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7)刘禹锡、柳宗元的天人哲学与历史观
第七章刘禹锡、柳宗元的 天人哲学与历史观 2021/2/23
2021/2/23 1 第七章 刘禹锡、柳宗元的 天人哲学与历史观
刘禹锡与柳宗元都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 哲学家。他们的论著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 的。在哲学上,柳宗元与刘禹锡主要是围绕天 人关系展开的。天人关系论,在中国哲学史上 占有相当重要之地位。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 家已经相当注意这个问题的思索。刘禹锡、柳 宗元,主要继承荀子一派的思想,并且有所发 展。刘、柳二人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一致性。所 以本章将二人的生平与思想放在一起考察 2021/2/23
2021/2/23 2 刘禹锡与柳宗元都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 哲学家。他们的论著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 的。在哲学上,柳宗元与刘禹锡主要是围绕天 人关系展开的。天人关系论,在中国哲学史上 占有相当重要之地位。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 家已经相当注意这个问题的思索。刘禹锡、柳 宗元,主要继承荀子一派的思想,并且有所发 展。刘、柳二人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一致性。所 以本章将二人的生平与思想放在一起考察
、刘禹锡、柳宗元的天人哲学 2021/2/23
2021/2/23 3 一、刘禹锡、柳宗元的天人哲学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彭城人, 贞元九年,刘禹锡进 士及第,又登博学宏 辞科 2021/2/23
2021/2/23 4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彭城人, 贞元九年,刘禹锡进 士及第,又登博学宏 辞科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河东人 进士及第、应举宏辞 科 2021/2/23
2021/2/23 5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河东人。 进士及第、应举宏辞 科
1、问题的起因 刘禹锡、柳宗元二人关于天人关系的探讨 引发于韩愈的一番议论。柳宗元撰《天说》 对韩氏的观点有所展示。他的基本看法是: 子诚有激而为是邪!则信辩且美矣。吾能 终其说。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 2021/2/23
2021/2/23 6 1、问题的起因 刘禹锡、柳宗元二人关于天人关系的探讨, 引发于韩愈的一番议论。柳宗元撰《天说》, 对韩氏的观点有所展示。他的基本看法是: 子诚有激而为是邪!则信辩且美矣。吾能 终其说。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
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寒而 暑者,世谓之阴阳。是虽大,无异果蒇、痈痔 草木也。假而有能去其攻穴者,是物也,其能 有报乎?繁而息之者,其能有怒乎?天地,大 果蒇也;元气,大痈痔也;阴阳,大草木也 其乌能赏功而罚祸乎?功者自功,祸者自祸, 欲望其赏罚者大谬;呼且怨,欲望其哀且仁者 愈大谬矣。子而信子之仁义以游其内,生而死 尔,乌置存亡得丧于果林、痛痔、草木耶? (《天说》 2021/2/23
2021/2/23 7 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寒而 暑者,世谓之阴阳。是虽大,无异果蓏、痈痔、 草木也。假而有能去其攻穴者,是物也,其能 有报乎?繁而息之者,其能有怒乎?天地,大 果蓏也;元气,大痈痔也;阴阳,大草木也, 其乌能赏功而罚祸乎?功者自功,祸者自祸, 欲望其赏罚者大谬;呼且怨,欲望其哀且仁者, 愈大谬矣。子而信子之仁义以游其内,生而死 尔,乌置存亡得丧于果蓏、痛痔、草木耶? (《天说》)
2、天人不相预 若深入一步发掘,我们可以看出,柳宗元 持“天人不相预”的观点。不过,刘禹锡对上 述韩愈与柳宗元的观点均不甚满意,他评论说: 世之言天者二道焉。拘于昭昭者则日 天与人实影响,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来 穷厄而呼必可闻,隐痛而祈必可答,如有物的 2021/2/23
2021/2/23 8 2、天人不相预 若深入一步发掘,我们可以看出,柳宗元 持“天人不相预”的观点。不过,刘禹锡对上 述韩愈与柳宗元的观点均不甚满意,他评论说: 世之言天者二道焉。拘于昭昭者则曰: “天与人实影响,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来, 穷厄而呼必可闻,隐痛而祈必可答,如有物的
然以宰者。”故阴骘之说胜焉。泥于冥冥者则 曰:“天与人实则异,霆震于畜木,未尝在罪; 春滋乎堇荼,未尝择善。跖、跻焉而遂,孔 颜焉而厄,是茫乎无有宰者。“故自然之说胜 焉。余之友河东解人柳子厚作天说以折韩退之 之言,文信美矣,盖有激而云,非所以尽天人 之际。故余作《天论》以极其辩云。(《天论 上》) 2021/2/23
2021/2/23 9 然以宰者。 ”故阴骘之说胜焉。泥于冥冥者则 曰:“天与人实则异,霆震于畜木,未尝在罪; 春滋乎堇荼,未尝择善。跖、跻焉而遂,孔、 颜焉而厄,是茫乎无有宰者。 ”故自然之说胜 焉。余之友河东解人柳子厚作天说以折韩退之 之言,文信美矣,盖有激而云,非所以尽天人 之际。故余作《天论》以极其辩云。(《天论 上》)
3、天人交相胜 刘禹锡认为“天人交相胜”,同时又认为 在自然领域与人文、社会领域,各自遵循不同 的规律。他说 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 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 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日 天与人交相胜耳 2021/2/23
