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2)张载与气本论哲学的日趋完善
第二章 张载与气本论哲学的日趋完善 20212/23
2021/2/23 1 第二章 张载与气本论哲学的日趋完善
张载为学,志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 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近思 录拾遗》),可谓高远;“终日危坐一室,左 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 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 亦未尝须臾忘也”(《宋史张载传》),可谓 尽力。主要的哲学著作有:《正蒙》、《横渠易 说》、《经学理窟》和《张子语录》等,后人 编为《张子全书》。 2021/2/23
2021/2/23 2 张载为学,志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 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近思 录拾遗》),可谓高远;“终日危坐一室,左 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 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 亦未尝须臾忘也”(《宋史·张载传》),可谓 尽力。主要的哲学著作有:《正蒙》、《横渠易 说》、《经学理窟》和《张子语录》等,后人 编为《张子全书》
张载(10201077) 字子厚,祖籍大梁(今 河南开封),生于长安 (今陕西西安),后侨 寓于凤翔郿县(今陕西 眉县)横渠镇。因其在 横渠镇讲学,学者称为 横渠先生;其弟子多为 关中人,故其学派被称 为“关学”。 2021/2/23
2021/2/23 3 张载(1020—1077) 字子厚,祖籍大梁(今 河南开封),生于长安 (今陕西西安),后侨 寓于凤翔郿县(今陕西 眉县)横渠镇。因其在 横渠镇讲学,学者称为 横渠先生;其弟子多为 关中人,故其学派被称 为“关学”
“太虚即气”的本原构成论 2021/2/23
2021/2/23 4 一、 “太虚即气”的本原构成论
事物发生与组合问题上的认识,张载最受 人关注的是关于“气”的思想。张载认为,世 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他说: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 皆气也 (自注:舍气,有象否?非象, 有意否?)(《正蒙乾称》 所谓气也者,非待其蒸郁凝聚,接于目而 后知之;苟健、顺、动、止、浩然、湛然之得 言,皆可名之象尔。然则象若非气,指何为象? 《正蒙·神化》 2021/2/23
2021/2/23 5 事物发生与组合问题上的认识,张载最受 人关注的是关于“气”的思想。张载认为,世 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他说: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 皆气也。……(自注:舍气,有象否?非象, 有意否?)(《正蒙·乾称》) 所谓气也者,非待其蒸郁凝聚,接于目而 后知之;苟健、顺、动、止、浩然、湛然之得 言,皆可名之象尔。然则象若非气,指何为象? (《正蒙·神化》)
张载不仅把可摹写的一切看作是“有”和 象”,看作是“气”,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他提出“虚空即气”、“太虚即气”的命题。 他说: 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 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 从来,则深于《易》者也。(《正蒙太和》)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 即气,则无无。 诸子浅妄,有有无之分 202平穷理之学也。(同上
2021/2/23 6 张载不仅把可摹写的一切看作是“有”和 “象” ,看作是“气”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他提出“虚空即气” 、 “太虚即气”的命题。 他说: 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 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 从来,则深于《易》者也。(《正蒙·太和》)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 即气,则无无。………诸子浅妄,有有无之分, 非穷理之学也。(同上)
至于无形之太虚与有形之物的差别,张载 说 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 象,不失吾常。(《正蒙·太和》) 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 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 散也,安得遽谓之无?(同上) 2021/2/23
2021/2/23 7 至于无形之太虚与有形之物的差别,张载 说: 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 象,不失吾常。(《正蒙·太和》) 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 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 散也,安得遽谓之无?(同上)
张载提出的“太虚即气”命题,解决了哲 学上的“有无”之辩。他说: 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 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 有无混一之常。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 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 相待而有,陷于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此 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体虚空为性,不知本天道 为用,反以人见之小因缘天地。(《正蒙太 20和》)
2021/2/23 8 张载提出的“太虚即气”命题,解决了哲 学上的“有无”之辩。他说: 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 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 有无混一之常。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 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 相待而有,陷于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此 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体虚空为性,不知本天道 为用,反以人见之小因缘天地。(《正蒙·太 和》)
此外,张载还把“虚空即气”、“太虚即 ”的观点运用于自然科学研究。比如,在天 文学的宇宙结构研究中,他说: 地纯阴凝聚于中,天浮阳运旋于外,此天 地之常体也。恒星不动,纯系乎天,与浮阳运 旋而不穷者也。日月五星逆天而行,并包乎地 者也。地在气中,虽顺天左旋,其所系辰象随 之,稍迟则反移徙而右尔,间有缓速不齐者 七政之性殊也。(《正蒙·参两》) 2021/2/23
2021/2/23 9 此外,张载还把“虚空即气” 、 “太虚即 气”的观点运用于自然科学研究。比如,在天 文学的宇宙结构研究中,他说: 地纯阴凝聚于中,天浮阳运旋于外,此天 地之常体也。恒星不动,纯系乎天,与浮阳运 旋而不穷者也。日月五星逆天而行,并包乎地 者也。地在气中,虽顺天左旋,其所系辰象随 之,稍迟则反移徙而右尔,间有缓速不齐者, 七政之性殊也。(《正蒙·参两》)
二、“由气化有道之名”的太和理念 2021/2/23 10
2021/2/23 10 二、“由气化有道之名”的太和理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1)陈抟与宋代理学的初步建立.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8)晚唐五代道教哲学的新动向.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7)刘禹锡、柳宗元的天人哲学与历史观.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6)韩愈、李翱心性哲学与反佛思想.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4)隋至盛唐道教地位的提高与重玄哲学.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3)隋唐佛教宗派的兴盛与思想发展.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2)儒家经学的发展及其哲学倾向.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1)隋朝至初唐政治哲学的主要建树.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引言(詹石窗).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8)范缜与魏晋南北朝的反宗教思潮.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6)王弼与魏晋玄学.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5)道教产生及其早期哲学.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3)董仲舒的崇天哲学与谶纬.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2)汉代黄老之学的勃兴.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1)秦王朝的统一与儒家经学的曲折流布.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引言.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目录(詹石窗).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8)兵家的军事哲学思想.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7)法家的由来与法治哲学思想.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6)管仲学派及其科技哲学思想.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3)二程兄弟在理学思想发展中的贡献.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4)朱熹的学术生涯及其理学集大成.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5)陆九渊、王守仁以 “心”为本的哲学.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6)明末清初儒家的历史反思与思想总结.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7)清代汉学与颜元戴震的理性反思.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8)明清道教与民间宗教.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1)近代哲学的先驱.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3)民主革命时期的理论探索.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5)近现代佛学研究之复兴.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6)西方思潮在中国的回应.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7)近现代中国美学的创立与发展.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1)中国原始社会思维形态与商周宗教变革.ppt
- 哲学电子书合集(PDF):《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德】尼采.pdf
- 哲学电子书合集(PDF):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潮《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德〕汉斯·昆伯尔.pdf
- 哲学电子书合集(PDF):基督教学术研究文库《莫扎特:音乐的神性与超验的踪迹》卡尔·巴特汉斯·昆.pdf
- 哲学电子书合集(PDF):《没有水,没有月亮——禅的故事》【印度】奥修 NOWATER, NOMOON.pdf
- 哲学电子书合集(PDF):基督教学术研究文库《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潘能伯格.pdf
- 哲学电子书合集(PDF):基督教学术研究文库《自我认识——思想自传》尼·别尔嘉耶夫.pdf
- 哲学电子书合集(PDF):基督教学术研究文库《生存神学与末世论》布尔特曼.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