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02 热力学第一定律 The First Law

中国绅学我术大字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第2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Chapter 2 The First Law

§2.1能量守恒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功、热和能量 1.功(work,W: Work is done when an object is moved against an opposing force. ·机械功:物体克服反向力发生位移,即克服外力做功。 ·功的一般形式=强度因素×广度因素变化量 W=(广义力)×(广义位移) 。功的符号: ·系统对环境做功:W0,系统得到功,做功能力变大 2
! "#$ "#$ %& '()*+ '(,-./ *+)'( '(01.2

。 各种形式的功:机械功、电功、膨胀功、表面功等, 都可与提升环境中的重物等效。 Type of work dw Comments Unitst Expansion -PedV P is the external pressure dV is the change in volume m3 Surface expansion ydo y is the surface tension m-1 do is the change in area m Extension fis the tension N dl is the change in length Electrical odQ is the electric potential v dQ is the change in charge ·W=W。+W 3
345657859:; ?@*+AB;C !

2.能量(energy,E) The energy of a system is its capacity to do work. ·从功的角度定义能量:系统能量就是它做功的能力。 √若对一绝热系统做功,则系统能量增加: √若一绝热系统对外做功,则系统能量减少。 3.热(heat,Q) ·系统与环境之间因存在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即为热。 ·热的符号: √放热(exothermic)过程:Q0,系统吸热得到能量 4
".! # $## # DEF#.!'(.!GHI. J)KL'(M'(.!NOP JKL'()M'(.!QR %L '(>*+STUVWXYZ[.!\L L%& ]L & ^_ '(]L,-.! `L ^_ '(`L01.!

二、热力学能 ·系统总能量E=ET+E+U √系统整体平动能E,(宏观静止,则E=0) √系统在外场中的位能E,(一般无特殊外场存在,则E,=0) √热力学能U(化学热力学只关注热力学能) 热力学能(hermodynamic energy),亦称内能(internal energy),是系统状态函数,包括: kT √系统内分子运动的平动能 √转动能 (a) √振动能 √分子中电子运动能量 √核的能量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
'(a.! ! ! '(bcd. "efghM $ '(ViA. "jkliUVM $ Lm. " mLmnopLm.$ Lm. # # qrs. ' # H'(tuvwxy '(sz{|dcd. }d. ~d. z{A6{|d.! .! z{T.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 >热力学系统中只关注U,且能量传递形式仅为Q和W 则: △U=U-U=Q+W 或 dU=δQ+δW ·适用于封闭系统 ·热力学能U是状态函数,在定态下有定值。 ·其绝对值(至少日前)无法确定,实际问题中关注△U =U,由全做分性质d0-().r+[8),er 热力学第一定律把无法直接实验测量的△U转化为可 测量的O和W 6
Lm Fwm9 Lm'(Anop.!Z[\ M '( Lm.HtuvwVFuF K) R jFAop J z ¡ Lm F¢j£¤¥¦!} \= ¦! ( (

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其他表述形式 ·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在宏观热力学中的具体表述 ·从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化关系出发来探讨热力学 过程的规律 ·是人类经验的总结,多学科共识,经过长期实践检验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永动机(perpetual motion machine) ·“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为一常数” ·“相同始终态的绝热功有定值,等于热力学能变化” 绝热(adiabatic))=0,则W绝热=△U 。 若为等容过程W=0,且W=0,则Qy=△U 7
"Lm F§9¨ H.!©ª>} FVefLmA«9¨ D'(>*+ST.!} o'¬®¯Lm ^_° H±²³¥a´µm¶·¸³^¹º»¼¥ ½ ²¾dH¿=.ÀÁ ¾d )' *ÂÃ'(Lm.\ÄwÁ ½ÅÆÇuKLF;Lm. Á KL M KL J\;È^_ M

