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四章(4-3)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第三节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突出特点是不用判断 词“是”,而用名词、代名词或名词性 短语直接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谓语所表示的内容与主语所表示的内容 是同一关系或类属关系 表示否定判断,则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 加上“非”字
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突出特点是不用判断 词“是”,而用名词、代名词或名词性 短语直接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 谓语所表示的内容与主语所表示的内容 是同一关系或类属关系。 • 表示否定判断,则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 加上“非”字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类型 者.也 (1)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 家》) (2)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2 也。” ·(1)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 年》) (2)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类型 • 1.“……者……也。” • (1)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 家》) • (2)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 2.“……,……也。” • (1)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 年》) • (2)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者 (1)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 其武安侯列传》) (2)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 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1)农,天下之本。(《史记孝文本纪》 (2)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3.“……者,……” • (1)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 其武安侯列传》) • (2)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 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4.“……,……” • (1)农,天下之本。(《史记·孝文本纪》) • (2)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判断句的活用 1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 曹公,豺虎也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 七》)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 子·王制》) 2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较复杂的内容。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三、判断句的活用 • 1.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 • “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 七》)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 子·王制》) • 2.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较复杂的内容。 •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 •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3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用带“也” 的判断句放在表示结果的分句之后来说明 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 也 (《庄子养生主》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宪问》) 四、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字 在先秦典籍中主要用作指示代词,常作 判断句主语,汉魏以后作为判断词的用 法才多了起来
3.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用带“也” 的判断句放在表示结果的分句之后来说明 原因。 •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 也。”(《庄子·养生主》) •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宪问》) • 四、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字 • 在先秦典籍中主要用作指示代词,常作 判断句主语,汉魏以后作为判断词的用 法才多了起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四章(4-2)古代汉语的词序.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FXTJQT.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古文标点.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简题.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解释加点的词语并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句子翻译.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选择题.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填空题.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古代汉语习题集.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文化研究习题集.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课程习题集.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二章(2-3)单音词复音词.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二章(2-2)词的本义和引申义.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二章(2-1)古今词义的不同.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1-3)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二章(2-2)汉字的形体构造.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1-1)绪论.ppt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巴金、沈从文、30年代诗歌、30年代的散文创作、国统区文学的三个时期、40年代诗歌、40年代戏剧、解放区文学思潮/创作/概述.ppt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PPT教学课件(上)五四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文化巨人——鲁迅、20年代的小说、20年代新诗、20年代的戏剧、20年代丰富绚烂的散文、30年代文学思潮、三十年代小说、茅盾.ppt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巴金研究复习.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四章(4-1)代词.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四章(4-4)被动句.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三章(3-1)词类活用.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 绪论(主讲:梁光华).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1-2)介词.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1-3)连词.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1-4)副词.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1-5)古文标点.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功过评说.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与中国文学.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与婚姻文化.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造字理论新说.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古代避讳之文化习俗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贝”字货币文化蕴涵管窥.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与民俗文化.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与中国历史.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试论美玉文化.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诗词格律.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现代语法修辞教程》教材讲稿(WORD版讲义,分上下篇共十章).doc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论语精选版(3/2).ppt