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5.2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联系

Microbiology 第二节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联系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联系 第二节

Microbiology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在生物体内 是偶联进行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 立统一的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在生物体内 是偶联进行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 立统一的

Microbiology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关条图 0, 分解代谢 最初能源 有机能源 C0,+分解代 谢产物 ATP H 中间代谢物 生长繁殖 细胞组分 小分子 +合成代谢产物 合成代谢 营养物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 虚线表示细胞与环境的界限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关系图

异养生物 有机物一 -C02 各种中间代谢物 ①葡萄糖-1一P ②葡萄糖-6-P EMP ③二羟丙酮一P 多糖单糖类 ④3-P一甘油酸 氨基酸→蛋白质 ⑤烯醇式丙酮酸 脂质脂肪酸 ⑥丙酮酸 加氮源 核苷酸→核酸 ①核糖-5-P HMP 其他成分 1②赤藓糖一4-P 维生素等 ①乙酰-C0A ②草酰乙酸 TCA ③cx-酮戊二酸 ④琥珀酰一CoA CO. 自养生物 联接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重要中间代谢物
联接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中间 代谢物有12种

Microbiology 两用代谢途径 凡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均具 有功能的代谢途径,称为两用代谢 途径(amphibolic pathway)。 EMP、HMP和TCA循环等都是重要的两用途径。 例如:葡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
一、两用代谢途径 凡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均具 有功能的代谢途径,称为两用代谢 途径(amphibolic pathway)。 EMP、HMP和TCA循环等都是重要的两用途径。 例如:葡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

Microbiology ①在两用代谢途径中,合成途径并非分解途径的完 全逆转。 ②在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途径的相应代谢步骤中, 包含了完全不同的中间代谢物。 ®在真核生物中,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一般在细胞 的不同区域中分隔进行:原核生物因其细胞结构上 的间隔程度低,故反应的控制主要在简单的酶分子 水平上进行
① 在两用代谢途径中,合成途径并非分解途径的完 全逆转。 ② 在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途径的相应代谢步骤中, 包含了完全不同的中间代谢物。 ③ 在真核生物中,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一般在细胞 的不同区域中分隔进行;原核生物因其细胞结构上 的间隔程度低,故反应的控制主要在简单的酶分子 水平上进行

Microbiology 二、代谢物回补顺序 代谢物回补顺序(anaplerotic sequence),又称代 谢物补偿途径或诱补途径(replenishment pathway), 是指能补充两用代谢途径中因合成代谢而消耗的中间代谢物 的那些反应。 作用:当重要产能途径中的关键中间代谢物必须被大 量用作生物合成的原料而抽走时,仍可保证能量代谢的 正常进行
二、代谢物回补顺序 作用:当重要产能途径中的关键中间代谢物必须被大 量用作生物合成的原料而抽走时,仍可保证能量代谢的 正常进行。 代谢物回补顺序(anaplerotic sequence),又称 代 谢物补偿途径或添补途径(replenishment pathway), 是指能补充两用代谢途径中因合成代谢而消耗的中间代谢物 的那些反应

Microbiology 不同的微生物种类或同种微生物在不同碳 源下,有不同的代谢物回补顺序。与EMP途径 和TCA循环有关的回补顺序约有10条
不同的微生物种类或同种微生物在不同碳 源下,有不同的代谢物回补顺序。与EMP途径 和TCA循环有关的回补顺序约有10条

EMP途径 4 Ser,Gly,Cys piology 3一磷酸-甘油酸 2一磷酸-甘油酸 ⑧ ℃0, 之PEP 芳香族氨基酸 Ala,Thr,Gly,Cys,Ser Py Ala,Val,Leu D-甘油酸 C02 乳酸 乙酰一CoA 芳香族氨基酸 分支氨基酸,脂肪酸 脂肪酸 Asp,Asn,Thr, 羟基丙二酸半醛 lle,Met,Lys C02 草酰乙酸 柠檬酸 Asp 苹果酸 @ 异柠檬酸 羟乙酸 Gly 乙醛酸 Phe,Tyr 一延胡索酸 C02 草酸 -酮戊二酸 s 琥珀酸 C0, Glu,GIn,Pro,Arg 一琥珀酰一CoA His Met,Ile,Val 卟啉 以EMP和TCA循环为中心的若干重要中间代谢物的回补顺序

Microbiology 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 又称乙醛酸支路(glyoxylate shunt),是TCA循环 的一条回补途径,可使TCA循环不仅具有高效产能功能 ,而且还兼有可为许多重要生物合成反应提供有关中间 代谢物的功能,例如草酰乙酸可合成天冬氨酸,α-酮戊 二酸可合成谷氨酸,琥珀酸可合成叶小啉等
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 又称乙醛酸支路(glyoxylate shunt),是TCA循环 的一条回补途径,可使TCA循环不仅具有高效产能功能 ,而且还兼有可为许多重要生物合成反应提供有关中间 代谢物的功能,例如草酰乙酸可合成天冬氨酸,α-酮戊 二酸可合成谷氨酸,琥珀酸可合成叶卟啉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5.1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4.4 培养基.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4.3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4.2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4.1 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3.3 病毒与实践.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3.2 亚病毒.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3.1 病毒(2/2).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3.1 病毒(1/2).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4 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3 丝状真菌——霉菌.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2 酵母菌.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1 真核微生物概述.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4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3 蓝细菌(Cyanobacteria).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2 放线菌(actinomyces).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1 细菌 bacteria(2/2).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1 细菌 bacteria(1/2).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 Microbiology.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5.3 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6.1 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6.2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6.3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6.4 微生物培养法概论.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6.5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7.1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7.2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7.3 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7.4 基因工程.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7.5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 8.1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菌种资源的开发.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 8.2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 8.3 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 8.4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9.1 传染.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9.2 非特异性免疫.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9.3 特异性免疫.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9.4 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9.5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