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物理化学专题11.1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一级反应 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称为一级反应,具体形式为 AP,r=k[A] (1)微分式 -盟-闲 (1.1) (2)积分式 (1.2) (3)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无关,只要消耗的百分数一样,时间就相同。 (1.3) k1 同理,3、4A也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无关,2:t34:ts=1:2:3。 (4)的量纲:(时间)。 (5)ln[A]~t图像呈直线关系,斜率=-k1。 二级反应 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称为二级反应,二级反应有两种形式 A+BP(A≠B),T=A]B 2AP=ka[A]2 对于第一类反应 A+B点P t=0 a b 0 t=t a-x b-z z
物理化学专题 11.1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一级反应 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称为一级反应,具体形式为 A k1 −−→ P, r = k1[A] (1)微分式 r = − d[A] dt = k1[A] (1.1) (2)积分式 ln [A] [A]0 = −k1t 或 [A] = [A]0 · e −k1t (1.2) (3)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无关,只要消耗的百分数一样,时间就相同。 t1/2 = ln 2 k1 = 0.6932 k1 (1.3) 同理,t1/3、t1/4 也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无关,t1/2 : t3/4 : t7/8 = 1 : 2 : 3。 (4)k1 的量纲:(时间) −1。 (5)ln [A] ∼ t 图像呈直线关系,斜率 = −k1。 二级反应 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称为二级反应,二级反应有两种形式 A + B k2 −−→ P (A ̸= B), r = k2[A][B] 2 A k2 −−→ P, r = k2[A] 2 对于第一类反应 A + B k2 −−→ P t = 0 a b 0 t = t a − x b − x x

.2 专题11.1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L.当a=b时 (1)微分式 r=-0-密=a- (2.1.1) (2)积分式 日 (2.1.2) (3)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成反比 tp=kad (2.1.3) (4)应的量纲:(浓度)-1.(时间)-1。 (⑤)西~t图像呈直线关系,斜率= L.当a≠b时 (1)微分式 r=-=-出=da-0- (2.1.4) (2)积分式 68= 2.1.5 (3)半衰期:由于t42(A)≠t42(B),故一般不说明半衰期 (4)若反应中A大量过剩,[Ao》Bo,则 r=2AB≈AoB=WB吲 (2.1.6 即此时反应可视为准一级反应。 (4)。的量纲:(浓度)1(时间)1。 (5)mA]/B~t图像呈直线关系,斜率=(a-b)·。 对于第二类反应 t=0a0 t=t a-2x z (1)微分式 =w-}22-=a-2 (2.2.1)
·2· 专题 11.1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I. 当 a = b 时 (1)微分式 r = − dcA dt = dx dt = k2(a − x) 2 (2.1.1) (2)积分式 1 a − x − 1 a = k2t (2.1.2) (3)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成反比 t1/2 = 1 k2a (2.1.3) (4)k2 的量纲:(浓度) −1 ·(时间) −1。 (5) 1 [A] ∼ t 图像呈直线关系,斜率 = k2。 II. 当 a ̸= b 时 (1)微分式 r = − dcA dt = dx dt = k2(a − x)(b − x) (2.1.4) (2)积分式 1 a − b ln b(a − x) a(b − x) = k2t (2.1.5) (3)半衰期:由于 t1/2(A) ̸= t1/2(B),故一般不说明半衰期。 (4)若反应中 A 大量过剩,[A]0 ≫ [B]0,则 r = k2[A][B] ≈ k2[A]0[B] = k ′ [B] (2.1.6) 即此时反应可视为准一级反应。 (4)k2 的量纲:(浓度) −1 ·(时间) −1。 (5)ln[A]/[B] ∼ t 图像呈直线关系,斜率 = (a − b) · k2。 对于第二类反应 2 A k2 −−→ P t = 0 a 0 t = t a − 2x x (1)微分式 r = − 1 2 d[A] dt = − 1 2 d(a − 2x) dt = dx dt = k2(a − 2x) 2 (2.2.1)

