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6 API 20E鉴定肠杆菌科细菌和真菌个体形态观察

实验6AP20E鉴定肠杆菌科细 菌和真菌个体形态观察
实验6 API 20E鉴定肠杆菌科细 菌和真菌个体形态观察

API20E系统:一种常用的鉴定肠杆菌科和其他部分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微量快速鉴定系统 包括鉴定卡和编码本(或数据库软件)。鉴定卡有20个反应室,反应室由小管和小杯组成, 小管底部有脱水培养基和其他试剂。在反应室内加入菌悬液,然后把鉴定卡放入在培养盒中 培养24h,根据21(20+OX)反应结果查阅编码本,得到鉴定结果。 小杯、 脱水培养基等 小管 培 养
小杯 小管 脱水培养基等 培 养 盒 API 20E系统:一种常用的鉴定肠杆菌科和其他部分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微量快速鉴定系统, 包括鉴定卡和编码本(或数据库软件)。鉴定卡有20个反应室,反应室由小管和小杯组成, 小管底部有脱水培养基和其他试剂。在反应室内加入菌悬液,然后把鉴定卡放入在培养盒中 培养24 h,根据21(20+OX)反应结果查阅编码本,得到鉴定结果

名称」反应酶「阴性阳性1,水解ONPG,产物黄色。 1ONPGβ半乳糖苷酶无色黄色2,水解产生碱性物质,指示剂变红色橙色 精氨酸双水解 2 ADH 酶 黄色红橙色3、4,产生碱性物质,指示剂变橙色红色 3LDC赖氨酸脱羧酶黄色橙色5,利用柠檬酸根离子作为碳源,使之分解 4ODC鸟氨酸脱羧酶黄色红橙色后溶液变碱,指示剂变色。 炎绿色黄 5cm柠檬酸利用色蓝绿蓝6,产生的硫化氢和铅盐沉定。 黑色沉7,尿素水解,产氨气,指示剂变红橙。 6 HaS 产生无色微灰淀细线 7URE尿素分解酶黄色红橙色8,色氨酸脱氨,和FeCl反应 8TDA色氨酸脱氨酶黄色红紫9,色氨酸脱氨产成吲哚,加入吲哚试剂 9IND吲哚产生淡黄绿红 生成玫瑰吲哚
1, 水解ONPG,产物黄色。 2,水解产生碱性物质,指示剂变红色/橙色。 3、4,产生碱性物质,指示剂变橙色/红色。 5,利用柠檬酸根离子作为碳源,使之分解 后溶液变碱,指示剂变色。 6,产生的硫化氢和铅盐沉淀。 7,尿素水解,产氨气,指示剂变红/橙。 8,色氨酸脱氨,和FeCl3反应。 9,色氨酸脱氨产成吲哚,加入吲哚试剂, 生成玫瑰吲哚。 名称 反应/酶 阴性 阳性 1 ONPG β-半乳糖苷酶 无色 黄色 2 ADH 精氨酸双水解 酶 黄色 红/橙色 3 LDC 赖氨酸脱羧酶 黄色 橙色 4 ODC 鸟氨酸脱羧酶 黄色 红/橙色 5 CIT 柠檬酸利用 淡绿色/黄 色 蓝绿/蓝 6 H2S 产生 无色/微灰 黑色沉 淀/细线 7 URE 尿素分解酶 黄色 红橙色 8 TDA 色氨酸脱氨酶 黄色 红紫 9 IND 吲哚产生 淡黄绿 红

名称』反应酶阴性阳性10,如果生成3羟基2丁酮(甲基乙酰 甲基乙酰甲醇 甲醇)或2,3-丁二醇,在碱性溶液中被 10 VP 产生无色或粉色红 黑色素不扩黑色素扩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再和游离胍基(肌 11GEL明胶水解 散 散酸)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 12GLU葡萄糖产酸蓝蓝绿黄色1,明胶被水解,其中包裹的黑色素扩 13MAN甘露醇产酸蓝蓝绿黄色 散 14INO肌醇产酸蓝蓝绿黄色 15SOR山梨糖产酸蓝蓝绿黄色 12-20,利用各种碳源产酸,指示剂蓝变 l6RHA鼠李糖产酸蓝蓝绿黄色黄 17SAC蔗糖产酸蓝蓝绿黄色21,氧化酶试验(OX),单独进行。 18MEL蜜二糖产酸蓝蓝绿黄色无色TMPD试剂紫色氧化TMPD 19AMY苦杏仁苷产酸蓝蓝绿黄色(2甲基-对-笨撑二胺) 20ARA阿拉伯糖产酸蓝蓝绿黄色
10,如果生成3-羟基2-丁酮(甲基乙酰 甲醇)或2,3-丁二醇,在碱性溶液中被 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再和游离胍基(肌 酸)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 11,明胶被水解,其中包裹的黑色素扩 散。 12-20,利用各种碳源产酸,指示剂蓝变 黄。 21,氧化酶试验(OX),单独进行。 无色TMPD试剂——紫色氧化TMPD (2甲基-对-笨撑二胺) 名称 反应/酶 阴性 阳性 10 VP 甲基乙酰甲醇 产生 无色或粉色 红 11 GEL 明胶水解 黑色素不扩 散 黑色素扩 散 12 GLU 葡萄糖产酸 蓝/蓝绿 黄色 13 MAN 甘露醇产酸 蓝/蓝绿 黄色 14 INO 肌醇产酸 蓝/蓝绿 黄色 15 SOR 山梨糖产酸 蓝/蓝绿 黄色 16 RHA 鼠李糖产酸 蓝/蓝绿 黄色 17 SAC 蔗糖产酸 蓝/蓝绿 黄色 18 MEL 蜜二糖产酸 蓝/蓝绿 黄色 19 AMY 苦杏仁苷产酸 蓝/蓝绿 黄色 20 ARA 阿拉伯糖产酸 蓝/蓝绿 黄色