3.对功和热的深入理解 ·功和热不是状态函数,是随途径而变化的。 √能量作为系统性质是状态函数: √功和热不是系统状态性质,而是系统状态变化时与所 经历具体步骤相对应的能量改变值。 ·功和热是能量的传递方式。 √热力学中仅有这两种能量传递形式 √非功即热,非热即功 √除了功以外的其它各种形式被传递的能量都称为热; √除了热以外的其它各种形式被传递的能量都称为功。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E=Q+W:功和热都不是状态函 数,它们的代数和却等于一状态函数的改变量 8
%)LÉÊËÌ L¿HtuvwHÍÎÏY .!\'( ¡HtuvwP L¿H'(tu ¡YH'(tu Ð>Ñ ³Ò«ÓÔ)Õ.!Ö LH.!Z[× LmAØÙ4.!Z[ ÚLÚL ÛÜÝI34ÞZ[.!} F !L<¿Htuv wIßàwá;tuvwÖ!

4.对功和热的微观角度理解: √功是大量质点以有序运动方式而传递的能量 √热是大量质点以无序运动方式而传递的能量 Energy Energy Energy Energy Energy Energy System System 9
+)LfEËÌ H2!¡âÝã|d×YZ[.! LH2!¡âÝjã|d×YZ[.!

§2.2功与可逆途径 一、膨胀功 (expansion work) 由于体积变化引起的功一体积功 设一刚性圆简活塞,忽略动能、摩擦,外压为p δW。=-PeAdz=-pdV External expansion external pressure,Pax W.=了-p.dV √W和pe下标e含义不同 dz √8表示微小量变化,与微分d区别 dV=Adz √除W外,其它非膨胀功记为W: √除另说明外,W。一般简化为W Area,A Pressure,p
& ä åæ , ä çè éêëìíîd.5ïðñ\ & &' òó#¿Å 9ô/! >zõö ÛIÚ78÷\ Ûøùú û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01 热学基础知识和气体 Foundation for Thermal Physics & Gas.pdf
- 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学习指导》教材配套参考书籍PDF电子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共十九章,编著:姜文凤、高占先).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有机化学》考研参考书籍PDF电子版(修订版,共二十二章,编:伍越寰、李伟昶、沈晓明).pdf
- 化学工业出版社:《有机化学结构与功能》参考书籍PDF电子版 Organic Chemistry Structure and Function(原著第四版[美]K.彼得C.福尔哈特 K. Peter C. Vollhardt,尼尔E.肖尔 Neil E. Schore,共二十六章).pdf
- 北京大学出版社:《基础有机化学》教材书籍PDF电子版(第4版,习题解析,共二十七章,编著:裴伟伟、裴坚).pdf
- 北京大学出版社:《基础有机化学》教材书籍PDF电子版(第4版,上册,Basic Organic Chemistry I,共十三章,主编: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22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Terpenoids and Steroids.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21 类脂化合物 Lipids.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20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Amino acids, Peptides, Proteins and Nucleic acids).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19 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s.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18 有机合成 Organic Synthesis.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17 周环反应 Pericyclic Reaction.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16 杂环化合物 Heterocyclic Compounds.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15 含硫、磷和硅的有机化合物(Sulfur, Phosphor and Silic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14 含氮有机化合物 Nitroge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13 取代羧酸 Substituted Carboxylic acids.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12 羧酸及其衍生物 Carboxylic acids and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有机化学》教材书籍PDF电子版(下册,第三版,共二十七章,主编: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7-2018有机化学_AI_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03 热力学第二定律 The Second Law.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05 多组分体系与化学势 Simple mixtures.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06 相平衡 Phase equilibrium and phase diagrams.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07 化学平衡 Chemical Equilibrium.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08 统计热力学基础 Fundamental of 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电解与极化(1/2).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电解与极化(2/2).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1/3).pdf
- 《物理化学》课程参考书籍:《ATKINS' Physical Chemistry》PDF电子书英文原版,Eighth Edition,2006(Peter Atkins、Julio de Paula).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表面物理化学.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2/3).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3/3).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2/3).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3/3).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1/3).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pdf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物理化学》课程教材辅导用书PDF电子版(高教版物理化学,第5版,物理化学辅导与习题详解,共十四章,南京大学:傅献彩).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