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微生物学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1 微生物学

营养与营养物 营养( Nutrition) 营养物(№ utrient) 最基本生理功能:从外界摄取 广谱性:包括物质和光辐射能等 能量和物质满足生物体正常生 长和繁殖需要(动词 功能性:供物质、能量、代谢调 是生命体活动的始点 节物和必要的生理环境 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营养(Nutrition) • 最基本生理功能:从外界摄取 能量和物质满足生物体正常生 长和繁殖需要(动词) • 是生命体活动的始点 • 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营养物(Nutrient) • 广谱性:包括物质和光辐射能等 • 功能性:供物质、能量、代谢调 节物和必要的生理环境 营养与营养物

间研究微生物营的重要性 研究的基础:是开发和研究微生物的基础 1、厌氧古生菌121,仅以Fe3+为电子受体,成功分离该菌的关键; 2、一株古生菌利用气体H2和C2为生长底物,培养时需要 高压来增强气体溶解度,促进该菌生长才能成功分离。 设计的依据:筛选微生物培养基的理论依据 实践的必须:为生产实践提供经济、节约 和高效益的应用培养基
研究微生物营养的重要性 • 研究的基础 :是开发和研究微生物的基础 • 设计的依据:筛选微生物培养基的理论依据 • 实践的必须:为生产实践提供经济、节约 和高效益的应用培养基。 1、厌氧古生菌121,仅以Fe3+为电子受体,成功分离该菌的关键; 2、一株古生菌利用气体H2和CO2为生长底物,培养时需要 高压来增强气体溶解度,促进该菌生长才能成功分离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的比例 常因微生物种类的不同有差异 硫细菌( sul fur bacter ia)——硫元素 铁细菌( iron bacter ia)——铁元素 海洋细菌( mar ine bacteria)—钠、氯等元素; 硅藻( Diatom)—硅酸构建富含(sⅰQ2),的细胞壁
硫细菌(sulfur bacteria)——硫元素; 铁细菌(iron bacteria)——铁元素; 海洋细菌(marine bacteria)——钠、氯等元素; 硅藻(Diatom)——硅酸构建富含(SiO2 )n的细胞壁。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的比例 常因微生物种类的不同有差异

“食砷细菌网波 A Bacterium That Can Grow by Using Arsenic Instead of Phosphorus Felisa Wolfe-Simon et al Science3June2011:vo.332n0.6034p0.1163-1166 2010年12月NASA宣布发现食神 细菌。 但2012年10月,以色列魏兹曼 科学院宣布:强悍细菌只是过 滤砷元素并非“砷基生命” http://tech.qg.com/a/20121006/ 000020.htm,2012,10, Science发表
A Bacterium That Can Grow by Using Arsenic Instead of Phosphorus Felisa Wolfe-Simon, et al. Science 3 June 2011: Vol. 332 no. 6034 pp. 1163-1166 “食砷”细菌风波 2010年12月NASA 宣布发现食神 细菌。 但2012年10月,以色列魏兹曼 科学院宣布:强悍细菌只是过 滤砷元素并非“砷基生命” http://tech.qq.com/a/20121006/ 000020.htm, 2012,10, Science 发表

间一本章内容 本 第一、二节微生物的营养要素及营养类型 (微生物们需要吃什么?)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其特点 第三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微生物们是怎样吃东西的) 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及其基本特点 第四节培养基 (如何给微生物们做饭) 如何根据需要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培养基
本章内容: 第一、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素及营养类型 (微生物们需要吃什么?) 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微生物们是怎样吃东西的) 第四节 培养基 (如何给微生物们做饭)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其特点 如何根据需要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培养基 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及其基本特点 本 章 学 习 重 点 : 6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水:70%-90% 微生物细胞 无机物(盐) 干物质1 有机物:蛋白质、糖、脂、核酸、 维生素等及其降解产物 细胞化学元素组成: 元素水平上需要20种左右 主要元素ε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铁等; 微量元素:锌、锰、钠、氯、钼、硒、钴、铜、钨、镍、硼等。 微生物、动物、植物之间存在“营养需求上的统一性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微生物细胞 水:70%-90% 干物质 有机物:蛋白质、糖、脂、核酸、 维生素等及其降解产物 无机物(盐) 微生物、动物、植物之间存在“营养需求上的统一性” 细胞化学元素组成: 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铁等; 微量元素:锌、锰、钠、氯、钼、硒、钴、铜、钨、镍、硼等。 元素水平上需要20种左右 7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微生物与动植物营养要素的比较 动物 微生物 绿色益物 (异养) (自养) 异养 自养 碳源 糖类、脂肪 糖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源 蛋白质及其降解物蛋白质及其降解无机氮化物、 无机氮化物 物 能源 与碳源同与碳源同 或利用日利用日光能 光能 生长因子 维生素 有些需要维生素等 不需要 不需要 生长因子 无机元素 无机盐 无机盐 无机盐 无机盐 水分 水 水 水 水
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微生物与动植物营养要素的比较 动物 (异养) 微生物 绿色植物 (自养) 异养 自养 碳源 糖类、脂肪 糖、醇、有机酸等 二氧化碳、碳酸盐等 二氧化碳 氮源 蛋白质及其降解物 蛋白质及其降解 物、有机氮化物、 无机氮化物、氮 无机氮化物、氮 无机氮化物 能源 与碳源同 与碳源同 氧化无机物或利用日 光能 利用日光能 生长因子 维生素 有些需要维生素等 生长因子 不需要 不需要 无机元素 无机盐 无机盐 无机盐 无机盐 水分 水 水 水 水 8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一)碳源与碳源普 碳源:提供碳元素(碳架)的营养涼。 碳源谱:从微生物整体来看,碳源的范围 元素水平化合物水平 培养基原料水平 CH. X复杂蛋白质、核酸等 牛肉膏、蛋白胨、 花生饼粉等 CHO.N 多数氨基酸、 一般氨基酸、明胶等 有机 简单蛋白质等 碳CH0 糖、有机酸、醇、 葡萄糖、蔗糖、糖蜜、 脂质等 各种淀粉等 天然气、石油及其不同 CH 烃类 馏分、石蜡油等 米c(?) CO 机 CO2 cO 碳cox NaHco NaHco3CaCO3、白垩屬 3
(一)碳源与碳源谱 • 碳源:提供碳元素(碳架)的营养源。 • 碳源谱:从微生物整体来看,碳源的范围 类 型 元素水平 化合物水平 培养基原料水平 有 机 碳 C·H·O·N·X 复杂蛋白质、核酸等 牛肉膏、蛋白胨、 花生饼粉等 C·H·O·N 多数氨基酸、 简单蛋白质等 一般氨基酸、明胶等 C·H·O 糖、有机酸、醇、 脂质等 葡萄糖、蔗糖、糖蜜、 各种淀粉等 C·H 烃类 天然气、石油及其不同 馏分、石蜡油等 无 机 碳 C(?) — — C·O CO2 CO2 C·O·X NaHCO3 NaHCO3、CaCO3、白垩 等 9

