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财政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11.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11.1国家预算的体系与原则 11.1.1国家预算的含义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经 法定程序审査批准的国家对集中性资金进行统 筹分配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1)以收支一览表形式反映政府财政收支状 况- 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 (2)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3)是国家重要的法律文件,体现国家权力 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
11.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11.1国家预算的体系与原则 11.1.1国家预算的含义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经 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对集中性资金进行统 筹分配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1) 以收支一览表形式反映政府财政收支状 况——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 (2) 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3) 是国家重要的法律文件,体现国家权力 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

11.1.2国家预算的类别 11.1.2.1按形式差别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成一个统一的预算平衡表的一种预算编制方式长 (1)单式预算—把预算年度内国家预算的全部收支汇 在单式预算中,预算收入帐户包括所有预算管理的收入, 包括各项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债务收入、其 他收入,预算支出帐户包括预算承担的各项支出 ·优点:预算结构比较简单,可以简明地反映国家财政收 支的全貌,便于立法机关的审批和社会公众的了解 缺点:不能明确反映各类性质不同的预算收入和支出之 间的对应关系,难以对收支进行分类和分层管理
11.1.2国家预算的类别 11.1.2.1按形式差别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1)单式预算——把预算年度内国家预算的全部收支汇 成一个统一的预算平衡表的一种预算编制方式 • 在单式预算中,预算收入帐户包括所有预算管理的收入, 包括各项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债务收入、其 他收入,预算支出帐户包括预算承担的各项支出 • 优点:预算结构比较简单,可以简明地反映国家财政收 支的全貌,便于立法机关的审批和社会公众的了解 • 缺点:不能明确反映各类性质不同的预算收入和支出之 间的对应关系,难以对收支进行分类和分层管理

(2)复式预算——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预算收 入和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分别汇编成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平衡表的预算编制方式 我国的国家预算把全部预算按其性质分别编制 成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国外分别 称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优点:A能充分体现国家财政的社会管理和经 济建设的双重职能 B.可以清晰反映财政活动,了解财政赤字形成 的原因和国家债务的规模 C.有利于建立预算收支的约束机制,对经常性 支出要靠经常性收入安排,建设性预算规模要 适度,建设筹资要与支出效益相适应 缺点:编制和审查比单式预算复杂
(2)复式预算——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预算收 入和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分别汇编成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平衡表的预算编制方式 • 我国的国家预算把全部预算按其性质分别编制 成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国外分别 称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 优点:A.能充分体现国家财政的社会管理和经 济建设的双重职能 B.可以清晰反映财政活动,了解财政赤字形成 的原因和国家债务的规模 C.有利于建立预算收支的约束机制,对经常性 支出要靠经常性收入安排,建设性预算规模要 适度,建设筹资要与支出效益相适应 • 缺点:编制和审查比单式预算复杂

11.1.2.2按内容上的差别分为增量 预算和零基预算 (1)增量预算——财政收支计划指标在以前 财政年度的基础上按新的财政年度的经 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 (2)零基预算——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确定以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不考虑 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状况
11.1.2.2按内容上的差别分为增量 预算和零基预算 (1)增量预算——财政收支计划指标在以前 财政年度的基础上按新的财政年度的经 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 (2)零基预算——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确定以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不考虑 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状况

11.1.3国家预算体系 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我国国家预算组成体系是按照一级政权设立一级 预算的原则建立的,设立五级预算: 中央 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 设区的市(自治州)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镇 (1)中央预算——国家预算体系中的主导环节 (2)地方预算—基本环节
11.1.3国家预算体系 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我国国家预算组成体系是按照一级政权设立一级 预算的原则建立的,设立五级预算: • 中央 • 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 • 设区的市(自治州) •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 镇 (1)中央预算——国家预算体系中的主导环节 (2)地方预算——基本环节

11.1.4国家预算的原则 国家预算的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 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 划的方针 (1)公开性 (2)可靠性 (3)完整性 (4)统一性 (5)年度性 我国财政年度:1/1-12/31 美国财政年度:10/1-9/30 日本财政年度:4/1-3/31
11.1.4国家预算的原则 国家预算的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 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 划的方针 (1) 公开性 (2) 可靠性 (3) 完整性 (4) 统一性 (5) 年度性 • 我国财政年度:1/1-12/31 • 美国财政年度:10/1-9/30 • 日本财政年度:4/1-3/31

