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及尿生成

实验8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实验9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实验8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 实验9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实验目的与意义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对动脉血管壁的侧压强。一般指主O动脉压。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相对稳定性通过神经、体液等因素的调节来实现。。参与支配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主要有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体液因素主要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他们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心脏收缩力、心率、房室传:导速度、心输出量、外周阻力等的调节来实现的
◆ 实验目的与意义 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对动脉血管壁的侧压强。一般指主 动脉压。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是相对 稳定的。这种相对稳定性通过神经、体液等因素的调 节来实现。 参与支配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主要有心交感神经和副交 感神经,体液因素主要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他们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心脏收缩力、心率、房室传 导速度、心输出量、外周阻力等的调节来实现的

实验目的与意义夹闭另一侧颈总动脉牵拉颈总动脉肾上腺素刺激迷走神经几种因素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
几种因素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 ◆ 实验目的与意义

夹闭右侧颈总动脉牵拉颈总动脉电刺激迷走神经肾上腺素
牵拉颈总动脉 夹闭右侧颈总动脉 电刺激迷走神经 肾上腺素

实验目的与意义尿的生成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肾小球的滤过:血浆中除了红细胞和绝大部分血浆蛋白以外的成分,都会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而到达肾小囊的囊腔,形成原尿。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原尿进入肾小管,经过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处理,约99%的水分及Nat、K+和葡萄糖等成分被重吸收回血液中。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在重吸收的同时,肾小管与集合管还能通过分泌活动,将某些血浆成分清除到管腔中,最后形成终尿流出。滤过血液肾小管和集合管dddddd分泌终尿重吸收福原尿肾小球OIOO#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
◆ 实验目的与意义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肾小球的滤过:血浆中除了红细胞和绝大部分血浆蛋 白以外的成分,都会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而到达肾小囊 的囊腔,形成原尿。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原尿进入肾小管,经过肾 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处理,约99%的水分及Na+ 、 K +和葡萄糖等成分被重吸收回血液中。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在重吸收的同时,肾小管与 集合管还能通过分泌活动,将某些血浆成分清除到管 腔中,最后形成终尿流出

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学甲酱上愿素记酒H垂体后叶素(抗利尿)呋塞米 (速尿)O105体际HNE
去甲肾上腺素 生理盐水 垂体后叶素(抗利尿) 呋塞米(速尿)

实验目的与意义学习哺乳动物气管插管、动脉插管技术观察记录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性调节学习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方法学习用膀胱插管法记录尿量的方法观察与分析几种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
学习哺乳动物气管插管、动脉插管技术 观察记录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性调节 学习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方法 学习用膀胱插管法记录尿量的方法 观察与分析几种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 ◆实验目的与意义

实验对象与器材家兔,兔手术台,哺乳动脉夹动物手术器械,压力换能器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刺激电极(计滴),铁支架,双凹夹,动脉插管,注射器,棉线,纱布,棉花保护电极止血钳压力换能器,动脉夹,止血钳,保护电极,气管插管,膀胱插管气管插管膀胱插管
◆ 实验对象与器材 家兔,兔手术台,哺乳 动 物 手 术 器 械 , 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 处理系统,刺激电极 (计滴),铁支架,双 凹夹,动脉插管,注射 器,棉线,纱布,棉花 压力换能器,动脉夹, 止血钳,保护电极,气 管插管,膀胱插管 压力换能器 止血钳 膀胱插管 保护电极 动脉夹 气管插管

试验用药品与试剂25%乌拉坦(氨基甲酸乙00.9%生理盐水,酯),125U/ml肝素,蒂罗德溶液,生理盐水,25%葡萄糖,1:10000肾上腺素,1:10000去甲肾上腺素,速尿(呋塞米),抗利尿激素(垂体后叶素)
◆ 试验用药品与试剂 0.9%生理盐水, 25%乌拉坦(氨基甲酸乙 酯),125 U/ml肝素,蒂罗德溶液,生理盐 水,25%葡萄糖, 1:10000肾上腺素, 1: 10000去甲肾上腺素,速尿(呋塞米),抗利 尿激素(垂体后叶素)

实验步骤○连通液导系统将压力换能器的一侧支管,通过输液管连接动脉插管。将换能器固定于铁支架上,用装有20ml125U/ml肝素的注射器向另一侧支管内推注,使整个液导系统充满液体后,用止血钳夹住推注肝素端的侧支管。数据线与记录仪通道一相连。注意:液导系统内不可有气泡。压力换能器
◆ 实验步骤 连通液导系统 将压力换能器的一侧支管,通过输液管连接动脉插 管 。 将 换 能 器 固 定 于 铁 支 架 上 , 用装有 20ml 125U/ml肝素的注射器向另一侧支管内推注,使整 个液导系统充满液体后,用止血钳夹住推注肝素端 的侧支管。数据线与记录仪通道一相连。 注意:液导系统内不可有气泡。 压力换能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Immunochemical techniques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pdf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种子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绪论.pdf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野外综合实习.pdf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种子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裸子植物.pdf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种子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被子植物的分类(单子叶植物).pdf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种子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被子植物的分类(蔷薇亚纲、菊亚纲).pdf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种子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被子植物的分类(木兰亚纲、金缕梅亚纲、石竹亚纲、五桠果亚纲).pdf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种子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裸子植物(主讲:王菁兰).pdf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种子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经典植物分类学研究方法.pdf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种子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绪论、第一章 植物分类简史及主要系统、第二章 植物的分类阶元和命名法.pdf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Immunoblotting(Western blotting or Protein blotting).pdf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绪论、微生物形态的观察.pdf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蟾蜍心室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在体蛙类心搏起点与传导阻滞.pdf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烟草幼苗的组织培养.pdf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课件(讲稿)Immunofluorescence Observation of Microtubule.pdf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课件(讲稿)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and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pdf
- 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化学基础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ppt
- 细胞复苏及冻存(实验原理).pdf
- 《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pdf
- 沈阳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授课教案(48学时,共十一个实验,主讲教师:王泽).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一部分 生命的起源 第1章 生物科学.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一部分 生命的起源 第2章 分子.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一部分 生命的起源 第3章 生命的化学基石.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一部分 生命的起源 第4章 生命的起源与早期演化.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二部分 细胞的生物学 第5章 细胞的结构.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二部分 细胞的生物学 第6章 膜.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二部分 细胞的生物学 第7章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三部分 生物能学 第8章 能量和代谢.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三部分 生物能学 第9章 细胞呼吸.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三部分 生物能学 第10章 光合作用.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三部分 生物能学 第11章 细胞分裂.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三部分 生物能学 第12章 有性生殖与减数分裂.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三部分 生物能学 第13章 遗传模式.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三部分 生物能学 第14章 DNA——遗传物质.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三部分 生物能学 第15章 基因及其作用.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三部分 生物能学 第16章 基因表达的调控.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三部分 生物能学 第17章 发育的细胞生物学机制.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五部分 第18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五部分 第19章 基因技术.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六部分 进化 第20章 种群中的基因.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