會微生物碳源谱特意 2个类型:有机碳源(异养微生物,种数多) 无机碳源(自养微生物,种数少) 谱广:碳源谱很广>动、植物界的总和,除以外 最佳碳源:为c·H·0型有机物。 双功能∂ε异养菌的碳源等于能源,碳源常是双功能营养物 利用差异:微生物间利用碳源谱能力差异大。 例如,假单胞杆菌属的某些菌能利用90多种碳源物质; 甲烷氧化菌只能利用甲烷、甲酸和甲醇几种 产甲烷菌仅能利用0和少数10或20化合物
微生物碳源谱特点 • 2个类型: 有机碳源(异养微生物,种数多) 无机碳源(自养微生物,种数少) • 谱广: 碳源谱很广 >> 动、植物界的总和,除C以外。 • 最佳碳源:为 C • H • O 型有机物。 • 双功能 C: 异养菌的碳源等于能源, 碳源常是双功能营养物 • 利用差异: 微生物间利用碳源谱能力差异大。 例如, 假单胞杆菌属的某些菌能利用90多种碳源物质; 甲烷氧化菌只能利用甲烷、甲酸和甲醇几种; 产甲烷菌仅能利用CO2和少数1C或2C化合物。 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2/2)第二节 亚病毒、第三节 病毒与实践.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2/2).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2).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课程绪论(主讲:刘明秋).pptx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9 盲样中未知细菌的分离和初步特征研究.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8 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和菌种保藏.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7 酒酿发酵中关键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6 API 20E鉴定肠杆菌科细菌和真菌个体形态观察.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5 AMES试验检验遗传毒性和霉菌的接种.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4 平板菌落计数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3 细菌和放线菌的个体形态观察.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2 放线菌的平板划线分离和常见微生物的菌落特征观察.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1 无菌材料准备和环境微生物的检测.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8-2019年)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Microbiology.doc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8-2019年)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s in Microbiology.doc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7-2018年)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s in Microbiology.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7-2018年)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Microbiology.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6-2017年)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s in Microbiology.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6-2017年)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Microbiology.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1/2)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2/2)第三节 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第四节 基因工程 第五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pptx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第一节 传染 第二节 非特异免疫 第三节 特异性免疫 第四节 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 第五节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1/2)第一节 病毒.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ppt
- 复旦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ppt
- 复旦大学:《动物学》课程资源_动物学实验实验内容.docx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学课件_02 单细胞动物(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原生动物门).pdf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学课件_01 课程绪论.pdf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学课件_03 多细胞动物概论(多细胞动物起源、腔肠动物门).pdf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学课件_04 扁形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的特征,代表性动物,分类,与人类的关系(重要病原体及其生活史)).pdf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学课件_05 原腔动物(原腔动物门的特征,代表性动物,分类,与人类的关系(重要病原体及其生活史),自由生活线虫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pdf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学课件_06 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基本特征,代表性动物,分类,与人类的关系).pdf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学课件_07 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的要特征,昆虫纲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的分类及各类群主要特征,昆虫纲的分类,昆虫的生物学及生态学).pdf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学课件_08 棘皮动物 脊索动物 圆口纲.pdf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学课件_09 鱼纲(鱼纲的主要特征,鱼类对水生生活的适应,鱼纲的分类,鱼类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pdf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学课件_10 两栖纲(动物从水生向陆生的过渡,两栖纲的主要特征,代表性动物,两栖纲的分类,两栖动物面临的威胁).pdf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学课件_11 爬行纲(爬行纲的主要特征、代表性动物、爬行纲的分类、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保护).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