经递质释放所必需不同底物蛋白,阻断突触小泡中的神 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神经和朱去兴奋性和传导性、。 引起以肌肉松弛性麻痹为主的肉毒
首先,毒素的重链结合域特异、不可逆地与突触前膜表面受 体相结合,然后通过细胞的内吞,形成-个包裹毒素的酸性 小泡,进入到神经细胞内,因酸性环境使毒素分子构象发生 变化使重链和轻链分离,并借助重链跨膜结构域嵌入囊泡膜 的脂双层内形成跨膜孔洞介导轻链进入胞质内,特异性地切 割神经递质释放所必需不同底物蛋白,阻断突触小泡中的神 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神经和肌肉失去兴奋性和传导性, 引起以肌肉松弛性麻痹为主的肉毒中毒 作用过程

分类 根据肉毒毒素的抗原性,肉毒杆菌至今已有A、B、C (Ca和Cβ)、D、E、F、G等7个型,各型的肉毒杆 菌分别产生相应型的毒素。 A、B、E、F型可引起人群中毒,C、D型毒素要是 禽肉毒中毒的病原,对人不致病。 G型肉毒杆菌极少分离,未见G型菌引起人群中毒 我国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大多是由A型引起的,其他型相 对较少
根据肉毒毒素的抗原性,肉毒杆菌至今已有 A、B、C (Cα 和 Cβ)、D、E、F、G 等 7 个型,各型的肉毒杆 菌分别产生相应型的毒素。 A、B、E、F 型可引起人群中毒,C、D 型毒素主要是畜、 禽肉毒中毒的病原,对人不致病。 G 型肉毒杆菌极少分离,未见 G 型菌引起人群中毒报道。 我国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大多是由 A 型引起的,其他型相 对较少。 分类

The symptom
The symptom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考试大纲).doc
-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的种类和加工(PPT讲座).ppt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安全风险解析》汇编(2014-2018年).pdf
- 锦州医学院(锦州医科大学):《肉品科学与技术》课程各章部分习题(含参考答案).doc
- 锦州医学院(锦州医科大学):《肉品科学与技术》课程实训指导书(共十一个实验).doc
- 锦州医学院(锦州医科大学):《肉品科学与技术》课程试题与答案.doc
- 锦州医学院(锦州医科大学):《肉品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肉制品加工技术(食品类、畜牧兽医专业适用,共十二章,含实训).doc
- 锦州医学院(锦州医科大学):《肉品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十章,主讲:王玉田).ppt
- 锦州医学院(锦州医科大学):《肉品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doc
- 东北农业大学:《蛋制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部分 第九章 干燥蛋制品(2/2)、第十章 其它蛋制品、第十一章 变质蛋及副产品利用.ppt
- 东北农业大学:《蛋制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部分 第五章 鲜蛋的贮藏(2/2)、第六章 再制蛋加工.ppt
- 东北农业大学:《蛋制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部分 绪论(李晓东)、第一章 禽蛋的物理结构及化学成分、第三章 禽蛋的质量鉴定、第五章 鲜蛋的贮藏(1/2).ppt
- 东北农业大学:《蛋制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部分 第七章 液蛋与浓缩蛋液、第八章 冰蛋(冷冻蛋)、第九章 干燥蛋制品.ppt
- 东北农业大学:《乳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我国乳品加工业生产现状、技术创新趋势与发展战略(主讲:李晓东).ppt
- 东北农业大学:《乳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奶油的加工(2/2)、第十二章 发酵乳及乳酸菌饮料的加工.ppt
- 东北农业大学:《乳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冰淇淋的加工(2/2)、第十四章 其它乳制品.ppt
- 东北农业大学:《乳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乳的化学成分和性质 第三节 乳的物理性质 第四节 异常乳、第六章 乳中微生物及原料乳质量的控制 第一节 乳中微生物的来源和生长.ppt
- 东北农业大学:《乳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冰淇淋的加工(1/2).ppt
- 东北农业大学:《乳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乳粉(2/2)、第十一章 奶油的加工(1/2).ppt
- 东北农业大学:《乳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炼乳(2/2)、第十章 乳粉(1/2).ppt
- 清华大学:茶饮料生产线萃取过程6σ质量改善.pptx
- 《食品保藏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食品的化学保藏.ppt
- 《食品工艺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食品低温处理和保藏.ppt
-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维生素与矿质元素.ppt
- Intraspecific Trait Vari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Food Chains.pptx
- 食品安全(PPT讲稿)食品污染、食物中毒.ppt
- 日立(L-8900)氨基酸(amino acid)自动分析仪(应用介绍).ppt
-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课件讲稿PPT,共七个实验).ppt
- 复旦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pptx
-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章 食品添加剂.ppt
-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健康与女性美(PPT讲稿,食品学院:范志红).ppt
- 四川大学:《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存储过程与触发器.ppt
- 复旦大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pptx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考试大纲.pdf
- 吉首大学:《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考核大纲.pdf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食物与健康.ppt
- 四川大学:营养学基础(PPT课件讲稿)矿物质、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ppt
- 《食品发酵设备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发酵与酿造的主要设备.ppt
- 《乳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鲜乳的标准、检验及预处理.ppt
-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章 食物在体内的过程.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