2021/2/23 10 3、天人交相胜 刘禹锡认为“天人交相胜”,同时又认为 在自然领域与人文、社会领域,各自遵循不同 的规律。他说: 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 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 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 天与人交相胜耳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6)韩愈、李翱心性哲学与反佛思想.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4)隋至盛唐道教地位的提高与重玄哲学.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3)隋唐佛教宗派的兴盛与思想发展.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2)儒家经学的发展及其哲学倾向.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1)隋朝至初唐政治哲学的主要建树.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引言(詹石窗).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8)范缜与魏晋南北朝的反宗教思潮.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6)王弼与魏晋玄学.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5)道教产生及其早期哲学.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3)董仲舒的崇天哲学与谶纬.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2)汉代黄老之学的勃兴.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哲学(2.1)秦王朝的统一与儒家经学的曲折流布.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引言.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目录(詹石窗).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8)兵家的军事哲学思想.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7)法家的由来与法治哲学思想.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6)管仲学派及其科技哲学思想.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5)墨家的经验论哲学与名家.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4)儒家以仁道为核心的 哲学思想.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3)道家以“法自然”为主体的哲学思想.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8)晚唐五代道教哲学的新动向.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1)陈抟与宋代理学的初步建立.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2)张载与气本论哲学的日趋完善.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3)二程兄弟在理学思想发展中的贡献.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4)朱熹的学术生涯及其理学集大成.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5)陆九渊、王守仁以 “心”为本的哲学.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6)明末清初儒家的历史反思与思想总结.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7)清代汉学与颜元戴震的理性反思.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8)明清道教与民间宗教.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1)近代哲学的先驱.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3)民主革命时期的理论探索.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5)近现代佛学研究之复兴.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6)西方思潮在中国的回应.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7)近现代中国美学的创立与发展.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近现代中国哲学(5.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ppt
-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1)中国原始社会思维形态与商周宗教变革.ppt
- 哲学电子书合集(PDF):《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德】尼采.pdf
- 哲学电子书合集(PDF):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潮《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德〕汉斯·昆伯尔.pdf
- 哲学电子书合集(PDF):基督教学术研究文库《莫扎特:音乐的神性与超验的踪迹》卡尔·巴特汉斯·昆.pdf
- 哲学电子书合集(PDF):《没有水,没有月亮——禅的故事》【印度】奥修 NOWATER, NOMOO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