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3)隋唐佛教宗派的兴盛与思想发展
第三章隋唐佛教宗派的 兴盛与思想发展 2021/2/23
2021/2/23 1 第三章 隋唐佛教宗派的 兴盛与思想发展
中国佛教至隋唐而至于鼎盛,本期的佛教 宗派融入了南北诸家师说,在哲学上取得了重 大进展。其中,比较重要的派别有三论宗、天 台宗、华严宗、禅宗、唯识宗、密宗、净土宗 律宗等。三论宗以《中论》、《百论》、《十 二门论》为渊薮,着力闻发龙树一系的中观思 想,其精髓和诠释格式为诸宗派广泛采纳。玄 2021/2/23
2021/2/23 2 中国佛教至隋唐而至于鼎盛,本期的佛教 宗派融入了南北诸家师说,在哲学上取得了重 大进展。其中,比较重要的派别有三论宗、天 台宗、华严宗、禅宗、唯识宗、密宗、净土宗、 律宗等。三论宗以《中论》、《百论》、《十 二门论》为渊薮,着力阐发龙树一系的中观思 想,其精髓和诠释格式为诸宗派广泛采纳。玄
奘的唯识宗引入了印度式繁琐的名相分 析体例,不适合中土社会的思想实际, 故数传而绝。密、净、律诸宗,思想内 涵较少。因而,本章主要探讨中国佛教 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天台宗、华严宗与 禅宗。 2021/2/23
2021/2/23 3 奘的唯识宗引入了印度式繁琐的名相分 析体例,不适合中土社会的思想实际, 故数传而绝。密、净、律诸宗,思想内 涵较少。因而,本章主要探讨中国佛教 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天台宗、华严宗与 禅宗
、天台宗的性具圆教 2021/2/23
2021/2/23 4 一、天台宗的性具圆教
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是陈隋之际的智顗, 因为他的主要活动是在浙江天台山,故以 天台”为宗名。该宗奉持《妙法莲华经》 简称《法华经》为主要经典,所以又名“法 华宗”。在理论上,天台宗与他宗之不同在 于提出了一套以“性具圆教”为核心的佛教 哲学思想 2021/2/23
2021/2/23 5 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是陈隋之际的智顗, 因为他的主要活动是在浙江天台山,故以 “天台”为宗名。该宗奉持《妙法莲华经》 简称《法华经》为主要经典,所以又名“法 华宗”。在理论上,天台宗与他宗之不同在 于提出了一套以“性具圆教”为核心的佛教 哲学思想
(一)渊源与创始 天台宗虽然正式形成于隋朝,但其 渊源却可以追溯到北齐慧文和南岳慧思 两位禅师。 2021/2/23
2021/2/23 6 (一)渊源与创始 天台宗虽然正式形成于隋朝,但其 渊源却可以追溯到北齐慧文和南岳慧思 两位禅师
1、慧思与慧文 慧文生卒年代不详,慧思从慧文那里得到 “一心三观”的传承。所谓“一心三观”主要 是得自鸠摩罗什所译的“般若”类经论关于 “修习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的说法。 “道种智”即通晓大小乘的修持法门,“一切 智”即洞察一切法共相,“一切种智”即了达 诸法自相。慧文、慧思都强调三智“一心中 得 2021/2/23
2021/2/23 7 1、慧思与慧文 慧文生卒年代不详,慧思从慧文那里得到 “一心三观”的传承。所谓“一心三观”主要 是得自鸠摩罗什所译的“般若”类经论关于 “修习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的说法。 “道种智”即通晓大小乘的修持法门,“一切 智”即洞察一切法共相,“一切种智”即了达 诸法自相。慧文、慧思都强调三智“一心中 得
2、智顗(538-597) 公元560年在光州大苏山 从慧思受禅法。又往天 台山实修,完成他的 “圆融实相”说,再去 金陵敷演《法华》妙旨, 留下《法华文句》。后 在荆州当阳玉泉山,在 讲经说法留下《法华玄 义》、《摩诃止观》。 2021/2/23
2021/2/23 8 2、智顗(538-597) 公元560年在光州大苏山 从慧思受禅法。又往天 台山实修,完成他的 “圆融实相”说,再去 金陵敷演《法华》妙旨, 留下《法华文句》。后 在荆州当阳玉泉山,在 讲经说法留下《法华玄 义》、《摩诃止观》
3、天台宗的贡献 用有力的陈述来概括您对该主题的感想或 看作为较受公认的第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宗派,天台宗的贡献在于对汉魏以来不断输入 的诸家学说和修行法门进行系统的、恰如其分 的综合,既有高低浅深之别,又不失其各自独 立的价值 2021/2/23
2021/2/23 9 3、天台宗的贡献 用有力的陈述来概括您对该主题的感想或 看作为较受公认的第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宗派,天台宗的贡献在于对汉魏以来不断输入 的诸家学说和修行法门进行系统的、恰如其分 的综合,既有高低浅深之别,又不失其各自独 立的价值
《法华经》,《序品》曰 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 善 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 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 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苦萨说应六波罗蜜 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苦提,成一切种智 2021/2/23
2021/2/23 10 《法华经》,《序品》曰: 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 善。……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 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 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 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2)儒家经学的发展及其哲学倾向.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1)隋朝至初唐政治哲学的主要建树.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引言(詹石窗).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8)范缜与魏晋南北朝的反宗教思潮.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6)王弼与魏晋玄学.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5)道教产生及其早期哲学.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3)董仲舒的崇天哲学与谶纬.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2)汉代黄老之学的勃兴.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1)秦王朝的统一与儒家经学的曲折流布.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引言.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目录(詹石窗).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8)兵家的军事哲学思想.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7)法家的由来与法治哲学思想.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6)管仲学派及其科技哲学思想.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5)墨家的经验论哲学与名家.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4)儒家以仁道为核心的 哲学思想.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3)道家以“法自然”为主体的哲学思想.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23)《周易》的恩想体系与历史影响.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先秦的中国哲学专题课——易学的人文智慧与科技进步 Humanistic Wisdom of Yixu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ppt
-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PT教学课件_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范彩娥).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4)隋至盛唐道教地位的提高与重玄哲学.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6)韩愈、李翱心性哲学与反佛思想.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7)刘禹锡、柳宗元的天人哲学与历史观.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8)晚唐五代道教哲学的新动向.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1)陈抟与宋代理学的初步建立.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2)张载与气本论哲学的日趋完善.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3)二程兄弟在理学思想发展中的贡献.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4)朱熹的学术生涯及其理学集大成.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5)陆九渊、王守仁以 “心”为本的哲学.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6)明末清初儒家的历史反思与思想总结.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7)清代汉学与颜元戴震的理性反思.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8)明清道教与民间宗教.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1)近代哲学的先驱.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3)民主革命时期的理论探索.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5)近现代佛学研究之复兴.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6)西方思潮在中国的回应.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7)近现代中国美学的创立与发展.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1)中国原始社会思维形态与商周宗教变革.ppt
- 哲学电子书合集(PDF):《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德】尼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