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1-3)连词

第三节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例如: (1)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 肃而宽,忠而能力。(《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咏而归。(《论语·先进》) (3)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第三节 连词 • 一、而 • 1.表示并列关系。例如: • (1)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 肃而宽,忠而能力。(《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2)咏而归。(《论语·先进》) • (3)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表示顺承关系。例如: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论 语·微子》) (2)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赵策 四》) 3表示递进关系。例如: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荀子劝学》) (2)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2.表示顺承关系。例如: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论 语·微子》) (2)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赵策 四》) 3.表示递进关系。例如: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荀子·劝学》) (2)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4表示偏正关系。例如: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列子汤问》) ·(2)老妇恃辇而行。(《战国策,赵策四》) 5表示转折关系。例如: (1)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战国 策·赵策四》) (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4.表示偏正关系。例如: •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列子·汤问》) • (2)老妇恃辇而行。(《战国策·赵策四》) 5.表示转折关系。例如: • (1)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战国 策·赵策四》) • (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6表示假设关系。例如: (1)人而无知,与木何异?(范仲淹《神灭 论》) (2)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 三十年》)
6.表示假设关系。例如: • (1)人而无知,与木何异?(范仲淹《神灭 论》) • (2)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 三十年》)

1连接动词和动词,形容词和形容词,组 成联合结构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 2连接动词和动词,组成联合结构,表 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先 后承接。 3表示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 的目的或结果。 4表示前一项动作行为是后一项动作行为 的条件、方式
二、以 • 1.连接动词和动词,形容词和形容词,组 成联合结构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 • 2.连接动词和动词,组成联合结构,表 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先 后承接 。 • 3.表示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 的目的或结果 。 • 4.表示前一项动作行为是后一项动作行为 的条件、方式

则、然则 1)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相承,有“就”或 便”的意思。如: 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2)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有“那么” 或“那么就”的意思。如: 民贫则奸邪生。《论贵粟疏》 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则、然则 • (1)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相承,有“就”或 “便”的意思。如: • 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 (2)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有“那么” 或“那么就”的意思。如: • 民贫则奸邪生。《论贵粟疏》 • 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史记·秦始皇本纪》

(3)表示假设,有“如果”、“假设”的 意思。如: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庄子·逍 遥遊》 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史记项羽本 纪》
(3)表示假设,有“如果”、“假设”的 意思。如: •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庄子·逍 遥遊》 • 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史记·项羽本 纪》

(4)表示发现。有“原来已经”的意思。 如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 (5)表示让步,有“虽然”、“倒是” 的意思。如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 之土单》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国语吴语》
(4)表示发现。有“原来已经”的意思。 如: •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 • (5)表示让步,有“虽然”、“倒是” 的意思。如: •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 之土单》 •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国语·吴语》

然则”本来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则” 的连用,意思是“这样就”或“既然如此, 那么”,多用于对话,一般连接句子。如: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所重者在乎 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谏 逐客书》
“然则”本来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则” 的连用,意思是“这样就”或“既然如此, 那么”,多用于对话,一般连接句子。如: •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所重者在乎 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谏 逐客书》

四、虽、虽然 连词“虽”一般表示让步,相当于“虽 然”;有时还可以兼有假设的让步,可 翻译为“即使”。如: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史记李将军 列传》 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四、虽、虽然 • 连词“虽”一般表示让步,相当于“虽 然”;有时还可以兼有假设的让步,可 翻译为“即使”。如: •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史记·李将军 列传》 • 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1-2)介词.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 绪论(主讲:梁光华).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三章(3-1)词类活用.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四章(4-4)被动句.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四章(4-1)代词.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四章(4-3)古代汉语的判断句.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四章(4-2)古代汉语的词序.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FXTJQT.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古文标点.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简题.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解释加点的词语并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句子翻译.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选择题.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填空题.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古代汉语习题集.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文化研究习题集.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课程习题集.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二章(2-3)单音词复音词.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二章(2-2)词的本义和引申义.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二章(2-1)古今词义的不同.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1-4)副词.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1-5)古文标点.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功过评说.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与中国文学.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与婚姻文化.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造字理论新说.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古代避讳之文化习俗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贝”字货币文化蕴涵管窥.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与民俗文化.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与中国历史.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试论美玉文化.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诗词格律.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现代语法修辞教程》教材讲稿(WORD版讲义,分上下篇共十章).doc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论语精选版(3/2).ppt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论语精选版(1/2).ppt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儒道互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ppt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佛学.ppt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论语精选版(2/2).ppt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道家文化——庄子.ppt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快乐的人(陈蔡绝粮).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