11.2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11.2.1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 监督 11.2.2编制部门预算级 11.2.3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11.2.4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11.2.5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
11.2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11.2.1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 监督 11.2.2编制部门预算级 11.2.3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11.2.4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11.2.5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

11.3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11.3.1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 (1)预算管理体制 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 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主要内容: ·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 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核心: 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地方预算是否构 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 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11.3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11. 3 . 1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 (1)预算管理体制 ——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 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主要内容: • 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 • 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 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 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核心: • 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地方预算是否构 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 • 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2)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统收统支体制——建国初期实行,高度集中 A.一切收支项目、收支办法和开支标准,都由中央 统一制定,纳入国家预算 B.地方组织的收入统一上交(除地方附加外),所 需支出由中央核准,统一按月拨付 财政承包体制默认了地方政府的自治和自主 权 A.地方政府将其收入的一定数额(往往是绝对数) 上缴中央政府,或一定几年不变或逐年递增 B.地方政府所筹集的财政收入超过上缴中央的那一 部分或全数留归地方,或按一定比率与中央政府 分成
(2)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 统收统支体制——建国初期实行,高度集中 A.一切收支项目、收支办法和开支标准,都由中央 统一制定,纳入国家预算 B.地方组织的收入统一上交(除地方附加外),所 需支出由中央核准,统一按月拨付 • 财政承包体制——默认了地方政府的自治和自主 权 A.地方政府将其收入的一定数额(往往是绝对数) 上缴中央政府,或一定几年不变或逐年递增 B. 地方政府所筹集的财政收入超过上缴中央的那一 部分或全数留归地方,或按一定比率与中央政府 分成

分税制( tax sharing)—是中央政府与地方 政府划分税种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类型: A划分税源,独立税基即划清中央税和地方 税各自的税基,分别由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 构征管 B.共有税基,分享税收—一为中央和地方共有 的税种 a.分成法—一种共享税只课征一次,税收收 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分享 优点:避免重复征税,节省征收费用,并能避 免中央与地方对税源归属问题的争执 缺点:对分成比例时有争议
• 分税制(tax sharing)——是中央政府与地方 政府划分税种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 类型: A.划分税源,独立税基——即划清中央税和地方 税各自的税基,分别由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 构征管 B.共有税基,分享税收——为中央和地方共有 的税种 a. 分成法——一种共享税只课征一次,税收收 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分享 • 优点:避免重复征税,节省征收费用,并能避 免中央与地方对税源归属问题的争执 • 缺点:对分成比例时有争议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浙江工商大学:《财政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国债和国债管理.ppt
- 浙江工商大学:《财政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财政职能.ppt
- 浙江工商大学:《财政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导论.ppt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资本积累.ppt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ppt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ppt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ppt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ppt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商品经济一般理论.ppt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ppt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ppt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资本社会化和垄断形成.ppt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导论.ppt
- 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版)——China and the Global Economy.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十六章,网络教育学院:梁小民、王天申).ppt
- 南京大学:《试题集》 2001-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doc
- 南开大学:2000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经济学(试题).doc
- 南开大学:2000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试题).doc
- 上海财经大学:《试题集》 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会计学.doc
- 上海财经大学:《试题集》 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经济学.doc
- 浙江工商大学:《财政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财政平衡.ppt
- 浙江工商大学:《财政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财政政策.ppt
- 浙江工商大学:《财政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ppt
- 浙江工商大学:《财政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ppt
- 浙江工商大学:《财政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4.1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4.2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ppt
- 浙江工商大学:《财政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4.2 财政投资性支出).ppt
- 浙江工商大学:《财政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ppt
- 浙江工商大学:《财政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1/2).ppt
- 浙江工商大学:《财政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税收原理.ppt
- 浙江工商大学:《财政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2/2).ppt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大纲(主讲:杨云红).doc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金融市场.ppt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证券投资风险和收益.ppt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利率期限结构.ppt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不确定下的均值——方差分析.ppt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资本资产定价(CAPM)理论.ppt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套利定价理论(APT).ppt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效率市场.ppt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债券价值和风险.ppt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普通股票的定价.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