步骤 FD1009接种斜面,37℃培养20~24h
FD1009接种斜面,37 ℃培养20~24 h 步骤

步骤 FD1009接种斜面,37°C培养20~24h 湿润滤纸,用白金接种环取菌,涂抹,加OX试剂, ↓1-2mn内变紫色为阳性
FD1009接种斜面,37 ℃培养20~24 h 湿润滤纸,用白金接种环取菌,涂抹,加OX试剂, 1~2 min内变紫色为阳性 步骤

步骤 FD1009接种斜面,37°C培养20~24h 湿润滤纸涂用白金接种环取菌,涂抹,加OX试剂, ↓1-2min内变紫色为阳性 用0.85%NaCl溶液制备菌悬液(1.5×10个/mL) ↓(根据麦氏比浊管估计
FD1009接种斜面,37 ℃培养20~24 h 湿润滤纸涂用白金接种环取菌,涂抹,加OX试剂, 1~2 min内变紫色为阳性 用0.85% NaCl溶液制备菌悬液(1.5×108个/mL) (根据麦氏比浊管估计) 步骤

步骤 FD1009接种斜面,37°C培养20~24h 湿润滤纸涂用白金接种环取菌,涂抹,加OX试剂, ↓1-2min内变紫色为阳性 用0.85%NaCl溶液制备菌悬液(1.5×10个/mL) (根据麦氏比浊管估计 倾斜鉴定卡,在每个小管中各加入125μ菌悬液 (注意避免气泡)
FD1009接种斜面,37 ℃培养20~24 h 湿润滤纸涂用白金接种环取菌,涂抹,加OX试剂, 1~2 min内变紫色为阳性 用0.85% NaCl溶液制备菌悬液(1.5×108个/mL) (根据麦氏比浊管估计) 倾斜鉴定卡,在每个小管中各加入125 μL菌悬液 (注意避免气泡) 步骤

步骤 FD1009接种斜面,37°C培养20~24h 湿润滤纸涂用白金接种环取菌,涂抹,加OX试剂, ↓1-2min内变紫色为阳性 用0.85%NaCl溶液制备菌悬液(1.5×10个/mL) (根据麦氏比浊管估计 倾斜鉴定卡,在每个小管中各加入125μ菌悬液 ↓(注意避免气泡) 培养盒加5m保湿剂后,把鉴定卡平放入培养盒中
FD1009接种斜面,37 ℃培养20~24 h 湿润滤纸涂用白金接种环取菌,涂抹,加OX试剂, 1~2 min内变紫色为阳性 用0.85% NaCl溶液制备菌悬液(1.5×108个/mL) (根据麦氏比浊管估计) 倾斜鉴定卡,在每个小管中各加入125 μL菌悬液 (注意避免气泡) 培养盒加5 mL保湿剂后,把鉴定卡平放入培养盒中 步骤

步骤 FD1009接种斜面,37°C培养20~24h 湿润滤纸涂用白金接种环取菌,涂抹,加OX试剂, ↓1-2min内变紫色为阳性 用0.85%NaCl溶液制备菌悬液(1.5×10个/mL) (根据麦氏比浊管估计 倾斜鉴定卡,在每个小管中各加入125μ菌悬液 ↓(注意避免气泡) 培养盒加5mL保湿剂后,把鉴定卡平放入培养盒中 反应名称标记方框,小杯加满把菌液
FD1009接种斜面,37 ℃培养20~24 h 湿润滤纸涂用白金接种环取菌,涂抹,加OX试剂, 1~2 min内变紫色为阳性 用0.85% NaCl溶液制备菌悬液(1.5×108个/mL) (根据麦氏比浊管估计) 倾斜鉴定卡,在每个小管中各加入125 μL菌悬液 (注意避免气泡) 培养盒加5 mL保湿剂后,把鉴定卡平放入培养盒中 反应名称标记方框,小杯加满把菌液 步骤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5 AMES试验检验遗传毒性和霉菌的接种.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4 平板菌落计数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3 细菌和放线菌的个体形态观察.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2 放线菌的平板划线分离和常见微生物的菌落特征观察.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1 无菌材料准备和环境微生物的检测.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8-2019年)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Microbiology.doc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8-2019年)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s in Microbiology.doc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7-2018年)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s in Microbiology.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7-2018年)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Microbiology.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6-2017年)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s in Microbiology.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6-2017年)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Microbiology.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5-2016年)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Microbiology.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4-2015年)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Microbiology.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问题答疑)2018-2019第一学期微生物期末遗留问题汇总.docx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问题答疑)2018-2019学期末提交主要问题的回答.doc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问题答疑)代表性问题回答(5).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问题答疑)代表性问题回答(4).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问题答疑)代表性问题回答(3).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问题答疑)代表性问题回答(2).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问题答疑)代表性问题回答(1).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7 酒酿发酵中关键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8 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和菌种保藏.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9 盲样中未知细菌的分离和初步特征研究.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课程绪论(主讲:刘明秋).pptx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2).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2/2).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2/2)第二节 亚病毒、第三节 病毒与实践.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1/2)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2/2)第三节 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第四节 基因工程 第五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pptx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第一节 传染 第二节 非特异免疫 第三节 特异性免疫 第四节 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 第五节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1/2)第一节 病毒.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ppt
- 复旦大学:《动物学》课程资源_动物学实验实验内容.docx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学课件_02 单细胞动物(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原生动物门).pdf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学课件_01 课程绪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