专题111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3 (2)积分式 a2z日=2 1 (2.2.2) (3)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成反比。 tv2=2ad (2.2.3) 零级反应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质的浓度无关,称为零级反应,具体形式为 R知P,r=o t=t a-T (1)微分式 di (3.1) (2)积分式 kot 或R=-kot (3.2) (3)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成正比。 n=无 (3.3) (4)的量纲:(浓度)(时间)1。 (5)R~t图像呈直线关系,斜率=-o;x~t图像呈直线关系,斜率=0。 (6)匀速反应,完成反应时间有限,为后。 三级反应 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浓度的三次方成正比,称为三级反应,三级反应有三种形式 3AsP(A≠B),r=A]3 2A+B P,r=ks[A]2[B] A+B+C P,r=ka[A][B][C] 三级反应的数量不多(气相中目前仅知5个),且都是NO和D2、H2O2、C2、Br2 的反应。由于三个分子同时碰撞的机会不多,所以基元反应呈三级的情况很少见,但在 气相中一些游离原子的化合物可以看作是三分子反应,例如X·+X·+M一→X2+M, 由于M作为杂质或器壁分子或第三种惰性分子浓度不发生变化,反应表现为二级反应
专题 11.1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3· (2)积分式 1 a − 2x − 1 a = 2k2t (2.2.2) (3)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成反比。 t1/2 = 1 2k2a (2.2.3) 零级反应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质的浓度无关,称为零级反应,具体形式为 R k0 −−→ P, r = k0 t = t a − x x (1)微分式 r = − d[R] dt = 1 x = k0 (3.1) (2)积分式 x = k0t 或 [R] = −k0t (3.2) (3)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成正比。 t1/2 = a 2k0 (3.3) (4)k0 的量纲:(浓度)·(时间) −1。 (5)[R] ∼ t 图像呈直线关系,斜率 = −k0;x ∼ t 图像呈直线关系,斜率 = k0。 (6)匀速反应,完成反应时间有限,为 a k0 。 三级反应 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浓度的三次方成正比,称为三级反应,三级反应有三种形式 3 A k3 −−→ P (A ̸= B), r = k3[A] 3 2 A + B k2 −−→ P, r = k3[A] 2 [B] A + B + C k2 −−→ P, r = k3[A][B][C] 三级反应的数量不多(气相中目前仅知 5 个),且都是 NO 和 D2、H2O2、Cl2、Br2 的反应。由于三个分子同时碰撞的机会不多,所以基元反应呈三级的情况很少见,但在 气相中一些游离原子的化合物可以看作是三分子反应,例如 X · +X · +M −−→ X2 +M, 由于 M 作为杂质或器壁分子或第三种惰性分子浓度不发生变化,反应表现为二级反应

.4. 专题11.1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气相反应 对于气相反应,常用气压代替浓度: 反应级数 rp=kP·Pm ke的量纲 一级反应 Ki)=K1(P) (时间)-1 二级反应k2阿=2P·(RT)(时间)1(浓度)1 零级反应kg=kP·(T)-1(时间)1(浓度) n级反应kne=kP·(RT)-1(时间)-1.(浓度)1-n
·4· 专题 11.1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气相反应 对于气相反应,常用气压代替浓度: 反应级数 rP = k(P) · P n k(c) 的量纲 一级反应 k1(c) = k1(P) (时间) −1 二级反应 k2(c) = k2(P) · (RT) (时间) −1 ·(浓度) −1 零级反应 k0(c) = k0(P) · (RT) −1 (时间) −1 ·(浓度) n 级反应 kn(c) = kn(P) · (RT) n−1 (时间) −1 ·(浓度) 1−n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1/3).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3/3).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2/3).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3/3).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2/3).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表面物理化学.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pdf
- 《物理化学》课程参考书籍:《ATKINS' Physical Chemistry》PDF电子书英文原版,Eighth Edition,2006(Peter Atkins、Julio de Paula).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1/3).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电解与极化(2/2).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电解与极化(1/2).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08 统计热力学基础 Fundamental of 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07 化学平衡 Chemical Equilibrium.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06 相平衡 Phase equilibrium and phase diagrams.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05 多组分体系与化学势 Simple mixtures.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03 热力学第二定律 The Second Law.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02 热力学第一定律 The First Law.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01 热学基础知识和气体 Foundation for Thermal Physics & Gas.pdf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物理化学》课程教材辅导用书PDF电子版(高教版物理化学,第5版,物理化学辅导与习题详解,共十四章,南京大学:傅献彩).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物化讲义(第8、9、10、11、12、13章).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课程书籍教材PDF电子版(第五版,上册,共七章,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课程书籍教材PDF电子版(第五版,下册,共七章,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pdf
- 北京大学出版社:《物理化学解题思路和方法》参考书籍PDF电子版(共十五章,编写:李支敏、王保怀、高盘良).pdf
-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无机结构化学》教材书籍PDF电子版(第二版,共二十章,编著:麦松威、周公度、李伟基).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化学 Quantum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一讲 从量子力学初步到双原子分子电子结构.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化学 Quantum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二讲 分子的对称性与群论基础——对称操作与对称元素.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化学 Quantum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三讲 分子的对称性与群论基础——群(GROUP)与分子点群(POINT GROUP).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化学 Quantum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四讲 分子的对称性与群论基础——对称操作的矩阵表示.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化学 Quantum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五讲 分子的对称性与群论基础——群表示与不可约表示.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化学 Quantum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六讲 分子的对称性与群论基础——群论与量子力学.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化学 Quantum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讲 多原子分子——金属配合物分子轨道理论.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化学 Quantum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共十个讲义).pdf
-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物质结构》书籍PDF电子版(共五章,编写:潘道皑、赵成大、郑载兴).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物质结构导论》教材书籍PDF电子版(共十章,编写:李俊清、何天敬、王俭、刘凡镇).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化学 Quantum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七讲 多原子分子——分子轨道法与HMO.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化学 Quantum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九讲 多原子分子——金属配合物晶体场理论.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化学 Quantum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八讲 多原子分子——价键理论与杂化.pdf
- 化学工业出版社:高等学校教材《简明结构化学学习指导》书籍PDF电子版(附习题及解答,第二版,共九章,编:夏树伟、夏少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